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刺明-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大家的拼死掩护下,风扬易好不容易才跑了出来,弄了一条舢板,在海上向东边划了差不多一天的时间,终于赶到浮山所,向张准求救。因为这一路耽搁了相当的时间,风扬易不知道自己的伙伴们命运到底如何,极有可能凶多吉少了,所以神情才会显得如此的悲愤。
    张准静静的听完,缓缓的问道:“围攻你们的官兵,有多少人?”
    风扬易说道:“五六百人左右。”
    他详细的解释说,围攻他们的官兵主力,是王健豢养的一百多家丁,还有其他四个千户的总共两百多家丁,又有他临时组织起来的三四百人。这些人没有装备火铳,都是刀枪剑戟,还有强弓硬弩,动起手来,非常的凶狠。他们和敌人接战了一会儿,至少有两三百的军户,都死在了他们的手上。
    为了杀鸡儆猴,王健在夏河寨前所大开杀戒,至少杀了几百名参加暴乱的军户家属。一排排的尸体,全部都摆放在夏河城的各个城门外面,名曰示众。整个夏河寨前所,一时间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王健还下令将其他的军户家属,都关押在夏河城的监狱里面,以此威胁琅琊山的军户投降。否则,这些家属将被全部处斩。如果张准不及时解救的话,他们极有可能被全部处死。
    张准点点头。
    看来这个王健,还是有点料的。
    说实在的,官兵手上的火铳,实战效果还不如腰刀和长矛,只能用来吓唬吓唬普通的老百姓。在专业人士的眼中,根本就是一根烧火棍。王健的手下,居然连一根火枪都不要,看来是个人物啊!和赵寅英相比,的确要比赵寅英厉害一些。
    夏河寨是必须救援的。
    山东的局势,是越乱越好。
    局势越乱,就越能趁火打劫,浑水摸鱼。
    同时,这也是浮山所护卫队扩张地盘的绝好机会。
    灵山卫这片区域,完全属于卫所的管辖,无论他们怎么闹,都是卫所内部的事情。浮山所向灵山卫的方向扩展势力,可以减少来自朝廷的关注。朝廷其实已经对卫所死了心,无论卫所怎么闹,只要不是翻了天,朝廷都不会过分关注的。最多也就是兵部过问此事,要求山东都司将暴乱压制下来。
    如果浮山所向北扩展,就必须拿下即墨县城。即墨县城不属于卫所的管辖,属于布政司系统。拿下即墨县城,就是真真正正的造反了。朝廷肯定会高度重视,并且组织更多的得力军队前来清剿。造反是门技术活,要讲究策略。在自己尚未足够强大的时候,就去招惹强大的对手,结果只能是自己找死。
    张准很快打定主意,全力向灵山卫的方向发展。
    就算暂时控制不了灵山卫,至少也要将夏河寨前所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有两个千户所作为支撑,各种资源、人力物力,都比较容易整合,从而发挥更大的作用。浮山所现在最缺的是银子和粮食,这两样东西,夏河城应该都有。同时,从战略上来讲,拿下夏河寨千户所,进可攻,退可守,有更大的回旋余地。
    夏河寨前所还有个天然的地理优势,就是从浮山所运出来的精盐,经过夏河寨转送,途径日照,就能够进入兖州府,又或者是进入南边的淮安府。这两个府,都是人口高度密集的地区,对精盐的消耗量极大。如果能够抢占这两个府的市场,然后继续向四周辐射,那精盐的市场,简直是无限的。
    如果走水路的话,精盐的贩卖,更加的便捷。精盐从浮山所装船,出了麻湾,向西南方向航行,不用一天的时间,就能够到达淮安府的海州(即连云港)。沿着河流,可以进入京杭大运河。走水路的话,无论是时间,还是成本,都可以大大的降低。
    【今天的第二更送到,兄弟们给力支持啊~~~】
    ——————
    【以下是题外话】
    看到书评区有个兄弟说“总动员”的问题,咱们中国有13亿的人口,要是全力爆兵,不知道能不能爆到1亿军队?哈哈,1亿军队!全世界其他国家全部加起来,都没有中国的军队人数多……
    想想都觉得震撼啊!要是没有大杀伤武器,1亿军队……
    嘿嘿!
    '  '
第124章 水路开进
    (0124)
    “马轶!”
    张准立刻叫道。
    “到!”
    马轶急忙进来。
    “通知第一协和第二协,集合全部的火枪手!”
    “做好一切战斗准备!”
    “随时出发!”
    张准迅速下达命令。
    因为新式虎贲铳的产能有限,护卫队还没有全部装备,到目前为止,只装备了六十支左右。第一协和第二协各自装备了三十支,第三协使用的还是旧式的虎贲铳。
    “明白!”
    马轶大声答应着去了。
    “杨伟国!”
    张准又叫道。
    “到!”
    杨伟国急忙进来。
    “通知杨国华,准备出海!”
    “目的地,夏河寨前所!”
    张准沉声说道。
    从浮山所到夏河寨前所,走水路才是最快捷的,同时路上不会遇到任何的阻拦。如果走陆路的话,要先绕道即墨县、胶州、灵山卫,不要说路上可能遭受官兵的阻拦,单是赶路所需的时间,就要两三天。等去到夏河城的时候,黄瓜菜都凉了。当初弄到一艘海盗船,实在是大有用处。
    “明白!”
    杨伟国答应着去了。
    风扬易没想到,张准居然如此慷慨,立刻出兵,一时心头感激,忍不住又跪了下来,哽咽的说道:“大人,我……”
    张准皱眉说道:“起来吧,这么客气做什么?男儿膝下有黄金,老跪什么?”
    风扬易急忙站起来。
    张准说道:“现在还有点时间,你跟我详细的说说灵山卫的情况,我正要了解一下。”
    风扬易急忙说道:“好。”
    他是灵山卫的老军户,对灵山卫自然是熟悉无比,当即一一介绍起来。从灵山卫的历史,到灵山卫的人口构成,地形地貌,风土人情,各级军官习性,军户们的生活,一一详细说来。
    其他的情况,张准都不是很关心。大明朝的卫所,情况都是差不多的,灵山卫也不例外。军官成了变相的大地主,军户们幸运的可以成为佃户,不幸运的只能是白白的等死。为了活路,军户们纷纷逃亡。活不下去的军户,做梦都想着要起来反抗。每个卫所都好像是一个干透的柴火堆,只要有火星落下,就能燃起冲天的大火。
    不过,当风扬易说到铁橛山的时候,张准留心了。没别的,铁橛山有铁矿。他现在除了缺少银子和粮食之外,还缺乏铁矿。
    张准饶有兴趣的问道:“你说,铁橛山的矿坑,已经开采了好多年?铁矿的含铁量还相当高?”
    风扬易肯定的说道:“是的。”
    他详细的介绍说,铁橛山之所以被叫做铁橛山,就是因为山上有铁矿。由于铁矿的存量相当的丰富,品质又高,一撅头下去,就跟锄在铁块上一样,故名铁橛山。又叫铁撅山。万历时期,就有人在这里开矿,朝廷还专门在铁橛山派驻有太监,监督铁矿的开采。后来,太监撤走。眼下,铁橛山的矿洞,被一个叫做赵东升的矿主霸占着,据说这个赵东升是王健的远亲。
    铁橛山属于五莲山的余脉,距离夏河寨前所有点远,大概有几十里左右。夏河城并不能控制铁橛山。不过,这没有关系。只要护卫队抢占了夏河城,在那里打下基础,总有机会占领铁橛山的。
    张准忽然说道:“你们打不下夏河城,有没有总结过,是因为什么原因?”
    风扬易有些心有不甘的说道:“主要是咱们没有火器,”
    张准说道:“你们有准备云梯之类的吗?”
    风扬易说道:“有!”
    张准说道:“云梯不好用?”
    风扬易说道:“夏河城的城墙太高了,云梯很难够到。”
    对于拿不下夏河城,风扬易显然是不甘心的,他们为此曾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有很多勇敢的军户都战死了。但是,现实如此,他也不得不承认,他们攻打夏河城的行动,的确是失败了。而这个失败,让他们在接下来的行动当中,处于非常被动的挨打的状况。
    他说,夏河城乃是古城,历朝历代都有修葺,城墙一直都比较完整,尤其是永乐年间的大修,让夏河城变得非常的坚固。夏河城最矮的城墙,都有五丈多高,一般的梯子根本够不到。就算有云梯够到了,也顶不住上面守军的反击。云梯太长,本身肯定不够坚固,上面的人很容易将云梯折断的。云梯一断,云梯上面的人,就是滚地葫芦,一串一串的倒下。
    张准点点头,没有说什么。
    没有严密的组织,严格的训练,充分的预案,仅仅是依靠一腔热血,能够做出的成就,无疑是有限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人的作用,越来越小,只有充分的将其他人都调动起来,才能获得更大的力量。
    片刻之后,护卫队集合完毕。
    第一协百户杨致远,第二协百户郝林勇,第三协百户杨子轩,还有副百户、队正、队副、伙长、伍长等,全部到来张准的身边等待指示。
    “我们要到夏河寨前所去走一趟。”
    “夏河寨的弟兄们,遭遇到了一些麻烦。他们被官兵包围在了琅琊山,我们要去将他们救出来。”
    “因为这是我们第一次离开浮山所,到比较远的地方作战,因此,各小队都要携带充足的弹药,还有充足的干粮。干粮至少带五天的用量。弹药能带多少带多少。疗伤的各种药材,也都要带一些。”
    张准简单的说明了情况,就下达了指示。
    各级军官马上分头准备去了。
    浮山所护卫队目前总共编成有三个协,当然不可能全部出动,至少要留一个协的兵力镇守浮山所。张准决定亲自带领第一协、第二协前往夏河寨,留守浮山城的,就只有杨子轩的第三协了。因此,张准特别吩咐了杨子轩几句。
    从浮山所到夏河寨,水路只要几个时辰,来回往返不用两天的时间,张准并不担心在自己离开以后,局势会有大的变化。白沙河一战,官兵暂时是被打怕了,在调集更多的兵力之前,他们应该不敢前来浮山城闹事了。就算他们知道张准不在浮山所,也没有那么快做出反应来。调集兵力,拟定作战计划,可不是纸上谈兵,一蹴而就的。
    “出发!”
    下午,张准带着护卫队主力到达鹧鸪湾,在这里上船出海。
    杨国华已经准备好船只,大家上船以后,风帆缓缓的升起,战船慢慢的离开了鹧鸪湾,向南行驶,从麻湾驶向外面广袤无垠的大海。麻湾的出海口,有个小岛,叫做小黄岛。这是战士们在海洋上看到的唯一的陆地,只有一个小点点那么大。
    海上的世界,和陆地上完全不同。战船航行在海上,两边都是茫茫的大海,再也看不到陆地。波光粼粼,夕阳残照,一切都显得非常的新鲜。时不时的,平静的海面上,有鱼儿突然跳出水面,激荡起晶莹的浪花。
    护卫队的大部分战士,都是第一次出海,感觉特别的兴奋,晕船的人倒是没有几个。张准也允许他们在甲板上看看风光,提前接触一下大自然。这对于缓解晕船有好处。在以后的日子里,这样坐船奔赴战场的机会,以后还有很多啊!
    “老周,你真的决定好了?”
    吴清亮悄悄的问周正宇。
    “我决定好了。”
    周正宇脸色凝重的回答。
    “祝贺你!”
    吴清亮诚恳的说道。
    “你也一样!”
    周正宇冷静的回答。
    张准听到了两个人的说话,不经意的点点头,目光继续看着前方。
    前方,大海茫茫。
    吴清亮和周正宇两人,都是刚刚才转为护卫队主力的,职务都是队副。他们原来带领的游击队和武工队队长职务,由伤退司另外选人接替。吴清亮祝贺周正宇,是因为周正宇主动向张准申请,要到杨国华带领的水兵分队去。
    这是一个相当罕见的决定。
    浮山所军户祖祖辈辈,都是和陆地打交道的,根本没有人考虑过常年在海上讨生活。那是渔户才做的事情。如果没有必要,没有谁愿意踏入大海。因此,杨国华的水兵分队,尽管已经成立了一段时间,却没有一个兵员补充。没办法,大家都不愿意去。张准暂时也不希望采取强制的手段。
    周正宇自愿加入水兵,张准思索片刻,就爽快的同意了。这是一个很好的榜样。有他的先例,相信以后自愿加入水兵分队的人,会越来越多。于是,周正宇有幸成为了水兵分队的队副,成为杨国华的副手。现在,周正宇还处于学习航海的阶段。
    在周正宇的身边,是风扬易。
    风扬易内心激动,心潮澎湃,羡慕的看着眼前的这一切。
    浮山所的武力实在是他强大了,所有的战士,都是清一色的虎贲铳。几个军官还配备有短火铳。甚至还有战船!如果不是亲眼看到,真是难以想象,张准到底是怎么搞到这些东西的。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啊!
    不过,风扬易内心还是有点七上八下的,一颗心总是没有办法放下来。没办法,张准这次带来的护卫队人数,的确是少了点,只有六十人。敌人可是有五六百人啊,还不到敌人的一成,怎么可能打得过?而且,这些敌人里面,至少有三百名的家丁,这才是最令人头痛的。
    【今天的第三更送到~~~~还有300推荐票,总推荐就过万了~~~给力一点~~~~我要~~~~】
    '  '
第125章 炸开夏河城
    (0125)
    在大明朝,武将的家丁,往往是精锐部队的代名词。他们吃得好,穿得好,粮饷足,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战斗力强,是各个武将的杀手锏。更关键的是,他们和主人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因此,打起仗来,是相当的卖命。
    由于豢养家丁的费用很高,哪怕是总兵也养不起太多的家丁,因此,不到最后关头,武将是不舍得使用家丁的。但是,一旦将家丁投入使用,就意味着是决战时刻到来了,无论是武将,还是家丁,都必定会拼死血战,豁出去。万历年间,辽东总兵李成梁的八千家丁,就是典型的特例。
    “大人……我们的人是不是少了点?”风扬易终于鼓起勇气,向张准小心翼翼的问道。
    “我现在能动用的兵力,就只有这么多。”张准轻描淡写的说道。
    “这……”风扬易无语了。
    既然张准胜券在握,他担心做什么呢?
    抓住难得的机会,放松一下心情吧!
    从浮山所到夏河城,有几十海里的水路,战船航行的速度不是很快,估计要在入夜以后才能到达。夜色渐渐的降临,天地间昏暗一片,黑漆漆的海面,根本看不到任何的亮光。天上的月亮,迷迷蒙蒙的,好像是笼罩了一层轻纱,看起来格外的妖娆。月色清冷,海风宜人,实在是旅游休闲的好季节。
    戌时左右,杨国华指挥战船缓缓的靠岸。
    风扬易看了看四周,有些奇怪的说道:“大人,琅琊山还在前面,还没到呢。”
    张准沉声说道:“我们不去琅琊山。”
    风扬易微微愕然,失声说道:“啊?”
    不去琅琊山,不救他的同伴了?
    张准缓缓的说道:“我们直接攻打夏河城。”
    风扬易愣了愣,随即明白过来了。
    张准是要围魏救赵啊!
    夏河城是夏河寨千户所的统治核心,所里军官的眷属,都在城内。所有的物资和军械,也都在城内。只要张准他们攻打夏河城,附近的琅琊山的官兵,就不能不迅速回援。琅琊山的包围圈,自然而然的就瓦解了。围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