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袁氏枭雄-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公子,足够了,早够了!”阎象欣然说道,“有了这么多粮食,足够居巢的流民支撑到明年开春,虽说等田造好至少也要到九十月间,播种春粮已然不及,但在田间地头种些疏菜瓜果及豆菽,也足可以支撑到明年秋粮打下来,等明年秋粮一下来,我们袁氏就再没有粮食短缺之虑了,呵呵呵。”
  袁否不由得长出了一口气,他知道,这场因粮食而起的劫难,算是挺过去了。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袁氏集团就已经在庐江站稳脚跟了,毕竟屯田还没完成,庐江的士族豪强虽然预交了粮,却还没拿到地呢,只有把上万顷良田交到士族豪强的手里,这场功德才算圆满,袁氏集团才算真正站稳脚跟。


第75章 祸福

  “岂有此理,简直岂有此理,这帮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的冢犬之辈!”刘勋正在他的郡守府里大发雷霆,在旁伺候的仆妇下人噤若寒蝉,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刘勋刚刚得到消息,庐江的士族豪强已经向袁否输诚,超过十万石粮食、五百头耕牛外加五千余件农具已入了居巢府库,有了这批粮食、耕牛以及农具,袁否在居巢推行的屯田将再无阻碍,刘勋甚至已可以预见到屯田完成之日,庐江满郡百姓、士族交口称颂袁否恩德的那一幕了。
  彼时,袁否的声望将如日中天,他刘勋又将何以自处?
  “可恨,实在可恨!”刘勋怒从心起,一把抓起案头上的硕台摔在地上,硕台碎裂,里面的墨汁洒得满地都是。
  刘偕进来时,正好看到这一幕,便问道:“兄长何故发怒?”
  刘勋将一封密信递给刘偕,没好气的说:“三弟,你自己看吧。”
  刘偕看完之后长叹了一声,说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此乃天意,天意呀,事到如今,兄长也不必为此事挂怀了,人力有时而尽,该来的终究会来,靠堵是堵不住的,我们还是静观其变吧。”
  “眼下也只能这样了。”刘勋也叹息一声,又道,“对了,我让你去请子扬先生,子扬先生人呢?怎么没跟你一起过来?”
  刘偕忙道:“禀兄长,子扬先生一大早就去了彭蠡泽了。”
  “彭蠡泽?又去找乔玄了?”刘勋的眉头便再次蹙紧,幽声说道,“最近这段时间,刘晔跟乔玄怎么突然亲近起来了?”
  乔玄在庐江郡德高望重,刘晔虽然年轻,却隐然庐江的士林领袖。
  所以刘勋很乐意看到乔玄跟刘晔关系不睦,以前两人的关系也一向冷淡,可最近两人却突然变得热络起来,刘勋就难免会疑神疑鬼。
  “兄长多虑了。”刘偕说道,“乔公府中有两位女公子,皆是国色,子扬先生定是相中了其中的一位女公子,所以才会隔三差五前往彭蠡泽。”
  “这就更可虑。”刘勋忧心忡忡的道,“乔玄德高望重,刘晔更是庐江士林领袖,一旦乔刘两家结成了亲家,岂非更加难以制衡?”
  “这个……”刘偕语塞,如果刘晔真成了乔玄的女婿,倒的确是件棘手的事情。
  乔氏的势力原本就已经够大了,如果刘晔这个庐江士林领袖再成了乔玄的女婿,那乔氏的势力岂非要逆天?
  今后这庐江郡,究竟是姓刘的说了算,还是姓乔的说了算?
  “多事之秋,多事之秋哪。”刘勋懊恼的道,“袁否的事情还没有解决呢,现在又出了这么一档子事,这可如何是好啊?”
  刘偕道:“但愿是杞人忧天。”
  (分割线)
  刘晔正跟乔玄在书房对弈。
  棋局已经进入中盘,两人正围绕着乔玄的一条大龙展开贴身肉博。
  乔玄长考了半刻钟,最终捻起一枚黑子落在棋枰上,然后笑着说:“子扬如何?老朽早就说过,公子否是断然不会放弃屯田的。”
  刘晔同样长考了半盏茶的功夫,在棋枰上应了一子,然后点头说:“乔公英明,晚辈的确没有想到公子否竟能想出此破解之策,虽说歹毒了些,效果却极佳,庐江士族豪强并不紧密的攻守同盟竟然是反手之间就遭瓦解。”
  乔玄没有再次落子,而是将手里的棋子丢进了棋篓,对刘晔说道:“子扬,老夫年事已高,不胜体力,这局棋局就暂且封盘,待来日再接着下,不知可否。”
  “也好。”刘晔欣然道,“正好晚辈也有些乏了,那便来日再下。”
  乔玄将刘晔让入偏厅,又命家仆奉茶,然后接着说刚才的话题:“公子否此举的确是歹毒了些,张昭,也算高士,更是一代能吏,可惜了!”
  刘晔说道:“公子否此举虽然歹毒,却也情有可原,毕竟双方立场不同。”
  乔玄讶然,笑着说道:“子扬,这可不像是你说的,你对公子否成见极深,什么时候也开始替公子否开脱起来了?”
  刘晔摆了摆手,说道:“乔公此言差矣,晚辈对公子否并无成见,事实上,公子否在继位之后能自除帝号,并上表向朝廷请罪,还算是个明事理之人,不过,他死捂着传国玉玺不肯上缴朝廷,又将孙策这头猛虎引来庐江,却是居心不良。”
  袁否试图祸水西引,借孙策刘勋相争,借机谋夺庐江的阴微心机,自然是瞒不过刘晔还有乔玄这样的智者。
  乔玄微笑了笑,说道:“方今乱世,土地城池有德者居之,有能者居之,公子否想要鹊巢鸠占、谋夺庐江,也是没什么错。”
  刘晔叹息一声,说道:“话虽如此,可苦的却是黎庶百姓。”
  乔玄道:“既便公子否不来夺庐江,难道孙策就不会来夺?既便孙策不来,难道曹操就不会来?与其将庐江交给孙策、曹操等辈,则不如将庐江交给公子否,至少,公子否还算是个仁者,至少他心里还装着黎庶百姓。”
  得,说来说去,话题又绕回原点了。
  刘晔摇了摇头,说道:“乔公,晚辈始终不认为公子否是一位仁者,更不相信他心里真正装着百姓。”
  乔玄道:“却不知,子扬要如何才肯相信?”
  刘晔道:“之前屯田有半道废止之虑,公子否若宁肯放弃屯田也誓要养活流民,晚辈便相信他是一个仁者,便相信他心里真正装着百姓,不过现在,居巢屯田之大势已成,晚辈却是再没有机会知道他心里是否装着百姓了。”
  “未必。”乔玄微笑道,“子扬,你会有机会知道公子否心里是否真正装着百姓,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刘晔道:“乔公的意思,居巢屯田还会再起波澜?”
  “老朽可没有这么说。”乔玄摆了摆手,又说道,“不过,子扬想必读过淮南子,知道里边有一则典故叫塞翁失马,呵。”
  “塞翁失马?”刘晔道,“祸福相依么?”
  乔玄道:“孙策必是不会就这么算了吧?”
  刘晔点头道:“必是,必是!”
  (分割线)
  吕蒙紧了紧身上仅有的破鼻犊裤,大步走向流民招募处。
  负责登记的小吏一抬头看见面前站着这么一条昂藏大汉,便忍不住说道:“小郎你来错地方了,你应该去那边,那边在招兵。”
  吕蒙便缩了缩脖子,惴惴然的说:“小人,小人看见刀就迈不开腿,不行。”
  小吏目露鄙夷之色,心忖原来是个胆小鬼,真是白瞎了一副好身板,当下拿起毛笔在一块木牌上写下一个号码,然后将木牌扔给吕蒙,不耐烦的道:“这块牌牌收好了,今后每天上工、下工领饭时,就凭这块木牌牌,要是丢了可是不补的。”
  “是是是,小人记下了,记下了。”吕蒙接住木牌,连连点头应喏。
  “去去去,到那边等着,待会有人领你走。”小吏越发不耐烦,将吕蒙赶到一边,又接着登记后面的流民。
  吕蒙走到旁边坐下,一双眼睛看似漫无焦点,其实却始终关注着周遭的风吹草动。
  不片刻,跟吕蒙一起来的另外两个江东死士也登记在册,混进了流民的队伍,三个人还被分在了一个队里。


第76章 刺杀

  从巢湖回来之后,袁否每天都会派出大量细作,严密监视巢湖方向的动静。
  袁否这么做,一是为了防患于未然,提防孙策派兵前来报复,二是为了第一时间就知道巢湖的风吹草动。
  袁否每天都盼着,巢湖出现大乱子。
  不过令袁否感到无比失望的是,几天过去,巢湖那边竟然没出现任何乱子。
  驻扎巢湖的江东军每天该操练还接着操练,流民每天该出工还是接着出工,还有江东四郡的世家、士族,每天也是络绎不绝的往来于石头镇与牛渚之间,将一车又一车的粮食,一批又一批的农具,源源不断的运来巢湖。
  到了第七日,袁否派去的细作终于带回一个让他绝望的消息。
  张昭虽死了,可孙策却又找来了能力并不在张昭之下的张纮!
  袁否这才想起,江东有二张,除了张昭,孙策还有一个张纮!
  他袁否以为刺杀了一个张昭,就能令孙策的屯田功亏一篑,却是太天真了。
  而且,这一回,袁否却不可能故伎重施,再去刺杀张纮了,有了张昭的前车之鉴,孙策必定会派精兵保护张纮安全。
  如果再去行刺,可真就成了自投罗网了。
  此外,孙策的报复也是迟迟未至,这却让袁否更加不安。
  袁否知道,孙策绝不会善罢干休,他必定会采取报复措施。
  唯一不能够确定的是,孙策的报复究竟会在什么时候到来?
  这个,就像是暴风雨来临前的静寂时刻,这样的静寂时刻持续得越久,待会到来的暴风雨就会越发的猛烈!
  对此,袁否唯一能做的,就是加强防备。
  袁否已经将他的宿卫人数从五十人增加到了两百人!
  而且,这两百人全都是从羽林卫中挑选出来的精兵。
  到了第十日,袁否索性以随时讨教武艺的名义,让纪灵宿在他的行辕,这其实就是相当于让纪灵充当他的宿卫大将,纪灵是袁氏残部中武艺最高的,如果就连纪灵都挡不住孙策派来的刺客,他袁否既便被杀,也没什么好埋怨的了。
  除了加强对自己的保护,袁否也没有忘记他的部下。
  尤其是阎象,就在昨天,袁否又给阎象增加了二十名护卫。
  此外,袁否还命令徐盛加强了对居巢通往巢湖的官道的巡逻,六个骑兵队一天十二个时辰不间断的巡逻,远离官道的隘口以及码头,也同样派出了哨骑,确保任何一支百人以上规模的人马进入到居巢,都会第一时间被发现。
  只是,袁否终究不是神,他完全不知道,孙策派来的刺客早已经乔装成流民,混入到了兴修水利的工地。
  (分割线)
  吕蒙袒露着上身,仅靠一块垫肩垫在肩膀之上,扛着一块足有百多斤重的巨石,正一步一挪,无比艰难的往水坝上走。
  吕蒙混进兴修水利的流民中间已经整整六天了。
  这六天来,吕蒙跟着这群流民换了好几个地方,也见了阎象几次,但都没有找到下手的机会,不是相隔太远了,就是阎象留了没多长时间,根本来不及动手。
  好在,阎象身边的随从并不多,只有二十来人,早晚总有机会的。
  吕蒙原本并不急,经历过了山谷遇伏、姊夫及三百袍泽阵亡之后,尤其是在被周瑜点拨之后,吕蒙似乎一夜之间就长进了。
  吕蒙遇事不再像以前那般毛毛糙糙,开始变得沉稳冷静。
  吕蒙刚刚把石头放下,身后忽然传来了阿成的一声轻咳,阿成是自愿跟随吕蒙前来行刺的两个死士中的一个。
  吕蒙回头察看时,瞳孔便骤然收缩。
  阎象!阎象又出现了!他又来巡视工程来了。
  不过,当吕蒙的目光扫过阎象身后,心头却不由得一沉。
  阎象身边的护卫竟然又增加了,现在足足有五十多人了!
  面对五十名护卫,吕蒙已经没有十足的把握,但他知道,不能再等了,如果今天再不动手,今后很可能就再不会有机会了。
  因为,拖得越久,他们暴露的危险就会越大。
  借着休息的机会,吕蒙将阿成和另外一名一起混进来的死士叫到跟前,如此这般吩咐一遍,两名死士点点头,转过身去了。
  两名死士离开之后,吕蒙借口解手溜进了旁边的小树林,然后借着小树林的掩护,悄悄的爬到了工地旁边的一座小山丘上。
  吕蒙在这座小山丘的顶上藏了一把铁胎弓。
  吕蒙本来还带了一把环首刀,不过本着狡兔三窟的原则,却藏在了另一个地方。
  片刻之后,跟吕蒙同来的那两名江东死士便开始了行动,阿成随便找了个借口,就跟另外一名死士扭打在一起。
  两人一边扭打,一边还不停的大喊大叫。
  看到有人打架,附近干活的流民也就不再干活了,都涌过来看热闹。
  现场负责维持秩序的士兵第一时间冲过来,试图将打架的两人分开。
  结果却被阿成一下掀翻在地,另一名死士便夺了那名士兵的环首刀,再反手一刀,斩下了那名士兵的首级。
  看到打架的两人连官兵都敢杀,跑过来看热闹的流民顿时吓得一哄而散,整工地便立刻陷入了骚乱之中。
  阎象一看这群流民有可能炸窝,便赶紧命令身后的护卫前去弹压。
  不过阎象还是记着袁否的叮嘱,留下了十名甲兵寸步不离的保护自己,阎象其实已经足够小心了。
  可惜,这次前来的刺客是吕蒙。
  吕蒙深吸了一口气,挽弓搭箭,从小山丘上猛冲了下来。
  还在山腰之上,吕蒙便连发了六箭,将阎象身前的两名甲兵射翻在地。
  等到吕蒙冲下山丘,再冲出小树林,阎象身边的甲兵已经只剩下四人。
  这时候,吕蒙跟阎象之间相隔已经不足五十步,而被阎象派去弹压流民的那四十余名甲兵却已经远在百步开外!
  阎象意识到自己中了刺客的调虎离山计,当下再顾不上弹压流民的骚乱,赶紧命令那四十余名甲兵赶回来接应。
  其实,不用阎象下令,那四十余名甲兵发现不对之后,就已经在往回赶。
  但是,非常不幸的是,这四十余名甲兵此时距离阎象,足足有百步之遥。
  于是,这四十余名甲兵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那名刺客从山丘上一路冲下来,一箭再接着一箭,将挡在阎象面前的甲兵逐一射杀当场。
  最后,阎象的跟前只剩下了最后一名甲兵。
  这名甲兵反应很快,身手也是不错,竟连续挡开了刺客六枝箭!
  不过,六枝箭之后,刺客也已经冲到了阎象面前,双方相距已不足十步。
  吕蒙反手抓向背后的箭壶,却抓了一个空,在这短促的冲锋当中,整整一壶二十枝箭竟全用完了!
  吕蒙不禁替自己箭术感到汗颜。
  看来回去之后有必要加强箭术的训练。
  不过,现在,却还是先解决了目标人物,淮南主薄阎象,给某拿命来吧!
  “死!”阎象跟前的最后的甲兵暴喝一声,手起一刀照着吕蒙颈项斩过来。
  吕蒙举弓相架,只听噗的一声,吕蒙手中的铁胎弓一下就被甲兵斩成两截。
  不过,甲兵的这一刀却也让吕蒙的铁胎弓撞歪在一侧,锋利的刀锋几乎是贴着吕蒙的左臂切下去,趁着这个极短暂的间隙,吕蒙借着快速奔跑所产生的强大惯性,拿他自己的身体当作武器,狠狠撞进了甲兵怀里。
  只听得喀嚓一声,甲兵的胸甲整个被撞得往里塌陷了下去。
  吕蒙这一撞,直接就将甲兵的胸骨撞得粉碎,甲兵惨叫一声,萎顿在地。
  挨了这一撞,吕蒙也很不好受,他毕竟也是血肉之躯,这样猛烈的撞击也同样会对他构成伤害,只不过因为他用的是肩膀,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