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刺明-第2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彝宪和马士英两人,更是心情沉重。
    现在。
    他们斩的乃是赵竹峰的首级。
    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们自己的首级,也会被别人砍下来?想到锦衣卫的缓骑可能出现在南京城,他们都是不寒而栗。
    “现在怎么办?”张彝宪问马士英。
    “固守待援。”
    马士英悄短的回答。
    “大家意下如何?”张彝宪又问其他的勋臣权贵。
    “固守待援。”
    魏国公徐允爵也赞成。
    其他的勋臣权贵,也没有更好的建议。
    都赞成固守待援。
    事实上,眼下唯有守城一途是最稳当的。
    张准的部队,就算再厉害,想要攻城,恐怕也是力有不逮。
    根据情报显示,张准并没有携带大型的攻城武器。
    南京城的城墙,可是有接近十丈高的,最薄的地方,也有三丈宽。
    所有的城门,都是全部加固的,绝不是小小的外金川门可以比拟的。
    没有大型的攻城武器,是不可能攻克南京城的。
    何况,南京城内的守备部队,除了被打残了两个卫之外,还有二十四个卫。
    尽管每个卫实际都只有一千多人,全部加起来,也有几万的兵马。
    张准的兵力,不可能很多。
    几万人的守军,怎么也能依靠人海战术,将张准的人都淹没在人潮里面。
    更何况,大家刚刚杀了赵竹峰,首级还在滴血呢,在场的所有人都一片凛然,自然不敢有所怠慢。
    只要每个人都认真督战,严防死守,就不会给张准破城的机会。
    当然,要士兵积极打仗,要士兵们卖命,是要采取实际行动的。
    对于这一点,在座的每个人,都非常清楚。
    所以,少不得要打开银库,拿出部分的银子,分给下面的士兵,刺激大家的士气。
    幸好,南京城向来富庶,收入不菲。
    几万守军,每个守军发三四两银子,也就是十几万两银子,倒也能做到。
    当然,对于镇守太监张彝宪来说,这十几万两银子发下去,也是心痛的要命。
    不过,为了自己的小命,没办法了。
    除了发银子,所有的士兵,还要分发更多的装备。
    十库当中的装备,要全部分发下去。
    以前,为了安全起见,有很多的武器装备,都锁在十库里面。
    现在,必须尽快的分发下去了。
    要不然,张准真的打入城内,这些武器装备,都要全部被他抢走了。
    各个卫的大炮,都要全部抬到城墙上,随时可以发射。
    此外,除了各卫之外,还要积极的动员民壮,采取战时编组的办法。
    将…”二忿制起样做。
    方面是为了增强自身的防护”虫方面则是为了监视这些青壮。
    以免他们在有心人的煽动下,投入到骚乱当中去。
    要是张准在外面攻城,城内又同时爆发骚乱,南京城就真的没办法守了。
    “诸位,南京城的生死存亡,在此一举。”
    马士英脸色冷峻的说道,随即迅速的分布了各卫的防务。
    按照以前制定的规矩,各卫都有各卫的防护地段,依样画葫芦就是。
    在场的勋臣权贵,原本准备看赵之龙笑话的,现在也不敢怠慢了。
    张准要是攻入城内,他们全部人,都讨不了好去。
    因此,这是他们几十年来,对马士英最听话的一次。
    马士英的吩咐,他们都全部表示一定做到。
    马士英终于是感受到了一次兵部尚书的权力威风。
    而这一切,都是拜张准所赐,实在是让马士英哭笑不得。
    会议结束以后,各个勋臣权贵纷纷回去,积极动员自己的卫,赶紧部署防务。
    分发银子的分发银子,分发武器的分发武器,组织青壮的组织青壮,搬运大炮的搬运大炮。
    甚至,不少勋臣权贵。
    还将自己的私人家丁,都全部拉出来了。
    他们的确不敢大意。
    要是自己的防护地段,出了问题,有赵竹峰在首级摆在哪里,张彝宪和马士英,肯定会不吝杀人的。
    张准是从北边来,南京城防务的要点,当然是在北面。
    而城北的防务要点,当然是狮子山。
    只要狮子山架设的大炮,还能发挥作用的话,张准就无法直接攻打南京城,因此,马士英在狮子山的方向,调集了两个卫的兵力。
    同时。
    下令狮子山上架设的六十多门大炮,随时轰击可能到来的张准部队。
    随着防务程序的展开,南京城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调动的军队。
    已经几十年没有打过仗的卫所兵,被各自的长官,驱赶出来,拿起武器,上去城墙,严防死守。
    一时间,几乎每个军营,都是鸡飞狗跳的。
    很多士兵都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有的甚至还以为是陕西的起义军杀来了,都惊骇不已。
    其实,那些军官自己,也是惴惴不安的。
    他们也不知道确切的情况,只知道南京城要是打大仗了。
    从来没有参加过实战的他们,面对这样的态势,不害怕就怪了。
    但是没办法,上头有严令,他们只能硬着头皮顶上去。
    连忻城伯的儿子,堂堂的金吾后卫指挥使,都被砍了脑袋。
    谁敢怠慢?一时间,整个南京城,一片的风声鹤唳,谣言满天飞。
    流言就好像是长了翅膀一样,传插什么的都有。
    大部分的流言,都在说是陕西的起义军,已经杀到南京城下面来了。
    流言传播的有板有眼,起义军从哪里来,在哪里度过的长江,都描绘的头头是道。
    让人不得不相信。
    也难怪,南京城的普通市民,根本不知道张准的存在。
    战斗又是发生在南京城的北面,发生在江岸,他们的当然以为是北方的起义军南下了。
    有了起义军作为背景,流言的传播速度,自然是极快。
    陕西的民乱,已经持续了足足五六年的时间,江南的民众,都知道北方很多地方都在打仗,最近战火更是蔓延到了河南。
    从河南到江南,距离其实很近。
    因此,起义军杀到南京城来,是完全有可能的。
    张准其实只带来了三百多人小在流言里面,却有几千人,甚至有几万人。
    明明只有两艘船,可是流言里面,却是有几十艘的大船。
    还有的流言说,张准的舰队,已经完全的封锁了长江航道。
    从上游的安庆府到下游的镇江府,都全部是张准的部队。
    “全城戒严!”“全城戒严!”“全城戒严!”听到这些流言,张彝宪急忙叫道。
    马士英欲言又止,最终默认了。
    谁都知道,全城戒严,等于是宣告全面进入战争状态。
    全城戒严,要比之前的紧闭城门还要更加的严重。
    全城戒严,意味着所有无关人员,都必须留在家里,不许上街。
    意味着所有的商业活动,还有其他的活动,都要全部停止。
    晚上甚至不允许有灯光。
    随便两个人交头接耳,都可能被当做细作抓起来。
    自从几十年前偻寇横行的时候,南京城有过几天的全城戒严。
    从那以后,南京城已经安逸了几十年了。
    普通的市民,都已经基本忘记全城戒严是怎么回事了。
    没想到,几十年的时间过去,南京城要再次戒严。
    用屁股都可以想到,全城戒严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
    谣言总是越压制,越传播的厉害。
    一旦全城戒严,就算是有些不相信起义军杀到南京城下的民众,都要相信了。
    在这个年头,除了轰轰烈烈的起义军,还有谁能逼迫南京城全城戒严啊?可是,要是不全城戒严,流言的传播更是厉害。
    南京城内,人心惶惶的,人心浮动,什么样的变故,都是有可能的出现的。
    两害取其轻,只能是全城戒严了。
    张彝宪相信,这一次,他是极有可能完蛋了。
    他这个南京镇守太监,居然遇到这么倒霉的事情,在崇祯皇帝那里,一定失去了不少的分数。
    说不定,一怒之下,派品衣表将他当场问斩,也是宗全有可能“这个张准!”“简直无法无天!”“一定要将他录皮抽筋!”张彝宪恨得牙痒痒的。
    马士英同样恨得牙痒痒的。
    赵之龙更是恨得牙痒痒的。
    “命令南直隶的所有卫所,派兵保护南京城!”“请求郑芝龙派遣舰队,保护南京城”。
    “请求扬州的盐商,派遣盐丁参战”。
    张彝宪越想越不对劲,又下了连串的命令。
    反正都要出事了,他干脆豁出去,和张准好好的大干一场!南京城外的枪声,逐渐的平息下来。
    虎贲军战士忙着打扫战场,清除残存的敌人。
    缴获的十门大炮,还在继续朝南京城的方向开炮。
    隆隆的炮声,其实纯粹是背景音乐,最雄壮的背景音乐。
    炮击有没有效果,都不重要。
    重要的只是这个形式。
    重要的是让更多的人知道,南京城正在被炮轰。
    “大人,敌人都退走了”。
    “战场已经打扫完毕了。”
    周焱宇上来报告。
    经过统计,从江边的战斗开始计算,虎贲军总共打死七百多名的敌人,其他的明军,都全部溃散了。
    虎贲军有四个战士不幸牺牲,都是被大喷锐打中的。
    另外还有十几个人负伤。
    在上了云南白药以后,伤员暂时没有大碍。
    四个烈士的遗体,经过处理,暂时放在船上,他们是要被送回去唠山烈士陵园安葬的。
    现在,所有的大喷锐,还有火绳枪,都被收集起来,备日后使用。
    另外,明军遗留的所有火药,也都被全部收缴起来了,总共有四百多斤。
    这些火药的质量。
    还算不错。
    其实,明军的火药质量。
    一向都是不错的。
    戚继光的兵书里面,已经明确的提到火药的具体成分。
    只要火药的成分不出现问题,质量就不会相差很远。
    “大人。
    这次轮到我们队担任主攻了吧?”周焱宇急切的说道。
    “什么主攻?”张准随口说道。
    “攻打南京城啊!”周焱宇兴幕的说道。
    “你要攻打南京城?。
    张准似笑非笑的看着周焱宇。
    “啊,”我们不打南京城了?”周焱芊婆住。
    小周。
    你觉得。
    我们现在有能力打南京城吗?。
    张准温和的说道。
    “这个”周正宇摸着自己的后脑勺,不知道如何回答。
    张准就笑了。
    攻打南京城?说实在的,张准很想。
    可惜,暂时没有那个能力啊!亏这个周焱宇,居然请求主攻任务,他只有三百人不到的部队,还没有重武器,拿什么来攻打南京城?指望缴获的这十门大炮?别人南京城里面的大炮。
    至少有一百门以上。
    只有这么点人。
    在城内又没有群众基础,即使侥幸进入城内,也无法控制全城的局势。
    对于这一点,张准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
    张友彩遗憾的说道:“大人,咱们就不打南京城了?”张准没好气的说道:“你觉得能打下来吗?”张友彩看看后面南京城巍峨的城墙,歪着脑袋想了想,很天真的说道:“或许咱们可以试一试。”
    张准摇头说道:“太冒险了,你拿兄弟们的命不当命呢!”张友彩只好无奈的笑了。
    他们的思想都比较简单,觉得既然将明军都撵入了城里,那跟着就发起攻城,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啊!至于能不能拿下南京城,不是他们考虑的,那是张准考虑的事情。
    张准说打,他们就往死里打。
    张准说不打,他们就不打。
    不过,看起来,这时候攻打南京城,的确有点难度。
    人数太少了。
    要是不足三百人就可以攻打南京城,那大明帝国的都城,也太膝弱了。
    但是,眼白白的看着南京城就在这里的面前,却不尝试一下。
    岂不是很遗憾?万一老天眷顾,他们真的有机会拿下南京城呢?张准沉稳的说道:”南京城,我们迟早会拿下来的。
    不过。
    不是现在。”
    周焱宇立刻反应过来了。
    急切的说道:“大人,下次我要主攻!”张友彩也反应过来了,连忙说道:“我们主攻!”张准摆摆手,笑着说道:“你俩别争了。
    南京城那么大,十几个城门,主攻的方向可以有好几个。
    以后,你们都全部主攻。
    不过,前提是我们的攻城部队,至少是现在的十倍”。
    张友彩和周焱宇这才满意的闭嘴了。
    谢谢各位兄弟的打赏,尤其是昨天有两位兄弟的打赏很慷慨。
    一位是“曲烈。”
    打赏了旧曲起点币。
    还有一位“陆伊典”兄弟,打赏了;鹤起点币。
    还有其他打赏的兄弟。
    一并谢谢!没说的,继续努力更新!同时,继续请求月票继续爆《重生在康熙末年》的插花心触,(访问  h】
    ':'
    '  '
第339章 将史可法变成太监
    这位历史大人物,显然对张准充满了浓浓的敌意。尽管被两个战士押着,他一个小小的瘦削的文官,还是努力的挺起自己的身躯。同时,他眼神里的目光。绝对是蔑视的,仇恨的,不屈的。张准忽然发现。张准在史可法的眼里,就好像是满清的多锋。
    张准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凛然说道:”你是史可法?你不在北京做官,跑南京来做什么?”
    史可法拒绝回答,回应张准的只有愤怒和鄙视的目光。
    张准悄悄的皱皱眉头。显然,这个史可法是不可能为己所用了。就算自己废再多的口舌,都不可能让史可法屈服的。不过,以史可法耿直的性格,将自己当做是敌人,那是显而易见的。要是史可法向自己献媚屈膝,嬉皮笑脸,那才是有鬼了。
    好在,冯伟他们,除了抓到史可法之外。还抓到史可法的一个家人,叫做史德威。史德威是史可法的老家人。后来成为家将。扬州城被清军攻陷的时候,史可法要史德威砍下自己的脑袋,结果史德威不忍动手,自己率先自刻身亡,也是一条铮铮汉子。
    张准上下打量史德威一样。觉得史德威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就是身体稍微壮实一点,很憨厚的一个人。憨厚的另外一个意思,就是容易对付,容易控制。张准缓缓的说道:”你家大人为什么来南京?。
    史德威同样拒绝回答。
    张准冷冷的说道:“我问一个问题,你要是不回答,我就挖掉你家大人的一只眼睛。我问两个“问题,你不回答,我就挖掉你家大人两只眼睛。要是第三个问题,你不回答,我就将你家大人变成太监”。
    护主心切的史德威只好屈服小张准问什么,他都老老实实的回答。
    原来,史可法这次到南京来,乃是为了两淮的盐税而来。他是户部的郎中,专门负责管理盐税。随着大明朝财政的逐渐枯竭,两淮的盐税已经成为朝廷最大的财政来源。户部太仓银主要是依靠两淮盐检司缴纳的。如果这些银子不能及时的送到京城。朝廷就要更加的捉襟见肘,度日如年。
    天启年间,两淮每年的盐税,大约一百六十万两银子。魏忠贤主政的时候。两谁的盐税,曾经一度上升到两百万两银子。但是到了崇祯年间,就缩减到了不足一百一十万两,而且还有继续减少的趋势。崇祯六年,两淮的盐税,只有不足九十万两。但是。有关的数据显示,两淮每年输出的盐引数目,并没有减少。很显然,这是有人在搞手脚,暗中截流,中饱私囊。崇祯皇帝当然不干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