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晚唐-第4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虞和他身边的千余亲卫被洪流裹挟,载浮载沉。一路心不甘情不愿,稀里糊涂的被冲出了自己的大营。
    离开了大营之后,身边的情况才好了一些。那些秦军似乎并不急着追杀他们,或者说,攻过来的秦军也许数量并不多。高虞如此判断,是因为那些秦军一直在营中四数冲杀,并没有追杀离开大营的人。
    有了这喘息之机,高虞终于慢慢的找到了姚归礼、俞公楚等诸位大将,汇合各自的兵马,也勉强收拢了万余人马。算是勉强遏止住了混乱的溃散局势。
    “秦军从哪里来的?”高虞有些惊魂未定,心中愤恨羞愧,手中握着五万兵马,居然被打了个拱手不及。大意了,以为有淮河相隔,再有大雨,夜晚就松懈了下来。却没料到,李璟能有今天,又岂是等闲之辈。
    “最先是从南营的民夫营开始乱起来的。”姚归礼披头散发,身上赤膊,骑了一匹马,狼狈万分。“看样子,秦军极有可能在上游渡河,然后绕到南营发起攻击,制造混乱,然后驱赶民夫冲散了其它的兵营,制造了更大的混乱。”
    高虞对这样的事后诸葛亮没半分好感,他想的只是如何挽回败局。
    “收拢人马,反攻夺回大营。”
    “少帅不可。”俞公楚立即劝说。“眼下我军混乱,此时反攻,军心士气低落,不宜再战。不如暂时回返楚州收拢兵马,待雨过天晴之后,再率兵马来战。”
    其它诸将也纷纷附和,眼下敌情未明,连秦军多少人打过来都不清楚,大家身边也是一片混乱,士兵跑了大半,这个时候在雨夜中战斗,实在是太冒险了。
    高虞见如此,最后也只得点点头,派人传令,暂且先撤回楚州城。(未完待续。)


第729章 半渡而击
    后半夜,雨渐小。
    淮阴以东,江淮运河东岸,李璟率三万军埋伏于此。
    时间一点点流逝,公孙兰有些担忧,却见李璟反而沉眼假寐,不由问道:“三郎确定陆战队第七第八两军一万人就能成功击败淮军大营?”
    一万人进攻淮军大营有些冒险。
    李璟没有睁开眼,他在抓紧时间休息。
    “经过我们的打探得知,淮阴大营有十万众,其中五万淮军五万民夫。淮军打算调集更多的兵马再渡河进攻泗州,此时我们突袭淮阴大营,必攻其不备。今夜大雨之夜,陆战队一万之兵突袭淮军民夫大营,引起混乱。淮军一时间无法得知进攻的军队有多少,淮军必不敢黑夜乱战,极有可能选择退回楚州,待天亮探明局势整顿兵马再战。因此,我军伏于此处,待淮军东退,半渡运河而击之,可胜之。”
    虽然是冒险,但却是基于对淮军的反应而做的战术布置。
    突袭再加伏击,这组合战术,绝对比四万人一起突袭淮军大营的效果要更好。
    “万一陆战队无法达成目标呢,也许他们会陷入敌营之中。”公孙兰还是有些担忧,到了此时,也还没有看到半点动静。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李璟平静道,“打仗从来没有百分百的胜算,只能做多些的谋划,若突袭的军队真的失败,那也没办法。”
    好在这份让人煎熬的等待没有太久,将近天亮时,探马再次驰回报告,淮军大营已乱,淮军正向东撤退而来。
    很快,淮军出现在西面。
    开始是乱糟糟的小队,到最后开始出现大队人马,然后是一面面的旗帜,将旗。紧接着是高虞等人收笼集结起来的大部淮军,虽然撤退,但队列还算整齐。
    李璟举着千里镜仔细观察着高虞的那面帅旗。
    “再等等!”
    “再等等!”
    终于,高虞的帅旗在一片淮军之中缓缓移动过了运河。
    淮军近半过了运河,还有半数在运河西岸。
    “就是此时。”李璟大喝一声,拔剑一挥。
    号角开始吹响,东岸,等候已久的骑士们纷纷跨上战马,步兵们也都拔出横刀,提起长枪。
    “准备战斗!”
    快啊,快啊,快啊!
    郭威提着剑迅速的跑过自己的队伍,拿脚踢着还在慢索索的部下,“检查全身装备,准备战斗。”他大喊道:“动作要快。”他早已经全副武装,一个有些睡的迷糊的部下问:“发生了什么事情?”
    “如秦王所料一样,陆战队第七和第八军已经突袭了淮军大营,淮军正向楚州撤来。”
    黎明的晨光中,李璟的军队有如一朵缓缓绽开的钢铁蔷薇,尖刺闪闪发亮。
    中军由林威指挥,中军都督林威已经在运河东岸竖起旗帜。
    林威指挥着两个步军一万人马摆在正中,奇兵一手持盾一手持枪,列成方形大阵,一面面方铁盾树立如墙,成千的长矛如花绽放。左右则是提着战斧、横刀,持团牌的跳荡步兵。在他们的中间,则是弓弩兵。弓弩兵们在奇兵、跳荡兵的保护下,列成弓弩方阵,冷静的调试的弓弦,把壶中的箭支取出,一支支的插在面前湿润的土地中。
    在奇兵的盾墙之后,还夹杂着两千名陌刀手,内穿索子钢丝甲,外罩全身板甲,外面还罩着一套赤红战袍,身披一件丝绸长披风,手持着十三尺双刃雪亮的陌刀。还有五百名轻骑围绕着林威、鹰扬军军主李维、豹骑军军主丘神功等大将身边。
    左翼全为骑兵,共约一万骑,由后军都督曾元裕坐镇指挥。
    超过一半的骑兵集结于此,有如一只巨大的铁甲钢拳。曾元裕指挥,两只骑兵则是李存孝的黑旗军和王彦章的羽骑军。远远的便能看到,黑旗军那面漆黑的旗帜,还有旗上绣着一匹肋插双翅的白色天马。一黑一白,却是那么的协调。
    李璟则坐镇在稍后的一片坡地上,四周全是预备队,一半骑兵一半步兵,多达五千人。李璟打仗,向来喜欢安排预备队。如今李璟身位不再适合冲锋在最前线,因此此战,李璟在后面指挥预备队,身处可将战况尽收眼底的高地,视情形将预备部投入最需要的地方。
    居于高坡,不但他能将整个战场尽收眼底,而且李璟所处高坡之上,全军也能远远观望到这位全军主帅。高高的帅旗之下,李璟也依旧威风赫赫,辉煌耀眼。
    李璟的战甲,连天子李儇所收藏的那些黄金甲相比之下都会黯然失色。他的披风由西河郡主她们作坊请最好的匠师制作,由无数的金缕丝线织成,看似轻薄,但却沉重到冲锋之时都不会飘起,跨坐马上时长长的后摆几乎将坐骑后腿都完全摭住。这件披风堪比一件上好的铠甲,箭支射中,也难以穿透。
    配上那身绘着青龙纹饰的全覆盖式全身铜板铠甲,金光闪耀,无比醒目。虽然穿这样的铠甲如果在前线,有可能成为所有人的箭靶,但李璟如今很少需要冲杀第一线,坐阵在后方,穿着这件耀眼的铠甲,很多时候,都能让前线的将士第一时间发现他的位置,却能起到更好的激励作用。
    这时,郭威已经听见敌军的惊慌呐喊之声。
    他记起上次在河北河间,一场几乎相当的战斗,不过河北人更多,可大帅却也如今曰一般的自信从容。秦王殿下就披着那金光闪耀的铠甲,跨坐在高高的战马上,位于飘扬的帅旗之下,手中出鞘的长剑**发亮。他记得,大帅那匹小马一般的巨大银狼永远守护在他的身边,仿佛随时会跳起咆哮撕咬过去。
    经过上半夜的突袭,然后是后半夜的撤逃行军,淮军此时有些筋疲力尽。特别是许多淮军受袭时逃的匆忙,衣甲不齐,甚至刀枪都有没带的。在高虞下达暂时撤入楚州的军令之后,这些人一路东奔。眼看着已经渡过了运河,前方不远就是楚州城,一时松懈下来。
    谁知道,在这个时候,前方居然会突然杀出一支伏兵。
    不得不说,李璟的这个安排,无比狠辣。如果一开始四万人马一起突袭淮军大营,一来人马太多一起渡河,有可能一时难以渡完,容易引起淮军发现。更多的是,黑夜突袭,四万人和一万人区别并不太大,冲乱对方营地不难,但想要在茫茫雨夜之中,追杀歼灭和五万民夫在一起的五万淮军,这却很难。
    而李璟只派一万兵马袭营,却带三万人守在淮军必经的路上。却是先破其士气,再乱其阵形,然后半渡伏击,给予致命一击。
    右方的李存孝和王彦章这两位殿下有名的猛将各自站在旗下,蓄势以待。有个在宋州才补充的新兵看了他们一眼,“他们如此彪悍,会是最先出击的吧?”
    郭威看了他一眼,笑道:“不,他们会是最后出击的。什么时候看到他们出击了,就代表着战斗已经锁定胜局。”
    在秦军中,有一个传言,说的就是王彦章和李存孝二将。传言说当看到铁枪将和打虎将出动,那么就说明战局即将胜利。这不但是因为二人所率的是全军少有的重装骑兵和最勇猛的枪骑兵,而且还因为这二位殿下的门徒打仗向来直来直往,当出动他们的时候,也就意料着战斗没什么变化,只管心情践踏辗压。
    “他们是最锋利的剑芒!”
    李存孝的黑旗军是全军唯一一支重装骑兵,拥有四个营的具装甲骑。他们身上的铠甲和战马就如他们的军旗一样,全身漆黑。盔甲是漆黑色的厚重钢板,没有任何纹章或者装饰,只有长期剧烈使用的痕迹。他们的铠甲覆盖全身,连头到手到脚全部包裹起来,只露出呼吸孔和视窗。他们的主武器是一把一丈四尺的巨大马槊,贵重且犀利,副武器是一把双手巨剑和一把双手战斧。他们的马也是一样的漆黑,如黑炭一般。身上披着的不是皮甲,而是铁甲。这些战马全是最好的马匹,爆发力极强,且负重极强。
    李存孝和麾下重装一样的装备,不过主武器却是一把数十斤重的浑铁槊,这把浑铁槊提在他的手上,却浑如常人拿着一根木棍般的轻松。此刻,他已经和黑旗军相互套上铠甲,坐在战马的身旁,做着战前的准备,目光中充满着对战斗的渴望。
    在右翼,这里西面是运河,北面是淮河。
    李璟表明上根本没有安排兵马守在这个三角地带。
    但暗中,传令兵却是纵马赶到运河口,向隐藏于芦苇荡中的五千余水师传达最新军令。
    “秦王军令,待战斗开始后半个时辰,水师立即顺运河而下,切断过河淮军退路!”
    这里是淮军的左翼,秦军的右翼,这里北面是淮河,陆上不需要布置多少兵力。只需要等战斗一响,淮军大部渡过淮河之时,水军突然从上游杀出,截断运河,断淮军后路,那么渡过河的这些淮军,就将落入秦军的四面包抄之中。(未完待续。)


第730章 碰撞
    (感谢繁体字口令、小白楼霸、林。彪在此几位支持,谢谢大家!)
    淮军也有水师,且数量不少,但此时淮军乱成一团,水军缩在水寨之中也不敢冒然行动。
    秦军水师今夜的任务很重,一开始要把一万陆战队送到淮军大营上游登陆。然后要把两万多秦军送到淮河南、运河东岸伏击,完成这些后,又要守在运河入淮口,既要防止淮军水师撤退到来,现在又还担负战斗开始后截断运河,切割淮军的重要任务。
    茱丽面色一如冷冰冰的接过军令,一言不发。梅根拔剑,以剑指河,叫道:“就是这条河,就在今天!”大雨已经停歇,一层白雾如毯子般笼罩河面,清清的河水奔流其下,浅滩遍布芦苇,满是泥泞。“我秦军水师在,今天我们将击沉水上见到的任何一块木片,杀死任何一个试图通过河流的人。哪个淮军想过河,我们就剁掉他的脏东西烂玩意,丢进河里喂鱼。”
    梅根双手各持一把宝剑,这时他将双剑双力交错敲击,发出锵锵巨响。
    “劈波斩浪!”她高喊。
    水师的将士们立即高声呼应:“劈波斩浪,水师纵横!”
    此时更有士兵高呼,“秦王万岁!秦王万岁!”
    曾元裕骑马缓行,检视战场。
    梅雨季节的江淮土地松软泥泞,特别是岸边,更是一片水浸过的厚泥浆。秦军据守在离岸边约有二里之地,比起岸边的土地要好的多。这里是一片开阔的水田,地里已经插上了稻苗,但是此时,这片平坦的水田,却成了一片连绵的战场。曾元裕在战线上来来去去,高声喊话,做着战斗前最后的动员。
    中军几乎都是步兵,坚盾、长枪、横刀、陌刀、弓弩。他们就将是一块铜墙铁壁,正面阻挡淮军的冲击,只要挡住了淮军,胜利就将属于秦军。
    “楚州会不会前来救援淮军?”郭雄手下的那名新兵低声说道。
    楚州山阳城就在他们的身后二十里,若是这边打的正激烈时,身后的楚州突然出兵,那他们岂不是被两面夹击?郭雄嘿嘿一笑,这样的问题难道秦王会不清楚?之所以秦王敢在楚州二十里外设伏,自然是因为深知楚州城中此时只有五千守军,而且并无大将镇守。
    眼下秦军游骑已经监视楚州,淮军的人根本接近不了楚州,楚州的人出城也难再回去。况且,这样的雨夜,城中的哪怕知道消息,就凭他那点人,也不敢轻易出城冒险。
    楚州距离淮阴很近,不过是隔了一条运河,在此次,是充作淮军的后勤基地,后方的粮饷器械都是从通过运河从扬州直达楚州,囤放其中。
    郭威没有时间去想为何淮军不把大营设在楚州而是淮阴,鼓声愈来愈响,咚咚咚咚,震动着他的耳膜。他本是胜捷军军情处的官员,但是此时,胜捷军被摆在了最正面的中军战场,他这个刚升任为指挥的都将,也必须面临一场大战。
    他霍的拔出了自己受勋得到的廓尔喀弯刀,这是最锋利的宝刀,特殊工艺制造,纯手工打造,产量稀少,把把精品,千金难求一把。弯刀握在手中,刀头略重,握在手中如握着一把战斧,这种弯刀极适合劈砍,擅于破甲。
    刹那间,敌人已经出现在前方,从河岸的滩地上遍野的冒出来,他们虽然惊惧于秦军在此设伏,可此时他们也无路可退,后面是追兵,前面是伏兵,只有拼死一战,他们躲在盾牌和长矛构成的壁垒之后,镇定下来,组成颇为整齐的阵列迈步前进。
    郭威有些佩服对方的将领,听说主将是高骈的从侄,家中排行四十,人称四十郎,官拜左金吾卫大将军,和四十五郎左骁卫大将军高杰号称是高氏双杰。
    先前高杰出兵濠州,一路势如破竹,打的让人惊艳。而眼下,高虞虽然刚刚大营被突袭,但就算放弃大营撤回楚州,半路再遇袭击,他居然能把队伍不散,而且还重新鼓起士气,列成阵列进攻,由此可见,盛名之下确实无虚士,有个名将的叔父,高氏双杰也都是一时才俊。
    淮军的数量很多,至少一眼看上去铺天盖地。
    虽然郭威知道,淮阴大营淮军只有五万人马,其中还至少有上万的水师。这铺天盖地而来的人潮中,肯定有很大一部份是淮军的民夫。高虞居然能把那些民夫也收拢起来,还弄的虚实难分的列阵前进,确实让人佩服。
    晨光之中,郭威看到的是远超过秦军的淮军,起码有五六万之巨。淮军的将领们骑着披甲战马,率领指挥着士兵方阵前进,一个个的掌旗官举着营旗队旗将官旗与之并肩面行。他看到了高高飘扬的高字帅旗,俞字将旗,姚字将旗、王字将旗、高字将旗。。。。。。
    淮军的蓝色战旗四处可见,旌旗在风中飘荡,翻飞于长竿之上,猎猎作响。
    军号响起,鸣鸣鸣呜鸣呜鸣呜呜呜呜呜鸣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低沉而悠长,有如来自塞外的朔风,令人不寒而栗。
    当号声渐息,秦军中的队头伙长等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