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伪君子-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很幸运,秦堪有个读书人的身份,它让秦堪得到了唐大才子的好脸色。
    秦堪早已不跟唐寅见外了,只要他愿意,任何人都可以从他身上体会到“倾盖如故”的美妙感觉。
    人与人的相交是一门学问,说穿了其实这门学问的含金量并不高,只要脸皮厚,没有交不到的朋友。
    业务员出身的秦堪深谙这门学问。
    “愚弟观唐兄凝视春雨,气沉丹田,似乎心有所感,莫非唐兄又有佳作问世?”
    唐寅苦笑:“本来偶得两句诗的,可惜被贤弟一声叫唤,没了……”
    秦堪顿时懊悔不已,他仿佛看见口袋里蹦出了两锭银子,头也不回的绝尘而去。
    眼睛眨了眨,秦堪脸上浮现出招牌式的坑人微笑。
    “好诗当有灵性,说不定再想一想便又回来了呢,来来来,唐兄,你我一见如故,莫如到你房中,我们切磋一下诗文……”
    唐寅病怏怏的神情顿时一振,看来秦堪的提议挠到了他的痒处。
    “如此甚好,甚好!”
    秦堪悄然撇了撇嘴。
    才子是才子,就是傻了点儿……
    **********************************************************
    进了唐寅的房间,见简陋的书案上堆了满满一大堆的诗稿和画作,秦堪的眼睛愈发闪闪发亮了。
    接下来便是切磋诗文时间。
    “唐兄,作诗怎能无酒?这不科学!”
    “啊?大早上的……”
    “店家,速速上酒来!”
    …………
    …………
    “唐兄,且满饮此杯……再作诗一首如何?”
    “哈哈,好!且听我作来……三杯浑白酒,几句话衷肠。何时归故里,和她笑一场。秦贤弟,此诗若何?”
    “很普通,不如你刚才那首作得好。”
    “我刚才作诗了吗?”
    “当然作了,千古佳句啊!‘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这才是好诗啊!”
    “啊?这……是我作的吗?”
    “当然是你作的!”秦堪很笃定地看着发呆的唐寅许久:“唐兄,……为何流泪?”
    唐寅四十五度仰望房梁,眼泪默默滑过脸颊:“我竟然被自己作的诗感动了……”
    “来,唐兄,且再满饮此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啊!唐兄高才,令愚弟惭愧万分,愚弟景仰您啊!”
    “啊?这也是我作的?”
    “当然是你作的!”
    …………
    …………
    唐大才子醉倒了,他醉得很深沉。
    秦堪坐在书案边,却没有一丝醉意,他在看着书案上成堆的诗稿和画作。
    才子就是才子,不得不佩服,唐寅之才能被后人传诵五百年,自然不是浪得虚名的。
    秦堪一张张翻看着诗稿,眼睛愈发明亮。
    使劲挠着头,中明之后,还有哪些佳句可以剽窃过来?
    “……九片十片十一片,飞到花丛都不见。”
    哎呀,好诗!谁作的?当然是唐伯虎。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又是好诗,谁作的?郑板桥?不!唐伯虎!这么伟大的诗,清朝大辫子怎么可能作得出来?
    **********************************************************
    唐寅趴在桌上鼾声如雷,秦堪坐在书案边奋笔疾书……
    许久之后……
    大醉的唐寅被秦堪摇醒,唐寅很不耐烦的咕哝着“我醉欲眠卿且去”。
    秦堪很执拗的摇晃着他的肩膀,怎么也不肯去。
    “唐兄,你今日作了很多好诗,每首足堪称为千古名句呀……”
    “是……是吗?”唐寅醉眼朦胧。
    “愚弟有个想法,不如将你的这些佳作全部印制成书,取名《伯虎诗集》,卖予江南士子们,让天下的读书人都沾沾你的才气,如何?”
    “好……随你,莫拦我睡觉……”唐寅迷迷糊糊,很不耐烦。
    “那咱们签个协议,画个押,卖书所得我们五五分成,如何?”
    “好……”
    “太好了,这里……对,这里,按个手印儿……”
    …………
    …………
    “唐兄,我六你四怎样?”
    “好……”
    “等着,我马上去改……”



第十一章 风靡江南
    发财了!
    这是秦堪走出唐寅房间后的第一个想法。
    这个想法令他忍不住想跳起来大叫几声“YES!”
    杜嫣千方百计想探出秦堪到底打什么主意,其实秦堪打的就是这个主意。
    说得好听叫暂借东风,说得不好听叫借鸡生蛋。
    唐寅诗画双绝,如果将一些可以流传千古的名句加入他本来已足够耀眼的光环里,那么这些诗句卖到市面上产生的经济效益,一定是一笔惊人的数字。
    这也是秦堪为什么选择借鸡生蛋,而非自己冒充才子的原因。
    像秦堪这样毫无名气,默默无闻,甚至曾被革除了功名的半吊子秀才,如果拿着一大堆千古佳句招摇撞骗,等待他的绝不是江南士子们的夸赞,而是整个文人集团的群殴。
    名气这个东西是看得见也摸得着的,“三年不鸣,一鸣惊人”这种事如果在大明真实发生,绝对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因为文人的嫉妒心比女人更重,更歹毒。
    可是如果这些千古佳句是江南第一才子写出来的,意义和结果便大不一样了。
    唐大才子写出多么永垂不朽的诗句都是正常的,符合逻辑的。
    把荣耀和光环全部送给唐寅,秦堪不介意吃这个亏,他看重的不是虚名,而是实实在在的雪花银子。
    清清白白的学问,在他眼里都可以用银子来衡量,现实主义者看重的是实际利益。
    ***********************************************************
    发财这种事,宜早不宜迟,在奔往小康的道路上应该马不停蹄,佛挡杀佛,否则便是对自己未来的荣华富贵极大的不负责。
    出了唐寅的房门,秦堪拿着新鲜出炉的佳句诗稿奔出客栈,打听过后,他找到了绍兴西城内一家名叫“研磨坊”的书社,书社掌柜姓黄。
    黄掌柜也是仕途无望的文人,于是干脆舍了脸皮经商。
    两人见面话不多,秦堪直接把署有唐寅大名的诗稿递给他。
    黄掌柜接过,刚翻了两页,便仰天流下泪来,和唐大才子一样,四十五度角。
    “人生若只如初见……好美的诗,唐解元不愧为江南第一才子。”黄掌柜眼中布满了哀伤。
    纳兰大爷害人不浅……
    “诗美吗?”
    “美,太美了!唐解元之才……”黄掌柜试图找个最高级别的褒义词来形容唐寅,可惜经商日久,文化水平退化,于是慨然一叹,尽在不言中,不过他的表情已经深深的表达出了他的敬佩和感动,就好像刚吃过撒尿牛丸,披着轻纱和初恋一起在海边奔跑,很销魂。
    秦堪移开了目光,他实在不想把这张扭曲坑洼的老脸定义为“销魂”。
    “唐解元这本诗稿能刊印成书吗?”
    “当然能,这等诗稿若不能刊印,世间何人有资格成书?人生若只如初见啊……”黄掌柜又流泪了,这是个感情很丰富的老板,他的初恋故事一定很坎坷。
    “很好,你出多少钱?”
    “啊?”
    秦堪只好耐心的解释:“出书要给稿费,就像下馆子要给饭钱一样,天经地义的,不能不给钱吧?”
    黄掌柜眨着泛泪的鱼泡眼,半晌没回过神。
    很明显,他还沉浸在“人生若只如初见”的凄美境界里,不愿回到现实里来。
    “品位如此佳作之时,你……你居然跟我谈钱,你,你简直……”黄掌柜一副女儿被强暴了的表情,气得说不出话来。
    如此清雅脱俗的诗突然跟阿堵黄白之物沾上关系,黄掌柜感情上无法接受。
    秦堪却理解错了他的意思,眼睛微微眯了起来,森然道:“……你想黑吃黑?”
    他发誓,如果姓黄敢说是,他一定一拳揍爆他的狗头。
    幸好黄掌柜是个聪明人,他及时的察觉到空气里的杀机,于是很快恢复了神智。
    “刊印千本,我给唐解元一百两银子润笔。”
    秦堪立马接口:“刊印五千本,给二百两银子,以后每加印千本,给五十两,行就行,不行我再换一家书社,江南文昌之地,书社多如牛毛……”
    黄掌柜急忙拉住他,苦笑道:“这位兄弟,生意是慢慢谈成的,何必如此着急?”
    “我不能不急……”
    “为什么?”
    “唐解元现在躺在客栈里,饿得只剩一口气了,等我拿钱回去吃饭,再晚一点莫说人生初见,最后一面都见不到了。”
    黄掌柜犹豫片刻,使劲一跺脚:“行!二百两!”
    “立据,画押,给钱,谢谢。”
    *********************************************************
    绍兴疯狂了,苏杭疯狂了,江南疯狂了。
    数日前,江南第一才子唐寅出了一本《伯虎诗集》,诗集里每首皆可称名传千古之佳作,购者无不欢欣若狂,更有士子被感动得失声痛哭。
    才子,名副其实的大才子,江南文人的骄傲!
    其中“人生若只如初见”一首,更令许多深闺小姐如痴如醉,珠泪涟涟。
    自太祖皇帝首创八股文以来,大明的文人儒士为了八股可谓绞尽脑汁,这种文体实在不是什么好东西,它制约了文人的思想,让人跳不出八股的怪圈,它只是皇帝加强统治的一种工具,导致了民间仕林文风不自由,思想不自由,所以自大明立国以来,罕有传之千古的诗词佳句问世,不能不说,这是一种文明倒退。
    在这样的大环境里,竟然有一本诗集,里面的诗作皆可称佳句,皆可永垂万世,怎能不教文人们疯狂追捧?
    唐寅的名字再一次传遍了江南的大街小巷,他成大神了。
    世人喧嚣之时,秦堪却躲在客栈的房间里,俊脸噙着几分若有若无的讽刺笑容,志得意满的……数银子。
    好多银子啊。
    诗集大卖,书社黄掌柜加印又加印,银子送了一次又一次,除去给唐寅的四成,秦堪独得六成,加起来大约三百多两了。
    人生的第一桶金,晃得他眼睛发花,耀眼的银色光芒像天堂里的云朵,舒适,安宁……
    砰!
    房门被人一脚踹开。
    一道修长高挑的倩影出现在他眼中。
    秦堪眼皮一跳,下意识搂住了堆满一桌的银子。
    来者是熟人。
    “来抢钱?”秦堪的脸色不怎么好看。
    “不是。”
    “那你来干嘛?”
    “登门造访。”
    秦堪指了指被杜嫣踹得奄奄一息的房门,淡定道:“你管这种方式叫‘造访’?”
    杜嫣小嘴一撇:“赔你就是了。”
    秦堪叹道:“大小姐,我已将罚银交给你了,咱们不是互不相欠了吗?你还来找我干嘛?”
    “我只是想来看看那位江南才子被你坑死了没有。”
    今天的杜嫣好象并不开朗,踹门的气势都比往常弱了一截,秦堪感到很不适应,她应该再霸气一点的。
    朝上一指,秦堪淡淡道:“那位江南才子住楼上,上楼左拐第三间,出去时请关上门,谢谢。”
    杜嫣没了往常的火爆脾气,反而有气无力的叹了一声,起身把门关上,然后自顾在房里搬了张胡凳坐了下来。
    秦堪脸直抽抽,她还真不拿自己当外人……
    孤男寡女共处一室,她就不怕名节有污?老爹怎么教的。
    俏目淡淡朝桌上的银子一扫,杜嫣没有追问银子的来历,只是淡然道:“你又坑了这么多银子?”
    秦堪奇怪的看她一眼。
    这姑娘今天不大正常,眉宇间掩饰不住的愁意。
    ——难道罚别人款时被人打了?
    秦堪无法遏制自己心里冒出来的恶趣味。
    杜嫣轻轻叹息,若有所思:“你这人是个有办法的……”
    秦堪抿嘴不言。
    这女人脸上分明写着“麻烦”两个字,若搭理了她,恐怕她的麻烦会把自己撩进去。
    大家不算熟,还是保持仇人这种纯洁关系比较好……
    秦堪不搭腔,杜嫣俏脸也紧紧绷着,怎么也不肯再张嘴了,却又不离开,两人相对而坐,陷入了尴尬的沉默。
    砰!
    房门再次被踹开。
    秦堪长长叹息:“今天是什么日子,为何大家造访的方式都如此别致?”
    唐寅拿着一本诗集出现在他面前,浑身颤巍巍,指着秦堪直哆嗦。
    “为什么?告诉我为什么!”唐寅咬牙低吼,面孔扭曲得像早点摊上的麻花。
    “什么为什么?”秦堪气定神闲。
    “为何不跟我商量,便出了这本诗集?”
    “谁说没商量?你连手印儿都按了……”秦堪掏出一张协议在他面前晃啊晃。
    “你……”唐寅语结,随即怒道:“人生若只如初见是我作的吗?”
    “当然是你作的。”
    “咬定青山不放松也是我作的?”
    “当然。”
    唐寅彻底爆发了,一把揪住秦堪的领子,通红的面孔喷着怒火,扬着手里的诗集极度狰狞道:“那么,这首‘山下一群鹅’,也是我作的?”
    *********************************************************
    PS:不知不觉有推荐了。。。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明天开始两更,就算没有两更,也尽量保持两更的字数。。
    望大家欣然投票,奔走相告,鞭炮庆祝。。。



第十二章 原形毕露
    “下河捉鹅医肚饿,吃完回家玩老婆。”
    诗这个东西,其实见仁见智,大俗即大雅,毛太祖不也曾经说过“不准放屁”的雅句吗?
    至少在秦堪看来,山下一群鹅这首诗很通俗,老少咸宜,文盲都听得懂的诗自然是好诗,当年白居易先生就是这么干的。
    很显然,唐大才子不这么认为。
    “这是一首什么狗屁东西,竟然放在我的诗集里?”唐寅出离愤怒了,一世才子英名,因为这首诗一朝尽丧。
    “这首诗……难道不是你作的?”秦堪使劲挠头。
    他也糊涂了。
    秦堪不是大学中文系毕业,能记得这许多佳句已然是如有神助了,偶有差错在所难免,对一个几天前还挂在房梁上吊颈的人来说,实在不该用圣人的标准去要求他。
    拍了拍脑袋,秦堪发现自己真的张冠李戴了,好象这首诗是周星星版唐伯虎里,四个猥琐的江南才子一起合作的……
    唐寅的表情很愤怒,眼神中有一种将他除之而后快的浓烈欲望。
    秦堪咧了咧嘴,有些尴尬。
    读书人这都什么毛病呀,一首歪诗而已,何必搞得像杀了他全家似的?凡事为何不朝好的方向想想?比如你房间里的二百多两稿费,以及……交到我这么一个让你有钱买桃花坞别墅的聪明朋友。
    说起桃花坞……
    唐寅见秦堪抿唇不语,暂时放过山下那群鹅的事儿,又翻开诗集,指着某页印着的另一首诗,这回他的表情很精彩,好像被鬼吓到了似的。
    “这首诗啥意思?‘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秦堪有点不耐烦了,眼睛微微一眯:“这也不是你作的?”
    睁眼说瞎话就不对了,读书人都是这种蹬鼻子上脸的德性?
    “当然不是我作的!”唐寅神情气愤,又带着几分惊异:“我连桃花坞都没买下来,怎么可能作得出?不过……这首诗我只在心中打过几次腹稿,有几句关窍之处一直不通,为何诗集上这首与我所思不谋而合,而且我苦心冥想的几处地方也契合得如此完美?”
    秦堪使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