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晚唐-第4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寄之出任安州,移民修路、屯田垦荒、兴修水利,做的很是出色,乃有大功。”
    “职下不敢居功,此上则是大帅统筹,下则是军民郊命。内则有诸公筹措,外则是百姓奋力。某不过是恪尽其职,做了一些本份之事而已。。。”
    “寄之不必过谦。”李璟摆摆手,道:“某治下十六州之地,但如安州这般居于前线,地方事务却又如此治事的如此出色的,可是不多。某也做过登州刺史,自然知道掌一州民政的艰难。特别是安州还处于前线要津,更加艰难。寄之之能,实属上乘。我亦素知寄之谦谨老成,是干材能吏,故此才来和寄之说几桩要紧之事。”
    “恭听郡王教诲!”盖寓恭敬的说道。
    李璟点点头,缓缓说道:“前几曰某于城外迎家师崔公入登州,你可知道,来的并非只有崔公与宋温等诸将。一同来的,还有淮南高骈的使者,以及政事堂诸公派出的征税使者,另外还有田令孜派出来登州建市舶司的宦官?”
    盖寓听到这些,虽然早已经从报上看到,但脸上却是假装露出几分动容来。
    大唐高宗时曾经于广州设立市舶使,由宦官担任市舶使,玄宗时,又在安南设市舶使,市舶使主掌海贸,征收关税。登州虽然一直为北方大港,但一直以来,却没有设罢过市舶使。一来早期登州港虽为唐四大港,但不如广州。二来,登州的海贸发达主要在李璟掌登州后,以先前李璟与天子的亲近,因此也没有人提过此事。
    而现在,田令孜突然派人来登州做市舶使,无疑是直奔着李璟来的。
    不过从另一面说来,登州如今已经成为大唐最繁华的海贸港,朝廷若是要来设市舶司,也算是说的过去。
    但是,朝廷派人来征税,这就有一点明不正言不顺了。
    大唐安史之乱以后,改革了税制,成了两税制。而地方收取的两税,又并非是全部上交朝廷,而是形成了上供、送使、留州的两税三分制度。按大唐的税制,朝廷是量入为出。
    征税是按往年中的一年的税额为标准,各州平摊下去。这个两税,是有定额的。而这笔定额的税收上来后,又要分成上供、送使和留州三部份。
    上供自然是上供给中央,这一部份有的藩镇中是占三分之一,有的则是占五分之一。如淄青镇,上供部份历史是占五分之一。。
    剩下的两个部份,送使,就是交给藩镇帅府,留州,则是留在属州。
    原来淄青镇五州,在宪宗平定淄青李家,将淄青十一州分为淄青、天平、泰宁三镇后,对淄青五州首次所征两税是钱十九万三千九百八十贯,粟七万石。天平军三州十五万贯、粟五万石。泰宁军三州钱十万贯、粟五万石。
    一直以来,淄青镇每年都是按这个标准,向朝廷上供二十万贯钱,七万石粟。而帅府留六十万贯钱,二十一万石粟,下面的五属州共留二十万贯钱,七万石粟。
    不过虽然朝廷历代重申两税之外不得再征其它钱,但是各藩镇为了养兵,一般都会税外加征。用加征的钱来养兵。
    李璟如今统领十六州之地,如果全部要征两税,平均一州的两税总额是钱二十五万贯,粟八万石。十六州两税总额当是钱四百万贯,一百三十三万三千石粟。
    这些两税按旧制,李璟须向朝廷上交五分之一做为上供,那么就是八十万贯钱,二十六万六千石粟。
    这笔钱粮并不算多,不过李璟却并没有向朝廷交过这笔两税,一直没有。但是,李璟向朝廷每月上交一百万贯的财货。虽然这一百万贯有水份,很多贡口都是价超所值,但就算对半算也至少有五十万贯,一年也有六百万贯钱了。而朝廷的两税款最多也就值两百万。算来算去,其实李璟每年还多给了朝廷四百万贯钱。
    另外,朝廷除了征收两税外,盐茶铁属于专卖,这笔收入占朝廷部收入很大的一部份。李璟担任盐铁转运使,当初田令孜为了坑李璟,直接把这盐铁茶税款给李璟定了个一年两百万贯的定额数字。
    现在朝廷每年从登州收到的上供和盐铁茶税,至少八百万贯。这笔钱,已经相当的多了。
    “难道朝廷为了一年八十万贯钱、二十六万六千石粟的两税,咄咄逼人,就不怕我们停掉每月一百万贯的进献吗?”
    李璟凝视盖寓,摇了摇头,叹道:“皇上乃少年天子,十二岁即位,到现在也才十六岁而已。况且,天子被田令孜这个老贼所诱,只知嬉戏,朝中政事,还不都是由田令孜一言以决。”
    盖寓冷哼一声:“宪宗的中兴,和宣宗积攒的那点家底,全被懿宗和当今父子两代抖干净了。那田令畋又非是有能力之人,朝廷先前与南诏打个不停,好不容易停了兵,这几年又与沙陀、草贼做战不停。连年举兵,加上宫中奢侈,国库早已空虚。”
    “诚然。”李璟也是冷笑道:“朝廷的国库早已经空了,现在连一直以来给朝廷供血的东南都因草贼做乱,东南各镇都开始加强武备,整军备甲,而使得无余钱输送关中。朝廷无钱可供军,天子无钱可嬉戏,这田令孜便把主意打到我们这边来了。”
    虽然说大唐行两税之法,但实际上,也有些地方藩镇或者州府更改税制。但朝廷本来就无力约束地方,因此地方收地方的税,朝廷只要地方能按两税的定额把上供的部份上交齐,也就睁一眼闭一眼。
    如镇'***'全面改革了税制,将两税制改为了摊丁入亩制,朝廷自然是早知晓的,可也没有人管。毕竟,李璟一年上交给朝廷的钱,可不是小数目。
    但是现在,田令孜已经穷疯了,或者说看到李璟如今的声势之后,已经感到恐惧,因此便派了征税官来试探。
    “田令孜的收税官本帅已经见过了,他转达了田令孜的意思,我治下十六州之地,每年的税收的三分之一要上交给朝廷。另外,在登州港、都里港、青泥浦港、秦皇岛港、青岛港、石人汪港,都要设立市舶司官员,统一征收海贸商税,进出港的商船和货物都得征税,所得税收朝廷得三分之二,三分之一给我们。除此外,盐铁茶税也做了更改,每斗盐征税百文。”
    “田令孜真的是穷疯了!”盖寓听到这个详细的内容,也不由的连连摇头。先前镇'***'一年上交朝廷八百万贯钱,这已经是一笔极大的数字了。可现在,田令孜明显是看到镇'***'的繁荣,知道一年的税收肯定比两税更多。特别是镇'***'的海贸繁荣,以及镇'***'的盐业极为发达,几乎垄断了半个大唐地区。
    他们现在提出税改,不再按定额收税,而是要直接抽走李璟新税法后税收的三分之一。另外还要建市舶司,把海贸这一边的利益抢走三分之二,就连盐业的利润都不肯放过,一斗要收税百文。
    “田令孜不仅仅是要来抢钱,他这还是在试探我们。如果我们同意了,那他自然抢到一大笔钱,而我们被他收走这笔税,以后发展便将艰难。如果我们不肯同意,估计田令孜就知道我们不肯妥协,接下来就难免是不死不休,改暗斗为明争了。”盖寓说道,心中隐隐有一点兴奋。如果田令孜和朝廷真的这样步步紧逼,以李璟的姓格说不定就会奋起反击。他感觉浑身热血沸腾,心里不停的喊着,反吧,反了他娘的!
    “凡事都有底线,以往我对田令孜、高骈一再忍让,却是因为我们还需要时间。可是现在,田令孜妄想抢镇'***'的钱,高骈又要来调兵,他们还真当我好欺乎?”李璟对于田令孜和高骈的挑衅已经有些无法忍耐,眼下渤海、高句丽、契丹都败于镇'***'手,鞑靼与奚又都归附。
    虽然高句丽还未彻底灭掉,但李璟已经经营了一个稳固安宁的后方。可谓是根基已定,霸业初成。
    况且,田令孜提出这样的要求后,李璟也退无可退。
    他来找盖寓,就是因为深知盖寓并不对唐朝忠心。他现在所犹豫的,就是要反击的话,该是如何的一个程度。
    “好吃好喝留着田令孜的使者,软禁他们,同时,直接把每月给天子的进贡给停了。”盖寓很想开口大声劝李璟直接扯旗反唐,但这个念头只是在脑中闪过一瞬间而已。
    他已经不是当初在代北之时的那个盖寓了,跟随着李璟这几年来,让他成熟了许多。凡事讲究一个利益,眼下扯旗造反并不是好时机,出头的橼子先烂。
    既不能让朝廷得寸进尺,但也不能自绝后路。
    “先就这么拖着,跟朝廷扯扯皮,等我们把高句丽灭亡之后,那个时候再无后顾之忧,不管朝廷想怎么样,我们都能立于不败之地。”盖寓认真的想了几遍之后,提出了自己的对策。(未完待续。)


第644章 最狠妇人心
    (感谢Zjm3246、天朝书痴、dick117712、梦梦梦梦梦梦、人间有梦、狩魔铁骑、蜀国懒人、犯错、j75093、天山白石头、暧昧的月色、古升、一时无两53、raohanhui、olytis、第九号天空、盛世风流、小飞龙ぜ剑、真实埋葬、梦梦梦梦梦梦、南御风、亮彩壳、大侠0007、静静的人、john01b、水木潇萧、fatlang、keith1234、轻快的飞、狐野人、Percival、醉笑道、皇天龙、拿根棍走天下、iujunliu、1945815、Leonhard、羽飞鹰、林惹青、无畏所谓诸位的月票支持和打赏,特别感谢拿根棍走天下和无畏所谓两位同学的一万币打赏!)
    …………………………………………………………………………………………………………………………………………………
    见过盖寓之后,李璟又直接去了银青光禄大夫、上轻车都尉、太子少傅、镇'***'行军司马、安东大都护府行军司马、平州刺史李振的府中。
    李振最近也一直在辽西主持辽西走廊的修建以及营州诸新城的修筑,昨曰才接令坐船返回登州。见李璟驾到,也是十分惊讶,两人入府中客厅就坐。仆人上茶后挥退闲杂,两人慢慢品着茶。。
    对于自己的麾下文武,李璟很清楚他们对于李唐的态度。如盖寓,是对大唐没有半分感情的,李璟若是反唐,他绝对会是第一个跳出来赞成的。而如张承业,自然是李璟麾下对大唐最忠心的一个。除此外,如李振、李良兄弟,算的上是极为传统的谋士,他们一心辅佐李璟,但却又对于李唐有一种忠心。
    说到底,李振兄弟就如眼下许多士人以及世族们的观念一样,李唐的威势早已经不复当年,这些士人豪族,内心里其实更追求的是一种如春秋之时的社会状态。
    他们都愿意尊李唐为天下共主,但却又不希望只是成为李唐的臣子,而是希望能与天子共治天下。这个天下,李唐是共主,但却又由诸藩镇做为诸候,世族们做为贵族,来一同治理。
    但说到反唐,直接称王称帝,这却又是许多世族与文人武将们所不有接受的。他们的理由状态,天下还是当由李氏坐龙椅,然后各个藩镇就如诸候一般,世家贵族们也享有极大的权力。
    李璟做一个拥兵自重的藩镇,没有人会反对,李振兄弟代表着大多数将士们的观念,他们会支持李璟。但如果说李璟要做皇帝,扯旗造反,他们就会有很多人不会支持李璟。
    不管李璟打算如何,首先一点,他需得取得藩镇内部的统一。只有内部团结一致,才有可能应对外敌。
    “曰前高骈派使者前来,要调我镇'***'将士南下剿匪,此事兴绪可知?”李璟清楚李振的观念,也清楚李振的观念代表着镇'***'下大部份人的观念。
    “对高句丽的出兵计划就在近期,此事本镇文武都是为此准备许久,眼下一举可灭高句丽,机不可失。收复安东,乃是于国于民的大事。高骈传令我军,虽有不当之处,可不管是从哪方面想,亦不当更改先前的攻打高句丽的计划。”李振说出了自己的真心话,他对于高骈调兵之事很清楚,当然明白这背后的意义。但他没有说到那些,只是着重于说收复高句丽的意义。心中想的,还是不愿意看到李璟此时也朝廷走到激烈的对立面去。
    “兴绪所言,常理也。但事有例外者,我李璟坐镇登州,为朝廷也是殚心竭虑,可现在朝中歼人当道,蒙蔽天子视听。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于我登州,归根到底,还是我们以往太过忍让,以致于让人以为我们柔弱好欺。故某以为,要想避免这类事情以后一再发生,我镇'***'便得表明立场。某打算,八月向朝廷上供一百万贯夏税,到十一月再向朝廷上供一百万贯秋税。一切都按两税之额度,外加九月和十月一共上交两百万贯的盐铁茶税,除此外,原来每月一百万贯的进献取消。”
    李璟也是仔细的想好了一番话,此时正好一起说出。见李振皱眉沉思,便又道:“原本某也想多拿些钱进贡给天子,但这钱献上去了不但没得到个奖赏,反而被某些人以为我镇真是金山银山成堆,钱多的没地方花了,因此,便要来狮子大开口。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就按朝廷的法制办事,十六州一年纳两税钱粮折算两百万贯,加上盐铁茶税两百万,四百万一文不少的交给朝廷。”
    “关于高骈调兵之事?”李振问道。
    “我镇'***'不在高骈指挥之下,对于此乱命自然是不予理会。”李璟已经打算对朝廷先来个警告,停止进贡。先给朝廷些时间,也让镇'***'的将士们好看的更明白。同时,李璟也需要时间来打完高句丽之战。这个当口,自然不打算派兵南下。派兵少了,说不定会被高骈当了炮灰,派的兵多了,便会影响到辽东战场。
    李振听到李璟并没有其它更多的打算,只是停止进贡而已后,已是将心中的一块大大的石头放了下来。他最担心的还是年青的大帅在辽东辽西取得一系列大胜之后,便会自负起来。若是李璟要发兵去教训下高骈,这不免让他要担心起来。
    自古以来,出头的橼子先烂。
    虽然如今李璟的实力,在诸镇之中属最强。但却并不是说,这个实力就能天下无敌了。
    想当初,淮西节度使李希烈讨伐平定叛乱的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封南平郡王,声势极壮。可当朝廷任命他为淄青、平卢节度使,征讨反唐的淄青节度使李纳时,他却暗中勾结李纳并与叛乱的河北藩镇朱滔、田悦等勾结,自称天下都元帅、建兴王,攻下汴州后,更是直接称楚帝。
    李希烈所在的淮西镇当时可谓天下强镇,特别还有同样极强的淄青与河北三镇做为盟友,可结果,最后李希烈与河北诸镇都被唐军打败。河北三镇最后臣服,而称帝的李希烈被部将毒杀。
    安史之乱后,河北三镇越来越弱,连当初的淮西、淄青、山南东道等几个反唐的强藩,无一例外都被灭掉了。
    沙陀人曾经也很强,可还不是被唐军灭了。
    在李振看来,三百年江山的李唐人心仍在,天下百姓仍以之为正统。这个时候,任何扯旗反唐的藩镇,都不会得到支持的。哪怕有十六州二十万兵,可也难挡大唐几十镇的进攻。
    李振一心为镇'***'考虑,实在害怕李璟一时自负,冒然反唐。
    镇'***'眼下在辽东的一片美好景象,其实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唐这面旗号的。如果没有了大唐这面旗号,甚至成了大唐的敌人,那么渤海与奚、鞑靼这些部族肯定会态度转变,就算不与李璟为敌,也肯定不会再支持李璟。同样的,契丹、幽州军,也绝对会对镇'***'出手的。
    最关健的一点,与唐为敌,镇'***'的工坊中的商品将销往何方?人口从哪里补给,粮食从哪里购买?一个依靠着工商业的镇'***',只要被大唐封锁,将很快陷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