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第一强兵-第2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千钧一发之际,白马银枪的身影出现在了战事最激烈的地方,长弓所向,无不披靡,清朗的喝令声随之传来:“放箭!无差别射击,全力放箭!”
    这样残忍的命令,匈奴人倒是经常用,以他们的习性,只要不是同部落,有血缘关系的人,都被他们视为外人,都可以被牺牲。如果战局需要,放箭将敌人和自己人一起杀死,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别看大伙儿现在折腾得欢,等单于的大纛出现后,照样得往两边逃窜,马蹄和弯刀可不长眼。骑兵最重要的就是速度,没了速度会怎么样,之前的战事已经很好的验证了。这种时候,谁敢挡在单于马前,可没人管你是不是自己人。挡路的都是敌人。
    匈奴人习惯了这种逻辑,但汉军却很少采用,他们对袍泽之情是很重视的。突然来了这么一出,胡骑大为不适应,连反应都慢了一拍,很致命的一拍。
    汉军对主将的命令毫无异议,当下开弓曲射,长箭如雨般落下,毫无差别的将缠战中的双方笼罩其中。
    激战骤停。
    反应不及的胡骑只能仰天狂呼,像是在质问长生天,汉人为什么会和变得跟胡人一样,这不合情理。
    长生天默然,青州骑兵则给出了最好的回答。
    箭雨落下的一刹那,骑兵们纷纷伏倒在马上,手中的骑盾还不忘护住马头。他们身上有甲,最擅长挡箭的纸甲,无差别的弓箭攻击,对他们来说构不成致命的杀伤,唯一的顾虑,只有战马而已。
    不走运,因战马受创而落马者当然会有,但只是少数人而已,比起被胡骑缠住,遭受胡骑主力的冲击,孰轻孰重,还是很容易分辨的。
    “撤!”银枪指向北方,赵云毫不拖泥带水的指挥骑兵转进,于夫罗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敌军在面前退走。
    “大单于,咱们追不追?”
    于夫罗向北望了一眼,袁军已经和羽林军战成一团了,和袁绍夹击羽林军固然不错。可那样做的话,这场仗就变成自己的独角戏了,无法达成消耗袁绍的目的。
    何况,敌人最大的威胁——那些刀斧手还在发动攻击,如果转向,就是将自己的侧面暴露在对方的刀下,再加上那支滑溜无比的轻骑……太危险了!
    他迅速做出了决断,弯刀笔直的指向东方:“不要追!继续向前,先冲垮汉军的刀斧手!”
    青州刀斧手很强,正面与骑兵对撼也不落下风,可他们的强大有两个条件:一是骑兵的速度不能太快,阵型也不能太密集,否则刀斧阵就会承受不住冲击而断裂,顶都顶不住,更别提反扑了。
    第二就是体力,没有人能身披重甲,挥舞重达数十斤的刀斧鏖战几个时辰。打到现在,两次发力猛攻,他们应该已经很疲惫了,用最强的势头,击溃这支强军,才是最佳的策略。
    “长生天保佑大单于!”感受到了于夫罗的决心和战意,提问的胡将猛然振臂高呼。
    “大单于!大单于!大单于!”数万胡骑齐声呐喊。
    “当苍狼重现世间,地面上长出红色的野草!喝狼奶长大孩子们,可曾记得你祖先的荣耀……”先前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的祭祀们又钻了出来,以古怪的语调高声吟唱。
    “我们是苍狼的子孙,骏马是我们的翅膀……”骑兵大潮汹涌澎湃,挡在路上的胡人纷纷退开,让出了一条笔直宽敞的大道,宁可从背后挨上汉军一刀,也不肯继续奔逃,阻碍大军的冲锋。
    狂澜之下,皆成齑粉!
    精骑退避,摧锋力疲,谁能迎难而上,力挽狂澜?
    激昂的号角声响起,汉军阵列再变,刀斧手停下了脚步,后排的长矛手大踏步而前,无数声呐喊,化成了时代最强的音符!
    “为国羽翼,如林之盛!百死报国,青史留芳!”
    胡骑锋芒所指,一个密集的方阵迅速成形,长矛如林而立,勇士视死如归!
    (未完待续)


四一二章 愈演愈烈
    无坚不摧的矛,撞上坚不可摧的盾,结果将会如何?这个问题,就连问题的提出者,大师韩非都没能给出答案。
    事实上,这个问题根本就没有答案。
    狭路相逢勇者胜!无坚不摧还是坚不可摧,光靠嘴巴说是没用的,只有用尽全力,正面碰撞过,才知道到底谁的称号名副其实!
    “冲啊,我们是苍狼的子孙!”
    于夫罗没有回避,敌军结阵太快,刚好拦在了他的面前。在那之前,他已经完美的控制好了节奏,两军交战的一刹那,战马的速度刚好达到极致。无法避让,也没必要避让!他是苍狼的子孙,有长生天的眷顾,没有任何敌人值得他回避!
    “为国羽翼,如林之盛!百死报国,青史留芳!”
    对于匈奴人把中原当做牧场,让牧场上长满红色野草的最高理想,羽林军的将士们有着极大的异议。他们也喊出了自己的理想,并且用行动证明,那不是单纯的口号!
    “轰!”洪水撞上了堤坝,刹那间,战号声和嚎叫声都被湮灭,天地之间充斥着的,唯有不尽的轰鸣声。
    仿佛求死一般,最前列的胡骑用弯刀挡住了战马的眼睛,在到达矛林之前,纵马飞跃!
    他当然知道自己死定了,可为了实现祖祖辈辈的理想,为了将全天下变成牧场,他毫不畏惧,用最英勇的姿态拥抱死亡。
    面对扑面而来的危险,羽林将士同样毫不畏惧,训练有素的举矛刺击。
    一支长矛刺入马身,鲜血飞溅,人马的冲势毫无减弱的迹象,反倒是矛杆承受不住压力,弯成了半弧。持矛者毫不动容,坚定的握着手中的长矛,没什么可担心的,袍泽的支援很快就会到来。
    第二支长矛准确的找上了马上的骑士,与第一柄长矛互为犄角,互为依靠,飞马的冲势顿时一缓。垂死的骑士不甘心决死一击就这么终结,奋起最后的力量挥舞着弯刀,试图砍断矛柄。
    然而,第三支,第四支……十支以上的长矛,从不同角度刺了过来,牢牢的顶住了巨大的冲击力。决死一击化为无形,勇猛的骑士颓然垂下了手臂,人已死,手中却仍然牢牢的握着弯刀。
    跟进的骑士没有被这一幕吓到,事实上,大多数人根本就没有观察的余裕。不论是否如第一名勇者一样勇猛,身在全速行进的骑兵大潮之中,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的向前,向前,向前!
    不是自己撞个粉身碎骨,就是把敌人踩成肉泥。
    骑兵的前赴后继的冲了上来,有人纵马飞跃,更多的人放马直冲;不管敌人怎么做,羽林军的回应始终如一,攒刺!
    一支长矛挡不住一匹飞奔的战马,一支不够就两支,两支不够就四支!
    正如太史慈所说,以前北军为基础,于禁一手打造出来的这支军队中,没有万人敌的猛将,只有袍泽相互支持的力量。单独而论,这种力量微不足道,但数百成千名勇士集结起来,就是一股不可抵挡的力量!
    正是这股力量挡住了胡骑的锋芒,将其撞了个粉碎。
    当然,这不是终结,而是开端。
    胡骑的列阵方式,注定了骑兵的冲势只会越来越猛,越来越多!
    锥尖刺不破不要紧,铁锥也可以化成铁锤,砸也能砸烂三千多步卒临时构筑的防线!
    战斗从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随着骑兵攻势全面展开,长矛阵再难保持先前的完整。
    最前三排的将士,几乎在转瞬之间就被一扫而空。骑兵的冲击力太强了,在悍不畏死的胡兵的驱使下,战马都是全速撞上来。即便是制作精良的长矛,也不可能反复承受这种撞击;在这种冲击下,持矛的将士同样也难以幸免。
    矛折人伤,随即便被淹没在了后续的骑兵大潮之中。
    用长矛阵抵挡骑兵,没有强弩加刀斧那么让人热血沸腾,但惨烈处,却更在其上。
    矛阵像是被洪水反复冲刷的堤坝,不断的变薄,每一个瞬间,都有十数以上的将士伤亡。但他们的付出不是没有代价的,骑兵的大潮也在减弱,消退,狂猛的冲势生生的被挡住了!
    “汉军都是不要命的疯子吗?想就这样挡住本单于的大军?想得美!吹号,吹号,命令后军速速支援!”眼见王帐卫士前赴后继,整群整群的消失在矛戈之林中,于夫罗心都要碎了。他状若疯狂的大叫着,试着用一切方法扭转局面。
    没错,他还有后续兵力,就算第一阵冲不下羽林军的防线,等第二序列,第三序列赶到,对方也只有败亡一途。可是,面对准备如此充分的敌人,他怎能想象,对方会将全部希望都寄托于此?
    王羽层出不穷的手段和布置,让他的心都在发颤。
    最初被那个奇葩阵势给迷惑了。见识过强弩和刀斧的组合后,于夫罗又认为,王羽的重点在于引袁绍出来,聚而歼之。可事到如今,他再迟钝也明白了,青州军的作战重心,始终放在对付自己这边。在山下和袁绍对峙并且交战的,始终也只有半个羽林军而已。
    他亲率的三千王帐亲卫攻势受阻,速度已经不可避免的慢了下来,想要给后军让出通路,就得转向朝两旁让开。而就在羽林军发动阻击的当口,催锋和射声二营也完成了变阵,整支兵马变成了雁行阵,组成两翼的,正是强力的刀斧手。
    只要他敢往两边让,失去了速度的王帐亲卫不会比呼厨泉和去卑的表现更好,一旦接战不利,形成溃退,那……他不敢再想下去了,吼叫道:“想办法告诉袁绍,青州军分兵了,和他们作战的不是完整的羽林军!让他们加大攻势,尽快打破对方的防线,减小主战场的压力!”
    一声令下,狼烟再起,袁绍很快就收到了消息。
    其实,即便于夫罗不传讯,袁绍也能判断出敌情,密集阵型阻挡骑兵,本来就是克制骑兵最基础的手段。徐晃的摧锋营擅长硬冲硬打,并不擅长这种阻击的战法,而且那冲天而起的战号无疑已经表明了那支长矛兵的身份。
    意识到当面的敌军兵力不足,袁绍当即发出了催战的命令。
    可高览虽然忠心,但对战局却有着自己的判断,出战没问题,但没试探出敌军的布置,找到敌军的破绽前,他却不肯贸然强攻。
    袁绍一连几道命令,都收效甚微,有鉴于张颌的前车之鉴,他也不敢态度太差。河北大将已经没几个了,万一把高览给逼急了,降了青州军,那这仗也不用再打下去了。
    匈奴人没想象中那么猛,青州军只分出了一部分力量,就把于夫罗搞得焦头烂额,若是没了高览牵制,全力以赴,说不定……高览不肯奉令,最好的办法无疑是袁绍亲自到阵前督战,这样高览想叛变也没机会,说不定高览抗命,打的就是这个主意。可踌躇再三,袁绍还是不敢,他可没忘,王羽还没动呢!
    王羽身边倒是没什么兵了,可他本身就相当可怕了。如果被王羽觑见自己位置,率亲卫突击过来,谁能保证自己的安全?
    自己不能去,最好就是派个监军,或者调遣点援军过去了。
    袁绍本就在考虑,于夫罗这一催,更是让他别无他法。转头看看,他又是一阵心酸。
    文臣都是面如土色,勉强点将,恐怕也起不到什么作用。武将这边更是凄凉,能打能拼的,死的死,降的降,只剩下个硕果仅存的文丑了。可文丑要统带骑兵,顺便保护自己,不能轻易放出去,于是,选择的余地就很小了。
    他的目光在众人身上逡巡着,所到之处,无不退避,愣是每一个人敢于他对视,最后,他的视线落在了一名须发皆白的老将身上。
    老将倒是表现得很有气魄,不但没回避袁绍的目光,而且主动站了出来,拱手道:“韩琼愿为主公分忧!”
    袁绍心中一暖,眼角一酸,眼泪差点没流下来,他颤巍巍的扶住对方的臂膀,动情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韩老将军,此战胜负,天下兴衰,就全靠你了!”
    “末将愿效死力!”韩琼再次抱拳为礼,高声应诺:“我那侄儿的仇,正好也在今天算上一算!”说完,便转身点兵去了,作风倒是极为利落。
    望着老将的背影,袁绍感慨万千:“四庭柱一正梁,孤麾下还是有上将的,只愿老将军旗开得胜,不使乱臣贼子乱我江山。”
    挡在袁绍身前的最后一道营垒也被袁军主动打开,八百余名身穿黑色铁甲,手持长矛大戟的壮汉怒吼着冲进战场。
    锋樱处,老将手持点钢枪,须发皆张,勇不可挡。
    这是袁绍的亲卫,一向由韩琼叔侄统带,入主冀州之初,袁绍曾收集马铠,建了一支重骑兵,名为大戟士,后来覆灭于界桥之战。
    但很少有人知道,那支重骑兵的前身,就是袁绍身边的这些出身袁阀私兵的亲卫。他们也可以被称为大戟士。
    这是袁绍麾下最精锐的部队,是他的宝贝,即便在日前王羽夜袭的危机时刻,他也仅仅派出了五百人跟随沮授。但这一次,他是倾巢而出的一股脑的派了出来。
    仗打输了,这些重甲兵肯定是跑不掉的,不拿出来拼命,更待何时?
    (未完待续)


四一三章 谁的逆袭
    高览无法改变袁绍的决定,也阻止不了矢志报仇的老枪王,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家主公把最后的筹码都投入进去。
    “这不是个正确的选择。”他望向远方的汉字大旗,烈风之中,大旗迎风招展,高览忧心忡忡,他仿佛看到了旗下那个黑甲战神脸上的微笑:“王将军手中肯定还有后招!”
    他不确定那到底是什么,可凭借大半年来的观望,以及几次浅尝辄止的直接交手,高览对王羽的用兵习惯多少有些了解。
    对方不是个随随便便就把所有实力都摆在台面,让人窥破自家虚实的愣头青。此子深谙虚实之道,虽然将羽林军分出一部分去南线,看似集中主力对付匈奴人,可谁都知道,胡骑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两万多骑兵啊!就算不还手的任你杀,只要他们一直在跑动,战斗就不是一两个时辰能结束的。这么长的时间内,他想单凭于禁的半支羽林军守到底?可能吗?轻视敌人,可不是那位冠军侯的作风。
    他一定是隐藏了什么杀手,等待着,在恰当的时机发动致命一击!
    高览努力的瞪大眼睛,向战场张望,想看出点什么迹象,以推断出王羽的杀手。然而,天色越发昏暗了,战场上也太过嘈杂,他甚至都无法确定那轰隆隆滚过的声音是不是罕见的冬雷。
    在这种时候,他唯一能分辨清楚的就是双方的战旗,纵横交错,你来我往,纠缠得难解难分。
    透过阴暗的天幕,他看到老枪王韩琼已经冲入了敌阵,在他身后,八百大戟士列成了密集的鱼鳞阵,紧紧相随。
    这些人原本就是袁家的私兵,当初袁绍在洛阳与锋芒正锐的董卓叫板,却能毫发无伤的全身而退,既是因为袁家的名望,同样也是因为这些人的存在。
    这些近卫单独拿出来,也都是武艺精强的好手,在韩琼这个武艺高强的勇将的带领下,更是勇不可挡。羽林军的普通士兵显然挡不住他们的锋芒,很快就显示出了力不能支的窘状。
    于禁列的是个很普通的方阵,作为防守阵型,倒也没什么说不过去的,只有生性谨慎的高览才一直对此表示忧虑。
    如今,在韩琼的强力冲击下,这个方阵很快从正面被冲破了一个缺口,身穿重甲,不惧普通攻击的近卫们呼啸着从缺口杀入,羽林军的方阵迅速瓦解。
    从高览的角度看过去,只见羽林军的旗帜纷纷歪倒,将士们抱头鼠窜,却没能给韩琼以及大戟士造成多大杀伤。
    以常理而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