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刺明-第4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红夷大炮到了虎贲军的手上,还没有真正淋漓尽致的发射过一次呢现在,终于有机会好好的施展威力了。这种庞然大物,看起来就是格外的有劲啊只可惜,炮口瞄准的不是鞑子,而是明军士卒。不过没体例,谁叫他们跑上来送死呢?
    “预备”
    “放”
    莫儒高声叫道,随即将手里的三角红旗一挥,
    炮兵战士立刻点燃了导火索。
    “嗵嗵嗵”
    “嗵嗵嗵”
    “嗵嗵嗵”
    片刻之后,密集的巨响延续不竭的爆发出来。
    张准等人都下意识的捂住了耳朵,以免耳膜受到伤害。红夷大炮发射时的声音,实在是太震撼了一点,就好像是晴天霹雳一样。如果猝不及防的在耳边响起,十有**要被震成聋子。
    在隆隆的炮声中,一颗颗的葡萄弹呼啸出去。随后,葡萄弹在天空酿成大片的弹珠,好像突然呈现的冰雹,完全的盖住了阳光。一时间,天地间的光线,都恍如立刻昏暗下来。
    听到巨大的声响,明军士卒马上感觉不妙,他们急忙后撤。可是,红夷大炮的射程,实在是太远了。它可以轻易的将葡萄弹抛射到几百丈之外。他们根本不成能逃得过弹珠的覆盖。
    “噗噗噗”
    “噗噗噗”
    “噗噗噗”
    无数沉闷的声音响成一片。
    弹珠一片片的落下,好像是最猛烈的冰雹,将所有阻挡在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都全部砸碎。明军士卒被笼罩在其中,马上倒下了一大片。各色各样的惨叫声,不谋而合的爆发出来,恍若是人间地狱一样。
    有个参将吓得两腿发软,瘫痪在地上,满脸惊恐的骇然大叫:“天全部都是红夷大炮虎贲军到底有几多红夷大炮?”
    许定国感觉自己的手脚,有点发冷。虎贲军竟然拥有这么多的红夷大炮简直太不成思议了。张准难道是真的要进攻京师?在河间府储蓄了这么多的红夷大炮?
    其他的明军将领,也是目瞪口呆,太恐怖了虎贲军竟然有这么多的红夷大炮明军使用的佛郎机火炮,和红夷大炮比起来,简直就是渣啊这样的战斗,还有可能继续下去吗?
    “撤”
    “撤回来”
    “快点撤回来”
    许定国急忙叫道。
    在红夷大炮的面前,哪怕是鞑子都不敢硬来,何况是明军边军?要是不迅速的撤回来,明军就要全部葬送在这里了。
    “磅”
    “磅”
    “磅”
    锣声不竭的响起来,明军鸣金收兵了。
    残存的明军,急忙撤回来。
    “大人,再来两炮?”
    莫儒手痒痒的说道。
    红夷大炮轰击的感觉实在是太好了,每一发的炮弹射出去,感觉死神就在天空中虎视眈眈的似的。葡萄弹落下的区域,目标好像割麦子一样,成片的倒下。可惜,明军跑得太快,没有几多机会轰击。
    “不消了。”
    张准摇摇头,缓缓的说道。
    大敌当前,自相残杀是下策。
    现在,是时候派人和许定国好好的谈谈了。
    【今天的第一更送到求月票求推荐票】
    
    '  '
第581章 西暖阁,崇祯(1)
    第581章西暖阁,崇祯
    (0581)
    【终于是受不了了,将家里的垃圾都清理干净……打了一天的老鼠……**两个小的,吓跑一个大的,大获全胜……因此迟误了更新,欠好意思。】
    北直隶,京师,紫禁城。
    十一月底的冬季,气候已经很是的寒冷了。约摸一更天气,北京城里已经静街,显得特另外阴森和凄凉。重要的街道口都站着兵丁,盘查偶尔过往的行人。家家户户的大门外都挂着红色的或白色的纸灯笼,灯光昏暗,在房檐下摇摇摆摆。
    在微弱的灯光下,可以看见各街口的墙壁上贴着大张的,用木版印刷的戒严书记。在又窄又长的街道和胡同里,时常有更夫提着小灯笼,敲着破铜锣或梆子,瑟缩的影子呈现一下,又向黑黑暗消逝。那缓慢的、无精打采的锣声或梆子声也在风声里逐渐远去。
    凛冽的北风一阵一阵的吹过,卷起地上的灰尘,不竭的飘洒到空中,然后又狠狠的抛掷下来。大风卷起风沙,狠狠的砸在纸做的窗户上,发出噗噗噗的声音。偶尔间,还有窗户被打坏,传来里面主人忙乱的解救的声音。
    每年到冬季,北京城都要遭受一段时间的沙尘暴袭击,这已经是惯例了。今年的沙尘暴特别厉害。究其原因,还是旱情不竭的加深,致使植被和农作物的数量,都大大的减少。加上鞑子的两次入寇,蹂躏了明国的北部,造成了大量土地的荒芜,被大风卷起来的灰尘就更多了。
    灯光显得很是的昏黄,整个紫禁城都笼罩在一片的寂静和荒凉傍边。长长的孤寂的甬道上,看不到任何的人影。崇祯主政以后,削减了大量的宫内开支,嫔妃、宫女、太监的数量,都大大的减少。原本热闹的紫禁城,一夜之间,忽然冷清了很多。很多处所都显得很是的荒凉。北风不竭的吹过,光秃秃的树枝不竭的摇晃,就好像是孤魂野鬼。
    忽然间,一盏摇曳的灯笼呈现,就好像是蓦然呈现的鬼火一样。忽然间,然后又是一盏灯笼呈现。忽然间,又是一盏。每盏灯笼的呈现,不但没有增强四周的能见度,反而让四周看起来更加的阴森恐怖。总共是三盏灯笼,映照出六个长长的细长的影子。影子落在宫墙的上面,完全扭转,好像是鬼影一样。
    走在前面的是一个有点疲惫的老太监,走在后面的则是六个小太监。三个小太监的手里提着灯笼,另外三个小太监的手里,都提着漆成暗黄色的食盒。他们瑟缩在寒风中,逆风而行,脸上不竭的北风刮着,一个个都显得腮帮红彤彤的。
    可能是觉得宫里实在是有些阴森,鬼气太盛,六个年轻的小太监,都显得有些紧张,脚步紧紧的跟着前面的老太监。只有老太监慢吞吞的走着,面色木然,对四周的一切,都漠不关心。一行人好像幽灵一样,在长长的甬道上穿过,一直向养心殿西暖阁的标的目的走来。
    终于,他们来到了西暖阁的外面。西暖阁还有灯光。柔和的灯光从屋子里射出来,在门口的空地上投射出黄色的光晕。在西暖阁的门口,还有两个小太监肃然站立。看到灯光,又看到人影,六个小太监这才松了一口气。唯独老太监依然是一副缟素一样的脸色。
    “啪”
    突然间,从里面扔出来一样工具,落在地上,却是一个被揉搓在一起的纸团。纸团滚动了一段距离以后,慢慢的散开,原来是一分红色沾边的奏章。奏章末尾的朱笔批红,隐约可见。
    众人还没有反应过来,里面急急忙忙的跑出来一个小太监。这个小太监满脸的委屈和惊恐。他看到了到来的老太监和其他小太监,却来不及打招呼。将奏章捡起来以后,他又急急忙忙的进去了。
    老太监慢慢的走进去,就好像是回到了自己的家里一样。西暖阁里的铺设其实很简单,没有家具,只有几个绣墩,是留给他人坐的。在最里头,则是书桌。有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穿戴黄色团龙袍,正坐在书桌的后面。但见他眉头紧锁,奋笔疾书,对四周的一切,同样是漠不关心。
    在紫禁城内穿戴黄色团龙袍的,只有皇帝了。这个年轻人,正是明国现今的皇帝陛下朱由检。因为年号崇祯,一般称之为崇祯皇帝。由于过度操劳国事,原本只有二十五岁的他,看起来已经有点显老,发鬓的两侧,还有一丝丝的鹤发了。
    崇祯正在批阅奏章。不知道看到了什么,他的情绪,一直处于一种憋闷的状态中。西暖阁外面的天气比较冷,暖阁的里面,却是燃烧着精致的小火炉。例外的温差太大,崇祯的脸色,看起来就显得有点过度的红润。
    老太监的到来,静悄悄的,并没有惊动正在全神贯注批阅奏章的崇祯皇帝。他轻轻的挥挥手,旁边侍候的两个小太监,马上如获大赦,急忙转身去了。崇祯批阅奏章的心情,一直都欠好,在身边侍候的人,都是小心翼翼的,大气都不敢喘。生怕一不小心,就要挨板子。
    崇祯丝毫没有觉察自己的身边已经换了人。他继续在批阅奏章。在他的左边,都是尚未批阅的奏章,差不多有三个手指那么厚,上面用沉重的白玉镇纸压着。在他的右边,都是已经批阅好的,差不多有一个竖起来的巴掌高,用黄玉镇纸压着。
    奏章的内容各不合样,面对每份奏章,崇祯的心情,固然不合样。只看到他一会儿眉头紧锁,一会儿咬牙切齿,一会儿无可奈何,一会儿抽搐不已,一会儿冥思苦想,一会儿摇头叹息,不一而足。皇帝,是通过奏章来了解天下苍生的。天下苍生的喜怒哀乐,就集中在他的方寸脸上了。
    “废料”
    突然间,崇祯愤愤的骂了一句,将一份奏章狠狠的揉搓在一起,然后扔到一边。这完全是习惯性的下意识的动作,熟练无比。
    老太监无声无息的将奏章捡起来,慢慢的摊平,却是没有看上面的内容。可是,下面的这笔批红,实在是太显眼,他还是看到了。批红的字体,可不是什么好话,可见崇祯内心的怒火。
    “废料”
    忽然间,崇祯又骂了一句,又将一份奏章扔揉搓一起,然后扔在地上。动作还是那样的熟练无比,完全是下意识的动作。
    刚才那两个小太监,在西暖阁里面的主要职责,就是不竭的将这些纸团捡起来,然后细心的展开,压平,再重新轻轻的放在崇祯的身边。现在,两个小太监离开了,这份职责,就只有老太监独自完成了。
    崇祯一边批阅奏章,一边乱扔纸团。他每扔一个纸团,老太监都要慢慢的捡起来,然后用枯瘦的手指,将纸团展开,压平,再细心的叠放在一起。奏章的内容是什么,老太监很自觉的不看,可是后面的主笔批红,实在是太显眼,他只要睁着眼睛,就不克不及不看到。
    老太监情不自禁的轻微的摇摇头。最近皇上的批复,太多这样的话语了。一句两句尚可,过犹不及。要是以前,大臣接到这样的批红,肯定会惶恐不安,惶惶不成终日的,一份谢罪表是绝对不克不及少的。甚至是上吊自杀。可是现在……唉,除直接派遣锦衣卫拿人,已经没有太多人害怕这样的朱笔批红了。
    “窝囊废就知道伸手要钱”
    忽然间,崇祯又怒骂一声,狠狠的将数份的奏章都揉搓起来,下意识的抬头,想要扔到养心殿的外面。结果,他一抬头,眼睛的余光终于是见到了老太监。他的手,慢慢的停在半空,然后又慢慢的缩回去。手里的纸团也就不扔了。
    看到老太监有点佝偻的身影,崇祯皇帝的怒色马上慢慢的缓和下来,好像是看到了亲人一样,欣慰的说道:“大伴,你来了。”
    能够有资格被崇祯皇帝叫做大伴的,自然是从小就服侍崇祯的信王府老太监王承恩了。崇祯身边的宠任太监很多,高起潜、曹化淳、张彝宪都在名单之内,可是自始至终最信任的,还是这位从小玩到大的“大伴”。
    王承恩将所有的奏章,都全部展平,露出一丝关爱的笑容,慢慢的说道:“皇上,夜深了,您先吃点工具吧。”
    崇祯摇头说道:“不饿。”
    王承恩素知自己主子的性格,死要面子活受罪。你跟他说得太多,他也不会改口的。他立即轻轻的招招手,让小太监将食盒提进来,将宵夜摆放在旁边的小餐桌上。其实,食盒外表精美,里面的宵夜却是很是的简单,只有小米粥、咸菜、薄饼等。
    为了节省开支,崇祯下令将自己的伙食费,从原来的每个月一千零六十四两减少到不足四百两,尚膳监也减少了大量的人手。菜式也要求以素菜为主。固然,所谓的节约,不过是做给人看的。在崇祯看不到的角落,不知道有几多的银子,都被吞没了。
    果然,闻到小米粥的香味,崇祯就忍不住了,他是简直饿了。在大伴的面前,他也不需要矜持什么的。他站起来,伸伸懒腰,就坐到一边去喝粥了。崇祯吃饭有个好处,就是比较随意,不需要人侍候。因此,其他的小太监,都全部退到了暖阁的外面。
    崇祯喝粥的时候,王承恩将所有的奏章,都整理了一遍。若是另外太监,在整理奏章的时候,肯定会飞快的浏览一遍,然后将内容记下来,作为自己获取利益的资本。可是,王承恩历来不干这样的事。奏章的内容,他是肯定不会主动去看的。
    和其他的太监不合,王承恩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又或者是将来,都没有什么揽权的**。他虽然是东厂提督太监兼司礼监章印太监,权力和以前的刘瑾、魏忠贤完全持平,不过,他历来不插手具体的事务,对政事也历来不颁讲话论。
    这样做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不干涉政事,深得崇祯皇帝的信任。坏处是东厂被瘫痪了,国家机关失去了作用。以前的东厂,尽管极尽压迫文武百官之能事,让文武百官深恶痛绝,可是在情报系统方面,还是有比较大的用处的。东厂和锦衣卫可以迫害任何人,唯独不会迫害皇帝。东厂瘫痪,锦衣卫的势力又大大的缩减,其实对崇祯皇帝来说,其实不是什么好事。
    嘉靖、万历两个皇帝久居深宫,几十年不上朝,朝里的大小消息转变,却是历来瞒不过两人。国家的机器照样运转,为什么?还不是因为东厂和锦衣卫的情报侦察得力?只要掌握了东厂和锦衣卫,皇帝对天下的掌控,就是杠杠的。故有人说,只要抓住厂卫,天下皆不是问题。
    崇祯上台以后,宠任东林党的各位骨干。东林党最痛恨厂卫,又痛恨太监,因此,对厂卫势力,还有太监势力,都极力进行冲击。崇祯开始的时候,也很恨太监,很恨锦衣卫,很恨东厂。因此,在即位以后,大力限制东厂和锦衣卫的权限。王承恩自己的权力**很小,加上皇帝的限制,厂卫自然是元气大伤了。
    比及后面崇祯发现,没有厂卫的帮忙,自己根本无法了解天下政事的时候,大错已经铸成,没体例更改了。文官集团是绝对不会让厂卫继续坐大的。在他们极力抗拒下,东厂和锦衣卫,始终不成气候。说起崇祯朝的厂卫,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大伴,你坐一会儿。”
    崇祯喝完小米粥,继续开始批复奏章。
    王承恩知道自己主子的性格,是宁愿自己累死,也不肯落个怠政的名声的,因此,也没有怎么劝阻。崇祯的脾气,比较执拗,只要是他认准的事情,很少会改变主意的。即使是大伴,也无法劝说。这一点,连后宫的嫔妃都深有体会。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人可以让崇祯稍微改变一下主意。这个人就是懿安皇后张嫣。可是她同样很少干涉政事。
    【今天的第二更送到忙了一天,干失落两个老鼠,真是累坏了大家给点推荐票抚慰一下谢谢】
    
    '  '
第582章 西暖阁,崇祯(2)
    第582章西暖阁,崇祯
    (0582)
    事实上,崇祯简直有很多的奏章需要措置。他桌面上的满满铛铛的奏章,都是今天从内阁转来的。这是一天的量,而不是累积起来的量。自从即位以后,崇祯都坚持每天的奏章每天批阅,绝不过夜,除非是生病了,连笔都拿不起来。
    一般来说,奏章在达到皇帝这里之前,会有内阁的批示,拟出大体的措置意见。皇帝看了以后,觉得没有什么需要修改的,过一过目就算了。有些皇帝甚至自己都不过目,直接将奏章交给司礼监措置。刘瑾、魏忠贤的权力,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