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龙争大唐-第3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继续揪着打的下场。
    上朝左右就是老一套,实无甚新意可言,只不过消息灵通的朝臣们大多都已知晓今日之早朝将有大事发生,个个精神振奋之下,见礼之声也就分外地响亮了许多,倒令登上了龙椅的李世民很有些措手不及的诧异,不过么,李世民毕竟是多年的帝王,倒也没太在意,只是平静地挥了下手道:众爱卿平身。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群臣们按着套路喊完了语录之后,各自起了身,还没站利索呢,就见文官队列中人影一晃,国子监太学博士林正诚已匆匆行出了队列,但见林正诚大步走到殿前,恭敬地行礼道:启奏陛下,臣有本章在此:今东宫空置,储君之位虚悬已久,恐于国本有伤,臣恳请陛下早立储君,以安天下百姓之心。
    林正诚不是一个提出要册立太子之人,早在半个月前萧瑀就曾当庭提出过此议,只不过那一次李世民是盛怒之下,拂袖而去,压根儿就没给萧瑀啥好脸色看,可这一次却是不同了,林正诚话音才刚落呢,李世民便颔首嘉许道:林爱卿此言有理,朕深以为然,众位爱卿可就此事议议罢,朕想听听诸爱卿之见解。
    李世民这句话一出,便算是为今日之早朝定下了调子,一起子朝臣们私下里虽都有所准备,可也没想到早朝伊始大戏便即开演了,一时间都有些子愣了神,竟无人站出来响应一番,大殿里立时静得极为的诡异。
    陛下,微臣有本上奏。就在一片寂静之中,礼部侍郎叶凌率先站了出来。
    叶凌这一出来不打紧,却宛若点燃了火药桶一般,满殿的大臣们吃惊之余,全都乱议了起来,一时间大殿中嗡嗡之声猛然大作,噪杂得有如菜市场般混乱,这实也怪不得群臣们激动,一向以来,夺嫡之争中吴王一系向来势弱,大多是敲边鼓为多,也就是干些个打闷棍的勾当,哪怕那所谓的泰山神谕之出现,也没人以为吴王能最终胜出,大体上还是看好越王李贞与魏王李泰之间的争夺,可如今一向喜欢先发制人的李泰一边没动静,注定是主角的李贞一边也安份得很,倒是一向唱配角的吴王一系却抢先发招了,而且一出马便是李恪之绝对心腹重将,这岂非咄咄之怪事?于是乎,朝臣们惊讶之余,议论之声吵闹了些也就不足为奇了罢。
    李世民不动声色地任由群臣们瞎议了一阵之后,这才哼了一声,一压手,示意群臣安静,而后饶有兴致地看着叶凌道:叶爱卿有何本章但讲无妨。
    叶凌乃当世之智者,自是能猜测出圣意之所在,早已明白此番李贞入主东宫已是定局,所争着不外乎制衡之权的大小罢了魏王一系虽屡经打击,在朝中之势力大减,然则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其绝对实力依旧在吴王之上,加之其头顶上那金灿灿的嫡子之帽虽也有所退色,可再怎么说也还是比吴王有优势得多,故此魏王可以装孙子,示敌以弱,积蓄实力以待来日,可吴王这头却没这个福气,必须借助此番圣意所谓的制衡之术来捞取足够的好处,从而为将来的手段之施展争取到尽可能大的舞台空间,为此,吴王一方必须表现出有制衡之力方能有望得偿所愿,这正是叶凌抢先发招的用心之所在。
    微臣启奏陛下,臣以为林博士所言甚是,东宫当立矣!自古以来长幼有序,吴王李恪年岁既为诸皇子之长,且纯良贤德为诸皇子之冠,署理政务概无差池,治理地方则境绥而百姓富足,此诚为老成谋国之栋梁矣,且天降神谕,当立吴王,微臣不敢不荐也,肯请陛下圣断。叶凌恭敬地行了个礼之后,畅畅而谈,倒也说得头头是道。
    陛下,臣以为叶侍郎所言荒谬不济,实乃混淆是非之大逆不道也,当重处之!没等李世民表态,一名身着监察御史官袍的官员便从队列的后头冒了出来,不管不顾地便将大逆不道的帽子扣在了叶凌的头上,其用词之狠,登时就令满朝文武吓了一大跳,再一看,竟然是李义府这么个前东宫属官,登时都有些子莫名其妙,闹不懂这李义府究竟犯了啥毛病,竟如此之火爆,一时间瞎议之声再次嗡嗡而起。
    李义府这么一出头,李世民显然也没有想到,愣了好一阵子,这才眉头一皱,一挥手道:尔为何出此狂言?
    李世民这话可就有些子重了,若是旁的官员听了,只怕当场就得脚软,可李义府倒好,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道:陛下,请恕臣无礼,臣实是无法容忍叶侍郎之欺君之言矣。
    尔既有不同之意见,那就说来与朕听听罢。李世民对李义府并没有什么印象,只是知道有这么个小官罢了,此时见其胆气甚壮,倒也没有为难他,只是平静地说了一句。
    李义府从容不迫地躬了下身子,略带一丝激动之情地开口道:陛下,微臣以为储君者,国之根本也,当以贤能而有德之人为之,而今越王李贞文有状元之才,武有勇冠三军之力,先朔州之战显神威,后有平定西域之功,开疆辟地何止万里,此等功绩朝中更有何人能比拟,在兵部则大破侯君集造反一案,在刑部则一举破获相州军粮奇案,在西域则西域大治,此等能耐又岂是吴王之流能比拟者,再者,越王殿下忠肝义胆乃世人之共识,洛书一出,自有天机,故此,臣以为越王殿下才是东宫之不二人选,望陛下明断!
    李义府这么一慷慨陈词显然是个意外事件,彻底打乱了所有各方的算盘,偏生这厮口才大佳,一番话说将下来条理清晰不说,还言之有据有物,让人很难加以驳斥,一时间措手不及的各方都有些子傻了眼,满大殿里嗡嗡的乱议之声再次轰响了起来。
    呵呵,有趣,着实有趣,这个李义府还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嘛,前头那份科举折子风头都还没过呢,这回倒好,干脆跑大殿上闹来了,有意思,还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大奸大恶者必是大能之辈,嘿嘿,这把快刀老子就收下了,将来也好用上几回的。李贞也没想到李义府会公然跳将出来为自己摇旗呐喊,还说得如此正义无比,心里头叽叽歪歪之余,悄悄地对李千赫打了个手势,示意其暂时按兵不动。
    陛下,臣以为李御史所言甚是,臣也愿保荐越王殿下为储君。
    陛下,臣亦愿保越王殿下。
    陛下,越王殿下为储君乃是人心之所向,大势之所趋也,望陛下明察!
    越王一系的嫡系人马没有动,可朝中不少中低级官员却纷纷站了出来,对李贞表示支持,到了后头,连程咬金、秦怀玉等一干子武将也都忍不住站了出来,大声疾呼,为李贞助威不已,于是乎,满大殿中拥戴李贞之声此起彼伏间,形势已是一边倒之状矣!
    立李贞为太子,这本就是李世民心中的决断,自是不会有错的,然则李世民要的可不是这等一边倒的局面,此时见形势已然有些子失控,脸色虽依旧平稳,可心里头却不免犯起了叨咕,却又势不能当庭阻拦群臣们的请愿,头也就很有些疼了起来,待得群臣们表态告了一个段落之后,李世民这才一挥手,止住了请愿的势头,环视了一下众朝臣,视线最终落在了李贞的身上,沉吟了一下之后,缓缓地开口道:贞儿,众爱卿一致举荐于尔,尔之意如何?
    哈,老爷子您也有失算的时候嘛,嘿嘿,这回收不了场了罢?李贞自是知晓此等一边倒之局面不是李世民所想要的结果在李贞的推演中,李世民所要的庭议当时各方有所争执,而后由李世民来个一锤定音,之后嘛,顺理成章地将几位皇子安排一下,以示安抚,顺便给李贞留下个制衡,可被李义府这么一闹腾,这算盘自然就打不下去了罢。
    老爷子算盘打不下去不打紧,问题是李贞此时还真不能就这么众望所归地入了东宫,万一要是在李世民的心目中留下个尾大不掉的印象,那后头的乐子可就大了去了,指不定老爷子就有可能担心李贞玩上出玄武门二,从而给李贞设下些陷阱,万一再被那哥几个一利用,得,闹不好李贞的东宫之路便有可能走到尽头了,这可不是李贞要的结果,李贞还不致于自大到以为老爷子就非立自己为接班人不可的地步,这一听老爷子发问,李贞自是不敢怠慢,借着出列的当口,脑筋动得飞快,已然有所决断。
    启禀父皇,众官之厚爱,儿臣惶恐之至,实不敢妄自尊大,一切听凭父皇安排,儿臣断无疑义。李贞满脸子诚恳地说了一番,将球轻巧地踢到了老爷子的脚下。
    李贞原本就是个太极高手,这一条李世民早就心中有数,若是往日,李贞一推托,老爷子或许会不高兴,可值此微妙时分,李贞如此之举动,却让李世民暗自松了口气,不过么,老爷子却没打算就这么放过了李贞,这便嘴角一弯,笑着追问道:朕便令尔为储君,尔可敢为否?
    李世民此言一出,满殿大臣们全都竖起了耳朵,全神贯注地看着李贞,都想听听李贞究竟是如何作答的,一时间满大殿里静得诡异万分   
第四百二十一章我,太子!
    7509
    很显然,李世民这句话问得有些子蹊跷,内里可是藏着玄机的,一起子文武百官们都不是吃素的,又怎会听不出其中的奥妙所在这话里那个敢字可是很有讲究的,照常理来说,李世民若是真心实意地要策立李贞为太子,那就该问的是:能为否或是愿为否,而不会用这么个令人遐想联翩的敢字,这岂不是说李世民不打算立李贞了?可这跟李世民先前放出来的风声完全不是一码事儿,文武百官们不疑虑万千那才有鬼了。
    唉,老爷子终于还是老了,岁月不饶人啊,老爷子是再也没有先前那等藐视一切的雄姿了!旁人怎么想的李贞压根儿就不在乎,他只是敏锐地发现李世民此际虽面色轻松,这一向以来的整个布局也依旧严谨,给人一种大局在握之假象,然则透过这种种的假象,李贞却知道李世民早年那等无视天下豪杰的霸气已经在岁月的流逝中渐渐地磨没了,换句话说,那就是李世民此时只剩下帝王之心术,而没有了帝王之大道,这令李贞心里头不禁感慨万千的,然则,不管怎么说,老去的雄狮依旧是凶猛的狮子,尽管爪牙已经有所钝化,可要撕碎李贞这么个儿子却还是能办得到的,这便由不得李贞不小心谨慎了,值此微妙之时刻,其实也容不得李贞有所犹豫,就在朝臣们紧张的期盼中,李贞缓步从朝臣队列中行了出来,借着行走的当口,飞快地调整了一下心态,恭敬地行了个礼,而后沉稳地答道:若能得诸位兄弟扶持及朝中诸大人辅佐,儿臣愿为父皇分忧!
    李贞这话里自然也是有话的,这是在给李世民安排诸皇子的制衡手段留下余地,很显然,李世民听懂了,也很满意,没等满朝文武回过了神来,就见李世民展颜一笑,一挥手道:宣!
    站在李世民身后的柳东河一听这个宣字,忙不迭地便一甩手中的拂尘,从一名小宦官的手中接过一份圣旨,站了出来,扫视了一下神态各异的朝臣们,这才将圣旨展了开来,运足了气力地朗声宣道:圣天子有诏曰:朕自承天地之谕令,克难以承大统,今有皇八子越王李贞者,既贤且能,素得圣心,当立为皇太子,以承国祚,诏令裴氏为太子妃,令皇四子魏王李泰督导刑部,皇三子吴王李恪督导工部,皇十子纪王李慎督导礼部,皇六子蜀王李愔参知政事,共辅太子,诏令尚书右仆射房玄龄为太子太师,左仆射长孙无忌为太子太保,侍中诸遂良为太子中庶子钦此!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绝大多数朝臣们对于李贞上位为太子早就心中有数,可却万万没想到李世民竟然将所有的皇子全都留在了京师之中,还都委以要务,一时间全都有些子反应不过来,待得诏书都宣读完了好一阵子之后,这才参次不齐地各自呼喊起万岁来了。
    嘿,果然如此,老爷子这一手制衡之术实在玩得实在不咋地,也太明显了些罢,得,您要玩,咱陪着就是了。诸朝臣们心慌意乱,可李贞却并不在意,除了早就有所意料之外,其实李贞内心里也并不反对这等安排与其让诸皇子跑到外地去积蓄力量扯旗造反,倒不如就让他们在京师里穷折腾,左右京师就这么大,跑也跑不到哪去,将来收拾起来倒也便利得很,来个一锅端了,还真是省事又爽心,至位前一定会有的各种刁难乃至暗算么,那就当成历练也罢,正是有着这种平和的心态,李贞能安之若素也就不足为奇了罢。
    眼瞅着了了一桩心事,李世民似乎开心得很,待得朝臣们呼完了万岁,站了起来,大手一挥,高声道:传朕旨意,今日赐宴承天门,朕要与诸爱卿一醉方休!
    臣等谢圣上隆恩。册立了太子,自然是件大喜事,赐宴也属正常之事,朝臣们丝毫也不感到意外,见李世民如此说法,自是各自谢恩不迭。
    李世民笑呵呵地一摆手,示意诸朝臣平身,而后一甩大袖子,便向着后殿行了去,内侍监柳东河见状,立马扯着嗓门高呼道:宣太子李贞甘露殿觐见,退朝!话音一落,疾步走下了前墀,赶到了李贞身边,满脸子媚笑地拱手道:恭喜殿下,贺喜殿下,请殿下移步甘露殿。
    有劳柳公公了。李贞依旧平稳得很,丝毫也没有得意忘形之状,笑呵呵地还了个礼,又跟一起子围将过来的朝臣们笑着致意了一番,这才迈步转入了后殿,由柳东河陪着,向甘露殿行去
    朝是散了,可离着赐宴的时辰却尚早,心情激动的朝臣们也无心去理事,各自三三两两地行出了太极殿,就在殿前的小广场上三五成群地议论着今日之事,升了官的自然要道贺,得了彩头自然也得炫耀一番,却又怎个热闹了得?至于几位皇子么,自然也都凑在了一起,嘻嘻哈哈地打起了机锋。
    三哥,四哥,小弟说得不假罢,呵呵,今日起,我等都得叫不得八弟喽,呵呵,他还真是众望所归啊,了不得哦。李愔撇着嘴,嬉笑着率先开了口,那话里的意思却着实不怎么地道,既像是在讽刺李贞登龙有术,又像是在讽刺吴、魏双王白忙乎了一场,那里头的酸气和挑唆之意便是傻子都能听得出来。
    吴王李恪素来沉稳,只是一笑了之,压根儿就不接口,魏王李泰此番虽也沉稳了许多,可骨子里的狂性却尤存,只不过他也没有在这等大庭广众之下跟李愔计较的意思,只是翻了个白眼,冷哼了一声,转过了头去,连看都不看李愔一眼,倒是岁数最小的纪王李慎憋不住了,涨红着小脸,咕嚷了一声道:八哥不当太子,谁能当?
    小屁孩,没你啥事,站一边去!李愔斜了李慎一眼,阴恻恻地哼了一声。
    李慎虽胆子素来小,可却并不怎么怕权势最弱的李愔,此时被李愔这么一说,原本就通红的小脸登时就憋得发紫,哆嗦地指着李愔道:你,你
    眼瞅着要爆发冲突,吴王李恪忙往中间一站,算是拦住了兄弟俩的争执,笑呵呵地道:十弟说得对,这东宫之位么,还真就只有八弟能坐得上去,我等兄弟既然受命辅佐,自该齐心协力,共襄盛举,岂可兄弟阋墙耶?四弟,您说呢?
    呵呵,那是,那是,三哥这话说到小弟心坎里了,哈哈,好,好啊!冷眼旁观的李泰自然听得懂李恪话里的潜台词,仰天哈哈大笑了起来,哥几个见李泰笑得如此之畅快,自是也都笑了起来,那笑声里满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之意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且不言一起子兄弟们在胡乱地凑着趣,却说李贞一路走向甘露殿,心中却宛若打翻了五味瓶一般,各种滋味杂然泛起太子?老子这就已经是太子了?嘿嘿,太子?太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