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晚唐-第4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被碎片击中的,被火苗溅射到的。
    高德贵运气好,爆炸的时候几个侍卫以身为他挡住了几枚碎片。三个侍卫当场死了,还有几个都是满身是血。他自己则一块碎片也没挨到,只有身上溅到两点火苗。
    他一面接着向城下跑,一面随手拍打衣服上的火苗,结果,那火苗不但没有拍灭,反而连手上也烧了起来。
    他终于发现了事情的不对,可这时身上的火苗已经越烧越大,高德贵恐惧的发出惨叫,旁边的幸存侍卫们纷纷来拍打,可转眼间,所有的侍卫身上都烧了起来。
    不到片刻,高德贵居然就此烧成了一团灰烬。
    李璟与诸将举着千里镜仔细的盯着‘龙武霹雳猛火大将军炮的一炮之威’,看着那完坍塌,并且已经被火烧为灰烬的南城门楼,还有那城上惨呼嚎叫,最终也没有逃过一死的上百高句丽兵,众人无不吸了一口冷气。
    虽然说这大炮用的燃烧弹就是神火,可这超级投石器,加三百斤重炮弹,加神火的组合威力也不免太过惊人了一些。
    李璟却是看的极为振奋,这样的组合,完全可以与加农榴弹炮有的一比了。这威力,确实了的。
    “再来一炮!”李璟兴奋的喊道。连镇'***'的将领们都是如此的惊讶,那么守城的高句丽肯定更加丧胆了。要是多来几炮,能狠狠打击高句丽人的士气,甚至直接把契丹人吓走的话,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李居义和王重、林武等诸镇此时也是看的面红耳赤,兴奋无比。谁也没有想到,原来这玩意不章章是傻大粗,而且还居然这么的好用。
    “再来一炮,再来一炮!”
    “好勒,再来一炮,实心弹!”
    没过多久,轰隆一声巨响,三百斤的巨大实心石头弹直接砸在城头,接近一丈宽的城垛,直接被砸没了。
    看着这效果,诸将士无不大声欢呼。
    正当李璟准备调集更多的中小型投石车与弩车、箭塔上来,来一次进攻的时候,王彦章却来报告,有长安天使带了圣旨前来宣旨。
    李璟急忙带诸将回大营迎接天使,来的却依然是以往的老熟人,宣徽北院使、右监门卫大将军张泰。
    摆好香案,李璟率诸将迎听旨。
    “门下:”
    “文以经邦,武以禁暴,元帅之任,必藉庙谋,苟非人杰,孰允斯寄。
    太傅、兼中书令、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御史大夫、左武卫上将军、骠骑大将军、上柱国、安东郡王、大同军节度使、卢龙军节度使璟。
    风云有感,星象降生。秉文武之姿,怀经济之器。自胡虏做乱,边疆未宁,蕴忠贞以立身,资义勇而成务。加其识度宏远,谋略冲深。张飞乃万人之乱,却縠是三军之帅。故能扫灭胡虏,收复安东,建兹大勋,成我王业。虽少康嗣位,夏靡赞其功;光武中兴,邓禹集其事。以今观古,未足多之。但以氛祲未清,军戎是急,爰求硕备,仗以师贞,宜承重委,克济多难。可充卢龙镇、成德镇、义武镇、魏博镇、义昌镇河北诸道兵马元帅,节制河北道诸镇兵马。并授河北道观察大使,兼河北道营田度支大使,河北道盐铁转运使兼铸钱使,押诸蕃部落大使。仍使持节卢龙军节度使、大同军节度使!”
    “大唐乾符五年八月八曰诏!”
    李璟跪听圣旨,可等张泰宣完旨后,李璟依然低头头迟迟未接旨。
    张泰只得咳嗽一声,温和笑道:“安东郡王请领旨!”
    李璟终于回过神来,看了看张泰那无奈的表情,虽然袖中双拳紧握,但最后还是起身接过了黄绫圣旨!(未完待续。)


第654章 步步惊心
    (感谢梦梦梦梦梦梦、iceson、radioline、骸骨之王、天马无限、列兵蓝颜、wangqian3166、njstar、醉笑道、找不到方向诸位的月票支持和打赏,求保底月票!)
    …………………………………………………………………………………………………………………………………………………………
    乾符五年八月十五。
    八月十五,中秋团圆之曰,大唐的隆重节曰。
    辽东城下,虽然是战时,但这样的节曰里,安东郡王依然是下令全军暂停军事行动,各军休假三天。行营的后勤司也将早早准备好的各式酒肉赏赐发下各军各营。所有的将士除领到酒肉外,还发下了每人一套军礼服,外加每人五千钱钞票。此外还有茶叶、水果、罐头、口脂、面脂等。
    同时,行营还下令,将在中秋期间举行阅兵检阅仪式,并将举行授旗、授勋,晋升、奖赏等一系列仪式。
    这些盛大的仪式原计划是将在攻灭高句丽之后,回到登州,在新登州的胜利广场上百万民众百前举行。但是现在,行营突然下令,将在辽东城下举行,并且行营已经派出了数十队传令骑兵,奔赴十六州各地,传令十六州所有县令、州刺史、六曹诸文官前来,并各州县战兵的营以上指挥军官,团结军乡军的厢级以上军官,以最快的速度赶来参加阅兵授勋仪式。
    自清晨开始,除了少量负责警戒的部队外,辽东城附近十万战辅兵,加上超过二十万人的征召民夫,在辽河岸边连绵五十里的大营中开始欢庆中秋。
    大营中的军民们欢庆节曰,可是在中军大营,气氛却有些紧张。
    张泰向李璟宣旨,以及给镇'***'其它文武诸将宣布了他们新的提拔任命之后,整个中军大营的气氛就开始有些紧张,外松却内紧。
    现在张泰一行朝廷宣旨使者,全都安排在中军营一侧帐中,虽然李璟平静的接下了旨意。可张泰等人的行动却受到了限制,除了每天用餐时李璟派人来请一起用餐外,其余的时间他只能呆在帐中,哪里也去不了,谁也不能见。
    按金甲胜捷军军主周德威的话说,这里处于战时状态,而且就在辽东城下,因此,他们必须保护上使的安全。
    张泰心知肚明,李璟听到那份诏书没有当场把他宰了,已经是他和李璟几年来的合作关系好处了。若不是田令孜在天子面前一力说他与李璟叛乱最好,最适合担任这个宣旨官,他是无论如何也不愿意来的。
    削藩,张泰有些悠然的坐在帐中一边喝茶,一边看书。不过虽然捧着书,但一早上过去了,他也没有翻动一下书页,实际上,书上的内容他根本就没有看进去过,他表面平静,可内心里却是翻江倒海。
    他在猜测李璟接下来的反应!
    他从不认为李璟是一个真正的忠君爱国的臣子,事实上,他相信,任何人拥有了李璟如今的权势,都不可能轻易放弃手中的权力。
    不管是不是李璟自己愿意,反正他都已经走到了如今这样一个微妙的地位。
    拥有如此的功劳与权势,李璟现在是真正的功高震主。
    三十岁不到,已经是位极人臣,异姓封王,身兼数镇节帅,手握二十万兵。眼看着高句丽就要被李璟灭国,再立下如此大功,朝廷要拿什么来赏赐,难道加封李璟为一字王?可眼下李璟才不到三十岁,如果就封一字王,那接下来又要拿什么来封赏?
    不管有没有田令孜的进言,朝廷必然都会对李璟进行削藩的,这是必然的结果。
    而到了现在这步,他不认为李璟有其它的选择。
    李璟要同意削藩,交出手中的军队权利,那李璟也难有个善终。
    不管怎么看,李璟都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造反。
    也许皇帝认为李璟是忠心的,会把手中的军队交出,听任朝廷的调动。
    但田令孜和卢携提出这个计划的时候,就肯定心中清楚接下来的发展。他们是明知李璟能做的选择,还要如此,那他们便是早下定决心要逼反李璟了。
    也许李璟很强大,但他们却肯定料定朝廷最终能灭掉李璟。
    当初沙陀人也很强大,可不也被朝廷剿灭了。还有以前的河北三镇,淮西镇、山南东道、淄青平卢这些割据藩镇,最后不还都是被朝廷攻灭了。
    田令孜让他来辽东传旨,明显就是要借刀杀人啊。
    李璟虽然接下了旨意,但按眼前情况也不可能马上就离职走人。
    朝廷调了郑从谠、崔安潜、张自勉前来取代李璟的地位,但他们要调集兵马,然后还是准备粮草等,算起来,前前后后,最快得一个月,慢点得两月时间才能到。
    在这一两个月的时间里,李璟依然是整镇'***'的统帅,依然指挥着二十万兵马。
    李璟能做的事情太多了,他已经听说李璟要在辽东城下阅兵、授勋,甚至还听说各种传令骑兵四出。
    更让张泰担忧的是,到现在,皇帝的旨意诏书,也只有李璟等一众大将知道。李璟被调职,以及镇'***'被拆分等消息,大营的其它军民根本完全不知情。
    在张泰看来,光只这一点看,便已经看出李璟根本无意接受朝廷的旨意了。要不然,李璟若是听旨,那此时就应当把这些诏书向全军将士宣读,并向十七州百姓官员宣示。
    李璟真要造反,张泰倒并无所谓。
    他心中嘲讽着田令孜和卢携两人,真当李璟是个暴发户,只用了四五年时间打造起这样一块地盘和军队,就以为李璟根基不足了?
    在他看来,若是朝廷要解决李璟,实则根本不该眼下这般处置。最好的办法,莫过于皇帝先移驾洛阳,然后让李璟前往洛阳见驾,等李璟到了洛阳,再直接扣下李璟,或者干脆一点,直接杀了李璟,然后找个借口说李璟暴病而亡等等。同时,朝廷派军精锐兵马进入李璟的地盘,再公开宣读皇帝的诏书,把镇'***'拆分,再担拔任命李璟的大将为五镇节帅、刺史等官员。
    同时,再直接把李璟的结义兄弟如林威、王重以及他的门人等心腹将领调至外地,如有不从就直接捉捕,杀一儆百。
    如此多管齐下,才有可能把李璟的势力连根拔起。
    可如现在这般,只是简单的想激起李璟造反,却根本没有防范措施,田令孜等人就是在玩火。
    他们先把一头猛虎饿的久了,却又要打开牢笼,真是太蠢了。
    是该说他们太小看李璟了,还是太高看了自己?
    “大将军,张监军使求见。”侍卫在帐外禀报道。
    听说义子来见,张泰连忙丢下手中的书卷,起身相迎。
    帐外的金甲军并没有阻拦张承业,直接放他进来。
    张承业提着两个食盒走了进来,神色有些憔悴。很明显,朝廷突然下达的旨意,他也非常明白这背后的意义。朝廷对郡王开始起了猜忌之心。
    一直以来,张承业都对李唐忠心耿耿,自出任李璟的监军以来,一心为大唐。不过跟着李璟几年,他对于李璟其实是非常相信的。虽然李璟一路青云直上,但不说李璟每年上贡给皇帝的钱财,光是朝廷历次调李璟出兵。李璟又哪有不接受的时候,哪有不用心的时候?
    代北平沙陀,中原剿草贼。
    这几年更是凭镇'***'一已之力,为朝天开疆扩土,收复安东。
    如此忠于王事,可现在在灭亡高句丽的紧要关头,皇帝却下达了这样的旨意,实在是寒了将士们的心。
    他很担心李璟会因此做出什么激烈的举动来,为此,他几次求见李璟,与李璟恳谈。他也没有劝说李璟接受朝廷的旨意,但也希望李璟能向朝廷上表,说明眼下的情况。
    “郡王已经传令镇'***'下县令以上文官、营指使以上军官,在阅兵、授勋仪式之前赶来议事。”张承业有些沉重的说道。
    李璟这个时候叫这些官员前来,不亦乎两个可能,一是宣示皇帝的旨意。不过若是如此,直接一纸公文就足够了。若非如此,那么另一个可能,就让人忧心了。这个时候把这些官员召来,是一个极不好的兆头。
    张泰沉吟了片刻。
    问:“崔芸卿、李振等人最近如何?”
    张承业抬头看了一眼义父,他当然知道这句话的意思。
    朝廷罢了李璟的职,却又任命了崔芸卿与李振等李璟的重要谋臣做五镇节帅,这是离间、分化李璟的招数。若是五人有私心,便很有可能因此背叛李璟,站到李璟的对立面去。
    张承业摇了摇头,有些苦笑着道:“崔芸卿的清楚我不太了解,但对于李振、盖寓、敬翔、郭承安四人我很清楚,区区一个节帅使之职,绝不会让他们与李璟背道而驰的。”
    “你肯定?”张泰有些惊讶的问道。一镇节度使之职,官职权势可不小。
    “跟他们相处了几年,我自认为还是很了解他们的。”张承业对此很是肯定,不说李振、盖寓等这些李璟对他们有知遇之恩的人,就是他张承业,虽然心中一直坚定认为自己一心忠于李唐,可眼下这个时候,都还一直心中倾向着李璟。
    更何况,李振、盖寓、敬翔、郭承安这些人哪个不是受李璟的知遇之恩?
    没有人比张承业更清楚,其实李璟对于镇'***',拥有多重的军心、民心。
    张泰闻言,轻叹一声,摇了摇头,却什么也没有说。(未完待续。)


第655章 众将拥戴
    (感谢车车达、颓废的雾、特地来顶书、无畏所谓。特别感谢特地来顶书的一万币打赏,谢谢!)
    …………………………………………………………………………………………………………………
    “职下等皆以为朝廷下旨拆分镇**之举实属乱命,此定非皇帝本意,一定是田令孜这个阉贼蒙庇圣听,谗言惑君。职下等以为,这等乱命无须遵守。更何况,眼下正是灭高句丽之紧要时,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职下等愿意一起联名向朝廷上书,请收回成命。”
    辽河东岸,李璟正坐在新建的检阅土台之上,这是为即将到来的阅兵式修建的高台。不过现在,这片平原校场,却已经先成了球场。各军都组成了球队,展开中秋马球赛。现在这场是开赛第一场,控鹤骑军与银枪效节军两支精锐骑兵部队各自派出精英组成的马球队,正一决高下。
    李璟与镇**高层齐来观战助威,李振坐在李璟的旁边,却是毫无兴致观看这精彩的马球赛。
    皇帝一道圣旨传下,李振突然就成了登莱镇镇**的新节度使,转眼间,就被架到了火上烤。
    若是说李振对这镇**节度使之职不心动那是假的,可他几乎想都不用想,就明白这件事情的严重姓。李璟坐镇登州的时间看似不长,镇**这支军队组建的时间也不长。甚至治下的这十六州,大部份都是这一两年时间内打下的地盘。
    可李振做为李璟一直以来的第一谋士,却十分清楚,镇**不比其它地方。这是一种全新的模式,李璟以军队起家,以商贸壮大。士、农、工、商、兵,早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而又稳固的利益链条。
    没有人愿意这个利益链条被打破,镇**的二十万军队,享受着比神策军还要好的待遇,怎么会愿意舍弃这一切?
    李振也不愿意,节度使之位虽然很有**力,但他现在在李璟的麾下,同样权位不断上升。他在镇**的位置,并不比新节度使的权势低。
    况且,李璟虽然接旨后还没有过什么动作,但是李振却知道,林威、林武、王重已经先后见过李璟。另外李璟的诸门人,王彦章和高思继等人,也都进见过李璟。而周德威所领的胜捷军和林武的银枪郊节军,加上王重的捧曰军,还有李居义的控鹤军,都有调动。
    李璟看起来兴致盎然,对马球赛十分热情。
    他使劲的拍了下巴掌,欢呼场上的一粒绝妙长传配合进球,笑道:“天子诏书经过三省所发,代表着大唐朝廷,就是律法。我等做为臣子的,自然是须遵守的。”
    李璟还是接旨之后,头一次公开发表自己的想法,顿时整个大包厢内,李振、敬翔、林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