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龙争大唐-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殿下且慢。”萧钧慌乱之下,险些跌倒在地,好容易站稳了身子,紧赶着凑到太子的耳边低声地叨咕起来,听得李承乾连连点头不已,好半晌之后,李承乾的脸色平缓了下来,挥着手道:“都退下。”一起子东宫侍卫这才暗自松了口气,各自后退不迭。
    “小八儿,你好大的胆子,嘿嘿,竟敢以下犯上,本宫今日要面圣参你一本。”李承乾拖着脚走到了李贞的面前,冷笑着说道。
    你他娘的混蛋,要参就来好了,左右是撕破了脸,老子今日跟你玩到底了!李贞面不改色地看着李承乾道:“随便!”
    “好,算你有种!”李承乾狠狠地盯了李贞一眼,大喝一声道:“来人,备轿,本宫要面圣!看好这群混帐行子,没有本宫的手谕,任何人不得离开此地!”话音一落,自顾自地领着一起子宦官走出了人丛,往轿子处行去。
    狗日的,这厮打算恶人先告状了,妈的,该死!李贞自然明白李承乾的打算,可这会儿李贞的手下大小宦官全都被看得死死的,压根儿就动弹不得,心中一急,也不管那帮子手下的死活了,高举着玉佩,往包围着的东宫侍卫们冲了过去。东宫侍卫们虽是得了太子的命令,可也不敢真儿个地挡着李贞的道,毕竟李贞手中可是持着皇上的信物,若是强行阻拦的话,那可是抄灭九族的重罪,只好不情不愿地让开了一条小路,可随后却将想跟着李贞往外走的那起子敏安宫的宦官们全都挡在了包围圈中。
    跑!快些,再快些!李贞的脑海中仅有这么个念头,虽然路途不算遥远——从东宫的大门口到李世民办公所在的甘露殿也不过仅仅是一千多米的距离罢了,可怜李贞的这副小身板才不过四岁出头而已,尽管已经是尽了全力,可还是没法赶上李承乾的大轿子,再加上到了玄武门又因羽林军验明身份拖延了些时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李承乾走远了,待得赶到甘露殿门口,老远就听见李承乾正自义愤填膺地说叨个不停。
    妈的,要坏菜了!李贞心中又急又怒,还没等他走进殿门,突地听到背后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回头一看,得,好家伙,从老三到老七,一大溜亲王全到齐了,各自脸上都满是玩味的笑。
    “八弟莫慌,哥哥们不会让你吃亏的,进去再说。”李贞正喘着粗气呢,越王李泰笑呵呵地率先开口道。
    李贞哪会不明白这帮子兄弟的用意,左右不过是看热闹之余,顺便给太子下点蛆罢了,虽说这群家伙表面上看起来是来为自己助威的,其实眼里头不过是盯着东宫的位置罢了,没啥值得感谢的地儿,李贞心里头腻味透了,压根儿就懒得跟他们多啰嗦,假借着气喘得急,也不回话,只是点了下头,大步走入了甘露殿中。
    今儿个不是大朝之日,甘露殿中大臣不多,仅有寥寥数人,不过却全都是朝中重臣,宰相房玄龄、秘书监魏征、司空长孙无忌、兵部尚书侯君集赫然在列,李世民端坐在几子后,正面无表情地听着李承乾的怒斥,见到李贞等人一道进来,脸色微微一变,却也没有任何的表示。饶是李贞胆子再大也不敢当着老爷子的面打断李承乾的话,只好恭恭敬敬地走到近前,跪在一旁,等着老爷子开口。
    李承乾口沫横飞地一通子饶舌,愣是颠倒黑白,大体的意思就是李贞仗着皇上的信物包庇偷盗了御赐之物的下人,不但不交出犯人,反倒对执行公务的东宫卫士横加指责,仗势欺人云云,李世民面无表情地听着,待得李承乾诉完了苦,李世民斜了跪在一旁的李贞一眼,淡淡地问道:“贞儿,尔有何解释?”
    解释?奶奶的,老爷子这语气根本就不像要听解释的样子,妈的,那心眼里早偏向老大那头去了,该死的!李贞心中气急,可也没辙,他心里头清楚得很:太子是储君,轻易动不得,否则是要伤国本的,无论太子所为对错,绝无当庭斥责的理儿,如此一来倒霉的不就只能是李贞自个儿了罢。板子看来是要挨了,可却不能伤了根本,要不那乐子可就大了。李贞刚寻思着该如何回话,老四李泰却抢先站了出来,高声道:“父皇,此事恐有蹊跷,儿臣以为该查个水落石出为妥。”
    老四话音刚落,老三李恪也站了出来道:“启禀父皇,儿臣以为四弟所言极是,八弟素来沉稳厚重,向来与人无争,儿臣以为八弟绝非为非作歹的小人。”
    “父皇,三哥说得对。”
    “没错!”
    “是这样的!”
    ……
    老三、老四这两个为首的开了口,底下那帮子弟弟们立刻跟上,满大殿都是这起子小屁孩的喧哗声,倒也热闹得很,李贞倒没什么,可李承乾的脸却气得煞白起来。
    哈,瞧老三这话说的,咱不是小人,那太子就一准是小人喽,嘿,这骂人都不带脏字,厉害,厉害!相比起来,老四的水平显然就差了一截,有意思!李贞心中暗自好笑,不过却并没有随声附和,他心里头清楚得很:这帮子兄弟是借题发挥,打算拿自个儿当枪使,好为他们火中取栗罢了,若能乘机整倒太子的话,李贞倒是很乐意帮上一把的,不过嘛,这时节还没到李承乾倒霉的时候,瞎参合进去一准讨不了好,沉默是金对不?   
第十三章御前官司(下)
    皇帝不急,太监急,李贞这个正主儿都还没开口呢,一帮子兄弟却全都叫嚷了起来,虽都没明说,可话里话外的意思却全是在为李贞叫屈,矛头直指太子,此情此景顿时气得李承乾浑身哆嗦个不停,李世民的脸色也好看不到哪去,冷冷地哼了一声,吓得那帮子正叫嚣着的亲王们全都静了下来。太子在兄弟们中间的人缘不好,这一条李世民早就知晓了,原本以为是因太子独住东宫与兄弟们沟通少之故,可眼瞅着如今这架势,完全就不是那么回事儿,敢情是一帮子兄弟们全都联合起来反对太子了,这令李世民心中暗自警觉了起来,他可不想在自个儿身上也上演一出玄武门之变的,扫了一眼下头的那帮儿子们,冷冷地说道:“吵什么,都忘了君前不得失礼吗?尔等平日是如何读的书,嗯?朕说过多少回了,礼不可废,别说朕在这儿,就是太子在,也轮不到尔等多嘴的份,别忘了太子是储君,尔等是臣,休得将天翻作地了,都给朕听好了,下一回谁还敢再放肆,朕必严惩不贷!”李世民这么一发作,登时吓得一帮儿子们全都噤若寒蝉地跪倒在地,人人心中虽满是不服气,可个个脸上却都是恭敬的神色,口口声声地应道:“儿臣等谨遵父皇之命。”眼瞅着儿子们服软,李世民的脸色稍缓,淡淡地看着跪在前头的李贞道:“贞儿,你来说,今儿个是怎么回事?”说?还说个屁!您老爷子这不明摆着打算为太子撑腰了,咱就算是说破了天也没用!妈的,该死,老爷子该不会是怀疑咱跟那帮子夺嫡党勾连起来陷害太子吧?李贞突然间想起了这种可能性,心中不由地大急,好在他养气功夫还算过硬,小脸绷得紧紧的,并未有丝毫的异样,跪直了身子,看着李世民道:“回父皇的话,儿臣无话可说,一切请父皇明察。”李世民没想到李贞竟然将皮球又踢了回来,一时间竟愣住了,一双眼中精光闪烁,死盯着李贞看了好一阵子,一股子强大的威压陡然而起,压迫得满大殿的人都浑身不自在,首当其冲的李贞更是如同被雷击了一般,浑身猛地一颤,险些叫出声来,不过李贞也甚是硬气,愣是跪得笔直,就是不开口辩解,无他,此时不管李贞说些什么都不妥——说太子陷害自个儿?嘿,姑且不论有没有证据,即便是有,也不成,此时李世民正要竖太子的威呢,你说太子不好,那不是讨打吗?说自个儿有罪?呵,李贞才不会傻到拿屎盆子往自个儿头上扣的地步,唯有将皮球踢还给自家老子才是唯一稳妥之道。这数月以来,在某些有心人的推动之下,李贞“神童”之名早传遍了京师,在场的诸臣也都有所耳闻,不过这帮子老家伙可都是见识多广的老江湖了,心里头并不真以为然,可此时眼瞅着李贞面对着李世民那骇人的威压还能挺得住,个个都暗自赞赏不已,只不过赞赏归赞赏,此等皇室的家务事却不是那么好管的,大家伙不管心里头是支持谁,这会儿都不会明着表态,全都装聋作哑地站在那儿,如同一组雕塑一般,即便是一向以耿直善进谏言著称的魏征也装着泥菩萨呢,满大殿里静悄悄的,一派诡异的气氛。李世民多精明的个人,到了此时自然明白事情只怕不像李承乾所说的那般,内里的古怪绝少不到哪去,八成是太子不耐身边有个监视者存在而整出的名堂,只不过明白归明白,他既不能当着众人的面训斥太子,也不能真儿个地下旨意明察此事,可若是就此发作李贞,一来无法服众人之心,二来嘛,这样做的后果只会让太子更加孤立,可事情已经闹得满城风雨了,不拿出个处理方案来也不成,左也不是,右也不好,这事情该如何处理还真是件棘手的事儿,饶是李世民睿智过人,到了这会儿也觉得有些子难办,默默地沉吟了好一阵子,扫了眼那起子如同木雕状的群臣们,淡淡地问了一句:“诸公,今儿之事该当如何?”得,李世民一句话就将皮球踢到了朝臣们的脚下,那帮子木雕状的群臣们这回可都傻了眼,谁也不想因此事得罪李世民那帮子厉害的儿子们,再说了,天晓得那片云会下雨,若是有个万一,那真是死都不知道咋死的,可李世民都已经将球踢过来了,总得回话不是?别人可以装傻,房玄龄身为宰相却没这个福分,站了出来道:“启奏陛下,皇子们年幼,偶尔有些磕磕碰碰也是难免的,不过是淘气罢了,实无需多虑。”“是啊,陛下,臣府中那些淘气包也没少打打闹闹的,左右不过是早上吵了吵,晚上又好得成一个人似的,微臣以为此事无足挂齿,淡些处理也就是了。”侯君集素来是李世民的心腹,早已看出李世民是打算和稀泥,将此事一笔带过,忙紧接着也出列附和道。魏征嘴皮子**了一下,似乎想要说些什么,可到了末了还是强自忍了下来,默默地站在一旁;长孙无忌则更是一脸子茫然状,索性连动都没动,愣是将装傻进行到底,只可惜李世民却没打算放过他,看了眼长孙无忌道:“无忌,朕想听听你的看法。”长孙无忌被逼无奈,只好站了出来,胖乎乎的脸上露出一丝憨厚的笑道:“臣并无异议,一切皆由圣裁。”李贞反正是无所谓,能过关就成,他倒没想着对付李承乾,可惜李承乾赶他出东宫的心却是急迫得很,一见事情要黄,立马不干了,瘸着腿站出来道:“父皇,八弟滥用父皇信物,虽是年纪小不懂事,可此风长不得,坏了朝纲总是不好。”李承乾这么一说,李泰等人可就不干了,好不容易能逮着一个能搞臭太子的机会,哪肯如此轻易放过,一呼噜全都跪直了身子,跟约好了似的齐声开口道:“启奏父王,八弟素来行事稳重,儿臣等都是知道的,还请父皇明察此事,还八弟一个公道。”我靠,这帮该死的夺嫡党,你们夺你们的嫡好了,却指望咱去火中取栗,太他妈的过分了!眼瞅着自个儿成了别人手中的枪,李贞还真是气不打一处来,真想跳起来骂上几嗓子的,只可惜他也就只能想想而已,不过嘛,骂固然是骂不得的,有些事情却是可以做的不是吗?当断不断,必受其乱,这可是颠簸不破的真理,李贞心里头很清楚太子之所以要整自己,不外乎是嫌自个儿老是出入东宫,碍手碍脚罢了,倒也不是什么深仇大恨,此结并非不可解,关键就在那面御赐玉佩之上,因此,那帮子兄弟才刚起了头,李贞便立刻起了身,从怀中掏出那枚玉佩,双手捧着,迈开两小脚丫,疾步走到李世民所坐的几子前,将玉佩放在了几子上,默不作声地躬身行了个礼,退回原位,跪伏在地。李贞这一手显然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更妙的是李贞压根儿就没有开口辩解过,无论是太子还是其他兄弟都找不到借力的地方,大殿上立马静了下来,众人都有些傻了眼,李世民默默地看着不言不动的李贞好一阵子,长叹了一口气道:“罢了,尔等都退下罢,朕想静一静。”老爷子下了逐客令,大家伙自然不敢再多说些什么,各自磕头告退而去。刚一出甘露殿,还没等李贞开溜呢,李泰便开口了:“八弟,今儿个让你受委屈了,走,到哥哥府上坐去,哥哥那儿前几日刚得了个大厨,手艺不赖,管叫八弟满意。”得,您的酒咱可喝不起,还是躲远些好了。李贞连话都不回,只是躬身行了个礼,自顾自地溜之大吉了。李泰虽是碰了个软钉子,可并不着恼,耸了耸肩头,哈哈大笑起来,那笑声听在李承乾的耳里却是格外的刺耳,只不过李承乾却找不到发泄的借口,没奈何,冷哼了一声,上了软辇自行回东宫去了……   
第十四章?顾茅庐
    郁闷?貌似有一点罢,任是谁人吃了冤枉官司,那心情都好不到哪去,不过嘛,对于李贞来说更多的却是解脱,用不着再去当羊城暗哨,总算是了了桩心事,至于老爷子会怎地处置自个儿,李贞倒是无所谓,再怎么着,总比去看太子那张臭脸来得强,这不,接连几天李贞连学都没上,整日躲敏安宫里逗弄刚会走路的亲弟弟老十二李嚣,简直将那小家伙当玩具整了,小日子过得倒也惬意得很,只可惜还没舒爽几天呢,老爷子的旨意就下来了——着李贞拜李靖为师。
    说起李靖,就只有一个字来形容——强!那可是牛人一个,李贞前世那会儿就知道三原李靖的厉害,那风尘三侠的名号可不是白叫的,一身武学兵法当世难有敌手,能拜此人为师,那可是件了不得的大事,只可惜这个师傅却没那么好拜——圣旨里头可是说得很明白了,旨意归旨意,能不能拜成师,得靠李贞自个儿去努力,怎么回事?呵,这话说起来就有些长了:
    隋唐时期乃是名将辈出的年代,诸如秦琼、尉迟敬德、李世绩、程知节等等,可谓将星璀璨,然而无论是战功还是兵法韬略,绝无一人可与李靖相提并论者,就兵法韬略而言,即便是一代天骄李世民也自叹不如,将李靖誉为古往今来十大名将之一,将其与孙、吴并称,足见李靖之能耐。
    以李靖的本事,满长安想拜入他门下的人那可就海了去了,这里头啥人都有,便是李贞的那些兄长们也不例外——武德九年,李世民刚登基那会儿,就曾下诏让太子李承乾拜李靖为师,不过李靖只回了一句:臣戎马倥偬,恐误了太子学业,愣是连当个挂名的师傅都不肯;后头贞观四年灭东突厥之后,李靖晋升为右仆射,李泰、李恪都曾先后说动李世民下诏,打算拜李靖为师,习文练武,只可惜一样都没能如愿——诏书是下了,可李靖就是不奉诏,只说了一句:不合适,至于怎个不合适法,李靖压根儿就没解释,李世民也拿他没办法;这一回轮到李贞时,李靖倒是啥话都没说,当然也没一丝同意的表示,让人摸不透李靖究竟是怎么想的。
    没表态?呵,那就当默许好了,反正咱脸皮子厚,您老不来,咱杀上门去不就结了?啥事都讲个先手,也省得夜长梦多不是?这不,头天刚接到圣旨,次日一早李贞可就紧赶着提上些拜师礼自个儿跑李靖府上去了,满心琢磨着发挥其前世当办公室副主任那会儿练就的厚脸皮**一举搞定李靖,可遗憾的是:这个愿望却落到了空处——李老爷子不在家,说是访友去了,啥时回来不晓得。
    哦,访友去了,这借口找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