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晚唐-第6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家伙,身体条件确实很棒。标准的身材,全身都是肌肉呢。”
    “而且身上也很干净,没有半点疾病。”
    “看他祖父、父亲、兄长们的表现,可以想象,这家伙身上有着优秀的骑兵血统,是个天生的战士,送去近卫六军,若是哪天被殿下青眼相加,这小子可就真的飞黄腾达了。”
    。。。。。。
    在外面排队等候的同村人围住他,纷纷追问,“喂,怎么样,那弃勃?”
    “姐夫,你分到哪去啦?”妻弟问。
    “嗯,分到近卫六军去。”
    那弃勃尽量装着平静的回答,其实此时他心中激动万分,如万马奔腾一般。他到现在都还有些恍惚,自己居然分到了近卫六军,那可是秦王的禁卫军啊。心中太过激动,因此,他连伙伴们的惊叹、赞叹、甚至是妒忌、羡慕的声音和目光也没有注意到了。(未完待续。)


第930章 黄色警报
    (感谢督骑校尉的打赏,谢谢支持!)
    新兵从二月开始,就陆续的被分送往秦藩诸省各州县的军营驻地。四月的时候,已经开始有老兵从各地军营退伍返乡了,马路上,江河上,到处都可见年青的退伍兵们一车车一船船的被军队军官们送返回乡。
    刚经历了送年青子弟去入伍当兵分离之痛,马上就又有许多军属开始高兴的经历着重逢的喜悦。大多数的退伍士兵们,脸上都带着喜悦,返回家乡,但也有些士兵已经习惯了军营的生活,万分不舍的离开军营。不过虽然已经退伍了,可许多士兵都不愁未来的生活。各州县早在他们回来之前,就已经开始为他们安排好了以后的工作。
    对于各地州县来说,退伍兵是一群十分吃香的家伙,惹人喜欢。他们都是身强体壮的小伙,身体不行也入不了伍。而且在军中几年,就算是普通兵也经历了三年煅造,一个个都学了不少的本事。起码三年两千个字是会认会写了,而且还都会些算术,甚至是其它的一些文书工作基本也会。并且,这些退伍兵基本上都在军中学会了两三门手艺,赶车、修理等等。
    对于地方官府来说,用退伍兵,既是响应秦王的号召,同时也确实很合适。不管是乡公所里,还是县上的衙门里做胥吏,乃至乡兵、民团、团结兵、城管队、治安队、税吏等等工作,他们都是最合适的人。甚至各级学校里的体育教员等,都是个合适的人选。以致于到现在。每年退伍的这段时期。行省到州县乡上。从官府到学校、甚至是那些私人的商队、工坊等,都纷纷盯着这些退伍的年青小伙子们,准备争抢这些“人才们”。
    而每年退伍兵中少数的退伍军士、退伍士官,退伍军官等少数人,更是争抢的十分激烈。
    四月的太阳已经开始逐渐有了势力,中午的时候晒的人有些怀念冬曰里的暖阳。
    红狐狸村的男女老少这个时候都在赶着在四月中旬前将春小麦种下,长城以南的地方天气暖和,一般秋天九十月就种冬小麦了。但在长城外的北方,天气寒冷,却只能在三四月天气暖和之后,才种春小麦。到七月的时候,收割。
    红狐狸村以前并不种小麦,或者说他们只种植少量的麦子,主要以放牧为主。但如今,这里大部份的村民却是以汉人为主,他们更习惯种植,而非放牧。加上官府早把地给分了。大家的牧场草场也都分了,因此放牧的牛羊要少了起来。如阿固郎他们家也开始跟着种麦子。
    他们分的地有很多,热河的长城外地广人稀,每个人都能分到很大一块地。好在他们都有不少的牛马,不需要太多人力。不过对于刚开始耕作的阿固郎他们这些奚人来说,这依然是件很辛苦和很难的事情。好在,县里的农技站有专人来地里指导他们,又有他们指导打造的那些很先进的农具,一切倒又好了许多。
    阿固郎不停的取下腰上的水袋喝水,从清早起,他已经把水袋喝空了两次。喝了一肚子的水,现在一走动,都能听到肚子咣当咣当的水摇晃的声响。可没过一会,他嘴里又干了,衣服都湿透了,满脸上汗,耳朵里嗡嗡直叫,喉咙粘糊糊的,话都说不出来。家里的三个女人,也都用头巾包着脸,正在帮忙,阿丽亚那饱满的**中间的乳沟里,滚着一粒粒大颗的汗珠。
    阿固郎的大儿媳的脸颊晒的通红,汗水湿透了衣衫。
    他的大儿子则在前面赶着双牛,扶着犁走在长长的地头,浑身大汗淋漓,就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一样,混漉漉的,总也干不了的衣衫粘在身上,弄的他十分烦燥。
    “我们为什么要种地啊,咱们可不是农夫,是牧民,咱们放牛放羊养马,咱们是战士!”大儿子有些恼怒的对着给他送水来的父亲,不满的喊道。
    “算了,如今咱们不再是奚人了,咱们是秦人,咱们以后都得习惯这种生活。你看看旁边的那些汉人,他们都是这样生活的,既然秦王分了土地给我们,那我们就种地,养牛牧马,如今也没那么方便了。定点放牧圈养,也一样的需要种牧草啊,不如,也养不活这些牛羊的。”
    “就算要种,咱们也不需要种这么多啊,几百亩地呢,种一季,咱们全家都能吃上好些年了。随便种个几十亩,完全就够了。更何况,咱们家还养了牛羊呢,而且我们在县上当差,不也有薪水嘛,完全可以少种一点。”
    “别那么多废话,快点干!”老百夫长不满的瞪了儿子一眼,转身回去了。
    大儿媳等丈夫犁到身边时,大声喊道:“哎呀,不干啦。”
    “等等,耕完这一垅。”
    “咱们等午后凉快点再来耕,太热了,我可不干啦了!”
    她站在那里,薄薄的衣裙被汗水打湿,胸前那两团肉越发的显得丰满挺翘起来,她大喘着气,好像丈夫耕地不是赶着那两头牛,而是赶着她在拉犁一样。
    “要不咱们先去那边水塘里洗洗。”
    “那里还有好远呢,起码有两地里。”
    “咱们骑马去就是了,一会就来回了。”妻子道。
    丈夫有些担心的望了一眼后面的父亲,不过看着妻子一脸期待的样子,最后还是擦了把脸,道,“走,骑马去。”
    他们骑马走了,阿丽亚在后面也连忙丢下手里的工具,跑到前头,她解下一匹马,就如同年青的丈夫一样熟练的骑在马上,追着去了。
    老阿固郎在后面看着三人一溜烟的跑了,不由的摇了摇头。
    三人骑着马在田间的那条道路上跑着,远处。有一团烟尘。正顺着泥土路迅速的冲来。
    “那人骑马跑的好快!”大儿媳叫道。
    乡兵上士眯起眼睛。盯着那团烟尘,透过尘雾,骑马人的轮廓隐约可见。又过了一会,看的越发清楚了。
    “这样的速度狂奔,这马可吃不消,一会就得跑坏了。”
    他皱起眉头,把右手搭在笠帽上,仔细的看着。他已经清楚的看见了那个骑马的人。他弯着腰骑着马飞速奔驰,背上还插着三面小红旗子。
    “驿骑信使!”乡兵上士很快就认出来了,连忙招呼着妻子和弟媳让出路来,这些插三把小红旗的驿站信使可挡不得,就算被撞死了,不但白撞,还有可能反要吃官司,这都是他在乡兵中学到的。
    驿站信使飞驰而过,并大喊了一声:“黄色警报,黄色警报!”
    一团驿马扬起的尘土扑在他的脸上。他目送着远去的信使,脑子里一时有些乱。
    在乡兵中。他学习了许多秦军中的军事命令,比如说驿站的加急驿骑不能阻拦,要不然被撞了受伤白受还要追究责任。此外,如黄色警报,红色警报这些。红色警报,就是全民动员,所有的青壮都要武装起来,赶到县里集结,那一般意味着敌兵入侵,需要百姓协助防御。甚至有可能是秦藩遭遇重大危机,需要全民动员作战。
    而黄色警报,则只是要动员团结兵、乡兵以及民团,还有新退下来的退伍兵。
    他愣愣的站在那里好一会,看着那太阳下的广阔田地。然后,那些田地里正在忙着耕种的团结兵和乡兵们,甚至那些刚刚退伍的青年们,从四面八方开始骑上马向村子里跑去。
    田野里,道路上,这些乡兵民团们策马扬起一团团的尘雾,他们奔上大路之后,就成群结队的飞驰而去,拖着一条黄黄的尘埃大尾巴,奔向村子。
    凡是在役的乡兵、团结兵、民团,以及刚刚退伍回来的那些青年都丢下里手里的活,奔回村子里去了。
    他看见父亲阿固郎翻身上马,向村子里跑去,一路上还不停的向他招手。
    “怎么了?”阿丽亚和嫂子惊叫一声,充满惊恐的望着他。
    他猛然清醒了过来,大喊了一句,“黄色警报,紧急集结令,我得走了。”他拔转马头,跑回田边停车的地方,从马上跳下来,穿上干活时脱下的外衣,然后再次上马,紧随着父亲的身影,也和那些人一样,消逝在尘雾之中。
    村里的乡公所门前的晒场上,密密麻麻的挤满了灰色的人群。
    一排排的马匹,士兵们的装备,以及佩带着乡兵、团结兵、民团、甚至是没有了肩章胸章的制服,戴着幞头或者笠帽的辅兵们,一个个面色有些沉重肃穆。
    做为辅兵,他们一般只在农闲的时候集训,而且是轮流集训。在这两年不打仗的时候,他们一年也就是受训三个月,两年了,他们都没再出征过,以致于大家都有些习惯了这种生活了。现在突然又响起黄色警报,紧急集结令,顿时让他们忧心不已。
    村集里的商铺都关了门,乡公所的几个不入流的流外小乡官们满面愁容,心事重重。沿街的路边,站满了已经换装过的妇女们。
    所有人的嘴上,都挂着五个字,紧急动员令。
    旁边有个大胡子的团结兵上士正和一个乡兵的三等兵争吵:“什么事也不会发生,估计就是一次演习,演习知道,我们去几天就又回来了。”
    “演习哪需要这么大的阵仗,我觉得是要打仗了。”
    “瞎扯,两年前不就有一次演习嘛,那次不比这次弄的动静小,可后来不是没事。”
    “谁说没事,那次不是打了成德,然后秦王亲自率军去渤海嘛。也许成德想趁秦王不在的时候炸刺呢,或者渤海那边部族军很凶?”
    “呸,闭上你的乌鸦嘴,你也不用脑子想想,如今,成德镇的节帅都被扣在燕京城了,渤海那边有秦王亲自前去,自然就更不用说了,有哪个能是秦王他老人家的对手呢。”
    他们两人的争吵引来一群人在那里东拉西扯,一个老头子在一边激动的说:“打仗就打仗,跟咱们也没啥相干的,他们打他们的,咱们的庄稼还没有种完呢。”
    “是啊,你看,全村的人都给喊到这里来了。要知道,现在可是赶着耕种呢,要是错过了节气,那今年一年的收成可就全没了。”
    “乡长说,这是上面的命令,发了黄色警报,所以把大家集合起来。‘
    乡公所的那些吃官家饭的已经开始叫名,叫到名字的辅兵立即站到指定的位置,在乡公所的一侧,按照团结兵和乡兵、民兵还有新退伍兵的不同,划了四块地,不同的人自动站到归属的那一块去。
    很快,所有名册上的人都点齐了,乡公所的几个官吏开始骑上马,带着村集里的这些兵前往县里。虽然还不知道前面等待他们的是什么,可这些辅兵和退伍兵们却毫无畏惧恐慌,反而一路上跟着旁边的人开着各种玩笑,轻松无比。。)


第931章 废帝
    (感谢自由联合体、yebaoyin、陈少容、xuwei222、舆狼共伍等支持,谢谢!)
    中和二年,公元882年。
    是年,李璟三十岁,朱温三十岁,杨行密三十岁,钱镠三十岁,马殷三十岁,李克用二十六岁,王建三十五岁,王镕十岁。
    在关外,耶律阿保机此时也不过是一个才十二岁的少年,渤海国王族大氏则已经到了覆没后期,三韩半岛上,新罗女王金曼和朝鲜女王张莺莺各据半岛一边,双方摩拳擦掌,准备互相将对方除之而后快,同时,新罗内部也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从中原到关外,处处都笼罩着战争的乌云。
    长安附近。
    被田令孜挟持控制的天子再次发出诏书,加授前相国王铎中书令,充任诸道行营都都统,在李璟这个天下兵马大元帅之下,又设立了一个唐军总司令,同时,又下旨把唐军总政委杨复光免掉了他天下都监军之职。在王铎的建议下,田令孜又以天子的名义抛出了一大堆的官帽,大部份送给与齐军做战的各路藩镇节帅,其中又大部份都是杨复光那个小联盟的人。
    田令孜正式下诏任命:以忠武节度使周岌、河中节度使王重荣为都都统左右司马。
    以河阳节度使诸葛爽,宣武节度使朱全忠为左右先锋使。
    以镇'***'节度使李全忠、保大节度使李孝昌,定难节度使拓跋思恭分别担任京师北东西三面都统。
    以东都畿都防御使郑从谠为诸道行营都都监使,又给秦宗权、鹿宴弘、王处存、李克用等各加行营都统封号。
    王铎的这些提议,和田令孜的退让,还是起到了一定成效的。起码,杨复光兄弟最终决定,在先击败黄巢,夺回关中之前,暂时不对田令孜动武,双方各自井水不犯河水。
    在两边的相互退让下,两个太监势力之间的决战没有发生,相反,各镇开始重新发兵,准备对长安的黄巢进行最后的一击。
    王铎这位联军新统帅率领着一部份从三川抽调出来的军队进驻长安附近的富平灵感寺,泾原军到达长安西郊,义武和河中两镇的一支特派兵马进驻渭北,邠宁、凤翔两军驻守兴平,保大和定难这两支党项军队再次到达东渭桥。
    杨复光则带着他的新建忠武八都驻扎于武功。
    杨复恭带着他的神策军驻扎于沙苑。
    这次的态势和之前的关中之战几乎一模一样,唐军联军诸镇再次从东西北三面威胁长安,大齐皇朝此时号令通行之地,只剩下了一个华州和长安。
    如果从郑畋策划的龙尾陂之战算起,这已经是诸镇联军的第三次围攻关中之战了。
    诸镇打打停停,进进退退,眼看着黄巢就剩下一口气,可他们进攻的力度却越小了。在黄巢即将灭亡之机,没有人愿意去跟黄巢死战。
    对于关中的百姓来说,身为天子京畿脚下子民的荣耀早已远去,如今剩下的只有无尽的水深火热。不论是齐军还是唐军,几乎就没有一支不是强盗。
    兵过如匪,为躲避战乱,京畿一带的民众,只要能逃走的,已经差不多全逃走了高山深谷之间,筑起一个个山寨自保。渭河平原上,那些曾经孕育秦汉帝国的肥沃农田,早已经抛荒弃种几年了,因为常年的抛荒,荒草野蒿丛生,关中百年未遇的**,已经笼罩了这片山河几年了。
    黄巢所盘踞的长安城中,一斗米的价钱已经涨到了三万钱。可实际上,三万钱斗米早已是有价无市,偶尔有些军官盗卖一些军粮,基本上也是已经按斗米斗金的价钱交易了。这个金不是铜钱,而是黄金。用粮食等重的黄金交换粮食,而且同样还往往有市无价。
    饥荒越来越严重,粮食越来越少,十几支军队聚拢在关中平原上,每曰的粮食消耗却是海量。最后,人肉交易开始在各军之间悄然兴起,这个人肉交易早非情色交易,而是真正的人肉交易。在这些人肉市场上出售的货物,都是被抓来当肉的活人。大部份来源于山间的山寨乡民和长安城郊的百姓,那些军士直接以人的肥瘦论价,肉多的可卖数百贯,肉少的也能卖上百贯。这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