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刺明-第3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董淑嫣在背后,朝张准狠狠的翘起了小指。
    张准皱皱眉头。
    翘起小指?
    翘中指是骂人的话,翘小指是什么意思?
    让我一更过去她的闺房?
    ……太邪恶了。
    打发掉两个虚凤假凰的女人以后,张准回到自己的住所,开始认真的处理例行的公文。他和朱大典对峙了差不多半个月的时间,导致好多的公文没有处理。
    现在,摆放在桌面上的,主要是一些例行的公文,例如法律文书什么的,这些东西,都是需要张准签名,才能正式生效的。还有一些是机密的情报,都是猫眼司和情报司送来的,他也要仔细的看看,然后综合分析。
    最重要的两份文件,分别来自医疗司和后勤司。医疗司的有关文件,是肖狒儒送来的,主要的内容,是关于组建野战医疗处的报告。当时的军队,并没有专业的医疗机构,一般都只有两个医官或者医士,带着几个不入流的郎中大夫之类的,跟随部队行动。如果有士兵受伤,就由他们负责处理。
    可以说,当时的医疗处理水平,是没有形成系统的。每个部队医官的处置方式,都不同样。同时,医官的待遇也很低。由于这些医官有医术,能够自谋生路。因此,他们的逃亡情况,往往也是非常严重的。按照卫所制的定规,每个千户所,都要有两个医官和十个郎中。事实上,他们早就跑掉了。
    根据肖狒儒的调查,在战斗中负伤的士兵,只有三成左右,是可以得到较好的医疗的。其他的士兵,就只能是听天由命了。一般来说,负伤以后,都基本上没有回去部队的可能。事实上,也没有人会回去部队,伤员都巴不得离开战场呢!
    至于张准提出的什么护士制度、卫生隔离制度、卫生消毒制度,更是完全没有涉及。现在,张准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卫生系统,肖狒儒感觉压力的确很大。他总是感觉,张准的要求,实在是太高了,他根本不知道应该从哪里着手才好。
    此外,对于张准提到的金鸡纳霜等药品,肖狒儒也是相当的陌生。张准说金鸡纳霜是治疗打摆子病(疟疾)的特效药,他因为没有金鸡纳霜,所以无法验证。不过,肖狒儒很盼望能拿到真正的金鸡纳霜。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海军的配合。因为张准自己说了,原始的金鸡纳霜,只有南洋才出产。肖狒儒可没有这么大的本事,能够跑到南洋去。
    对于医疗司送来的这份公文,张准做了比较详细的批复。因为批复的内容比较多,张准就将云裳叫过来,请她帮忙誊写。否则,要写这么多的字,真的是要累死都督大人了。
    首先,护士制度是必须建立的。
    有专业的郎中之外,还必须有专业的护士。她们接受过简单的培训以后,可以帮医生做很多简单而重复的功夫,从而让真正的郎中腾出手来,处理更多的病人。现在的郎中,是什么活都要干,医疗的效率大打折扣。同时,女护士的出现,有利于伤员的恢复。
    至于女护士的来源,主要是公开招募。因为当时的观念,男女授受不亲是占据主流的,而女护士的日常护理,却是要突破这个观念,因此,需要在一些比较特定的人群里招募。比如说,一些年纪比较大的妇女,结婚,生过孩子的。年轻的姑娘可能不好找。当然,要是有年轻的姑娘愿意加入这个行列,张准一定会大力予以表彰。
    其次,卫生隔离制度是必须建立的。
    当时的伤员,最担心的就是伤口感染。因为没有特效的消炎药,只能用草药来处理,效果不是很好。一旦遇到天热,伤口感染发炎,很容易导致伤势失控,从而造成伤员死亡。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建立隔离制度,有利于降低感染的几率发生。
    隔离制度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要设立不同的病房。换言之,就是建立不同的隔离区。不同伤势的人,要放在不同的区域。最简单的就是外伤和内伤要分开。隔离区之间,是不能随意走动的。尤其是外伤病房,一定要禁止大量人员进入,避免带来更多的细菌。
    因为前世对隔离制度的了解不是很深,张准只能提出一些最基本的建议。这一项制度,还有待郎中们亲身实践后,做出更多的改善。
    再次,卫生消毒制度也是必须的。
    卫生消毒制度不仅仅是包括伤口和医院的处理,还包括日常的军营、马厩、牲畜、要塞、房舍、人员等消毒处理。军营、马厩等建筑,都要经常的进行消毒,防止病菌的滋生。对于人员,也要强制理发、修剪指甲、洗澡、勤换衣服。要广为宣传,倡导卫生的生活习惯。
    张准特别强调了人员的消毒。当时的人们,都不太喜欢洗澡。十几天甚至是一个月才洗一次澡的人很常见。好多人的衣服都是穿几天才换的。卫生条件这么差,不生病就怪了。或许一般的老百姓还做不到每天洗澡,每天换衣服,虎贲军战士却是可以做到的。张准有足够的军装提供给他们更换。
    '  '
第429章 觉华岛的逃犯
    (0429)
    关于卫生消毒,有一项工作是必须立刻着手改善的,那就是粪便的处理。以前,浮山城等城镇的粪便,都是直接倾泻在臭水沟里面的,在下雨的时候,由雨水冲洗干净。要是没有雨水,粪水就会大量淤积,滋生大量的苍蝇、细菌。条件较好的城镇,则是将粪便收集起来,然后拉到野外去倾泻。无论是哪一种,都难以消除粪便带来的污染。
    张准决定大力推广农家肥的使用,尽可能的消化这些粪便。同时,禁止任何人将粪便随意的倾泻在城内的任何地方,无论是街道又或者是臭水沟。在民众没有形成自发习惯的时候,只能是强制执行了。
    最后,就是关于培养郎中的问题。
    这个问题很严重,张准决定找时间和肖狒儒等郎中好好的谈一谈。当时的郎中大夫之类的,基本上都是父传子,子传孙的,甚至连女儿都不传。至于要拜师学艺,更是要求非常严格。可见,每个郎中对于自己的医术,都是非常吝啬的,轻易不会传授给别人。
    偏偏张准的意思,是准备开办一间医疗学校,公开传授医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培训出大量的郎中。甚至,有可能的话,将医术也纳入私塾的教育当中。只要是对医术有兴趣的人,都可以就读。
    可以想见,张准的这个决定,肯定会引起很多郎中大夫的担心。他们最担心的,就是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要改变他们的观念,张准还真的需要花费一点努力。幸好,张准从宁灵薇那里获悉,水月庵的各位师太慈悲为怀,还是愿意将医术公开传授的。
    然而,问题又来了。中华医术高深莫测,林林总总,到底哪些医术应该被公开传授,哪些医术不适合公开传授,很考人啊!同时,张准这边,需要什么样的医术才能满足需要?总不能将所有的医术,都一股脑儿的传授过去吧?那得传授到猴年马月啊?
    此外,培训医术的过程,也要重新设计。以前的学医,都是一辈子的,无论是跟着父亲还是跟着师傅学医,都是一直跟着学的。这个过程,最少也是十多年。现在,张准要在三到五年的时间,培训出一批懂得医术的人员来,当真是要求太高了。
    “当面说吧!”
    张准皱皱眉头,决定这个问题还是当面说比较好。
    后勤司送来的公文,主要是关于后勤辎重队的建立问题。以前,张准的部队,基本上都是在灵山卫和鳌山卫作战,是不需要考虑后勤运输问题的。偶尔出海作战,后勤运输也有船队解决。但是现在不同了,随着张准控制地盘区域的扩大,必须建立专业的辎重队了。
    后勤司目前使用的运输工具,主要是独轮车。一般的独轮车,运输的重量大概是两石左右(约370斤)。根据张准的建议,后勤司将独轮车做了改进,可以走更复杂的道路。但是,很明显,独轮车不适应日益发展的战斗需要。
    比如说,这次骑兵作战,从青州城到战场,大概是两百多里。要是独轮车的话,要走两天。一辆独轮车,运输两石的物资,只能支撑十个骑兵大约五天的需要。一千骑兵,五天的物资,至少需要一百辆独轮车来回不断的搬运。
    一百辆的独轮车,看起来不是很多。因为,它负责支援的战斗部队,只有区区的一千人。要是战斗部队增加到一万人,就要一千辆的独轮车。此外,运输是有危险的。换言之,就是运输队必须配备护卫力量。这样一来,就比较复杂了。因此,组建专业的运输营势在必行。
    明军是有专业的运输营的,编制包括将官1人,中军1人;军车兵30人;杂役兵254人;车炮兵1622人;全营共1908人。装备火器:车载佛郎机160门(每门3人,其实就是大口径的火枪);鸟铳640枝(铳手640人)。车辆畜力:辎重车256辆;驾车用牛256头。
    杂项工具:金、鼓、旗帜、响器二套;绳桩96条;拒马枪256条;火兵尖担256架;火镰224把;灯笼354个;铁楸736把;铁撅496把;镰刀1216把;斧头128把;凿子128把;铡刀240口。粮秣辎重:米200石;黑豆500石;淇子299石4斗;炒面299石4斗。锣锅500口;铁锅256口;水袋500个;水桶256口。
    这样的运输营,全营一次运载军需物资量可供一万人三日之用。显然,如此庞大的运输营,虎贲军是承受不起的。必须有更科学的编制,有更加先进的运输工具。但是,有什么更好的运输工具,还要大家集思广益。张准也没有想到更好的办法。
    四轮马车之类的,在莱州府的地形上,不是很适合。再说,制造四轮马车需要的工艺,张准也不懂。此外,对于轴承,还有橡胶车轮,张准同样是没有什么了解。其实,橡胶真的是好东西。要是有橡胶车轮的话,独轮车的运输能力,还可以大幅度提高的。遗憾的是,橡胶在遥远的东南亚,目前还不容易大量搞到啊!
    相对陆路运输而言,无论是河运还是海运,成本都要低得多,速度也要快得多。沈凌菲的一艘大船,能装载三千石的粮食,相当于一千五百辆的独轮车。最常见的三号福船,运输量也超过一千石,相当于五百辆的独轮车。看来,以后虎贲军的战斗,还是要大力依靠河运和海运了。
    【关于后勤运输的问题,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书评区发帖,给我建议。奖励钻石,奖励分数,谢谢!】
    文字功夫耗费了张准好多的时间,不知不觉间,已经是傍晚了。快要吃晚饭的时候,孙维娜回来了。她不是一个人回来的,也不是和董淑嫣回来。她回来的时候,身后还跟着十七个人。他们的衣衫很褴褛,显得非常的憔悴。不少人的身上,都有深深浅浅的伤痕。看他们的肤色,应该是水手无疑。
    孙维娜和董淑嫣去转了一圈,居然带回来一群的水手?张准当真是好奇非常。这两个女人到底是在搞什么东东?难道是将芙蓉岛的土著都带回来了?
    张准诧异的说道:“小娜,你又搞什么?”
    孙维娜笑眯眯说道:“我给你送人才来的。”
    说罢,指着张准介绍说道:“呶!这位就是张准!”
    她身后的那些人,都好奇的看着张准,感觉有些怪异,又有些惊讶,还有点难以置信。显然,张准的年轻,又或者是别的,让他们感觉到吃惊。要不是孙维娜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里又只有张准一个人,他们当真无法相信,眼前这个年轻人,就是大闹山东的张准。
    张准缓缓的说道:“我是张准,你们是……”
    中间上来一个身材魁梧脸色憔悴的汉子,躬身行礼,沉稳的说道:“都督大人在上,属下黄世军,来自天津水师,见过都督大人。”
    张准有些诧异的说道:“你们都是天津水师来的?”
    孙维娜笑着说道:“他们是从天津水师的监狱逃出来的。”
    原来,今天孙维娜和“林公子”到莱州府北面沿海的芙蓉岛去玩,结果不小心遇到了一艘漂泊过来的舢板。舢板上的人,正是黄世军等人。他们可能是从很远的地方漂泊过来,靠岸的时候,已经非常的疲惫了,有人还因为缺乏淡水而奄奄一息。幸好,林公子是懂得几分医术的,随身也带来清水,于是将他们救了下来。一问之下才得知,他们居然是从天津水师逃出来的。
    孙维娜知道张准的海军需要大量的人手,于是眼珠子一转,就将这些人带过来了。路上,她和这些人说了一些张准的事情,却恰恰没有提到张准的年龄。黄世军等人在天津水师,从一些渠道,也约略知道张准的一些事情。但是,他们没想到,张准居然这么年轻。比他们所有人都年轻。
    张准看了看众人,随意的说道:“都坐下来说话吧!”
    黄世军等人明显有些局促,还是站着不动。
    孙维娜倒是不见外的,笑着说道:“你们要是觉得不妥当,那就坐地上吧,没关系的。”
    黄世军等人的确有些疲惫了,于是都坐在了地上。张准随即让人拿来食物和水,让他们都饱餐了一顿。等他们都吃饱了,张准才仔细的问了一些话。他们这些人,的确是从天津水师逃出来的。至于逃出来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不想在哪里干了。
    天津水师和登州水师,乃是大明朝最后的两支水师,主要负责渤海湾以及锦州方向的补给,偶尔还支援步军作战。在天津水师的控制范围,有一个很熟悉的岛屿名字。这个岛屿,就是觉华岛。觉华岛也就是今日的菊花岛。由于和宁远大战扯上关系,觉华岛一度非常的神秘。天津水师的部分战舰,就驻守在这个觉华岛。
    张准缓缓的说道:“你们都是驻扎在觉华岛上面的?”
    黄世军晦涩的说道:“是的。”
    张准沉吟着点点头。
    和登州水师一样,水师克扣粮饷的情况,也是非常的严重。甚至,还有人悄悄的将运输到辽东的粮食,弄虚作假,将部分的粮食卖给其他人谋取暴利,然后在粮食里面掺入木糠之类的,再送给辽东的明军。有的甚至连木糠都懒得掺,直接在里面掺沙子。
    这群人里面带头的黄世军,乃是水师的把总,就是看不惯别人的这种行为,愤而揭发出来,结果,非但那些人没有受到惩处,反而上司给他安了一桩蛊惑军心,妖言惑众的罪名。很快,黄世军就被下狱,关押在水牢里面。
    黄世军其实是江南人,他的祖上,被倭寇杀害了大半,为此,黄世军专门加入水师队伍,期待有再次消灭倭寇的一天。因此,在天津水师里面,他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好像老黄牛一样的做事,最后积累战功升到了把总。没想到,他没有等到消灭倭寇的时刻,反而成了莫须有的罪犯。
    “你是怎么逃出来的?”
    张准好奇的问道。
    黄世军晦涩的说道:“是王成林和凌四少带着他们将属下救出来的。”
    原来,黄世军被下狱以后,他有两个忠诚的部下,一个叫做王成林,连一个叫做凌四少,积极组织人力物力,要劫狱将黄世军抢出来。由于黄世军平时比较得人心,愿意帮忙的人还不少。最终,他们这伙人,成功的打开了水牢,将黄世军给救出来。
    当时,黄世军是不愿意离开水牢的。他对天津水师实在是太失望了,他愿意死在里面,也不愿意出来。他对这个国家,对这个朝廷,对天津水师,都彻底的失望了。他想要消灭倭寇的理想,根本不可能实现,活下去也没有什么意义。最后,还是王成林操起一根木棍,将他打晕了,然后抬出来水牢的。
    劫狱以后,他们在觉华岛显然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