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袁氏枭雄-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江东军一路败逃,袁军一路追杀,不知不觉天色已经大亮。
  看着地平线上迅速远去的江东败兵,袁否忽然扬起右手喝道:“不必再追了。”
  经过半夜厮杀,袁军将士的体力其实也已透支了,此时完全就是靠着一股气在撑着,一旦这股气泄了,立刻就会变得不堪一击,到了那时候,江东军若是反戈一击,袁军就极有可能会反胜为败,那就乐极生悲了。
  袁否知道,孙策带来的其实只是一小部份江东军,在后面还有数以万计的大军,而且这支大军随时都有可能赶到。
  徐盛、张牛犊同时勒马止步。
  徐盛有些遗憾的说道:“可惜还是让孙策跑了。”
  袁否道:“虽然没能逮住孙策,可他身披数矛,未必就能活下来!”
  说完了,袁否又吩咐张牛犊道:“牛犊,分派军卒,打扫战场吧。”
  “诺!”张牛犊拱手一揖,兴匆匆去了,打扫战场可是个好差使。
  除了粮草、军械不敢随便乱动,那些阵亡的江东士卒身上的财物,却免不了落入负责打扫战场的袁军将士的口袋。


第40章 立威

  巳时刚过,战场打扫完毕,袁否最后一个回城。
  看到袁否在徐盛、张牛犊的簇拥下从南门进城,原本三三两两靠坐在大街两侧休息的袁军将士便纷纷站起身。
  袁否缓步前行,向着大街两侧的袁军将士颔首致意,时不时的,他还会停下来在一个士卒的胸口擂上一拳,或者在另一个士兵的肩膀上拍一下。
  士兵们的目光追逐着袁否,跟着袁否的脚步不断前移。
  既便是瞎子,也能看得出这些士兵看向袁否的目光中充满了崇敬,还有爱戴。
  为将者,怎么做才能获得士兵的拥戴?说难很难,说易却也容易,只要你能不断的带领他们打胜仗,你就能获得士兵的毫无保留的拥戴。
  人群中,一个老兵忽然横转环首刀在自己的盾牌上轻轻拍打起来。
  一边拍打自己的盾牌,老兵一边还很有节奏的高喊:“公子否,公子否……”
  附近的袁军将士有样学样,也纷纷跟着拿环首刀拍打自己的盾牌,没有盾牌的长矛手就拿手中的矛戈重重的顿地,弓箭手连矛戈都没有,就干脆拿单脚跺地,他们一边制造噪音一边大声高喊:“公子否,公子否,公子否……”
  再接着,更多的袁军将士也加入进来,自发的高喊。
  到最后,大街两侧所有的袁军将士都加入进来,环首刀拍打盾牌的声音,矛戈顿地的声音、脚跺地的声音还有呐喊声逐渐汇聚成一个声音。
  “公子否!”
  “公子否!”
  “公子否!”
  袁否嘴角含笑,不停的向两侧的袁军将士颔首致意。
  当袁否回到龙亢县衙前时,纪灵已经早早的等着了。
  原本就破败不堪的龙亢城,此时更加破败了,尤其县衙附近的民房,大多付之一炬,县衙前的广场上此刻却跪满了人。
  这些跪着的士卒全都是陆勉、雷薄以及陈兰的部曲。
  至于江东军的两千多降卒,却被袁否安顿在了城外。
  袁否从这些败兵面前走过,这些败兵纷纷向他投来敬畏的目光。
  刚才袁否进城时,大街两侧的袁军将士纷纷起身、高声呐喊的场面他们都看到了,他们知道这样的场面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袁军将士对袁否的由衷的爱戴。
  不过,真正令这些叛军吃惊的,却是之前风一样传遍城内的一个消息。
  原来一切都在公子的算计之中,公子不仅算计了陆勉、雷薄和陈兰,还算计了城外的江东军,据说就连江东军的主公孙策,也被斩杀于乱军之中!老天爷,这可是孙策亲领的江东大军,四千江东精锐啊。
  袁否所经之处,败兵们纷纷投来敬畏的目光。
  看到袁否过来,纪灵赶紧按着刀柄大步上前。
  还隔着十几步,纪灵就拜倒在地,大声禀报:“公子,老臣幸不辱命!”
  昨晚上的混战,纪灵其实赢得很轻松,当袁否在城北小路痛殴孙策时,陆勉跟雷薄、陈兰也已经筋疲力尽,纪灵的五百精兵以逸待劳,只一个突击就打垮了陆勉、雷薄还有陈兰的残兵,然后迫降了其中的大多数败兵。
  就连陆勉、雷薄和陈兰也没跑掉,都被纪灵生擒活捉。
  到了这时,纪灵对袁否的用兵之能,已经再没有一丝的怀疑了。
  纪灵说完,让开去路,只见他身后,陆勉、雷薄、陈兰跪成了一排。
  袁否上前将纪灵扶起,朗声道:“老将军辛苦了。”
  “老臣不辛苦。”纪灵摆了摆手,又看着袁否身上几乎被鲜血浸透的甲胄说道,“公子才是真的辛苦了。”
  袁否嘿嘿一笑,走到了陆勉三人面前。
  “三位将军这却是为何?”袁否故意问道。
  陆勉闭着眼睛,没有理会袁否,陈兰却是神情懊恼。
  只有雷薄忽然以头抢地,连连叩头求饶道:“公子,末将一时糊涂,铸成大错,还望公子大人有大量,大人不计小人过,饶过末将,呃不,饶过小人这一次吧,从今往后,小人必定为公子牵马坠镫、效犬马之劳。”
  “替本公子牵马坠镫?”袁否嘿嘿一笑,忽然变脸,“凭你也配?!”
  雷薄便一下愣在那里,呆呆看着袁否眉宇之间流露出来的冷冽杀气,雷薄这才猛然之间意识到,公子否早已经不再是他印象中的那个公子否了,印象中的公子否懦弱无能,甚至都不敢大声说话,而如今的公子否……
  一霎那间,雷薄甚至想不出用什么词汇来形容现在的袁否。
  “来人,把雷薄、陈兰推下去砍了!”袁否冷冷一笑,喝道。
  为人主,当恩威并施,方可以服众,袁否这是在借机立威了。
  虽然袁否刚上位不久,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不懂得驭下之道。
  没吃过猪肉,难道还没见过猪跑?前世那么多历史类网络小说可不是白看的。
  四名羽林卫当即拥上来,将雷薄、陈兰推了下去,任由雷薄哭天抢地,哀求饶命,袁否只无动于衷,不片刻,两名羽林卫便拎着雷薄、陈兰的两颗人头前来复命,只见雷薄兀自眉目狰狞,竟是至死都难瞑目。
  袁否又走到陆勉的面前,沉声问:“陆勉,可知本公子会如何处置你?”
  陆勉睁开眼睛看了袁否一眼,淡淡的说道:“无非一死而已,公子动手吧。”
  “死?”袁否摇了摇头,笑着说,“不,陆勉你错了,本公子却不会杀你,你可知道本公子为何不杀你?”
  听说袁否不会杀自己,陆勉不免松了口气。
  蝼蚁尚且贪生,何况是人?陆勉当然也不想这么早死。
  “罪将不知。”陆勉的心境已经起了变化,言语间对袁否便也变得恭敬起来。
  袁否嘴角勾起一抹讥诮的弧度,问陆勉道:“那么,陆骠骑能否告诉本公子,你为何要背弃袁氏,而转投江东孙氏?”
  “这……”陆勉无言以对。
  陆勉能怎么说?难道当着袁否的面说,袁氏已经没什么希望了,而江东孙氏却是方兴未艾、大有可为?既便陆勉心里真是这么想的,可这样的话,也不能当着袁否的面说出来,不管怎么说,袁氏都是他的旧主。
  “不好说,还是不愿意说?”袁否笑道,“本公子替骠骑将军说了吧。”
  袁否紧盯着陆勉的眼睛,一字一句的道:“骠骑将军之所以背弃袁氏,而转投孙氏,无非是觉得我袁氏已穷途末路,没什么作为了,而江东孙氏却是老子英雄儿好汉,跟着孙策将来能混个好前程,是也不是?”
  说话间,金尚、阎象、杨弘、袁胤等一干文臣勋戚也纷纷从县衙大门出来,直到这个时候,金尚才允许他们出来。
  金尚的时机选的极好。
  袁否向金尚投去不着痕迹的一瞥,遂即眼神又复转冷,从阎象、杨弘、袁胤等几十个文臣勋戚的脸上逐一扫过去,接着说道:“本公子知道,持这样想法的,绝不止骠骑将军陆勉一人,在你们中间,也同样大有人在!”
  几十个文臣勋戚噤若寒蝉,有几个更是神情惶然。
  袁否此时从身上流露出来的锋芒,着实把他们给震惊到了。
  徐盛冷眼旁观,当即就要带着羽林卫冲上前拿人,却被袁否制止。
  袁否止住徐盛,语锋一转又接着说道:“不过,本公子不怪你们,以现时处境,便是我自己也不看好袁氏,又何况是你们?”
  不少文臣勋戚闻言顿时长长的松了口气。
  等到再看向袁否时,这些文臣勋戚的目光已经变得既敬且畏,从这一刻起,他们心中对袁否再没有一丝的轻视。
  袁否轻哼了一声,又接着说:“不过,本公子要告诉你们的是,你们错了,你们全都错看了我袁否!我袁否未必就会输给孙策,我袁氏四世三公,论身世显贵更是远胜孙氏,你们看好孙氏却看衰袁氏,却是错了,大错特错!”
  现场鸦雀无声,没一个人胆敢吭声。
  不过在内心里,不少大臣却也承认,也许真的看错了公子否。
  袁否的目光又一次落到了陆勉身上,说道:“骠骑将军,现在本公子告诉你,为什么不杀你,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本公子要暂寄你这颗项上人头,叫你睁大眼睛看仔细了,究竟是孙策英雄,还是我袁否不凡!”
  陆勉闻言凛然,他忽然间觉得,自己竟有些不认识袁否。
  “徐盛,送骠骑将军!”袁否猛然一甩大氅,昂然进了县衙。
  徐盛大步走到陆勉面前,刷刷两刀斩断陆勉身上的绳索,然后手按刀柄喝道:“骠骑将军,请!”
  陆勉从地上爬起身来,满脸都是羞愧。
  有那么一瞬间,陆勉觉得,或许自己的选择真的是错了,可惜的是,现在他就是想回头也晚了,轻叹一声,陆勉满脸黯然的走了。


第41章 威胁

  寿春之战已经先于龙亢之战结束。
  梁纲、李丰、乐就、陈纪在坚守了两天之后,寿春终于还是失守了。
  不过,与历史上的结果稍有出入的是,梁纲、李丰、乐就、陈纪并未战死在寿春,而是在最后一刻率数百精兵突围了。
  临突围之前,梁纲还一把火烧了袁术的皇宫。
  大火烧了两天才熄灭,曹操此刻就背着双手,站在皇宫的废墟前。
  在曹操身后,站着夏侯惇、曹洪、李典、乐进、于禁、许褚、郭嘉、荀攸等一班文臣武将,必须得承认,曹老大的班底真的很恐怖。
  夏侯惇上前一步,说道:“孟德,寿春之战终于是大功告成了。”
  曹洪、李典诸将闻言也是神情振奋,一旦曹操认可夏侯惇所言,那就意味着曹军要班师回许都了,而接下来,就是论功行赏了。
  身为男人,身为军人,沙场博命,有几个不是为了加官进爵,封妻荫子?
  “大功告成?”曹操却是摇了摇头,意味萧索的说道,“仅仅只是攻占寿春伪都,袁氏的残部并未彻底剿灭,只怕我们前脚刚走,袁氏立刻就会卷土重来,元让你倒是说说,这能算是大功告成么?”
  夏侯惇默然,袁氏残部的确是个麻烦。
  夏侯惇以为,袁氏残部的战斗力可以忽略不计,随便派一员上将领数千精兵就可以轻易将袁术击败,可这事难就难在,整个淮南早已经被袁术糟蹋得不成样子,曹军在这里根本就征集不到粮草补给,就是抢也没地方抢去。
  没有粮草补给,这仗根本就没办法打。
  曹洪、李典诸将闻言却是满脸的失望。
  曹操不认可大功告成,就意味着还不能班师回许都,更意味着不能论功行赏。
  荀攸见状便上前劝道:“主公,寿春之战虽未竟全功,却至少击灭了袁氏的主力,既便仍有少量袁氏残部遁逃而走,却也翻不起什么太大的浪了。”
  荀攸四十来岁,白面短须,一身布衣,与郭嘉并列曹军两大谋主。
  郭嘉出身寒门,却喜欢涂脂抹粉,喜欢鲜衣怒马,喜欢美婢娈童,喜服五石散,一应做派与豪门子弟无疑,相比之下,世家出身的旬攸就要低调许多,一年四季换来换去也只两身粗布衣裳,出门也只牛车一具,不认识的只道他是个寒门士子。
  两个人的性格及作用,在替曹操出谋划策中也是尽显无疑。
  旬攸为人恃正,所献谋略也是堂堂正正,是为正兵,而郭嘉为人放荡不羁,所献谋略也尽是奇谋,是为奇兵,两个人正好形成互补。
  曹操回头,眯着小眼睛看着旬攸不说话。
  这些年曹操东征西讨很是灭了不少诸侯,所以身上的威势也是一日比一日盛,当他眯起眼睛看别人时,还真没几个人敢于和他对视。
  荀攸却丝毫不受影响,只是淡淡的看着曹操。
  曹操盯着荀攸看了足有半盏茶的功夫,才道:“公达,这次你却是错了。”
  曹操话音方落,便有人出列说道:“主公向来视袁术犹如冢中枯骨,为何今日却一反常态视其为心腹之患?”
  出来说话的是郭嘉。
  郭嘉并没有因为荀攸的意见遭到曹操否定就对荀攸落井下石。
  这也是曹操驭人之术的高明之处,他总能够引导手下的谋臣武将进入良性竞争,相比之下四世三公的袁绍就差远了,袁绍也深谙驭人之术,懂得通过制衡来维持他的权位,但是袁绍没办法引导他手下的谋臣武将进入一种良性竞争。
  曹操两手掐腰,眼看着郭嘉说道:“袁术这具冢中枯骨,某从不曾将其放在眼里,但是袁术那个儿子袁否,某却视其为心腹之患!”
  停了一下,曹操又说道:“你们知道吗,袁术已经死了,袁否已经继位了,而且,这个袁否继位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上表向朝廷请罪,并自除帝号!袁否年纪青青就有如此见识,就懂得韬光养晦以待来时,你们说,这是不是个人物?”
  就在刚才,袁否派出的使者已经到了曹营,呈上了袁否的请罪奏书。
  说起来,曹操对袁否的了解并不多,除了知道袁否是袁术的庶长子,其余的情况却是一概不知道了,甚至就连袁否的生母是谁都不甚清楚。
  但是这并不妨碍曹操对袁否的日益增加的忌惮。
  曹操对于那些有可能威胁到自己的英雄人物,有着极其敏锐的直觉。
  譬如刘备,说起来,刘备兵不过数千,将不过关张,随便扯出哪路诸侯,实力都比刘备强上十倍不止,但曹操对刘备却忌惮不已。
  曹操忌惮刘备,不是因为刘备的实力,而是因为刘备本人!
  刘备不仅出身高贵,是帝室之胄,代表着汉室,更重要的是,刘备处处以仁义为本,在这个乱世之中具有极高的感召力,然而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刘备具有大志向,一心一意想要扫平乱世,匡扶大汉江山。
  刘备出身高贵,拥有远超常人的感召力,再加上又有大宏愿、大毅力,这就具备了成为一代雄主的必备要素!
  这样的人物,不给他辅佐的贤臣,不给他发挥机会也就罢了,若是一旦给了他发挥的机会,就必定会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来,也就必定会与他曹操发生不可避免的碰撞,因为他曹操的志向也是扫平乱世,一统天下。
  然而,现在,他曹操忌惮的人物名单上却又要加一个袁否了。
  这个袁否,出身高贵,年方弱冠居然就懂得了韬光养晦,而且,这个袁否有一点比起刘备都还要可怕,那就是袁否远比刘备更善于用兵!曹操也是刚刚才知道,孙策派去追杀袁氏残部的前锋猛将太史慈,竟然兵败被杀了!
  袁否年纪青青就有如此见识,又如此善于用兵,再加上袁氏四世三公的影响力,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