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枭-第2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么?”
楚天涯眉头一拧,“看来最近你没闲着,打听到不少动静。”
“动静实在太大,我想不知道,也难。”宗望不急不忙的说道,“你们的太上皇带着大批的朝臣、军队和财富逃走了,说不定还要在江南之地新造一个小朝廷,与东京分庭抗礼。南国是富有,但是也绝对经不起这样的内耗。我敢断言,用不了多久江南就会和东京对立,从而引发南国的内战。到了那种时候,洛阳王,你纵然是有通天彻地的本事,又岂能一边抵御大金国这个外敌,还一边去清剿江山内贼?”
“你说得不错,请继续。”楚天涯不动如钟。
“还有,这两三年来,南国频频战乱,东京两次被围,国库早已空虚,民生凋敝军士疲惫,已经无力再战。”宗望说道,“远的不说,光是这一次的梧桐原之战,你掘断了黄河淹了我四十万大军,同时也淹了东京、淹了中原百里土地。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你们这是一场惨胜。经此一战,中原之地千疮百孔,饿孚遍野流民成灾,农田尽毁桑织破败,再有许多洪痨之地瘟疫盛行仓禀尽空——简而言之,你们要饿肚子了,你们要面临饥荒与灾难了。在这一场战争当中我是失败了,但战场是在南国的中原腹地,战争留下的灾害不是短短几年就可以抚平的。这些全是压在你身上的沉重的负担——如此多的灾害与内忧困扰,洛阳王,你不会自欺欺人的说,你还想北伐、还能与我大金国拼死一战吧?”
“不愧是二太子,虽没亲眼所见,但却说的是条条在理,丝丝入扣,与现实情况相差不大。”楚天涯说道,“你说了这许多,无非是想告诉我,大宋和金国是时候和解了,对么?”
“对。”
楚天涯微然一笑,“你不会是还想说,将你放回去,你会极力促成两国的和盟吧?”
“当然会。”宗望毫不犹豫的道,“大宋打了胜仗,局面况且如此不堪;我大金败经此一败,局面定然更加糟糕。眼前此景,两国都不可再战,是到了偃武修文、养民积蓄的时候了。我若回国,定会极立促成和盟。而且我坚信,我的皇兄也会和我想的一样。”
“但如果有人不同意和盟呢?”楚天涯说道,“比如说宗翰。你打光了军队,可是他没有。你若倒台,他便是金国兵权最盛、威望最高之人。他将完全盖过你你、取代你,成为金国第一权臣。他是带兵的人,不打仗怎么积累财富与威望?不打仗,怎么解决内忧外患?——我也坚信,宗翰是肯定不会愿意和盟的。就算一时同意了,不出一年,他必须卷土重来,发动对大宋的复仇之战。”
“所以,你更要放我回去。”宗望深吸了一口气,说道,“如果有人能够阻止宗翰这么做,那个人,一定是我。虽然我刚刚输光了一切,但是宗翰仍然不敢跃居我之上。理由很简单,我是大金国皇帝陛下的嫡亲二弟;而他,不是!”
楚天涯的心里,莫名其妙的冒出一个念头:怎么感觉眼前这个宗望,像是历史上的秦桧?他在主动请求我放他回去,然后极立促成两国和盟呢!
可是想归想,楚天涯还没有幼稚到听了宗望一通胡说,就全盘采信。再怎么说宗望也是敌人,他不可能站在一个完全公立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归根到底他都是有私心的。只不过他的私心,不会真的对楚天涯说出来。
“其实有一件事情,你兴许是误会了。”楚天涯站起了身来,踱步。
“何事?”宗望问道。
“我并没有扣着你不放。”楚天涯说道,“算算日程,派出的两路信使应该是早已抵达目的地,而且金国的使者应该早就到了。可是他们并没有派人来。兴许是因为东京最近有些动荡,他们在观望,在等局势明了之后,再决定如何与我磋商。其实我的想法很简单,等金国的使者一来,只要他们答应我的条件,马上签署和约,放二太子回国。”
“……”宗望眉头紧拧思考了片刻,点了点头,“我相信洛阳王。”
楚天涯笑了,“实际上,你除了相信我已经别无选择,对么?”
“……”宗望无语以对,长长的叹息了一声。
“二太子因何叹息?”
“胜者王,败者寇,果然如此!”宗望说道,“大金国从起兵之日起,未尝有今日之战。算上去年的黄龙谷之败,一共就只有两场败绩,全败洛阳王所赐。我想今后的几十年里,大金国唯一的敌人,就是洛阳王殿下。”
“抬举了。”楚天涯微微一笑,“不如就请二太子再行修书一封,我派人送去给金国皇帝?”
“……也好。”
楚天涯便叫人取来文房四宝,宗望再度修书一封,直接写给金国的皇帝完颜吴乞买。信先给楚天涯看了,大致就是如同他方才与楚天涯所聊的那样,分析了一下两国局势,极力劝说吴乞买不可再发动战争,务必要与大宋和盟。
“好,我马上派人将信件送出,定会直达金国皇帝麾下。”楚天涯说道。
“多谢。”宗望谢过后,便告辞走了。
楚天涯拿着那封信,独自冷笑。
“来人,将焦文通与岳飞请来!”
“是!”
少时过后,楚天涯在书房密室里,秘密会见焦文通与岳飞,并把宗望写的信给他们二人看了。
“这个宗望,倒是不简单。”焦文通说道,“他身处牢笼之中,却能清晰的推算出我大宋目前的现状,并看到两国的利弊所在。”
“一点都不奇怪。”楚天涯说道,“是我故意安排人泄露给时立爱知道;然后又故意让他们两个不时碰一碰面。宗望怎么可能不知道?”
焦文通与岳飞皆是一怔,“主公此举何意?”
楚天涯伸出手指,做出了一个戳眼睛的手势,“障眼法!”
岳飞灵机一动,“主公是想借宗望与时立爱之手,麻痹女真人令其疏忽大意,然后突然动手,对其攻击?”
“聪明!”楚天涯赞道。
焦文通深吸了一口气,“如此说来,主公一直在劝说官家西迁入住洛阳,也是障眼法之计的,一部分?”
“二哥英明。”楚天涯微微一笑,说道,“我要让女真人相信,我大宋是真的陷入了无穷的内患,根本无力再战;让他们以为,我们除了议和罢兵别无他法。同时我也要让杭州那边得到一个信号,就是朝廷真的要和金国议和了,有时间有精力去盯着他们了。那样的话,杭州会老实许多。短时间内,他们闹不出乱子,至少不敢放火去烧了我们的后院。”
“主公,好谋略!”焦文通与岳飞不约而同的赞道,“真是一石二鸟之计啊!”
“谈不上什么好计,只是用惯了的‘诡诈之术’。就如同当年我匡骗童贯与耶律余睹那样,骗到最后,我连自己都相信了。”楚天涯笑道,“今天很有趣,宗望终于按捺不住来见我,跟我说了这一大通。我看得出来,他的确是十分迫切的想要回到金国。除了他信中所说的那些原因,我猜想,他内心最深层的想法,就是要想要趁我大宋内忧之际,举兵来犯报仇血恨!”
“没错,这才是女真人的习性、这才是完颜宗望这等铁血枭雄的作风!”焦文通说道,“打输了仗却求饶,只有以往的大宋朝廷专干这种事情,女真人就是拼到鱼死网破,也是不会善罢甘休的。完颜宗望似乎太小瞧了主公,他以为他的三言两语,就能骗得我们五体投地,哼!做他的春秋大梦!”
“没错,这就是我今日叫你们来的原因。”楚天涯正了正脸色,“宗望给我们下了一个‘计中计’的套,他十分热心的分析了我们两国的局面,苦口婆心的劝说和盟至上,其目的,无非就是要麻痹我们,然后趁我病,要我命;那么,我们也给他们来将计就计,也给他下个计中计的反套。这封信,就是借宗望之口去骗金国的朝廷。让他们以为我们大宋真是打不起仗,急等和盟了。然后,我会很正式的跟他们商谈和盟之事,一边交割城池与俘虏,一边索要兵马与钱粮。这会花费大量的时日。在此期间,宗望肯定不会回到金国——宗望不回国,金国是不会轻易动手的。一来宗望的性命重要,二来,也只有他对大宋的内情了如指掌,金国要再度再侵,统帅仍是非宗望不可——那么我们就趁这段时间,给他扎个冷刀子!”
焦文通与岳飞顿时热血沸腾,“主公的意思是,我们趁和谈之机先行动手——打哪里?”
“洛阳济源,黄河以北!”楚天涯说道,“我敢断言,在和谈期间宗翰是不会撤兵的。他会仗着我找他索要马匹钱粮的名目,羁留在那里不走;然后等候时间,待我方松懈大意了,再发动突袭,一举端了我的老巢——我要官家西迁入洛,也正是给宗翰下的一个饵。如果能够打下洛阳,那宗翰就能直接端了我们大宋的朝廷,灭亡大宋!”
“这的确是一场豪赌啊!”焦文通感叹道。
岳飞两眼直冒精光,“主公之意,是否是要让我军包抄宗翰身后,与洛阳那边的军师、副军师一起,对其前后夹击,先行铲除金国最后的有生力量,然后再行北伐收复全土?”
“聪明。”楚天涯扬了一下手,说道,“宗翰在黄河北岸驻有三十多万大军,这股力量不容小觑。如果能将他铲除,那金国就真是灭亡一半了。此役若能得胜,金国便如风中败絮,片刻瓦解。到那时就算我们不动手,金国内部也会乱作一团。别忘了他们建国不过十年,先后吞下了辽国与许多的周边部落。这么短的时间他们还没有完全收复人心,辽国的遗老遗少与那些被灭亡奴役的部族之人,无时无刻不再思量故土、妄图复国。金国的东西朝廷就是他们的两根顶梁大柱,宗望已经败于我手;现在只要我们再斩断金国的另一根顶梁大柱——就是宗翰及其所部的三十多万大军,那么金国必然摇摇欲坠。墙倒众人推,金国再不灭亡,就真是没天理了。我估计,到时候就算过在万里之外的西辽,也会拼死出兵来讨一杯羹吃——当然,毫无疑问的,只有大宋会是最后的大赢家。这些摇旗呐喊趁火打劫的小喽罗,顶多挑到一些我们吃剩的。惹得我们不乐意了,吃剩的都没得吃!”
“好啊,主公!这个障眼法的计中计,真是绝妙无双了!”焦文通兴奋不已的一击拳,“就请让焦某率军出击,打这一仗吧!”
“不行。你重伤未愈,怎能堪此大任?”楚天涯说道,“你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代表朝廷在议和之时率领兵马,去接收河北的州县。同时最重要的是,你要借此掩护岳飞所部的虎贲与啸骑,辗转河北绕道黄龙谷——直插宗翰身后!!”
“属下——领命!”热血沸腾的岳飞不等楚天涯正式下令,声如奔雷的怒吼。




第294章 携帝西迁
三天以后,金国的使者果然来了。与上次完颜宗翰紧急派出的时立爱不同,这一次金国派来了一个使团,人数在六十多人。其中有三十多位,是时立爱的家小亲族。
楚天涯提出的第一个条件,被金国满足了。
从私人感情上讲,被囚于异国的时立爱肯定是想念家人的;现在能和家人团聚,当然是由衷的欢乐。但是同时他又陷入了真正的困顿与迷茫……“大金国,真的放弃我了!”
一时间,亲情的美好与温情,与政治上的彻底失落交织在一起,时立爱的心就像是被一张网给罩住了,连呼吸都觉得沉重。
解铃还须系铃人,楚天涯将这个办法用到了底。最终,不管时立爱是否愿意,他再也回不到金国了。
楚天涯让人将时立爱的家人一起接到了太师府,却将金国的使者安顿在了驿馆,并不急于安排接见他们,而且嘱府驿馆的驿卒与护卫将士,不要限制这些使者们的自由,让他们随意的在东京走动走动。
楚天涯给了他们充分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去了解如今大宋帝都的情况,先完成他们“间谍”的使命。
与此同时,楚天涯正式在早朝之上,对官家提出了西幸洛阳的建议。理由很充分,梧桐原一战后东京附近偶有瘟疫暴发,万一波及东京城内,后果不堪设想;经此一战,再加上太上皇南巡,东京已经然国库空虚缺食少物,连官家与宰执也会有口粮短缺之嫌,就不用说城内城外驻扎的二三十万军队了。如果军队断饷缺粮,会有可能在这种政局不稳的非常时间引发哗变。
瘟疫,哗变,仅此两个词语,就足以吓得官家与大多数的朝臣两股战战了。再说了,东京眼下缺粮,斗米卖到以往的十倍价钱,这也的确是人尽皆知的事实。
以往,大宋的帝都开封府是天下仰望的繁华都市;但接连两次的围城之战,让它黯然失色;现在,洛阳那边却因为漕运便利粮仓充实而且没有受到多少战争的危害,因此物资丰富社会稳定。
两相对比,傻子都知道现在西京河南府比东京开封府,更适合天子歇马。
因此,官家赵桓还颇为乐意的接受了楚天涯的提议。朝堂上某些心中持有异议的大臣,也一时找不到充足的理由来反驳,只得默许认可。
大宋官家,决定驾幸西京了。与之伴驾的有洛阳王楚天涯与三司使许翰等大多数的朝臣,留下了枢密使宗泽做为东京留守。与之一同留守东京的,还有焦文通与岳飞等人,以及十万禁军、两万虎贲。
金国的使团还没有见到大宋的天子与洛阳王,就只得跟着一起移往洛阳再行商议两国和盟之事。
楚天涯的太师府也还没有住热乎,便打起铺盖准备走人了。实际上,包括楚天涯在内的所有人,都对东京、对太师府没什么好感。洛阳,才是他们心中的家园与归属。听说要伴帝西幸,太师府上下一片欢呼雀跃——回家了!
焦文通与岳飞名义上辅佐宗泽留守东京,但二人早已身负密令。只等楚天涯那边一声令下,这二人就会分率兵马转向河北。对此,宗泽目前都尚不知情,普天这下也就只有楚天涯与焦文通、岳飞三人怀有默契。
楚天涯入朝之后,梧桐原的二十万楚家军进行了一番精减与裁员,留下来的人马全部划分为大宋禁军的编制。焦文通与岳飞依旧驻兵在太师府附近的虎贲营地,闲来练兵并负责城内的治安,算是宗泽的左膀右臂。
方才经历了一场战争与动乱的东京,再度闹腾了起来。天子西幸,可不是小事,说白了就是将大宋的朝廷都临时搬了过去,自然是一番大工程。前后忙乎了有十天,方才启程。
楚天涯派出秘密监视金国使者的青卫回报消息,说金国的使者最近频频用飞鸽给外面传书,肯定是在汇报东京这边的动静。楚天涯听了笑而不语,心说,完颜宗望也好时立爱也罢,包括这批愣头愣恼的金国使者,全都是我楚某人的道具与群众演员!
大宋的官家,终于启行西幸了。楚天涯戎装披挂,亲率十余万兵马从旁宿卫,一路相随。这样规则巨大的天子出行,实属罕见,大宋天下皆是瞩目。不乏有人出言指责楚天涯枉自尊大挟持帝王,劳命伤财为所欲为。更有恶毒之人将他比作东汉末年的董卓乱政挟帝西行。
楚天涯全当他们放屁了。虽说人言可畏,可是现在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没空理会这些闲言碎语。
得知天子銮驾即将驾临洛阳,白诩等人也忙活上了。一边修缮官殿庙堂一边安排迎驾之事。洛阳城里日夜戒严,有顶风作案作奸犯科者全都倒了大霉。
杭州那边则显得有些紧张。方才“逃难”到此的太上皇赵佶与康王赵构得闻楚天涯挟持官家西迁到了洛阳,纷纷心中大叫不好——别人想不透的事情,他们可是心知肚明的。当时他们父子“携款潜逃”并带走了大半个朝廷,一是想要逃离楚天涯的掌控,更重要的也是要让他难堪,让他刚刚执掌朝纲就举步维艰。
现在好了,整个大宋的朝廷都被楚天涯一手拎到了洛阳,那里可是物华丰美环境稳定无比的,赵氏父子给楚天涯挖下的这个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