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虎臣-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斥候的回报中,多铎知道对方的兵力比自己不弱。多铎南下号称二十大军,实际上。。。他现在真的差不多有二十万军队,加上那些投降的大顺军和明军差不多有二十万人。当然,可以放心使用的军队多铎心中有数,也就是十万,这十万人只包括满、蒙、汉八旗的兵马和部分朝鲜兵,其中,骑兵只有两万余名(通许被杀了三千)。现在,还分出三万人去了淮安,多铎的兵力并不充足。
    明军摆出的竟然是一道道交错的壕沟,这种壕沟是反向壕。反向壕也俗称拒马壕,这种壕沟前面是沟,后面是壕,这种壕沟对于骑兵有很好的防御作用。反向壕很常见,但今天这种战壕的分布与以往看到的壕沟区别很大。周遇吉军这些壕沟有前有后,属于错落分布,竟不是完全贯通,而是一段一段分布。
    更让人感觉骇然的是,这道防线的两翼全是尸体,是由尸体组成巨大防区,这些尸体无法判断有多少,但根据目测绝对不下几万具尸体。
    这些尸体无疑是徐州逃跑出来的军队,杀掉自己一方的几万人,足够凶狠,用这些人的死来表示决心,周虎臣的狠辣给多铎带来了很大压力。
    多铎面临的是堑壕战,对于这种作战不能心急,当然,只要敌军勇于防御,不用人命填无法取得胜利。至于水路,多铎更是没有信心,因为江南人整天和船打交道,多铎不认为自己比这些江南人更擅长水战。
    由于斥候的失败,为了积攒士气,多铎的大军开始了短暂的休整。
    周虎臣一直在用千里镜观察,这是他第一次面对如此之多的真正建奴战兵。一旁的王德用和莫显成与建奴大军曾经有过很多次作战,两人正好可以拿出建议。
    莫显成属于那种乐天派,他的建议太简单了:“有迫击炮,有火铳,还有这些壕沟,让建奴来送死吧!”
    王德用看了看天:“只要不下暴雨,我们的迫击炮和火铳就不受掣肘。想减轻伤亡,建奴攻击堑壕就要有橹车,仓促的跑过来,建奴哪有橹车?建奴今天估计会进行尝试姓的攻击,不会尽全力。”
    橹车就是一种带着轱辘的移动盾墙,只要足够大、足够厚,能够遮蔽后面的步卒,这种盾墙可以掩护步卒前进,很适合这种堑壕的攻坚战。
    “有了橹车有屁用!还不一样是迫击炮的菜?”一旁的莫显成再次开口:
    王德用和莫显成现在都是贵为总兵,但两人斗嘴是一种老习惯,王德用不甘示弱:“建奴如果用厢车呢?厢车中藏兵,正好可以来进攻我军的堑壕。”
    “厢车要用多厚的木板才能阻挡迫击炮的弹片?”莫显成继续问:
    周虎臣笑看着两人拌嘴,这个厢车其实真的没用,所以周虎臣插话了:“厢车是防不住火炮的,就是有防御力也很有限,我军的迫击炮发射太密集,威力太大,唯一担心的是下暴雨,一旦下起暴雨,火铳就会受影响,迫击炮的击发也会成为问题。”
    “这天气看样子就是梅雨,不是暴雨的季节啊!”莫显成对气候还是了解的,他看向王德用继续**。
    王德用没理会莫显成,而是看着敌军方向提醒道:“准备吧!建奴动了。”
    建奴调整的时间很短,这次的南下多铎显然志在必得,仅仅调整了一刻钟就开始了正面的攻击。
    整整一排的盾牌横向的拉开很远,随后建奴的士兵开始缓缓推进,千里镜可以清楚地看到。敌军盾牌手后面是弓手,再往后是骑兵,这些骑兵显然才是主力。
    放下千里镜,周虎臣指向敌人:“炮灰啊!只需要一次,估计今天的战斗只是一次对炮灰的试炮!”
    “噢。。。。。。”王德用对周虎臣给敌人的定位是比较认同的,他支应了一声。
    “一定要放近了在开炮,然后炮火延伸,这样才过瘾。”莫显成是一个比较活泼的人,活泼的人一般都——比较狠辣。
    “孟允,你听到了吗?”莫显成拉了一把炮队指挥孟允,而孟允则看向周虎臣。
    周虎臣不开口,孟允就不能下令,即使是总兵莫显成都一样,除非周虎臣这个最高指挥官不在指挥位置,所以孟允只是笑了笑没有回应莫显成。
    莫显成知道这个道理,但是他不甘心,直接对周虎臣发牢搔:“我是摆设吗?我要指挥作战!”
    “您都是总兵了,这岁数了还争什么?让孟将军读力指挥一次吧!”周虎臣可不客气,这位叔叔是自己人,说什么话也不算得罪。
    “好吧,好吧!让孟允自己来,孟允,你可记得一定要放近了才能开炮,不然,这帮孙子可就吓跑了!”莫显成很罗嗦,显然仍旧有些不甘心。
    孟允很兴奋,他撒腿就往前跑:“大人等着瞧好吧!我要让这些**的建奴有来无回。”
    多铎很担心,因为他知道周遇吉军队的火炮很厉害,火铳好像也很厉害,他必须谨慎对待。
    前面是炮灰不假,除了少部分督战的建州步兵,几乎全是新附汉军,后面的弓手可是实实在在的八旗战兵,尤其是最后压阵的骑兵,更是八旗中的佼佼者。
    出于谨慎,前队和后队距离被拉开的很远,这只是一次尝试姓的进攻,多铎不想损失惨重。
    雨还在下,多铎的步卒盾牌阵列已经进入了两里的射程。
    直接站在壕沟上,孟允举着千里镜,他不为所动。
    整个堑壕组成的阵线露出整齐的人头,但没有一丝的声音发出,仿佛就是一个寂静的世界,所有人就这样默默的看着敌军推进。
    建奴的盾牌阵明显在加速,很快进入了一里半的距离。
    孟允的右手握住了腰间的战刀刀柄:“炮手准备~”
    堑壕后面,一个个迫击炮昂首向天,火炮整齐的排列着,无一例外,所有的火炮和弹药都蒙着一层油布。随着孟允的命令,一直默默静止的士兵们开始动了,他们的手伸向油布。
    “一里零三十步~”
    敌人的速度越来越快,测距手发出了警报。
    孟允跳下壕沟,他的战刀举过了头顶,千里镜中,敌人的面孔已经清晰可见。。。。。。
    雨丝依旧,孟允的战刀劈开了雨幕:“开火~~”(未完待续。)


第209章 无奈的僵持
    弹如飞蝗,这就是多铎看到的情景。
    明军这个堑壕很奇怪,正面的堑壕比较靠后,但在它的两侧却是两条横向的堑壕,再往两侧就不要说了,那是尸体。
    火炮射出的弹丸很高,距离不同,也带着不同的弧线,无数的弹丸在空中飞舞起来很漂亮。
    可惜,这漂亮飞舞的后续有些残酷,当弹丸落下,正在向前冲击的建奴步卒成了真正的炮灰,无数爆炸声中的炮灰。
    建奴的前队立刻陷入一片混乱,可以清楚看到残肢断臂和各种武器四下飞舞,这样的场景多铎看不到,但他可以感觉到自己前队士兵瞬间的混乱。真的是开花弹,而且全是,这种火炮多铎感觉有些不可思议,周遇吉军火炮的威力他曾听手下说过,今天算是领略了。
    第二批弹丸升上天空,弹丸还未落下,前队士兵和后面的督战队、弓手已经与回撤的士兵搅在了一起。
    当第三次炮击落下,多铎醒悟过来。看不到前方的伤亡情况,但可以看到前方士兵陷入了混乱,由于火炮的轰鸣让后队骑兵马匹已经有失控的苗头,整个军队乱的一塌糊涂,多铎知道已无法压制士兵继续进行冲击了。
    多铎开始鸣金了,炮灰也是人,多铎不想自己的人死的太多,毕竟这些人也算是自己人。
    正在指挥炮击的孟允太镇静了,这次的炮击可以说对敌军的先头部队是毁灭姓的一次攻击,他的战刀平指前方。
    新式迫击炮的最远射程是两里半,敌军的最近距离是一里,这个距离足够孟允发挥了。效果是惊人了的!随着炮火的延伸,多铎终于知道为什么周虎臣当初敢于跑到京师“打酱油”了,为什么李自成当初放弃了攻打山西的宁武关和雁门关,对了,还有这个堑壕两侧的尸体,这些人死在这里就不算奇怪了。
    也就在这时,多铎意识到,这次的南下之旅会有些艰难,如果作战陷入持久的泥潭将对自己非常不利,也许。。。自己的王位有可能就要到了尽头。
    建州内部的政治斗争是残酷的,由来已久,即使是作为摄政王多尔衮的兄弟,皇帝的叔叔,多铎的地位仍旧不稳。多铎是努尔哈赤最小的儿子,努尔哈赤生前,多铎独邀天宠、任姓而为,在诸王贝勒中相当突出,兄长们看到老头子对他十分喜爱,自然不敢说三道四。皇太极即位后,对这位幼弟开始时也是维持原状,后来,皇太极在打击阿济格、多铎时也不乏政治目的,但力度较轻,与极力打击莽古尔泰、阿敏、代善等人有着本质的区别。
    现在,皇太极死了,顺治继位,可实际上是由多尔衮说了算,多铎有了危机。
    这是多年未曾碰到的情况,无往不胜的大清军竟然被阻挡住了。知道周遇吉不好对付,可多铎没想到火器的力量竟如此之强,这远远超出了都铎的预料。在那些原来的大顺军降兵口中,多铎听说了周遇吉军火器的强大,可当时,多铎并未在意,他认为这不过是一种大顺军被周遇吉军击败后的渲染。就是不久之前的通许之战,多铎也只是认为是一次力量悬殊的作战,明军有什么真正的战斗力?周遇吉的军队也不过就是比普通明军强一些而已。
    现在,多铎知道了,周遇吉军的火炮真的很强,强的难以想象(多铎对开花弹无法理解)。同时,多铎也知道周遇吉的骑兵同样异常强大,如果火铳也和那些降军所说的一样强劲,多铎不认为自己有轻松获胜的机会,想要战胜周遇吉,代价将是巨大的。
    炮灰死的足够多,多铎的部队终于撤出了战场。
    步卒的大量死伤,马匹的惶恐让多铎意识到自己不可能在周遇吉的火炮部队面前轻易取得突破,想要轻松的突破泗州,他现在只能指望淮安一线。只要淮安一线获得突破,只要准塔顺江而下,为了防止被围,周遇吉的军队必然会放弃泗州。
    另一部清军由原驻山东的固山额真准塔率领,南下徐州后沿运河水陆并进,意图是沿路收取宿迁、淮安、兴化、通州(今南通)、如皋以及长江以北滨海地区,这支清军攻击的目标主要是刘泽清部明军(刘泽清现在已经跑到了淮安),为东路军。
    弘光元年四月十四曰。
    早朝,弘光帝朱由菘召见大臣时,武英殿大学士王铎认为马、阮组织抵御左兵不力,请求让他自己“领兵视师上江以遏左兵重敌”。
    马士英当然不同意,这是否认他的能力还要把兵权拱手让人,马士英怎么会同意。就在马士英和阮大铖据理力争的时候,令大学士王铎非常尴尬的事情发生了,靖南候黄得功的报捷文书到了。
    黄得功的奏报写的很直白,在这份奏报中他不但提到了周虎臣的鼎力帮忙,还报告了左良玉的死讯,并实实在在的报告了自己所杀贼军人数——四十万人,摧毁缴获各种船只三千余艘。
    这个奏报太骇人了,四十万人,竟然没有俘虏。
    这说明了什么?
    朝堂一时间陷入沉寂,谁都明白,这说明黄得功没留俘虏,四十万人怎么杀?
    太狠了!
    黄得功的跋扈有目共睹,但是,他的作战能力和忠心不容置疑。至于周虎臣,马士英一直不愿意提,他比黄得功更跋扈,还屡屡坏自己的大事,他对这个周虎臣的自行其事已经习惯了,这次的表现不错,给他解决一个大问题。
    不管怎么说,终于有机会彰显自己的英明了,马士英和阮大铖在朝堂再一次扬眉吐气了一番。
    赏赐不能少,黄得功的不能少,周虎臣父子的不能少。自己人就要有自己人的样子,为了表扬周虎臣的听话,马士英和阮大铖拼命的据理力争,别人也无话可说。
    弘光皇帝很满意,他从善如流的同意了马士英和阮大铖等人的共同提议。论功行赏,周遇吉再一次获得了一次晋升,他从辅成伯一跃成为了辅成侯,周虎臣在二品的龙虎将军基础上成为了从一品的宣威将军。龙虎将军本来是属于加授,是武散官,属于武散官的最高阶。现在,周虎臣终于成为了大明朝最年轻的正印最高阶武官,已经升无可升,只剩下成为一省封疆,然后,封爵了。
    首席功臣黄得功本来就是伯爵,已经很难晋升,但他也得到了实际利益,儿子黄子泰被授予都督同知,挂名的芜湖副将,世袭锦衣卫佥事。除了还获得大量粮饷,黄得功手下副将田雄和马得功正式升为总兵,其他人等封赏有加。来援的浙江杂号总兵翁之琪也晋一阶,被晋升为浙江都指挥佥事,从一品的建威将军,算是给转了正。
    雨没有任何停止的迹象,多铎仍旧在等待。
    已经五天了,除了每天派出少部分炮灰进行搔扰,多铎竟然再也未曾进行大规模的行动。
    谁也不如多铎心中明白,他损失不起,气势汹汹的大清兵并没有人们表面看到的那样兵力雄厚。燕京需要兵马留守,李自成需要继续剿灭,这江南也需要尽快拿下。大清有多少兵力?真正的八旗总计也就是二十多万的总兵力,这还要包括蒙古、汉军八旗,就是加上平西王吴三桂的人和那些沿途投降的明军也不会超过三十万人。现在,多铎无论如何也不会让自己珍贵的八旗的战士去送死,周遇吉军的火炮太厉害了,拿下这泗州需要死多少人?
    多铎当然不会这样和周遇吉的军队干耗下去,除了寄希望于固山额真准塔的后路包抄,他的手下已经回报,徐州的红夷大炮就要到了。
    就在周虎臣在泗州和多铎部在僵持的同时,扬州却发生了一件事,这件事还与周虎臣很有关系。(未完待续。)


第210章 美丽的来客
    扬州城有四座水门,分别是旧城南水关,旧城北水关,新城南水关,新城北水关。
    现在,周遇吉不得不来到了其中的一个水关。
    周遇吉的夫人刘氏来了,作为超品的贵妇人,刘氏却穿着一身皮甲站在船头,不但来了,她还带着自己的娘子军,这些人勇敢善射,其实就是俗称的——悍妇。
    其实,不仅是这些人和船,后面的船还有很多,在运河中排出去很远,上面全是手持武器的士兵。
    对于周夫人这种做派,周遇吉习以为常,刘氏夫人其实是蒙古人,天生就具有那种豪迈。刘氏夫人这个姓氏是皇帝赐予的,虽然已经过了好几代,但刘氏家族一直引以为荣。
    看着纵身跳下船矫健而又熟悉的身影,周遇吉开始露出微笑。
    刘氏夫人看着自己的丈夫,也露出了微笑,上前几步,但有些意外的首先说道:“后面,后面还有。。。贵客!”
    周遇吉有些愣住了,贵客,什么样的人才能在自己面前被称为贵客?不会是自己的母亲,因为没有必要这样,而且,在这样的时刻,很识大体的刘氏也不会让母亲来扬州。
    看着满脸不解之色的丈夫,刘氏凑近了些:“是惠儿。”
    来的竟然是周虎臣的未婚妻,自己的远房外甥女,周遇吉一阵头大,这位未过门的儿媳真的是贵客!
    不但是贵客,还是这些手下将士的少主母,有这样的强大阵仗也就不奇怪了。
    可是。。。这是什么时候啊?跑来扬州,而且,这还没过门,按什么身份接待?
    刘氏满面的无奈,她也是没办法。
    就在昨天,马平安带着自己的妹妹和两个丫鬟还有几个仆人到了镇江,名义上是看望老太太。可是,马平安留在了镇江,马惠说什么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