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晚唐-第4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畲嫘拧⒘跞使慕⑶胰美瞽Z放回被俘沙陀兵,以及双方签定停战协议。
    两方交涉许久之后,李璟同意双方互相罢兵停战,同时李璟以李存信和一千余名沙陀俘虏换回慕容雪和兰姨。李克用虽然不满,但李璟却态度坚决,最后双方达成一致,相互交换俘虏。
    慕容雪得以**之后,却并没有去燕京,而是让秦军使者帮她带了一封信给李璟,然后和兰姨飘然离去。
    给李璟的信中,慕容雪只写了一句庄子的话,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庄子的这句话原文是庄子云: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呵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意思是说泉水干涸了;鱼被困在陆地上;互相吹腮上的水泡;互相泼残存的泉水。然而这样的生活并不是正常的,而恰恰是最无奈的。对于鱼而言,最理想的情况是,海水终于漫上来了,两条鱼也终于要回到属于它们自己的天地,最后,他们相忘于江湖。回到自己最适宜的地方快乐的生活,忘记了对方,也忘记了那段痛苦的生活。
    慕容雪确实对李璟动过情,甚至现在也还爱着李璟,可对一个女刺客来说,她和李璟之间有太远的距离,甚至兰姨曾经刺杀过李璟。兰姨半师半母,李璟是**,最后,慕容雪选择和兰姨在一起。
    不过虽然没有去与李璟见面,但慕容雪也并没有返回草原,而是再次动身,前往了关中长安。
    长安,大唐的都城,如今却成了齐国的京师。
    只是时隔数年再次回到长安,这里已经完全变了一个样,当初的百万之家,如今的长安百姓却少了大半,而那些齐军入关将士家眷,却足有四十余万。
    黄巢刚刚进入长安的时候还是不错的,至少在刚进入长安的那两天,黄巢还是在想着试图推行他在洛阳时的秩序军令。刚被长安中留下的文武官员迎入长安之时,黄巢很高兴,因此也很慷慨。他不但下令维持军纪,与民不得秋毫之犯,而且还拿出许多钱财粮食,接济在唐军撤离后一片混乱无序的长安城中生活无着的贫民百姓,犹如一支真正的仁义王者之师。
    一切都是那么的完美,那么和谐,那么甜**,就如同一个明媚明光下的美丽肥皂泡。
    不过,假的终究是假的。
    黄巢的三十万入关将士只维持了两天时间的济贫与秩序之后,才到第三天,齐军将士们就开始忍不住干起了老本行,轻车熟路的劫富起来。
    只过了短短三天时间,长安城内好不容易因黄巢进入而暂时稳定下来的秩序再度被打破。齐军将士们成群结队,开始大肆的烧杀抢掠,这一次,连黄巢也无法控制了,这座富丽繁华的大唐帝国都城再次被恐惧与狂热所淹没。
    一开始,三十万齐军中,只是一些将领带着自己的亲兵去抢占长安城中皇亲国戚、**显贵们逃离后留下的豪宅府弟。很快,有样学样,齐军校尉们便也开始去抢占富绅豪商们的豪宅。紧接着这股风暴越演越烈,整个长安都弥漫着一种狂热的气氛,更多普通的齐军士兵们,开始也成群结队的冲出大营,涌入长安的街道里坊市场,抢劫店铺市场。
    到了后来,抢占宅第,变成了抢劫财产,然后就是抢夺女人。。。。。。
    慕容雪并没有亲眼看到这些,她们进入长安的时候,这里已经几乎成了一座地狱之城,到处都是恐慌,抢劫杀人歼**。黄巢进入长安之后,这座城池的崩溃,是她们落脚的寺庙中,一位曾经的熟人法师告诉她们的。至于实情是否真的如此,慕容雪并不怀疑,只要看一眼长安的现状,就会知道法师的那些话并非假话。“黄巢在洛阳之时不是表现的还不错吗,怎么到了长安之后,他居然会犯如此低级错误?他这样做,是在自掘坟墓。”
    “是啊,黄巢并不是一个粗鄙蠢人,也是曾读过圣贤书,甚至几度参加过科举的读书人。这些年看他转战天下,始终不灭,就能看出来,这非等闲之辈。当初他进入洛阳之后,也算是表现不凡,军纪肃然,与民无犯,善待士人降官,也曾赢得了许多官员土豪藩镇拥护支持的,要不然,也不可能这么轻易的打入长安。”兰姨长叹一声,“原本许多人对于黄巢进入长安都抱以看好的态度,甚至不少人认为大唐当灭,大齐当立。可现在看来,黄巢并非真命天子。这现在在长安城中倒行逆施,比之原先的李氏更加不堪。”
    可黄巢为什么要这样做呢,黄巢难道真的是因为拿下长安之后,就开始志得意满?慕容雪不禁暗想,黄巢真的这么糊涂吗?黄巢虽然占了两京,但实际上,李唐天子此时还在西川,就连关中也还有诸多李唐藩镇。而且在东面,她的**李璟,更是天下第一强藩,手握着连黄巢都会感到恐惧的精兵强壮,以及掌控着远超齐国的地盘。为什么黄巢要这样做?他为什么不趁胜追击西川的李唐天子?
    从塔上下来,慕容雪和兰姨来到了大慈恩寺中的地下密室。大慈恩寺是长安四大佛寺之一,是唐代的皇家寺院和国立译经院,属长安城南的晋昌坊。
    但大慈恩寺还有一个秘密,那就是这里早已经成为了秦藩暗中秘密建立的据点安全屋。甚至就连大慈恩寺的数名高僧,也成为了秦藩军情司的密谍。在大慈恩寺地下,就有一个极为庞大复杂的地下密宫。
    眼下,大慈恩寺地下密宫,便是秦军军情司在长安城中的一处秘密分部,里面藏着数百名军情司暗中转移保护下来的长安城中的官员等,其中如前相国于琮以及他的妻子广德公主,还有如宋氏、于氏、崔氏等一大批的官员以及他们的家眷等。若非李璟派军情司的提前解救,这一大批人就都落入黄巢之手了,这其中,甚至还有大批的王子皇叔公主郡主等皇亲国戚。
    慕容雪到达长安后不久,就前去刺杀黄巢,结果被发现,逃跑之时得军情司相助,最终也在此避难。
    大慈恩寺原本就有地宫,不过后来军情司在此不断暗中扩建,如今的地宫极为庞大,里面有诸多房间和大厅。慕容雪刚回来,便正好碰到相国于琮的妻子广德公主带着女儿于清徽一起过来。
    “姐姐,你今天好漂亮。”于清徽才十六岁年纪,正是天真烂漫的年纪。她并非广德公主嫡女,而是妾侍俞洛真之女。俞洛真是一名极为美丽的歌伎,公主将她许给于琮为妾,后来于琮太过庞爱俞洛真,不务正业,公主便又将她送走。离开时,她留有一女,便是于清徽,一直由公主视如亲女抚养长大,长大后,与其母亲一样极为美丽。
    “谢谢,妹妹这份容颜才让真是闭月羞花。”慕容雪被救下后,只有少数几人是清楚她们的身份,对外她们都是称自己为一个歌舞团的歌伎而已。不过公主母女倒没轻视她们二人,在这地宫里,反而很快成了难得的好友。慕容雪今天穿的是公主送她们的衣服,白色的宫装,手臂间还挽着一条淡紫色的披帛,头上插着的也是公主送的首饰。宫装是宽袍大袖,衣袍很大,正好掩盖了她绑在腿上的一把本棱刺和一把短剑,另外她的两只手臂上还一直绑着两支袖箭。甚至她的一支钗,还是一支特殊的武器,内部中空藏有毒药的毒钗,做为一名顶级刺客,她全身都是武器,就连她手上的那枚红宝石戒指,里面都是中空的,内藏毒粉。
    “你们刚才在聊什么?”公主笑问道,虽然如今被迫藏身于地宫之中,但广德公主依然保持着雍容气质,沉稳大气,丝毫没有悲观忧伤慌乱。她伸出手,挽起慕容雪的手,另一手牵着于清徵,一起走到一侧的石桌前坐下。
    公主听兰姨说起黄巢入长安之后的暴行,微微摇了摇头:“黄巢也许并不想这样,但他无法阻止这些暴行发生,甚至也是不得以默许的。”
    “为什么?”慕容雪有些不解。
    公主道:“你们也许不知道,长安如此百万之家的繁华都市,可实际上却一直有一个最大的弱点,那就是粮食供给不足。一直以来,长安都有供给不足的问题。长安每年要消耗起码五百万石粮食,其中大部份靠关中供应,然后是河中河南,然后是巴蜀与江淮。而这些年来,河南河东的粮食,几乎都是自留供藩镇军队,无粮入关。巴蜀河西粮少,且路远难运,因此,这些年长安粮食供给一靠关中,二靠淮南。”
    “黄巢占据洛阳之时,可就食河南,而且当时他还占据着淮北诸地,因此并不缺粮。而他一入长安,入关兵马三十万,还有那那些家眷等十余万,加起来差不多五十万人入关。黄巢入长安之前,朝廷和官员们大多从长安撤离,并带走了大批粮食。留在长安的,多是普通百姓,差不多有五十万人。加一起,黄巢入长安后,差不多长安就有百分之众。”
    “百万人口,一年至少需要五百多万石粮,一个月至少五十万石左右粮食。黄巢以往都是流窜天下,走到哪吃到哪,根本不事生产,不事耕种。他哪来的粮食?他虽占了长安,可事实上长安早就因为东南无粮供给长安,而要断粮了。现在黄巢一入长安,上百万人口都等着黄巢吃喝?黄巢高兴了两天,就已经发现长安城没有粮食?所以,黄巢的军纪只维持了两天,立即从扶贫变成了劫富。因为黄巢自己已经拿不出粮食来了,所以许多军队就开始自己去找粮食,他们除了抢劫,还哪里能变出粮食来。”
    “也正是因为无粮,黄巢才一直停在长安,无力追击天子。无粮如何出兵?没有粮食,黄巢长安都出不了,就是关中诸镇他都无法攻击,更别提追击天子了。因此,别看现在黄巢闹的凶,但他也是秋后的蚂蚱,已经嘣不了多久了。”
    慕容雪没有想到公主居然能一口气说出这么一番道理来,虽是妇人之言,却已经一口把目前黄巢的局势说的一清二楚了。确实,粮草,这是黄巢成败关健。
    兰姨也有些吃惊的看了一眼公主,道:“也不尽然,若是黄巢不再拘泥于城池得失,继续实行他先前的流窜作战方略,集结大军不管不顾,直接全力西进攻打三川,追击天子,死路就会成为活路。”
    公主摇了摇头:“这确实是一个解决办法,但黄巢决不会舍弃洛阳与长安的。攻下两京是黄巢今生最大的成就,但也将会成为黄巢将后最大的枷锁,他绝不会舍弃两京,因此,黄巢的败亡也早成定局了。”
    正说着话,远处突然传来一个激动的喊声:“喜讯,秦军已经攻克徐州,歼灭伪齐五万大军,并生擒俘虏伪齐大将霍存、张归霸、张归厚三员贼军大将,秦王号召天下各路藩镇兵马,一起出兵勤王,**洛阳,收复长安!”(未完待续。)


第764章 下一个打谁
    李璟很喜欢节堂上的铁椅,虽然不如羽绒软垫温暖舒适,可坐在上面总能让人头脑冷静,精神集中。大行台迁至燕京后,原来的牙城成为了各部衙办公之地,原来的帅府也就成了李璟的秦王府和大元帅府。大行台特别重新装饰了帅府,在帅府外也建立了一座和登州一样的天狼雕像,不过这个天狼雕像去更大,足足九丈之高,外表雄壮,内里更是一座隐密的军事堡垒,地面九层,地下三层,秘密直通帅府,平时驻有胜捷军和银甲军的各一个营,随时保持一千人警戒守卫,密布着无数的驽车投炮,严密守卫着帅府。
    而帅府内部也重新改装过,新的节堂更大更宽敞气派,李璟的王座也升了级,原来的铁椅,变成了一张造型华丽的蟒龙盘旋鎏金椅。
    这把华丽的王座坐北朝南,位于一个小高台之上,李璟坐在铁王座上,正好俯视节堂,将整个节堂尽心眼中。坐在铁王座上,顿时有种高高在上,总揽一切的感觉。
    辽阳的大行台诸部衙已经都迁到了燕京,各部官员也已经在燕京开始上衙理事。天狼节堂上,秦藩文武济济一堂,文武两班,按品级端坐,俨然一个兴盛的小朝廷气象。
    李璟笑着对满堂公侯伯道:“最近喜讯频频,我秦军将士奋勇努力,先下幽州,再破徐州,如今李克用狼狈逃回河东,王简崇也退回镇州。而眼下,户部也刚刚呈报,今年我大行台各行省州县已经完成秋收,收获喜人。东北行省、辽东、辽西、安东四省都喜获丰收,百姓和军屯都收获许多粮食,这都是大好事啊。李尚书,如今我们粮食可够食用?”
    户部尚书李让直起身,举笏道:“今年各地丰收,所收粮食甚多,加上这两年我们大力发展牲牧养殖,捕鱼打猎,有这罐头启储藏,还有百姓多中薯药、芋头等产量大的作物,眼下我们储备的粮食,足以支撑到明年夏收,甚至可供到明秋收获。”
    “这就好,这就好。”听到这个消息,李璟也是大松一口气。今年一年还没过完,秦军就扩充了近一倍的地盘,人口也增长了差不多四百余万。整个大唐全部人口加起来也就三千万左右,就算再加上那些不纳税的隐户奴婢僧道等,也顶多三千五百万左右。李璟这边却已经有人口近千万了,虽然这其中也有两三百万的辽东各部族胡人,可也依然相当惊人了。这几年,吸引了无数流民百姓,人口密度远超天下其它各地。
    人口的增加是好事,战争年代,人力也是资源,招募兵员,乃至生产耕种,经营工商,全需要人。不过人口的迅速增加,也带来诸多压力,其中最大的压力就是粮食。
    这些年来,粮食问题一直是压在众人头上重中之重的问题。逼迫的秦军开始大量推广养殖、捕鱼打猎,种植产量高的薯药和芋头等。虽然说薯药和芋头长吃并不好吃,可粗细粮搭着吃,起码也是解决了吃饱肚子的问题了。
    内阁首辅曹邺以笏拍着手掌,大声称赞道:“秦王治下,在此乱世流年,依然能让百姓食能裹腹,衣能保暖,让百姓都得温饱,此真是善政仁政,了不得啊。”
    得益于秦军开发东北策略,使得秦藩拥有了大量的土地,得以给原来那些早已经无地可耕的流民百姓们重新分给田地,便这些原本已经只能沦为大户佃农奴隶的穷苦绝望百姓,又得以拥有自己的土地成为自耕农,得以温饱,这确实是天大的好事,极得民心之举。
    而且给这些原本将成为大族农奴佃农的百姓分给田地,也使得大行台增添了更多的税收。虽然说农税现在已经减到很少,可却因此间接的打击了那些豪强大族,增强了自耕农的数量,这对于一个**的稳固是极为重要的。田地兼并,百姓都给地主种地,所种粮食,却要与地主五五甚至是**、七三分成,地主占大多数,百姓只占少数。一年下来,温饱都难,一有天灾'***',便会出现卖儿卖女之事,还得由官方出面救济,如果救济不力,甚至因此引发民乱。而现在开发东北,有的是土地分给那些无地之人,百姓辛苦耕种,官府只按田亩数量收取少量的田赋,百姓交完税后,大部份的收获得以保留,家有余粮,曰子便能越过越好。正所衷肠有恒产者有恒心,中国的老百姓最是朴实,只要但凡曰子过的下去,就绝不会有人去造反,而是会用心的拥护给予他们这一切的官府。
    空有强大的军事并不足够,暴秦霸隋,都曾是甲兵锋锐,可最后却是覆亡于自己的人民暴动。国强民不富,国家一样无法长久。
    “曹首辅此话让本王愧疚啊。”李璟轻捏着下巴短短的胡髭,“李尚书刚才所说百姓温饱,但实际上只是指百姓一天两顿,还要搭着薯药、芋头、野菜这些粗粮才勉强够。连治下子民天天吃白米饭白面都吃不上,本王就做的还不够啊。”
    李璟这番话是真心实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