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第一强兵-第2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是袁绍心里的一根刺,从未对人说过,但曹操和他是多年的交情,又岂会看不出?
    这根刺被触动,才是袁绍暴怒的最终原因。
    真实原因不能对人明言,他也只能迁怒了,沮授是第一个被迁怒的,第二个就是张颌。
    于是,他派出了许攸这员干将,嘱咐后者,就算全军覆灭,也要敦促张颌出兵,攻袭王羽的后路。同时,他让郭图去通知刘岱,请对方在张颌出兵之后,予以配合,他的主力大军十日内必至!
    去寻刘岱须得绕路,一时三刻来不及,但公孙瓒退却后,安平境内已经恢复了通行,若是赶得快,三天也能走个来回了,毕竟只是传个口信而已。
    许攸果然回来了,接到召唤后,来的很快。袁绍刚刚梳洗完毕,坐到摆满早膳的桌案前,许攸就到了。
    “许攸参见主公。”
    袁绍抬头一看,只见许攸发髻散乱,满脸尘土,形容狼狈之极,不由愕然问道:“子远,你怎么搞得这般狼狈,莫非是连夜赶回来的?”
    “军情如火,攸不敢不尽力。”许攸摇摇晃晃的一拱手,看上去都有些站不稳了,十足一副劳苦功高的模样。
    “子远辛苦了。”袁绍大觉欣慰,感慨万千道:“若是天下士子都如子远一般忠于任事,不辞辛劳,何愁不江山永固,开创出一个清平盛世来?”
    “主公过奖,攸愧不敢当。”许攸大喜,面上却不露声色。
    “有功当赏,有过则罚,古之圣主,无不如此,子远何愧之有?”袁绍欣慰的,不仅是许攸不辞辛劳,更重要的是,许攸懂得他的心,而且以此为己任,不遗余力的努力着。
    在袁绍的幕府,很少有人会提及大汉如何如何,因为袁绍从来不提,对于冀州的目标,他更喜欢用‘开创’一类的字眼,而且对盛世二字,也是情有独钟。
    众人都顺着他的口风说话,但真正懂得其中的意思,并且不避讳于此的人,却不算多。哪怕是郭图、逢纪这些嫡系,也没有许攸表现得这么热切,这么合他的心意。
    “天下英雄虽多,却皆有其短,论气度,论德行、论名声,能成此开天辟地之功者,除主公外更有何人?许攸何幸,得附骥尾,又岂敢不尽心尽力?”
    “哈哈哈,子远知吾心也。”袁绍心怀大畅,高声吩咐道:“来人,再上一副膳食来,孤要与子远共膳。”
    有侍从应命而去,许攸再次一揖到地,满脸激动的谢道:“多谢主公。”
    同吃同睡,在这个时代,就是主上对臣下最得力的笼络手段了。袁绍身份高贵,当然不会轻易跟人同床,但同膳还是时有发生的,通常都是在他心情极度喜悦的时候才会发生,由不得许攸不兴奋。
    说老实话,要不是这个基础打得够好,等下说起正事,许攸还真有点发憷。
    早饭毕竟不是酒宴,再丰盛也吃不了多长时间,等许攸放下筷子,袁绍就开问了。
    “子远,此行可有见到张将军,他为何始终按兵不动?他这次总该奉令了吧?”
    “这……”最怕的问题来了,饶是思忖了一路,可许攸还是有些迟疑,感觉袁绍的眼神中带了一丝凌厉,他这才硬着头皮回答道:“主公,攸此行并未见到张将军……”
    “嗯?”袁绍脸色一沉。
    “主公有所不知,那王羽在清河广布密探,外来人寸步难行,而且,越接近鄃城,来回巡哨的游骑就越多……臣冒死到了城下,发现城中已经堵死了城门,身后追兵追得又紧,故而只能留书予张将军,并未进城。臣无能,请主公责罚。”
    袁绍神情稍雯,过了一会儿,恨恨说道:“这个张颌,真是个外强中干的无能之辈!先前孤令他守住清河,封住王羽西进之路,他不听令,贸然出战,招致惨败,令得冀州局势糜烂至今。现在孤三令五申命他出战,他却又被吓破了胆子,成了缩头乌龟,徒令孤遭人嗤笑!可恨,至为可恨!”
    说着,他又转向许攸,确认道:“子远,这次,孤的亲笔信,你是亲手送进城了吧?”
    “是。”许攸低头应道。
    信肯定是进城了,去了二十人,回来了俩,伤亡是惨重了点,但终究是把情况反馈回来了。至于他舍命冲到城下,那就是纯属杜撰了,青州的游骑那么凶,他许子远还要从龙立功,名留青史呢,哪能那么不爱惜自己的性命啊?
    “那就好。”袁绍点点头。许攸的小心思,他其实都猜到了,但他不打算计较。
    什么是忠臣?只要步调一直和主上保持一致,就是忠臣。在这个基础上,若再有点做事的能力,那就是能臣了。至于怕死、贪财、人品不好、欺上瞒下、没有节操,这都不是大毛病,没有这些毛病的人,当主公的能放手任用吗?
    就比如那个沮授,还有之前那个田丰,这些不识相的,就算暂时捏着鼻子用了,迟早也要设法解决掉他们的。比主公还能干,还总是跟主公对着干,这是臣子应该做的事吗?
    荒谬!
    只要信送进去了,是不是亲自去就不是很紧要了,张颌还是不肯听令,将来自然有他的好看!
    袁绍缓缓说道:“还有一事,非得子远你走上一遭不可。”
    许攸心中一动,继而大喜:“主公,您终于下定决心了?不过,若是张燕真的退走……”
    “乱臣贼子,迟早也得解决,正好顺便料理了。”袁绍一脸杀气的说道:“孤好言相劝时,他不识相,现在么,哼,已经晚了!”
    “必如主公所愿。”
    “好!”袁绍深深的看了许攸一眼:“记住,要速战速决,不要耽误了时辰!”
    “主公放心,许攸去了。”
    “去罢。”袁绍摆了摆手,心中一阵激荡,终于,到了彻底解决这个心腹大患的时候了。
    (未完待续)


三二八章 速战速决
    秋风正冷,夜色浓重。
    贾诩紧了紧身上裹着的大氅,嘴里叽叽咕咕的抱怨着什么,眼睛却瞬也不瞬的盯着手中的文卷,神情随意,眼神凝重,活像是精神分裂了一样。
    当然,熟悉这位青州首席幕僚的人都知道,贾先生全神贯注工作的时候,就是这么一副模样。至于他到底在抱怨些什么,那就不好说了。
    也许是天气太冷,也许是晚膳不够丰盛,再或许是什么其他不相干的,但通常来说,工作量问题,是贾先生最大的心结所在。
    刚放下一卷文书,拿起另一卷,一阵冷风忽然卷了进来,带着初冬的气息,直透入骨髓似的,冻得贾诩打了个寒颤。
    贾诩倒是没发火,不是他脾气好,而是与冷风一同进来的,还有一丝浓郁的香气,这味道他再熟悉不过了,是参汤。
    要说这位小主公用人虽然用得狠了点,把女人当男人使唤,把男人当老黄牛使唤,不过这份体贴劲,却让一众幕僚心里都暖烘烘的。
    大军在外,供应自然不比在青州,王羽及徐晃、太史慈众将与将士们同饮同食,吃的都是最差的事务,但对幕僚们的供应却从来没缺过。
    正餐、被服就不用提了,这姜汤是每晚不断的,早上起来还有精美的点心和奶茶——和烈酒一样,这又是个新鲜玩意,贾诩在西凉活了半辈子,从来不知道,奶和茶混在一起,居然有这样的效果。
    茶的苦味溶于奶的香甜之中,奶的腥味则被茶的清新之气一扫而空,难怪主公那么有把握展开对辽东的海贸呢。只要辽东来了人,尝过这奶茶之后,焉能不买上一大批?
    尽管贾诩对士为知己者死这种傻事从来都不以为然,但这些细节依然给了他不小的感触,他都这样,更何况其他人?
    田丰刚来时用的还是假名,显然不打算把家族拖进来,可这一次,他却主动提出将家人接到青州,之后就恢复本来身份,利用在冀州的人脉关系,为王羽平定河北的大业添砖加瓦了。
    想到这里,贾诩也是感慨万千,人生如梦,际遇无常,谁能想到跟着董卓到洛阳打了个转儿,就一口气转到了青州,又到了河北呢?本来只想苟全性命于乱世,谁想却卷入了一连串惊天动地的大战。
    眼下是个难关,但只要过了这道坎,就鱼化鲲鹏,再也没人能阻挡主公的全面崛起了。
    一时间,贾诩也有些心神激荡,因繁重工作而来的疲劳,似乎也一扫而空了。
    他指指长案的角落,头也不抬的说道:“放那儿好了。”
    长案上堆满了各式文卷,也只有角落上,能有些空余了。
    “文和,你这般勤于政事,实在是让人欣慰啊。”送参汤的人却没什么眼力价,放下汤碗,不忙便走,反而感慨起来。即便以贾诩的沉稳,也被这熟悉的声音的吓了一跳。
    “主公?您怎么来了?还亲自……诩惶恐,不胜惶恐。”贾诩抬头一看,眼前这个笑眯眯的少年,不是王羽又是哪个?他连忙挣扎着起身,却因为盘坐得太久,脚酸腿麻,扑腾了好几下,却只是站不起来。
    “巡营回来,见你这里的灯还亮着,顺便来看看,没什么大事,你且不用起来了,怪麻烦的。”
    汉朝还没人用椅子,正坐的时候是跪坐,平时就是盘腿,王羽自己就挺不习惯的,一直琢磨着做几把椅子出来,只是因为太忙,始终没腾出来时间,而且移风易俗这种事,也是很棘手的,所以就暂且搁置了。
    王羽拦是拦了,但贾诩终究还是站起来见了礼。在这位三国情商第一的高人身上,恃宠而骄,蹬鼻子上脸这种事,是绝对不会发生的。别看他平时显得有些惫懒,但无论是君臣之间,还是与同僚相处,分寸,在贾诩身上挑不出半点正经的毛病。
    “诶,都说不用这么多礼数了,算了。”王羽知道这事儿没法劝,叹口气,自己坐下了。
    “君臣之礼不可废,没有上下之分,军中岂能令行禁止?”行过礼,贾诩也坐下了,他知道王羽不喜欢这些繁文缛节,但随着势力的扩张,幕府的完备,这些东西迟早还是要摆上台面的。
    刘邦当年也经历过这样的转变,起兵之处大咧咧的不拿礼节当回事,将来被主上记恨,那就覆水难收,悔之晚矣喽。
    “主公今天来……莫非是与袁绍的动向有关?”王羽另一个习惯就是做事直截了当,不喜欢兜圈子,所以贾诩也是开门见山,直入正题。
    “嗯。”王羽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痛恨神色,“袁绍丧心病狂,竟然为了打内战,要引狼入室,拿大汉朝的江山,中原的气运做赌注!便将其千刀万剐,也难消其滔天罪孽!”
    “……”贾诩听得直愣神。
    一向以来,王羽与人争锋,都很好的把握了分寸,几乎从未被自身的情绪所影响过。哪怕是与白马义从结下了血仇,使得龙凑之战为尽全功的麹义,他都没念叨过,反而还有欣赏,乃至招揽的意向。
    如今,他却对袁绍这般恨之入骨,而且还是这么个理由,难怪……主公和公孙将军这么谈得来呢。
    其实,这个时代的胡汉之别,没有后世那么严重,因为胡人始终是失败者,都是向大汉俯首称臣的臣子。
    驱使胡骑作战,袁绍也并非首开先河,当年张纯之乱,朝廷就向匈奴人下了旨意,令其赴冀州助战。虽然因为价钱没谈拢,匈奴人再次展现了反复无常的本性,但由此可见,朝堂主流的观念,他们并不排斥驱胡骑作战。
    就在边塞,贾诩对此有着颇为深刻的了解,在朝廷重臣们的眼中,胡人和汉民没多大区别,他们认为,前者没脑子,后者更危险。
    黄巾之乱,就是后者危险性的集中体现。至于胡人,那群没开化的野蛮人,也就是抢抢财货杀杀人,偶尔在放个火什么的,就很知足了,不会盯上中原的花花江山,盯上了也没能力篡夺。
    贾诩不认同这种观点,但他从前也都是努力的在适应,所谓曲高和寡,鹤立鸡群这种事是要不得的,想要长命百岁,就得和光同尘。现在么,既然主公不那么想,转个弯倒也不难。
    待王羽低沉的咆哮声滚过,贾诩轻声问道:“这么说,计划要施行了?”
    “嗯。”王羽点点头。
    汉胡之分的理念,他也和其他人探讨过,也知道主流观点是什么样的。在朝堂上和士林中,几乎没人把那些野蛮人和失败者放在眼里,哪怕三辅之地都差点丢了,公卿们依然用高高在上的姿态,俯视着对方。
    这时代讲究名士效应,朝中公卿就是名士中的翘楚,他们的态度,就是当代的主流观点。至于草民们想什么,那很重要吗?
    但王羽绝对不会这么想,他翻阅过华夏几千年的历史,知道这种观点最终导致了什么。若非司马家的那些败家子孙,纷纷引胡兵为援,岂会有其后的五胡乱华,岂会开启了野蛮人的多次入侵?
    好在,现在他已经是一方豪雄了,观点什么的,只要表露出来就可以了,不用煞费苦心的说服别人。
    上行下效,他的理念,会自然而然的影响势力内部的舆论风向,迟早有一天,视胡为仇,对胡虏保持足够警惕的观念会深入人心,中原大地再不留给野蛮人一丝一毫的趁虚而入的机会。
    当然,要实现这个目标,眼下这一仗就是一道坎。
    “文和,以你看来,条件成熟了吗?”王羽问道。
    “眼下张颌尚算稳定,短期内,应该不会有异常举动,但时间过得越久,不可控的因素就越强,虽然暂时可以不必理会,但若稳妥起见,还是防备一下的好。”
    大军南下后,对张颌的盯防,就是贾诩的职责了。心理战本来就是他最擅长的,而心理战也很重视效果的持续性,贾诩连日来的辛劳,倒有一半是用在这上面了。
    “刘岱比从前长进了些,他应该是铁了心要坐山观虎斗,等袁绍的主力到达后,才出兵助战了。袁绍不到,就算我军将曹操彻底击溃,他也不会渡河的。”
    贾诩不屑的笑道:“他不但不打算渡河,而且还抓紧时间在构筑防线,最新的情报显示,他在大河南岸已经修筑了三十多个烽火台,十里一个,日夜有人守卫眺望,一有风吹草动,就点燃烽火示警,看来是被文则的疑兵吓坏了。”
    王羽冷笑有声:“色厉内荏之徒,就这点胆量,也敢摆出围攻某的架势?烽火台,烽火台要是有用的话,还要名将们作甚?”
    “主公说的是。”
    贾诩附和道:“兖州兵精,却少经战阵,曹军久经沙场,装备却不尽人意,刘岱本无胆之人,却又猜忌多多,迟迟不肯与曹操合流,孤军作战,又担心不是我军对手,只能在河岸摆出严防死守的架势,别的不说,这气势首先就弱了。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刘岱此举,实乃自取灭亡之道啊。”
    感叹一声,贾诩话锋一转,问道:“主公意欲何时发动?”
    王羽毫不犹豫的答道:“宜早不宜迟,当速战速决!”
    (未完待续)


三二九章 夜袭茌平
    茌平虽然很繁华,但城却不大,这里没有内城、外城之分,也没有护城河,虽然有一道城墙,不过年久失修,长满青苔,墙根底下灌木成片,完全没有雄城的气势。
    然而,这里却是个易守难攻的险要之地。
    因为这里的地势,正好处于河湾之间,黄河自西而来,在茌平城西拐了个弯,三面环绕的将茌平城围在了其中。
    以黄河为护城河,天下间,还有哪个城池能比这里更犀利?
    没有黄河的南门也不算是弱点,出南门不过数里就是茌山。山势虽不高,却与城池紧密呼应,只要在山上屯驻一支偏师,就能让攻城者有首尾难顾的感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