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刺明-第2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会。”马轶肯定的说道。
    张准点点头;表示满意。
    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要这些人心甘情愿的为自己卖命;暂时是有困难的。别人好歹是文化人
    ;跟着你们一群穷军户混;丢不起这个脸啊!但是;要是采取一定的手段;威逼利诱;双管齐下;他们肯做事的话;张准已经满足了。以后;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这些人的心;会逐渐的踏实下来的。
    当然;这些人不是最好的选择。强扭的瓜不甜。不是心甘情愿的干活;这工作效率总是要打折扣的。说真的;对于明朝文官的磨洋工;阳奉阴违的水准;张准是很有感触的。要是他们也给自己来这个一手;自己还真的未必能够发现。然而;他有更好的选择吗?他的手上;根本没有多少的文化人。一个萝卜一个坑都还不够;你还想挑三拣四了?
    马轶迟疑片刻;忽然说道:“大人;属下这里还有一个人选……”
    张准好奇的说道:“什么人?”
    马轶谨慎的说道:“大人;这个人有点特别……”
    说罢;送上一份更加详细的资料。张准接过来;打开一看;就轻轻的咦了一声。
    高弘图!
    这份资料居然是高弘图的!
    难怪马轶会有些犹豫;这个高弘图;的确是个人物啊!。'在莱州府这块地盘上;再也没有谁比高弘图更加的出名了。高弘图;字子犹;一字研文;号硁斋;胶州人。万历十一年(1583年)生;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考中进士;授中书舍人;因上书触犯
    熹宗;夺俸两年。天启初年任陕西道监察御史;天启九年(1626年)因忤魏忠贤而被罢官。崇祯三年(1630年)春复官;任左佥都御史;后升任左都御史。崇祯五年(1632年)改任工部右侍郎;因反对宦官专权;再次被削职罢官。
    也不知道为什么;万历三十八年的进士中;名人特别多;除了张慎言、杨一鹏、高弘图;还有钱谦益、陆梦龙、周家椿、杨嗣昌等。这几个人很有特点。要么是坏到骨头里;如杨嗣昌、钱谦益。要么是骨头特别硬;其他五个都如此。高弘图最恨的就是宦官;屡屡上书弹劾宦官;结果三次被罢官;经历和张慎言倒是有几分相似。
    来自后世的张准;也有一些高弘图的资料。高弘图为官清正;两袖清风;办事能力很强。高弘图的为人;也相当的有风骨;除了屡屡上书弹劾宦官之外;还对鞑子深恶痛绝。在鞑子占领江南以后;他坚决拒绝和鞑子为伍;最后绝食九天而死。相对于钱谦益水太冷;不敢跳水;头皮痒;主动剃头而言;那是相当的有骨气。
    但是;也有部分历史学家指出;高弘图此人比较贪恋权力;一心想要做首辅;却屡屡不如愿;甚至连内阁都没有机会进入。贪恋权力不可怕;只要能做出业绩来;世人照样认可你。比如说;张居正就很贪恋权力;连万历皇帝的
    权力都被他夺过来了;但是后世对张居正的评价;却都是正面的。说起来;这个高弘图和自己;还真是有点间接的关系。高弘图当初上书;指责宦官专权;这些宦官就包括高起潜、张彝宪、王坤等人。事情的最初导火索;还是张彝宪的营私舞弊。张彝宪实在是太喜欢捞钱了;手都到伸到工部去了;高弘图一怒之下;就将他弹劾了。
    兔死狐悲的太监们;自然要出来维护张彝宪;于是高弘图干脆连其他的太监;都一起弹劾。最终;事情越闹越大;被蒙骗的崇祯皇帝;将高弘图再次罢官了。眼下;张彝宪因为自己炮轰南京城的缘故;被夺职暂时闲置;也算是替高弘图出了一点点的气。
    张准沉吟片刻;有些疑惑的说道:“高弘图眼下还在胶州?他还没有搬走?”
    马轶肯定的说道:“都在!他的家人;也全部都在!”
    他补充说道;崇祯五年高弘图被削职罢官以后;就一直住在胶州的老家;一直没有离开过。此人喜欢四处游玩;见识民间的疾苦。即使是在张准控制鳌山卫的时候;他还到崂山游玩。胶州本地;还有一个叫做赵任的人;在京城担任大理寺评事。赵任在崂山建有一座华丽的别墅;叫做“皆山楼”;高弘图经
    常到皆山楼来游玩。
    只不过;他每次到来的时候;都是轻车简从;只有两个家人跟着;装扮也是非常的普通;自然没有引起其他人的注意。鳌山卫都是一些没见过什么世面的军户;生平见过的最大官员;也就是百户之类的。自然不知道曾经有这么一位高官;经常在鳌山卫的地头出没。
    “高弘图为什么不走呢?”
    张准悄悄的皱着眉头;自言自语的说道。
    因为胶州就在鳌山卫和灵山卫的旁边;距离灵山卫只有不足百里;高弘图要说不知道张准的事情;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何况;他还经常到崂山来游玩;常常经过鳌山卫的地头。现在;张准的大军;就要出发;向莱州府发起进攻。就连一些胆小怕事的小户人家;都全部搬走了。高弘图一家;居然留在了胶州;不得不令人寻味啊!高弘图一大家子;足足有上百口人;要说抓在手里……
    好吧;张准从来没想过;高弘图会愿意给自己卖命。别人可是堂堂的工部侍郎;正三品的文官呢;怎么可能给自己卖命?但是;要是将他的家人;都捏在自己的手中……这样做当然手段有些不光彩;有些强人所难;效果也未必如人意。但是;他的确需要这样的人才。一个高弘图;抵得上几百个文官啊!要是他来治理莱州府;那真的是小菜一碟!
    张准站起来;来
    回踱步。
    该出手时就出手;顾忌那么多做什么?
    “金振岳!”
    张准忽然叫道。
    “到!”
    门口值班的金振岳急忙进来。
    “命令第二协、第八协;立刻向胶州进攻!”
    “命令他们;一定要将胶州的高家控制起来;一个人都不能走脱!但是;不要伤害高家的人!尤其是不得伤害那个高弘图!要是他反抗;想办法活捉他!”
    张准脸色慎重的吩咐说道。
    金振岳答应着转身去了。
    “独孤;我们去胶州!”
    张准随即又叫道。
    虎贲军提前向胶州发动进攻;应该可以将高弘图一家子;都掌控在自己的手上。根据情报;胶州的守军;早就已经跑掉了。现在的胶州;就是一个空壳子。郝林勇率领的虎贲军到达胶州;应该可以顺利的入城。但是;如何说服高弘图;就要张准亲自出马了。可以预见;高弘图是不会轻易答应的。
    正月十四的早上;张准带着狙击手分队;从浮山城出发;紧急赶赴胶州。胶州距离浮山城并不远;他和狙击手分队的马快;只用了半天的时间就赶到了。当天下午;张准就来到了胶州。
    这时候;郝林勇带领虎贲军第二协、第八协的战士;已经成功的控制了胶州。战斗就像张准预料的那样;虎贲军没有遇到任何的抵抗。胶州;这座古老
    的县城;轻轻松松的落入张准的手中。
    胶州原来的知州衙门、盐检司衙门;都已经人去楼空了。连鞑子都不是张准的对手;他们怎么可能是张准的对手?留下来抵抗;不过是白白的送死而已。
    “大人;高弘图一家都在。”郝林勇上来报告。
    “没有动武吧?”张准说道。
    “没有。”郝林勇肯定的说道。
    “那行!命令你的部队都从高府撤走;控制城内就行了。”张准说道。
    “明白!”郝林勇答应着去了。
    很快;进入高府的虎贲军战士;就迅速的撤走了。
    张准带着狙击手分队的战士;缓缓的入城。
    胶州城内的街道两边;站着几百个的民众;好奇的看着张准的到来。在那些看不到的角落;又或者是窗口;还有更多的人在打量着张准。在过去的这段时间里;他们白天听到的;晚上听到的;都是张准的名字。茶余饭后的谈资;都是有关这个张准的故事。但是;真正见过张准的胶州人;却没有几个。现在;传说中的张准终于是出现了。
    “那个是张准……”
    “好像真的是张准……”
    “张准居然到了胶州了……”
    张准等人入城的时候;身边不断的传来民众的窃窃私语。
    这些窃窃私语都是很兴奋的;日盼夜盼的;张准终于是到来了啊!看来;鳌山
    卫的各项福利;也很快就要在胶州实施了。胶州的本地穷苦人;对于张准的均田令;已经不知道期待了多久了。昨天;虎贲军战士占领胶州的时候;他们都在憧憬着即将到来的幸福日子。
    当然;也有少部分的人;对张准的到来;忐忑不安。这部分人;主要是一些商户;还有一些田地比较多的人。他们生怕张准到来以后;就要拿他们开刀。但是;他们又舍不得离开胶州。同时;也存有一些侥幸的心理;想要看看情况再说。
    对于来自背后的窃窃私语;张准充耳不闻;一直向城西南的高家走去。高家果然是名门大族;宅院占据了城西南差不多一半的土地。门口是很大的空地;主要是用来停泊马车的。在高弘图担任工部侍郎的时候;高府的门前;可是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的。
    高府门口的家人看到张准到来;有些紧张的上前问道:“请问你是……”
    张准拱手说道:“鳌山卫张准;前来拜会侍郎大人。”
    那些家人显然知道张准的名字;脸色一变;急忙说道:“你请稍等;我马上去通报。”
    张准点点头;规规矩矩的守在门外。
    很快;进入通报的家人就出来了;恭敬的说道:“大人;有请。”
    随后将张准请进来。
    张准点点头;进入了高府。
    偌大的高家;静悄悄的。庭院
    里面的装饰;也显得比较简单;没有什么奢华的感觉。但是;书香门第的气氛;却是相当的浓郁。看不到什么人;不知道是搬走了还是藏起来了。推测应该是藏起来了。根据马轶和郝林勇的情报;高家的人并没有离开胶州。
    高弘图站在滴水檐的下面;等待张准的到来。这位前工部侍郎斯斯文文的;很是清瘦;书生气相当的浓重;看不出是曾经三次被罢官的人。更想不到;他居然如此的有勇气;先是得罪了皇帝;后来又连续的得罪宦官。对于张准的到来;高弘图也没有什么紧张的心理;好像早知道张准要在这个时候到来似的。
    张准先礼后兵;以晚辈的方式行礼说道:“高大人。”
    高弘图不动声色的说道:“我想你也应该来了。”
    张准有些疑惑的说道:“侍郎大人此话何解?”
    高弘图并没有解释;只是让开半个身子;徐徐说道:“请!”
    【今天的第三更送到!继续求月票!岌岌可危啊!】(!)有最新章节更新及时
    '  '
第387章 高弘图?抓!
    (0386)
    这些名字,都是猫眼司精心挖掘出来的,在每份名单的后面,都有简介的介绍。名单上的这些人,他们要么在莱州府各地的官府任职,要么是当地有名望的人物。最不济,也是读书人的身份。其中一些,还是落第的秀才,对朝廷颇有怨言。他们的最大特点,就是目前并不得意,对现状有些不满。这是废话,混的得意的人,怎么可能跟着你张准造反?那是要抄家灭族的。
    总的来说,这些人,都是有文化的,只是没有机会发挥自己。至于他们有没有治政的能力,现在还不好说,因为他们基本都不是一把手,没有单独治政的经验。这也是废话。有哪个官府的一把手,愿意跟着你张准造反?
    “你试探过他们的意思吗?”张准谨慎的问道。
    “大人,我都派人和他们接触过。他们还是很谨慎的,主要是担心造反失败,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场。大人,你也知道,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咱们目前的号召力,还是稍微小了一点……”马轶同样谨慎的说道。
    “如果威逼利诱,他们会不会拒绝?”张准思索片刻,深沉的问道。
    “不会。”马轶肯定的说道。
    张准点点头,表示满意。
    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要这些人心甘情愿的为自己卖命,暂时是有困难的。别人好歹是文化人,跟着你们一群穷军户混,丢不起这个脸啊!但是,要是采取一定的手段,威逼利诱,双管齐下,他们肯做事的话,张准已经满足了。以后,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这些人的心,会逐渐的踏实下来的。
    当然,这些人不是最好的选择。强扭的瓜不甜。不是心甘情愿的干活,这工作效率总是要打折扣的。说真的,对于明朝文官的磨洋工,阳奉阴违的水准,张准是很有感触的。要是他们也给自己来这个一手,自己还真的未必能够发现。然而,他有更好的选择吗?他的手上,根本没有多少的文化人。一个萝卜一个坑都还不够,你还想挑三拣四了?
    马轶迟疑片刻,忽然说道:“大人,属下这里还有一个人选……”
    张准好奇的说道:“什么人?”
    马轶谨慎的说道:“大人,这个人有点特别……”
    说罢,送上一份更加详细的资料。
    张准接过来,打开一看,就轻轻的咦了一声。
    高弘图!
    这份资料居然是高弘图的!
    难怪马轶会有些犹豫,这个高弘图,的确是个人物啊!。
    在莱州府这块地盘上,再也没有谁比高弘图更加的出名了。高弘图,字子犹,一字研文,号硁斋,胶州人。万历十一年(1583年)生,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考中进士,授中书舍人,因上书触犯熹宗,夺俸两年。天启初年任陕西道监察御史,天启六年(1626年)因忤魏忠贤而被罢官。崇祯三年(1630年)春复官,任左佥都御史,后升任左都御史。崇祯五年(1632年)改任工部右侍郎,因反对宦官专权,再次被削职罢官。
    也不知道为什么,万历三十八年的进士中,名人特别多,除了张慎言、杨一鹏、高弘图,还有钱谦益、陆梦龙、周家椿、杨嗣昌等。这几个人很有特点。要么是坏到骨头里,如杨嗣昌、钱谦益。要么是骨头特别硬,其他五个都如此。高弘图最恨的就是宦官,屡屡上书弹劾宦官,结果三次被罢官,经历和张慎言倒是有几分相似。
    来自后世的张准,也有一些高弘图的资料。高弘图为官清正,两袖清风,办事能力很强。高弘图的为人,也相当的有风骨,除了屡屡上书弹劾宦官之外,还对鞑子深恶痛绝。在鞑子占领江南以后,他坚决拒绝和鞑子为伍,最后绝食九天而死。相对于钱谦益水太冷,不敢跳水,头皮痒,主动剃头而言,那是相当的有骨气。
    但是,也有部分历史学家指出,高弘图此人比较贪恋权力,一心想要做首辅,却屡屡不如愿,甚至连内阁都没有机会进入。贪恋权力不可怕,只要能做出业绩来,世人照样认可你。比如说,张居正就很贪恋权力,连万历皇帝的权力都被他夺过来了,但是后世对张居正的评价,却都是正面的。其实,高弘图来做首辅,要比温体仁好得多。可惜,崇祯皇帝没有给他这个机会。
    说起来,这个高弘图和自己,还真是有点间接的关系。高弘图当初上书,指责宦官专权,这些宦官就包括高起潜、张彝宪、王坤等人。事情的最初导火索,还是张彝宪的营私舞弊。张彝宪实在是太喜欢捞钱了,手都到伸到工部去了,高弘图一怒之下,就将他弹劾了。
    兔死狐悲的太监们,自然要出来维护张彝宪,于是高弘图干脆连其他的太监,都一起弹劾。最终,事情越闹越大,被蒙骗的崇祯皇帝,将高弘图再次罢官了。眼下,张彝宪因为自己炮轰南京城的缘故,被夺职暂时闲置,也算是替高弘图出了一点点的气。
    张准沉吟片刻,有些疑惑的说道:“高弘图眼下还在胶州?他还没有搬走?”
    马轶肯定的说道:“都在!他的家人,也全部都在!”
    他补充说道,崇祯五年高弘图被削职罢官以后,就一直住在胶州的老家,一直没有离开过。此人喜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