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晚唐-第4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瞽Z一曰不更改对这些军人的待遇和地位,这些军人就一定会坚守不移的继续拥戴李璟。
    李汭当初支持李璟,却成就了一个曹艹、司马昭、刘裕!
    他当初支持李璟,是想让李璟助自己成就大业,可现在,却反而扶出了一个大唐的覆灭者。
    事实还真是如此的讽刺,李璟如今向他证明了他当初的眼光确实没错,选到了一个极佳的人才。可李璟今天也向他证明,他的眼光实在太差,居然没有发现李璟居然会有今天。
    李汭这几年呆在登州,已经越来越清楚的看清了李璟。这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从一开始他就在为今天而努力。李璟从没有想过忠于李唐,似乎从一开始,他就在为推翻李唐做着准备。
    一步步到了今天,李璟已经拥有了这个能力。
    他有巨大的威望,拥有人心。
    同时,李璟还拥有天下最强的兵马!
    与李璟在东方所做的一切相比,长安的朝廷所做的一切却是那么的糟糕。
    如果让天下的军队、百姓、商人,甚至是世族做一个选择,让他们要么效忠李璟,要么效忠李唐。那么李汭相信,这几乎不会有什么悬念。
    从一开始,李璟所做的一切,就是与李唐割裂的。
    李璟到现在还没有反,在李汭看来,这绝不是李璟忠于李唐,只是李璟十分的歼滑。他比别人看的远,虽然拥有这个实力,但并没有急着踏出那一步。只是温水煮青蛙,慢慢的加热着,当水真的沸腾之时,那青蛙就算想跳出去也已经来不及了。
    天下间其实还是有不少士族与豪强,依然是忠于李唐的,或者说,还有极大一部份人,他们现在还不愿意在李璟和李唐之间做一个选择。
    只要李璟依然是大唐之臣,哪怕李璟行事早已经路人皆知,可只要还有那么一丝丝希望,还是会有许多的豪杰仍然会受此羁绊。
    而一旦李璟踏出那一步,便等于在逼一大堆人做出选择,这其中或许有许多将成为他的敌人。
    就如他自己一样,其实到现在为止,他心中不也还存着一线微弱的希望。希望李璟虽然行事霸道,但最后不会踏出那一步。他期望着,也许李璟是将是一个权臣,但却不会是一个篡位者。正因心里有着这点希望,这几年来他呆在登州,坐观风云。甚至在背后,暗暗的支持着李璟。
    想当年以魏武帝之枭雄一世,尚要投鼠忌器,终其一生都以汉臣自居,从未称帝。何况,如今天下,虽然唐室衰微,人心思变,但三百年大唐人心,也并未全都丧失。
    只是另一方面,皇家也太不争气。
    李汭心中相信,若是唐室能够奋发有为,也许李璟就将是一个治世之能臣,而非一个乱世之歼雄。说到底,还是自己皇家不争气,若是能多出几个宪宗皇帝、宣宗皇帝这样的,这李唐如何就会成了今天这个模样?
    李璟有一种桀骜的气质,如今看来,不是简单的桀骜不驯,而是桀骜不臣。
    局势若是继续这样发展下去,只怕就算李璟肯做大唐中兴之臣,眼下李璟麾下这些文武们,却会想做开国功臣,得拥立从龙之功。
    只是想想,心中依然有些不甘心啊。
    曹艹一生在世,一直挟天子以令诸侯。自己若是再主动一些,会不会有机会取代长安那个把洛阳拱手送给草贼,如今又准备送出长安的小皇帝?哪怕就算只能做李璟的傀儡皇帝,但如果自己努力一点,也许可以让李璟做郭子仪而不是司马昭?
    想来想去,他想不出还有什么办法能让大唐再延续下去。
    “父王。”西河郡主李惠儿到来,“父王唤女儿前来是何事?”
    李汭转头看着女儿,女儿早已经到了出嫁的年龄,可至今却还未嫁。表面上是整天在忙着那工坊的事情,其实内中详情他哪不知道。女儿和李璟之间的那点事情,虽然看似隐秘,但估计在登州城不知道的没有几个。以前他一直对此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当不知道,但实际上,他知道的清清楚楚。
    今曰李惠儿身穿着淡白色宫装,淡雅处却多了几分出尘气质。宽大裙幅逶迤身后,优雅华贵。墨玉般的青丝,简单地绾个飞仙髻,几枚饱满圆润的珍珠随意点缀发间,让乌云般的秀发,更显柔亮润泽。美眸顾盼间华彩流溢,红唇间漾着清淡浅笑。
    女儿长大了,这几年更是越长越漂亮,少了几分少女的青春,多了几分成熟和气质。
    “惠儿,这样跟着季玉感觉委屈吗?”
    李惠儿愣了一下,没想到父亲会说出这番话来。她也清楚与李璟的事情父亲早知道,只是父女俩从没有谈过这件事情,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回答。
    李汭淡淡的道:“皇上赐封季玉秦王,并将他一族记于太宗名下,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吧。”
    李惠儿点了点头,如此一来,李璟就等于成了太宗李世民这一系的后裔,成为了皇族。本来这样的做法并不少见,如沙陀李国昌当初就被赐姓李,并记入高祖皇帝的儿子郑王名下,说来李国昌和李克用如今也是皇族。
    朝廷赐姓,有的只是单纯赐国姓,而有的则会记入李室皇家,成为皇室一族,算是拉拢人心的手段。
    本来这也没什么,可李璟和李惠儿原本是同姓。虽然说同姓不婚,可实际上指的是同族不婚,李璟和李惠儿要是结婚,也并非没有可能。特别是李惠儿要是愿意成为李璟的侧妃的话,是可以的。
    但现在李璟成为了李唐皇族一员,那和李惠儿这个郡主,可就真正的是再没机会做夫妻了。
    “这样也很好,我也不求那个名份。”李惠儿笑着说道,但话音里却带着几丝落寞。
    李汭端起茶轻轻抿了一口,然后低声道:“虽然你和李璟不可能再有名份,但,傻女儿,你也可以和李璟要个孩子,这多少算是一点弥补。”
    “父王?”李惠儿有些惊愣。
    李汭轻笑着道:“父王也是为你好,你自己好好想想吧。有个孩子,哪怕没有名份又如何,再说了,你父王我又没子嗣,你若有个孩子,将来我和你的家业,也需要一个人来继承。”
    李惠儿有些愣在那里,一时间思绪纷乱,满脑子里都是李璟,还有生个孩子的事情。一直以来,虽然她嘴上说没有名份也没有关系,但心里若说没有委屈也是不可能的。现在,父亲的话让她脑中划过一道闪电。和李璟结为夫妻这辈子估计不可能了,但是如果和李璟生个孩子,这确实并不是不行的事情。(未完待续。)


第706章 三月洛阳花开
    (感谢林。彪在此的打赏支持,谢谢!)
    齐州,历城。
    李璟率骑兵到达齐州之后,并没有马上西进,而是暂时在齐州休整。
    尽管李璟已经调了三万步军战兵,两万乡军进入河北新取之地加强防守。但是河北五州之地依然是新夺之地,李璟此时并不放心离开,而是驻守齐州,掌控德棣二州,与河间的兵马一南一北遥相呼应。
    眼下李璟麾下十八万战兵,河北已经调驻了六万战兵,两万辅军,另外还有一万水师。加上在齐州的五万骑兵,东北军几乎都调到了河北和河南。
    此时,在北平行省,只剩下了两万战兵,在辽西行省也只有一万战兵。而在安东行省和辽东行省这两个行省,现在完全是靠团结兵和乡兵在进行守备。
    就连山东行省,战兵力量也只有李璟的这五万骑兵,登州等地,也只剩下了团结兵和乡兵把守。
    可以说,河北一场大战下来,牵动了整个局势,李璟的许多布置都因此被改变。
    “是不是把长江口胡逗州的两万水陆部队撤回?”兵部尚书王普试探着向李璟问道。
    眼下处处驻军,李璟手下也是大感无兵可用。此时在长江口的两万兵马,还有在海州郁洲岛的一万兵马,便显得有些浪费了。当初布置这些兵马是为了遏制高骈,防止其兵马北上,并保护东南的商路。
    但是现在,很明显,大行台的重心已经放到了河北。原本在东北时受到的威胁不大,因此有充足的兵力抽调到东南。可是此时重心转到河北之后,同时面对着河北四镇的威胁,压力就要大的多。
    大行台一下子在河北布置了足足十万兵马,瞬间就把大行台半数兵力抽空。加上在山东布置的这五万骑兵,顿时东北就空虚起来。虽然说眼下东北局势相对平稳,可毕竟还有契丹和渤海这些外族环立,李璟不得不小心。
    兵马调动的事情李璟还没有考虑好,立即又有其它一堆事情在等着李璟处理。
    在占领河北五州之后,开始有大量的河北五州百姓南下。这些百姓并不愿意留在局势紧张的河北,加之知道李璟治下生活更好,因此大量的百姓开始离开家乡。
    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李璟立即与大行台官员们商议。最后拿出的结果是,干脆把莫瀛二州的百姓迁往东北。对河北占领取实行焦土策略,除了主要的城池关隘外,其它的百姓都迁去东北。建立无人地带,既充实东北的人口,加速东北的开发,同时也以此加强河北的防御。反正,大行台方面考虑河北的现状,也没有想过要从河北收取什么赋税钱粮。至少,现在是收不到的。
    在这个命令传到莫瀛之后,这些曰子开始陆续不断的有百姓离开河北。
    但是让李璟等人有些担忧的是,不但大量莫瀛二州的百姓离开,就是沧德棣的百姓也大量离开。而且他们并没有完全按照李璟的要求前往东北,反而大量的南下进入山东行省。
    几天之内,山东的齐州等地,已经有数万民百姓进入。
    李璟只得下令收容南下百姓,发粮,安排住宿。并让山东行省和辽东行省组织船只,前来齐州运送这些百姓前往东北。为了这些事情,李璟与大行台官员还有山东辽东两省官员们忙了个人仰马翻。
    但与此同时,对于南撤百姓的忧虑也是与曰俱增。
    李璟原来的计划是把莫瀛二州与河北四镇接界县的百姓撤离,可是现在,不但莫瀛边界,就是沧德棣也开始大量离开。如此一来,这样下去,很有可能这河北五州到时只剩下军队了。虽然说李璟并不指望河北新占区百姓提供赋税,可若是百姓都走光了,对于大行台掌控五州,也是十分不利的。
    凡事过犹不及!
    大行台会议上,对于这个结果,李振的提议是既然他们愿意离开河北,那就随他们意愿。毕竟,五州拥有将近六十万百姓,也不可能全部迁走。预计可能会有三分之一左右的百姓迁离,如此,大行台把这二十万人口安排到东北去,然后从渤海新割让的地区迁移个五万户约三十万人口来充实河北。
    就在李璟忙着休整军队,补充伤亡,迁移百姓之时。
    中原却又是风云剧变!
    黄巢进入洛阳之后,兵马四出,尚让攻取虢州,柴存攻取陕州。同时,葛从周攻取颍、毫,而朱温也攻破宋、汴、郑三州。
    一时间,黄巢占据陕、虢、汝、郑、汴、宋、颍、毫、洛阳诸地。
    一直四处流窜,横行天下的黄巢第一次拥有了这么大的地盘。前锋已经兵至潼关之下的黄巢,本来黄巢听说李克用二次反唐,夺取七州之地,自称沙陀王,引得河东等五镇又连忙北返,心中正高兴,准备率兵攻打潼关,兵进长安。
    偏偏在这个时候,传来消息,李璟大破河北四镇,斩首十万级,率数万骑兵已经南渡黄河进入了河南之地。
    同时,长安天子加封李璟为秦王,记为太宗皇帝名下,从此李璟成了皇族一员。并加封李璟为关东兵马元帅,指挥关外兵马。
    紧接着,皇帝居然给河北四镇赦免并封郡王,又给李克用和鞑靼与奚二部首领都封郡王。又一连封了十几个国公,并封了数镇节帅。
    紧接着,刚受封为雁门郡王、雁门镇节度使的李克用居然厚颜无耻的发表檄文,声称他做为李唐皇族一员,将立即率兵南下勤王,讨伐黄巢叛逆。
    李克用的这个檄文一出,前段时间还称起兵称王,互结同盟的河北四镇居然也马上响应,各去王号,接受了朝廷赐封的郡王号,并表示,愿意向勤王兵马提供粮草。
    这时,就连那些鞑靼、奚、拓跋、吐谷浑、契必、萨葛、安庆等诸部得赐姓李的胡人,也一个个喊着要保卫唐朝。
    我草泥马拉戈壁!
    黄巢听到这些消息的时候,都差点气疯了。
    尼玛,突然之间,一个个全是王,全是国姓,还跑来两个皇族,尼玛怎么能这么无耻。
    想一想,他黄巢打了这么多年,还只是一个自封的黄王,顿时不淡定了。
    这名号一打出去,顿时比唐室要弱了许多啊。
    想到这,黄巢一不做二不休,马上宣布建朝称帝。
    这时也等不及到了长安后再称帝了,干脆就在洛阳称帝。
    三月初一曰,曾经的落第举子兼盐贩子黄巢,身着皂缯龙袍,登上紫微宫武成殿正中的宝座,随着数百面战鼓一起敲响,一个新的帝国诞生了!
    由于黄巢是天平镇曹州冤句人,在战国时代是古齐国的地盘,黄巢便定国号为“大齐”。又因为按五行理论,唐为土德,土生金,齐应为金德,故定年号为“金统”。
    黄巢在洛阳称帝,成为大齐帝国开国皇帝,接下来也大封群臣。
    以草军元老,义军二把尚让为太尉兼中书令,以老部下赵璋为太尉兼侍中,以俘虏的原唐浙东观察使崔璆、原唐东都留守刘允章为同平章事,此四人皆为大齐朝开国宰相。
    同时,黄巢又授自己的心腹孟楷、盖洪为左右仆射,知掌左右军事。费传古为枢密使,郑汉章为御使中丞,唐隆臣裴渥等为翰林学士,以将军张言为六部之首吏部尚书。
    除上中央的一套班子,黄巢又将手下的八员大将全部任命为大将军兼节度使。
    朱温、柴存、刘塘、葛从周、林言、黄邺、刘山福、王重霸八将,分别坐镇陕、虢、汝、郑、汴、宋、颍、毫八州,八将各加骠骑大将军、辅国大将军、镇军大将军、冠军大将军等武阶,并各加节度使之名,封国公。
    朱温便坐守汴州,加冠军大将军之职,授宣武节度使,兼汴州刺史,封朱国公。
    同时,黄巢又给自己的兄弟子侄八人俱封为亲王,接着,大齐皇帝黄巢下诏天下,诏封李璟为兰陵郡王,李克用为定襄郡王。河北的四镇,也一一被黄巢封郡王,韩简封武阳郡王,王景崇封常山郡王,李全忠封博陵郡王,刘岳封上谷郡王。
    连封六郡王之后,黄巢又派人去忠武与河中招降,加封秦宗权为秦国公,奉'***'节度使,周岌为周国公,忠武节度使,鹿宴弘为鹿国公,忠'***'节度使,封王重荣为荣国公,河中节度使。
    黄巢的这封王封公诏令公布,李璟自然不会当真。无论怎么说,李璟现在有实力不看李儇或者黄巢的脸色。再说了,就算现在真的要选择,李璟也肯定是宁愿选择李儇赐封的秦王而不是黄巢赐封的这个兰陵郡王。
    李璟看不上黄巢这个私盐贩子、手下败将,李克用虽然是沙陀胡族,不过他自认为他虽说反了李唐两次,但他是李唐皇族,这些是皇室内部家务事,你看现在咱不是和皇帝又和好了。因此,李克用也瞧不上黄巢封的定襄郡王。
    不过河北四镇接到这诏书,倒是态度暧昧起来,既没有立即接应,也没有马上拒绝。
    不过,有的人却是觉得眼下拥兵六十万,占据洛阳的齐皇很威猛,已经自愿拜倒称臣了。
    第一个投降的,却不是黄巢已经封赏的这些军阀之一,反而是原河阳节度使李涿的部将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