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第一强兵-第3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这么个身份尊贵的可怜老头苦苦相逼呢?
    只有王羽丝毫不为所动,既没插嘴打岔,也没大度的表示不要紧,事情就此揭过,只是冷冷的看着对方。
    谁也不知道,此刻他心里想的和当下的局面没多大关联,他觉得自己正在见证历史,当年刘邦说分我一杯羹的时候,用的会不会也是同样的神情和语气呢?
    刘虞也没指望,王羽这么容易就放过自己,就算是装死狗,总也是要拿出点干货的,他语声低沉的说道:“若是将军愿意放手,老夫愿意全面从渔阳、河间退兵,依将军之言,还河北百姓一个太平世道,未知将军意下如何?”
    说着,他又是一揖到地。
    跪礼是蒙元时代才开始流行的,在汉朝,作揖,特别是这种将腰彻底弯下来的礼节,就是很隆重的大礼了,和明朝人跪地求恳是一个性质的。
    刘虞这次说话,一点刺都不带,理由也说得过去,再加上如此隆重的大礼,诚意算是展现了个十足十,能屈能伸的枭雄本质,同样一览无遗。
    王羽若是断然拒绝,难免会留给人强横霸道的印象。王羽当然不在乎这个,但这次会盟是为了消弭刀兵,若一开始就见了血,难免不美。
    更重要的是,刘虞的让步也很大。
    幽州和扬州,是大汉面积最大的两个州,除了辽东诸郡外,公孙瓒实际控制的,只有右北平和辽西郡,以及渔阳南部的一部分地域,其余燕国、山谷、范阳、代郡,以及大半个渔阳郡都控制在刘虞手上。
    此外,王门的叛军攻势迅猛,在公孙瓒南下之前,已经将邹丹全面压制,除了田豫坚守的武垣城之外,幽州军已经被压制在了滹沱河一带,大半个河间都被王门给占了。
    如果要夺回这些土地,少不得要再打几场。
    可现在,河北群雄,哪家也没多少余粮。公孙瓒从开战就缺粮,一直缺到现在,王羽刚占下的土地,都忙活不过来呢,哪有空再去河间、渔阳抢地盘?
    当然,不抢的话,公孙瓒的领地就没有纵深,威胁太大,刘虞愿意拱手让出,自是再好不过。
    利弊得失,王羽瞬间就盘算完毕,他不理会刘虞,转向秦风问道:“秦校尉,你怎么想?”
    “末将……”秦风先是一惊,随即一怔,他怎么没想到,这事儿突然又回到自己身上了。
    “若是你等执意报仇,那没什么可说的,愿赌服输,你们既然是本将的兵,本将总要给你们出这个头!如何答复,你只管说便是。”王羽用很平淡的语气,说出了一句很霸道的话,但在场这么多人,无论敌友,却偏偏都觉得,他说这话是很合理的,或者说是一种必然。
    “末将……”感受着主帅话语中的霸气和信任,秦风缓缓转过头,视线在袍泽们脸上一一滑过,最后,他望向公孙瓒,后者微笑着向他点了点头,于是,他有了答案。
    “回禀主公,战场事,战场了,末将等不杀没有还手之力的人!”秦风的回答干脆利落,刘虞和众多旁观者长吁一口气之余,也不免有些失落。他们知道,青州军内部最后一丝破绽,也被弥补上了,想从内部瓦解,要等到很久以后,机会才会再次出现。
    王羽点点头,再次看向刘虞,朗声道:“既然如此,就如刘使君所愿,不过,本将也有个不情之请……”
    “将军但管直言。”刘虞幽幽答道。
    “本将与麹将军在战场上几度不期而遇,却屡次未能尽得全功,对麹将军的武艺、兵法都是很佩服的,想私下里与麹将军谈一谈,不知刘使君意下如何?”
    王羽话一出口,幽州人和围观众顿时就是一阵骚动。话怎么说不重要,重要的是意思很直白,这就是要公开挖墙脚啊!先收了人让步的好处,再来挖角……得势不饶人,是可忍孰不可忍?
    可对刘虞来说,忍不了也得忍,他微一点头,低低答了一声:“将军请便。”然后就带着两眼还有些发直的阎柔一行人,往中军方向快步去了,像是一秒钟也不想停留,不打算再理会麹义了似的。
    (未完待续)


四七四章 全面压制
    刘虞走了,程昱等人也无颜驻留,表面上,他只是来观礼的,但实际上,他也有相应的诉求。程昱此行,主要是来讨还曹仁和戏志才的尸身的。
    以王羽的豪气,本不至于拿曹、戏二人的尸身做什么文章,但若程昱给他太明显的借口,他也不介意顺势给曹操添点堵。
    刘虞一败涂地,程昱自然没道理继续折腾。其他人的情况也都差不多,除了荆襄来使伊籍,算是无欲无求之外,其余的围观众,都有着迫不得已要偃旗息鼓的理由。
    很快,军营北门就恢复了平静,除了远远警戒着的亲卫之外,其他人都离开了,只剩下了向王羽怒目而视的麹义。
    “王将军,某虽然一直与你为敌,却也敬你是个英雄,今日你设下圈套,诓吾主入彀倒也罢了,争雄天下,斗智斗勇,本也无可厚非。但你一计不成,又要行反间之计,不嫌画蛇添足吗?须知,若是此计不成,弄巧成拙,反会成为天下笑柄,某窃为将军不值啊。”
    王羽和刘虞对话的时候,麹义一直沉默不语,等到众人都离开,他才寒着脸开口,摆出了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架势。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麹将军去了幽州,别的没见长进,这嘴皮子功夫,的确今非昔比,一日千里了,佩服,佩服。”麹义摆冷脸,王羽既没有好言相劝的意思,也没有震之以威,反而反唇相讥上了。
    “与王将军比口才心计,麹某自是甘拜下风,这刮目相看之言,实不敢当。王将军既然有话,不妨直说,何必打这些机锋,没的让人看轻?”麹义扭头看向一旁,语气和声音都硬邦邦的,像是河边的石头,任河水如何反复冲刷,都不肯动摇分毫。
    显然,他是在暗示王羽,离间亦或笼络,都全无用处。
    王羽微微一笑,不以为意的摆摆手,示意对方不必紧张:“麹将军不必摆出如临大敌的架势,事情没那么严重,实际上,本将只是有几事不明,想当面向你请问罢了。”
    “哦?”麹义脸上的神情终于有了些松动,再次转头看向王羽,眼中疑惑之色大起。
    王羽摊摊手,无奈道:“麹将军莫非信不过本将的为人?仍然以为我要拿话来诓你?”
    麹义摇摇头,很认真的说道:“将军神机妙算,鬼神莫测,麹某不过一介莽夫,在将军面前,岂有不谨言慎行之理?”
    “这样啊。”王羽用手指在额头上点了点,笑道:“公平起见,不如这样,本将问你三个问题,你也可以问本将一个问题,双方都需如实回答,如何?”
    麹义思忖片刻,终于还是点头应了下来。
    “本将很好奇,龙凑之战后,你应该是受了伤,隐藏在民间,本将派人四下寻访,却一直没找到线索。但你也应该知道,本将只是爱才心切,并非有什么恶意。刘使君在冀州的活动,应该是很隐秘的,不可能大规模的搜索。因此,某种意义上而言,你是主动在回避本将,然后投效幽州的?”
    麹义坦然答道:“不错。”
    王羽皱皱眉,紧接着又问:“今日之事,你被刘使君当做了诱饵。虽有两国交兵,不斩来使之说,可如今毕竟是乱世,本将就算动了手,顶多也只是多点恶名,给刘使君一个不参与会盟的正当理由,仅次而已。而你要赔上的却是自己的性命,本将知道麹将军你一向置身死于度外,可这样的牺牲,值得吗?你就这么心甘情愿?”
    “正是。”麹义的回答依然那么简短,没有半点犹豫。
    王羽眉头皱得更紧,沉声问道:“你在西凉时,一直率部与羌胡作战,厮杀十数年,与胡人仇深似海。而刘使君在幽州,对胡人采取的是怀柔绥靖之策,将来战事一起,说不定你就要与胡人并肩作战,你也心甘情愿?”
    “……不错。”这一次,麹义很是迟疑了片刻,才做出回应。
    “何故?”这些问题,确实困扰了王羽很久。
    一个麹义不值得他多做困扰,但麹义明知青州势大,对刘虞的作风也不是一无所知,却仍然死心塌地,这个事实,的确令得王羽很费解。他很想知道,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误会或规律。
    麹义可能无法可想了,但搞清楚这件事,对今后招揽其他名将想必是有些帮助的。
    “将军施政,与某理念不合。”
    “青州新政?哪一条?抑制豪强么?”王羽很意外,麹义的家世他调查过,破落的豪强而已,说是寒门也没什么错,不应该对青州新政有抵触情绪才对吧?
    “正是。将军抑制豪强,或许是出于善意,想借此将青州上下拧成一股劲,以增强国力,消除内部隐忧,正如武皇帝当年曾经做过的那样。”
    麹义的回答,让王羽更加疑惑了,很明显,此人并非真的莽夫,他对治政也颇有些心得和见解。可越是这样,王羽就越奇怪,既然知道自己的用心,为什么还会排斥自己呢?
    “用意好,并不代表就行得通。千百年来,士庶之别便始终如一,贸然更改之,无异于动摇国本,是以当年以武皇帝之雄才大略,抑制豪强之策依然无疾而终,王莽急功近利,更是激得天下大乱,如是种种,都证明了,将军此策是行不通的。”
    王羽的问题一定程度上消除了麹义的疑虑,但他侃侃而谈的内容,却也大大的出乎了王羽的预料。
    王羽奇道:“那你认为,如今天下大乱,原因在谁?天子?宦官?外戚?亦或豪强?”
    “兼而有之。”麹义正色道:“先帝荒淫,天下皆知;十常侍之恶,天人共鉴;何进无谋,野心却大,最终引狼入室,这才有了董卓乱政;豪强兼并土地,使得百姓无所依,流民四起,终酿大乱。”
    遇上个什么都明白的,王羽有些迷糊了,什么都懂,还抵触青州新政,这种思维方式,是怎么产生的?
    “既然如此,想要避免重蹈覆辙,变法不就是势在必行的吗?”
    “出了问题就推翻原有政略?王君侯,不得不说,您的智勇虽然当世无双,但在政略方面,毕竟还是太过天真了。”麹义大摇其头,对王羽的说法不屑一顾。
    “大汉的政策,是在商周、春秋列国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经过了无数岁月的验证,岂是说改就能改的?抑制了旧豪强,难道新的功勋之臣不会成为新豪强吗?到时,君侯又当如何自处?”
    “更何况,纵要改,也得有所凭依吧?君侯若行暴秦之政,终究逃不过两世而终的命运,到时候,天下岂不是又要经历一次动荡?除了暴秦之策外,天下间还有比大汉朝更全面,更优秀的政略吗?不存在!”
    “刘使君在幽州,施行的是兼顾各方的政策,表面上无所作为,却深合黄老无为而治的精要,本朝初期的文景之治,不就是这么来的吗?至于对胡人的政策,只要胡人愿意奉朝廷正阙,听从号令,自然可以一视同仁,这才是真正的持重之政啊!”
    王羽听得目瞪口呆。
    他当然不是被麹义的说法给说服了,只是没想到,麹义不但精通政略,而且还是个坚定的顽固派。
    这种人他在后世见得很多,一有人说国内有什么不妥,需要改进的地方。顽固派就会大声斥责,并举例外国欠缺之处,表示世上就没有完美的体制,一切不足都是理所应当的,一切需要改进的地方,都不存在。
    特别是涉及到特权方面的问题是,那些人的说法,和麹义简直同出一辙。人类始终要有优劣,所以特权的存在就是必然的,所以,就不能在这方面稍做改进,甚至连谈论都最好不要谈论。
    有了这样的认知,王羽心中最后一丝笼络麹义的心思也没了。
    这种顽固派,是不可能被说服的,因为这是立场问题。如刘虞那种政客还好说,只要逼他到了穷途末路,他自然知道识时务者为俊杰。但麹义这种又倔又犟的,恐怕到死也不会改悔。
    就算破落了,变成寒门了,他始终还是把自己当成了高高在上的士族。与后世那些与特权阶层沾个边,就誓死维护的顽固派是何等的相似。
    不是政策不好,就是执行的人多少有些问题,只要让这些人意识到问题所在,再换个明君上位,天下自然就太平了。
    这就是麹义的政治理念了,天真而可笑。
    不过,通过麹义的回答,王羽也算是知道了,在人心这一点上,当今之世和后世也没多大不同,今后招揽名将时,考虑的要更加周全才是。
    道不同不相为谋,王羽不愿意继续浪费时间在对方身上。他点点头,算是交代一声,正转身欲走,忽听麹义扬声说道:“将军莫要忘了,您还欠某一个问题呢。”
    “你问。”王羽脚步一缓,头也不回的答道。
    “将军今日设下的局,奥妙到底在何处?将军怎能料定,我家主公一定会选择以箭术较量?做好事先准备的?”
    “麹义,你自诩聪明,却连这么简单的事都看不明白吗?”王羽意味深长的笑了起来。
    “将军的意思是……”
    “很简单,我青州人才济济,不管较量的是个人文武艺,还是兵法与韬略,都远在你幽州之上,是全面压制!较量什么,结果都不会有区别。贵上机关算尽,但他可以凭借的,除了路途遥远,土地贫瘠之外,也只有草原上的援兵了。”
    王羽冷然一笑:“不提日前与匈奴那一战,今天的结果,你也看见了,你觉得贵上凭借的这些东西,除了制造麻烦之外,还有什么其他用处吗?麹义,你不妨亲眼见证一下,接下来的几年,到底是朝气蓬勃的青州更胜一筹,还是暮气沉沉的幽州能将和衷共济进行到底。”
    说罢,王羽毫不停留,率众往中军而去,只留下麹义呆立原地,久久无言。
    (未完待续)


四七五章 献捷扬威名
    所谓的会盟,其实就是王羽打算携大胜之威,召集诸侯,以阅兵、祝捷的方式炫耀一下兵威,把各路诸侯吓住后,定个规矩。
    他的做法,和历史上,项羽攻破咸阳后的做法倒也差不多,区别只在于他没有项羽那么强势罢了。
    强势期定下的规矩,当然没有太长时间的效力,好在王羽也没奢望太多,他就是想借此将河北的形势安定下来,把各家的领地划分清楚,免得再起争端而已。
    由于刘虞的算计,这个步骤不得不提前了,效果也算不错。
    会盟后的河北,王羽的领地扩大得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大。不过,他占下的五个郡国,都是毗邻大河的,地理条件非常好,堪称冀州最富庶的五个郡。
    此外,来自北方的威胁也降到了最低,刘虞的压力,完全被张燕和公孙瓒给分担了。一旦中原有事,王羽可以迅速将绝大部分军事力量投入进去。
    至于让给张燕的那三个郡,看似吃亏,其实也是占便宜的。
    通过和麹义的对话,王羽对张燕的评估也更加准确了。身为张角兄弟的得意弟子,张燕虽然野心不大,但也是个有政治纲领的人。黄巾军的终极政治纲领,应该更趋向于彻底的均贫富,比青州新政走得极端得多。
    而且,这理念大概也是相当于秘籍,非托衣钵之人不交,所以张宁、徐和对此都没多少了解。这也是为什么所有黄巾高层都认可张燕的地位,历史上青州黄巾,河东白波,都有过长途跋涉去黑山,与张燕汇合的计划。
    张燕这条路,肯定是走不通的,但不让他自己去撞一下墙,想必他也是不甘心的。
    反正青州屯田的压力也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