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吕布逆转人生-第1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对于马、韩两族这两个昔日对手,吕布岂会没有提防,他一面让新任凉州刺史徐庶,秘密派人留意两家举动,在右扶风、金城四周城郡多加兵力提防,同时又连颁法令,严格控制两家兵马的数量。
    对于吕布的安排,马腾、韩进皆坦然接受,马腾更是干脆,向吕布辞去官职,大有一副告老归田的姿态,至于韩进,他根本没有丁点造反之意,只要他能继续过着风流潇洒的日子,他自是甘愿做吕布的傀儡。
    因此,吕布对韩进私下亦有吩咐,让他留意马氏一族的动向,若是察觉到其有歹心,立刻传报。
    此时马、韩两家的关系,可谓是恶劣到了极点,两家皆想将对方置之死地,韩进自然乐意助吕布勘察马氏,当然吕布对韩进也并非没有提防,暗中亦是向马家传大了同样的吩咐。
    凉州大局渐定,各要职安置一一定落,吕布封徐庶为凉州刺史,调马良为凉州长史,又留张绣、张颌、胡车儿、何靖等将屯兵雍凉,而所得降兵,则分拨各部。
    待事务皆定,吕布自领贾诩、成公英、文丑、甘宁、庞德、马岱、阎行等文武,引威武之军,班师回晋阳。
    吕布回到晋阳后,当即对麾下文武一番封赏,文者庞统、贾诩、徐庶、沮授、鲁肃,武者张辽、高顺、文丑、臧霸等有功之士,皆封为列侯。
    成公英、庞德等降将,亦有侯位封赏,自吕布归来,整个北疆一片喜声,各城各县皆摆席设宴,军民同乐。
    之后,吕布再与成公英一番交心而谈,成公英见吕布辖下百姓在吕布的统领下,富足安定,无不盛赞吕布仁德。
    成公英亦觉吕布有古帝之风,心想吕布或许当真能为此乱世带来一番新的气象,终于放下心结,愿为吕布一统天下之霸业效死命!
    再看此时吕布当下谋臣武将,文者庞统、贾诩、徐庶、成公英皆有经天伟地之智,谋可定邦安国,钟繇、鲁肃、沮授等亦有王佐之才,可稳内政,治国安民,又者,马良、国渊、田豫、王修可掌一州一郡之政事,黄承彦、乔玄、蔡琰可育一国之良才!
    武者中,文丑、张辽、甘宁、庞德皆是万夫莫敌之悍将,冲锋陷阵,少有能敌,高顺、张绣、张颌、徐晃、文聘亦是不可多得的帅才智将,善于行兵打战,练兵布阵,而臧霸、马岱、阎行、何靖、胡车儿、周仓、侯选、梁兴等勇将,亦是个个骁勇,豪杰英雄。
    吕布帐下文武底蕴极深,所集班底,已足以征伐天下,吕布回到晋阳后,庞统劝言,休整兵马,养精蓄锐,再谋大业,吕布当即依从,传令各部兵马,卸甲下刃,歇息休养。
    之后,吕布便开始着手内务,改善民生,同时,又令诸将在各州各郡征集新兵,操练兵马。
    吕布平定雍凉,且又开始大练兵马的消息传入汉中,汉中太守张鲁闻得,当即心忧不已,乃聚众商议道。
    “时下,西凉马腾、韩遂两雄皆为吕布所败,吕布据有雍凉,与我汉中相邻,吕布此人贪得无厌,待其兵马练毕,必侵我汉中,我欲自称汉中王,整兵对抗吕布,诸君以为若和!”
    此言一出,其下众人皆是惊惶杂语,这时张鲁谋主阎圃答道:“汉中民众数十万,钱粮广足,四面险固,西凉战乱,其民奔入汉中者,近十万,臣以为,益州刘璋昏弱,不如先取西川四十一州为本,然后称王未迟!”
    张鲁闻言大喜,当即命阎圃总领征伐大事,选练兵马,即日入川。(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三章 斗智
    汉中兵戈震荡,早有细作报之刘璋,刘璋平生懦弱,闻得此讯,心中大忧,急聚麾下文武商议。
    汉中张鲁一直是益州的心腹之患,此番其欲先动兵戈,益州众人皆是气愤不已,这时堂下有一人昂然而出,言道:“主公放心,某虽不才,凭三寸不烂之舌,便可使张鲁不敢正眼来觑西川!”
    这献计之人正是益州别驾张松,张永年,张松生得额钁头尖,鼻偃齿露,身短不满五尺,言语有若铜钟。
    刘璋闻言,心中一喜,当即问道:“不知张别驾有何高见,可解张鲁之危?”
    张松笑言道:“某闻魏王曹操执掌朝廷,扫荡中原,天下少有能敌,主公可备进献之物,松亲往许昌,说得曹操兴兵取汉中,以图张鲁,那时张鲁自顾不暇,如何敢窥视蜀中耶?”
    刘璋闻言,当即眉头一皱,又是问道:“曹操虽然势大,但吕布亦是不差,且吕布据有雍凉,与汉中近在咫尺,若寻吕布之助,岂不更妙!”
    此言一落,张松略一沉思,又是言道:“主公,这吕布据有雍凉,若其得汉中,必窥视蜀中,此驱狼而得虎也!”
    “而曹操则是不同,从曹操近期行事来看,其所欲者,乃是南下荆州、江东,因而微臣以为向曹操求援为善!”
    刘璋听言,亦觉有理,当即命张松为使,收拾金珠锦绮为进献之物,张松心中别有心思,乃暗画西川地理图本藏之。带从人数骑。取路赶赴许昌。
    半月后。曹操下朝回府,忽闻益州来使张松求见,当即想到细作从益州传回的消息,略一思虑,便是传见张松。
    少顷,张松步入大堂,拜毕,曹操哪里不知张松来意。不过却是要先他一头,减其锐气,便是张口问道:“张子乔,你主刘璋连年不进贡朝廷,何也?”
    张松见曹操一张口便是问罪,脸色微惊,不过很快就镇定下来,作礼告道:“魏王息怒,全因路途艰难,贼寇窃发。不能通进,我主对朝廷忠心耿耿。绝无二心,还望魏王明鉴!”
    张松此言一出,曹操麾下文武纷纷色变,这张松岂不在暗说曹操这个大汉魏王,未有尽职,以致贼寇窃发,诸侯难以通进朝廷!
    曹操一听,那双如能吞噬天地的细目顿时暴起,厉声喝叱道:“本王早已扫清中原,有何盗贼?”
    曹操的喝声,如雷轰炸,震得整个大堂为之一荡,张松却不慌乱,缓缓而道。
    “益州南有孙权,北有吕布,东有刘备,这几人皆带甲过十万,有这数人阻拦,益州难以献贡于朝廷,岂得为太平耶?!”
    “你!!!”
    曹操先见张松为人猥琐,长得丑陋,便有五分不喜,又因吕布日渐势大,而其征伐荆州却未能功成,因而心烦,此刻闻得张松语言冲撞,当即拂袖而起,转入后堂。
    曹操麾下一众文武见状,纷纷色变,有几人怪责张松,出言而道。
    “你为使者,何不知礼,一味冲撞?幸得魏王谅你远来,不降罪责,你可速去,否则性命不保!”
    张松闻言,反而朗声笑道:“我西川无诌佞之人也,此番我乃领主上之命前来,使命未有完成,岂能离开!”
    张松话音一落,忽然阶下一人怒声大喝道:“你西川不会谄佞,莫非我中原会有谄佞者乎?”
    张松闻言,目光一转,定眼一看,观其人,单眉细眼,唇红齿白,貌白神清,张松看后,暗付真乃俊杰也,遂问其姓名。
    那人答之,张松方才知晓,此人乃太尉杨彪之子杨修,字德祖,现为魏王门下掌库主簿。
    杨修此人博学能言,智识过人,能言善辩,颇有急智,张松知杨修是个舌辩之士,有心难之,已显其才,吸引曹操的注意,而杨修亦自恃其才,小觑天下之士,有意震其锋芒。
    杨修见张松言语讥讽,遂邀其至院中凉亭,分宾主而坐,两人面色不一,张松笃定,杨修锐利。
    少顷,从人上茶落定,杨修先是出言而道:“蜀道崎岖,远来劳苦,不似中原,地大物博,人杰地灵,公不若在此多住数日!”
    杨修暗讽西川地偏人杂,张松听后,却是凝神而道:“松奉主之命,虽赴汤蹈火,焉敢辞焉!中原虽好,但却非是我处身之地,使命完成,当速回西川!”
    “哦?不知蜀中风土何如?竟让公如此眷念?”
    “蜀地为西郡,古号益州,又名西川,路有锦江之险,地连剑阁之雄,百万雄兵亦难得进,回还二百八程,纵横三万余里,地广盛丽,天下一绝!”
    “且蜀地市井闾阎不断,热闹非常,田肥地茂,岁无水旱之忧,国富民丰,时有管弦之乐,不失为人间乐土,所产之物,百般不同,阜如山积,天下莫可及也!”
    杨修听得脸色连变,在杨修印象里,蜀地偏远,蛮民杂居,不过是一未有开荒的野俗之地,但在张松这一把利嘴之下,蜀地却成为了世间乐土。
    杨修暗暗惊叹,遂又问道:“蜀中地方虽好,但又不知人物如何?”
    张松灿然一笑,即又侃侃而言道:“蜀中,古时文有蔺相如之智,武有伏波之才,今亦有黄公衡谋可定国,张姑义武能安邦,医卜之术,皆有奇士,九流三教,出类拔萃,人人了得,个个英雄,不可胜记,岂能尽数!”
    杨修眼神连起涟漪,遂又追问:“方今刘季玉手下,如公者还有几人?”
    张松漠然瞰视着杨修,缓缓又道:“文武全才,智勇兼备,忠义爱国之士,计以百数,松才学疏浅,难登大雅,如松不才之辈,车载斗量,数不胜数!”
    杨修听得,心中一阵激荡,暗叹蜀中人才之多,如同天上繁星,不可小觑,遂又问道:“不知公近居何职?”
    “滥充别驾之任,才薄志疏,甚不称职,幸得我主青睐,暂代此位,敢问公又为朝廷何官?”
    “现为魏王府主簿!”杨修听言,脸色略有黯淡。
    杨修父亲杨彪,曾位居三公,乃文家巨鳄,与其父辈相比,杨修实在有些难以启齿。
    张松闻言,露出一脸灿笑,颇有惋惜地说道:“久闻杨公世代簪缨,杨氏一族个个人杰,何不效仿你之父辈,立于庙堂,辅佐天子在侧,何必屈身,作区区相府门下一吏?”
    张松一言道出了杨修心中的不堪,杨修满面羞惭,但仍强颜而答道:“某虽居下寮,魏王委以军政钱粮之重,虽是杂务,但却能早晚多听魏王教诲,极有助益,故就此职!”
    “况且某尚年少,初出茅庐,才学疏浅,经验不足,焉敢任之重位,不过魏王对某却是赏识,许以主薄之位,某日夜操劳,尽心竭力,不敢有负魏王定国平乱之大业!”
    杨修话中有话,他暗示曹操如同天子之尊,在其麾下任事,如辅朝廷社稷。
    张松亦是一笑置之,随即又道:“松闻魏王乃治世能臣,但其文尚不能比及孔、孟之道,武不达孙、吴之机,却专务强霸而居大位,把弄朝纲,安能有所教诲,以启明公耶?只怕多是些忤逆反言,明公多听,只怕亦成贼寇!”
    杨修身体猛地一颤,曹操虽身居大位,威势无边,只手遮天,但却被天下人暗指盗国之贼,杨氏一族,素来皆是忠于汉室烈臣,杨修不觉暗敢愧疚,不过还是厉声喝道。
    “魏王定国平乱,时下乱世,逆贼多生,其中大多灭于魏王之手,今汉室幸得魏王之能,皇权得以复苏,公居边隅,偏僻荒凉,少知天下之事,安知魏王大才乎?我试令公观之!”
    杨修喝毕,令左右取书一卷,以示张松,张松观其书名,乃《孟德新书》,此书乃曹操所作,亦为一本旷世奇书,凡观阅之人,无不惊叹其书中深奥。
    张松对此书亦有听闻,随即收敛神色,聚精会神,秉书而阅,从头至尾,看了一遍,共一十三篇,皆用兵之要法。
    张松看毕,暗暗称奇,但表面还是故作平静问道:“不知公觉得此书若何?”
    “此乃魏王酌古观今,集合古今之精髓,仿《孙子》十三篇而作,公欺魏王无才,此书堪以传后世否?”
    张松听言,哈哈大笑遂道:“此书我蜀中三尺小儿,亦能暗诵,朗朗上口,何为‘新书’?此是战国时无名氏所作,魏王盗窃,以作已有,这等计量,只能瞒住足下!”
    杨修听言大怒,奋身而起,手指张松喝道:“魏王功德无边,世人无不敬服,张子乔你三番四次侮辱魏王,已是大罪!”
    “此番你又加诬蔑,你言蜀中小儿暗诵如流,那就请你当诵一席,如有只字差错,某必当呈报魏王,治你大罪!”
    张松面对杨修的威胁,却是临危不乱,脸色平静,缓缓起身而道:“我且试诵之!”
    张松话毕,便是张口,将《孟德新书》的内容,从头至尾,朗诵一遍,并无一字差错。
    杨修越听越是惊异,待张松朗诵毕,不觉失声大呼道:“公有过目不忘之能,真天下奇才也!”(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四章 张松找老板
    杨修赞声一落,张松微微回礼,甚是谦虚,杨修对张松遂看重几分,两人相谈一阵,张松请辞,杨修送出张松,临别嘱咐道:“公且暂居馆舍,容某再禀魏王,到时望公莫要再惹怒魏王,当需谨慎应之!”
    “如此便有劳明公!”
    张松谢言而退,杨修遂回府入见曹操,施礼毕,便是问道:“适来魏王何慢张松乎?”
    曹操心情甚是不好,冷眼而道:“边隅村夫,不知大统,出语不逊,本王故而慢之!”
    杨修心中暗叹,凝了凝神,随后又道:“昔日陈琳发檄,声讨魏王,辱骂三代,魏王尚容一陈琳,何不纳张松?”
    曹操眉头微微一皱,对杨修顿起些许不喜,若不是看在这杨修颇有几分才能,就凭这番言辞,曹操早就将其重罚严惩。
    “陈琳虽写文列章,暗讽于本王,但字字珠玑,才华惊艳,本王素来爱才,故不忍杀之,那张子乔又有何能?”
    “且不论其口若悬河,先前失言,方才修以魏王所撰《孟德新书》示之,彼观一遍,即能暗诵,如此博闻强记,世所罕有,那张子乔言此书蜀中三尺儿童皆能暗诵,但修却以为,是其有过目不忘之能,此人颇有能耐,魏王何不纳之?”
    杨修随即说出刚才之事,曹操一听,脸起惊色,不过很快又皱起眉头言道。
    “只是此人不识时务,屡屡顶撞,犯本王尊威。难以相容!”
    “魏王何不整军相请张松来观。教见天朝气象。以震其之心,显魏王之蓬勃大势,西川之懦弱微薄!”
    曹操听言,微微颔首而道:“善,就依你言,来日本王于校场点军,你可先引他来,使见我军容之盛。让其知本王迟早平定天下,剿除乱贼!”
    杨修闻言大喜,即领命退去,遂到馆舍寻见张松,一一吩咐。
    次日,杨修与张松同至校场,曹操早点齐虎卫雄兵五万,许褚、夏侯惇两将亲领,布于校场之中。
    虎卫军乃曹操花以重金打造,兵士个个都是百里挑一的勇士。有一以敌三之能,配以精良装备。由夏侯惇亲领,乃曹操的亲卫军,其精锐之锋,在曹操军中,仅次于龙虎骑。
    张松见许褚、夏侯惇恶煞威风,皆有万夫莫敌之勇,天下少有能与两人堪比者。
    随后又见五万虎卫兵士,盔甲鲜明,衣袍灿烂,金鼓震天,戈矛耀日,四方八面,各分队伍,阵型严整,兵士昂然,如有破天裂地之势。
    张松凝神视之,心中暗叹曹军威猛,势不可挡,良久,曹操唤张松来见。
    杨修引张松而来,曹操哈哈一笑,手指五万虎卫而道:“张子乔,你在川中可曾见此等虎狼之师?”
    张松收敛几分脸色,凝声而道:“某在蜀中不曾见此等雄兵,魏王军威无穷,某实乃敬畏,但我家主公,治军却以仁义,兵士感其德,皆愿拼死奋战,无论何等精锐虎师,亦敢与之一战!”
    曹操闻言变色,那双精光无限的细目一眯,瞰视着张松,喜怒不现于形,张松全无惧意,坦荡对视。
    杨修频以眼色暗示张松,张松却视若无睹,仍旧如此,曹操嘴角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