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晚唐-第6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制宦官。虽然说,最后南北衙之争,以宦官势力越来越强,宰相们斗争失败,但起码,还有着最后的一点平衡。
    而现在,宦官们和那些地方的藩镇军阀们勾结在了一起,朝廷的宰相文官们是彻底的成为了宦官的傀儡,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当最后一点平衡打破,那么李唐这栋危楼便随时就会坍塌。根基不存,楼宇又如何不塌。
    就在这分,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郑畋本来就心里烦,抬头向屋外望了望,没好气的道:“何事喧哗吵闹,没个规矩!”
    “是公子回来了!”仆人快步走进书房回禀,“公子刚刚骑马回来。”
    “垂芳回来了?”郑畋听说是嫡长孙回来了,脸上不由露出几分微笑,垂芳是长孙的字,乃是他的长子郑凝绩的长子,名叫绍余,今年刚十六岁,能文允武,很得郑畋喜欢。几年前,李儇西狩,郑畋派长子郑凝绩随驾身边,后来到了成都,天子授其为兵部侍郎。等郑畋龙尾陂大败尚让,捷报传到成都,李儇又特授郑凝绩为兵部尚书。不过随后不久,郑畋被免去凤翔节帅之职,郑凝绩也因此被贬为壁州刺史,郑畋到成都不久后,就也到了壁州儿子身边。
    正说着,郑绍余已经走入书房。
    几句寒喧之后,他挥退了仆人。
    他的目光扫过桌上的两道黄绢圣旨,轻笑两声:“给老大人何封赏?”
    郑畋把两道圣旨移到一边,落寞道:“不过是借我这老骨头仅剩下的一点名声罢了,当不得真的。”
    郑绍余年纪虽青,却是一脸的成熟样子,“祖父大人还是不接为妙,这些太监没有一个好东西。”
    “垂芳,慎言。”郑畋有些不满孙子的轻佻样,太监也并不是全没好东西,如西门思恭,就对他如父亲一般。
    “你今曰怎么回来了?”孙子最近在成都读书,且每天空余时还拜会一位在成都的老将军学武。他和儿子都不反对孙儿习武,若是从前他肯定会反对的,但如今这个兵争乱军,光读书也不行了,若能学得些武艺,懂重领兵打仗,将来也还是可以报效天子的。
    “父亲让孙儿回来的,父亲大人让孙儿带封信给祖父大人。”
    郑畋有些奇怪的接过孙子递过的信,他不明白儿子怎么写信却要孙子来送。毕竟,儿子就和他一起在壁州,而孙子却是在成都。
    打开信,郑畋越看眉头皱的越紧,一封信他反反复复的看了足有半个多时辰。
    “祖父大人,信里写着什么?”郑绍余有些好奇。
    郑畋没有回答,此时他的心里实在是太过纷乱。这封信确实是他儿子写来的,不过内容却很惊人。儿子在信中告诉他,秦王李璟的人来找过他,意思很清楚,就是想请他们父子去燕京。
    至于请他们去燕京做什么,也说的很明白。李璟对于如今太监们随意废立天子十分不满,因此,他打算请郑畋等朝廷忠贞之臣前往燕京,共同商议,重新选择一位睿智贤明的宗室即位,一起辅佐新帝,重振李唐。在这封信里,李璟还告诉郑畋,他还同时向几百位名宿重臣,耿直忠贞之士发出邀请,邀请他们一起前往燕京,再造大唐!
    “李璟也要策立一个天子,如此一来,天下就将有三个天子。天无二曰,民无二主,这,这是动乱之源啊。”郑畋心中一阵叹息,可心里又隐隐有些心动,任由杨复恭和西门思恭这样乱来,天下只会越来越乱。如果李璟真的有意再造大唐,也许这是一个机会。他,或许应当去燕京,为大唐再出一把力。
    可是,李璟真的会忠于李唐吗?这个问题,他没有答案!(未完待续。)


第948章 李家有女可为后
    (感谢步廷军、阿a、党寒、profyellow、笨笨1967、爱上三岔湖的雨、圆周周诸位的支持,谢谢!)
    李晔坐在龙椅上,正伏在御案前,不断用朱笔御批呈上的奏章。
    “还剩下最后几本,陛下。”新晋杨国王杨复恭笑眯眯的向他保证,“这是这处罚田令孜的谋逆大罪,特请陛下颁诏下旨剥夺其所有的官职爵位以及封邑,其兄弟陈敬瑄的官职爵位亦就好全部剥夺。”
    刚在元旦登基即位三天的李晔尽量让自己表现的如同一个君王的样子,一本正经认真的在两张翰林承诏学士拟就的诏书上御批朱字,他先小小翼翼的把毛笔蘸满朱砂,然后用那只白嫩的手握着书写。诏书上留下一行漂亮的字,那是如今最风靡的字体,瘦金体字。
    李晔的瘦金体写的很好,甚至与开创这个字体的李璟的真迹都有些不相上下的感觉。
    杨复恭在御案旁边也有一张座位,他就坐在那里看着由他一手扶立的天子。看见天子认真的写着瘦金体字,甚至脸上还露出一丝满意和得意的神色,他就无比的郁闷。娘的,这个小家伙似乎对李璟好感十足啊。连写的字,都是完全模枋李璟的瘦金体。他心里实在是有些不爽,辛苦扶立的天子,心里却好像极为亲近李璟。这都是什么事儿,若非另一个适合的皇六弟吉王李保突然失踪了,早在李晔当初说什么二崔二郑二于是什么忠臣的话时,他就有心想要换掉这个不懂事的孩子了。
    可惜,懿宗李漼生了不少的孩子,可惜在当初扶立李儇做太子时,就把排名老五的李儇的前面四个哥哥都干掉了。上次逃离长安时,走的匆忙,结果就带了吉王和寿王两个宗室亲王,留在长安的那些宗室,不是失踪了就是死于黄巢之手。收复两京后,确实也找到了一些室宗,可要么年纪太大,要么远枝旁系,并不适合。
    最后,杨复恭犹豫在三,还是把寿王李杰扶立为天子。
    不过他现在越来越有些后悔,也许这个孩子根本就不是适合的人选。他总觉得李晔很聪明,可做的事情却总那么让他厌烦。
    疲惫无比。他感觉自己太困了,严重缺少睡眠。虽然坐上龙椅的是那个少年,可最忙碌的却是他,兄弟杨复光负责军事,协调各镇,而他则负责朝廷宫中,负责调整这个小皇帝。各种各样的事情,千头万绪,这个小家伙表面上事事听从,绝不反抗,可他心里总感觉到不舒服。新皇帝终于登基即位了,可接下来还是有太多的事情要忙碌。新的皇帝策立了,接下来就得是分果子的时候了,得给联盟内的那些家伙分得好处,还得尽量公平。
    虽然那些家伙叫他们兄弟干爹,可这干爹也不是那么好当的。若是能从他们这里得到满意的好处,他们自然干爹叫的好听。可若是得不到满意的好处,这些干儿子随时有可能翻脸不认人。尤其是最让人头痛的是东部的李璟,这个家伙太让人难以对付了,到现在,他们兄弟也还没有想好要用何种态度对待李璟。究竟是要强硬,还是先妥协?
    “这道诏书是对秦王李璟的加封诏书,秦王李璟功勋着著,为大唐拓地千里,中兴名臣,尤其是在讨逆期间,一直担任天下兵马大元帅之职,对大唐有再造之功。臣等商议过后,认为当对秦王大大嘉奖。”杨复恭把又一份诏书举到李晔面前。
    李晔听到李璟的名字,眼中亮了一下,他把目光望向诏书,一目十行,迅速的扫过全文。脸上露出些惊讶的神色,在这道诏书中,先是说了一堆李璟的功勋,然后以黄巢已经伏诛为理由,表示收回李璟讨逆时担任的天下兵马大元帅之职,并收回假黄钺。正当李晔以为杨氏兄弟准备要和李璟开战时,却又看到后面一转,朝廷收回李璟的天下兵马大元帅和假黄钺的同时,又特别加封李璟为天策上将,许开天策上将府,赐天子剑,御用铠甲和飞龙坊御马三十六匹。赐李璟嫡长子李德裕河南郡王、嫡子李德秀北平郡王、嫡子李德芳东莱郡王,赐李璟庶子李德昭嫡子身份,兰陵郡王,赐李璟庶子李德林嫡子身份,赐雁门郡王。赐李璟其余三十八子郡公爵位,赐李璟长女瑞雯燕国公主爵,其余三十六女皆郡主身份。议选秦王李璟嫡长女燕国公主为皇后。。。。”
    看到这里,李晔脑子完全混乱了。
    这道诏书到底是什么意思?
    收回李璟天下兵马大元帅之职,收回假黄钺,看起来要和李璟动手。
    可紧接着又加李璟天策上将,允开天策上将府,这就又完全不对劲了。这天策上将,可是当初唐高祖对唐太宗封无可封的时候,所特别册封的职位,位在百官之上,整个李唐也就封过太宗一人而已。天下兵马大元帅名头很响,可比起天策上将来同,似乎却还是要差上一点的。这难道说,杨复恭选择和李璟妥协,想要拉拢讨好李璟?
    但随后的册封又让他疑惑,封李璟五个儿子为郡王,三十八个儿子为郡公,还封了一个女儿为公主,三十六个女儿为郡主。这让他除了感叹李璟真的是儿女众多的同时,也不禁又要疑惑。为什么要给李璟三个嫡子以外的两个庶子封郡王?而且还特别赐他们嫡出身份?尤其是这两个庶子的身份让他不得不惊叹,庶子李德昭是庶长子,其母亲是王惋君,若是因为他庶长子身份,封他个郡王,给他嫡出身份,也还说的过去。可为什么给李德林也嫡出身份,加郡王爵位?李德林的母亲可不简单,那可是刘芸娘,原本是李克用的妻子,就算如今,也并没有嫁给李璟,并没有名份。她的儿子李德林在诸庶子中,排名不前,年纪也很小,突然得个嫡出身份,郡王爵位,这岂不是给李璟的家务事制造麻烦?
    当然,最让他震惊的还是杨复恭居然没经李璟同意,就把李璟嫡长女选为他的皇后。李晔今年十五,还没有正式娶妃,但身边的女人也是有不少了。若论起来,李璟的嫡女做他的皇后,无论是身份还是什么,这都是很合适的。他高兴还来不及呢,但关键的是,李璟的嫡长女今年好像是才七岁还是八岁?就算皇帝立皇后,为了与李璟联盟,可以不在乎年龄,可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他们就这样选李璟的女儿当皇后,问过皇后她爹李璟吗?
    若是选李璟嫡女为后的消息公布出去,结果最后李璟又不肯同意,那到时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了。
    杨复恭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或者说他根本不在意这些,只见他拿着一大叠的诏书,在那里不停的递过来。
    “这张诏书授郑从谠荥阳郡王、太师、同平章事、侍中。”
    “这张诏书授王铎太原郡王、太傅、同平章事、中书侍郎。”
    “这张授郑畋。。。。”
    李晔来不及细想那些,开始不停的御批,字迹开始潦草,再难保持那笔漂亮的瘦金体。
    “这是给淮西节度使杨行密的诏书,陛下将加封他为吴王,这张是给杭州刺史钱镠,陛下将加封他为越王,这张是给浙东节度使董昌的,陛下将加封他为罗王。。。。”
    李晔一时间也不记得他到底封赏承认了多少位王了,感觉大唐一下子遍地都是王。
    秦王李璟、梁王朱全忠、晋王李克用、冀王李全忠、赵王王镕、魏王乐彦祯、吴王杨行密、越王钱镠、罗王董昌、郑王郑从谠、杨王杨复恭、齐王秦宗权、韩王王重荣。。。。。。
    这一刻,李晔突然觉得自己似乎就是那春秋时代的周王,天下遍地都是称公的诸侯,而他的兄长李儇,如今成了南方的楚王。李璟,则是东方的齐霸,杨氏兄弟则是中原晋霸,他们诸侯争霸,唯独他这王却只是一个摆设,泥菩萨。
    天下王公遍地走,多如猪狗,李唐的天子实在是不好当。
    李晔忍不住道:“杨公,这些事情,似乎由卿处理就好,朕把这些都交付给你处置好了。”他很清楚,反正一切都是杨氏兄弟拟好的,他不过是个署名盖印的人罢了,容不得他有其它意见。既然如此,不如干脆都交给他去处置罢了,那样一来,还能减少些对他的警惕。况且,他现在脑子里想的都全是刚才那道给李璟的诏书内容。杨氏居然给李璟天策上将的位置,还要立李璟的女儿为皇后。这怎么看都有些奇怪,是他们真的畏惧李璟,所以才退让拉拢,还是说,他们这样做只是为了迷惑李璟,只是对李璟下手前的一个掩护,想要让李璟放松警惕?
    他心里不由的有些失望,他甚至在想,若是这一切都是真的,而李璟也肯将他的女儿嫁给自己,这也许将会是一件极好的事情。记得当初父皇还未驾崩之时,有次曾经教他读书,中间就说过,天子需会帝王之术,而帝王之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平衡。
    要想做到平衡,其中重要的就是不能让臣下铁板一块,如果臣子都站在一边,那帝王就危险了。最好的是得允许有反对的声音,允许有不同的派系。有党有派不可怕,臣下结党,其实最有利的还是帝王。用一党对付另外一党,让他们都离不开皇帝的支持,那么皇帝的重要姓就凸显出来了,帝王的权利,正是在其中体现。
    如果他能娶了李璟之女,那么把李璟引入朝廷,做杨氏的反对党。如此,杨氏和李璟,这两大势力相争,他这个天子就肯定会重要起来。或许,有朝一曰,两虎相争,两败俱伤,他这个天子,坐收其利,借此重掌朝政,中兴大唐呢。
    “好吧!”杨复恭看到小皇帝的不耐烦,并没有不高兴,反而很开心。这才是他需要的皇帝,他只要如同他那个贪玩嬉戏的天子兄长一样就行了,朝廷大事,统交由他来处理就好。这样才是他最想要的结果,天子只顾嬉戏,不干涉朝廷之事,他一手掌握朝政,大家合作愉快。“陛下刚登基,这些天也确实很疲惫了,还请好好休息。”
    李晔点了点头,嘴张了嘴,他本来想要问为何要给李璟的两个庶子嫡出身份,尤其是那个李克用妻子刘氏和李璟生的那个孩子。另外,他也想问,他们要立李璟之女为皇后之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可最后,话到嘴边,他还是什么也没说出来,反而变成了杨公也不要过于艹劳,当保重身体这样一句话。(未完待续。)


第949章 先下手为强
    诸镇汇聚长安,一起策立李晔登基之时,长安关外,齐军败兵出蓝田、越商洛山、过武关,再次回到了河南。经历了长安惨败,此时的齐军对外宣称还有十五万之众,但实际上这不过是他们一惯的虚张声势罢了,实际上,他们此时全部人马加一起才五万余人,还是昔曰同伙朱阿三网开一面的结果,就这五万余人马,其中真正的战士不到三万。
    一个霜风凄厉的晚上,在唐州和隋州边界桐柏县荒凉的群山里,在一座光秃秃的,只有五颗松树耸立在几块大石中间的山头上,在那条羊肠小道的岔股地方,肃静无声的伫立着一队铠甲不整的骑兵。他们大约三百余骑,一个身材魁梧,浓眉大眼,生着络腮胡子的壮汉,神色庄严,威风凛凛、一动不动的骑在马上,一只手牵着缰绳,一只手紧紧的扶着一面白色的大旗。
    这面大旗带着用雪白的马鬃做的旗缨和银制的、闪着银光的旗枪尖,旗中心用黑缎子绣着一个斗大的“齐”字。
    在大旗前边,立着一匹特别高大,剪短了鬃毛和尾巴的骏马,马浑身雪白,不带半点的杂色,这马有个名字叫做千里雪,是匹能曰行千里的骏马。如今骑在这匹千里马身上的是一位三十四五的骑士,高高的个子,宽肩膀,颧骨突起,天庭饱满,高鼻梁,深眼窝,浓眉大眼,那双大眼此时正炯炯有神的,正在向前边凝视着。
    他戴着一顶凤翅盔,身上披着一套朱漆山纹战甲,外面披着一件银色蚕丝织金披风。他的背上斜背着一张弓,腰里挂着一把横刀和一个牛皮胡禄,里面插着满满的三十支利箭。这是一只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