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枭-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坚持几天,估计金人就要无功退去了。”王禀说这话的时候,也不知道是在安慰众人仰或是在安慰自己,他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到那时,我们就算功德圆满,无愧于祖宗!”
楚天涯默然无语的点了点头,心说,就算是退去了金人,又何谈功德圆满?——说不定一直在那儿坐山观虎斗的大宋朝廷,就等着这一天好跟我们秋后算账呢!
他心中早已想得清楚,以大宋官家传统的肚量与朝廷上那些官僚的一惯作风,这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在朝廷看来,王禀胆敢私自接管童贯从朝廷带出去的军队,并曾经抗旨拒绝交出太原坚持抗战到底。光是这两项罪名,都足以让他堕入十八层地狱——朝廷上的那些人,才不管你做这些事情的动机与最终的结果是什么,这种时候他们一向秉公执法、按章力事,哪里会纵容任何一个拥兵自重的军阀自治一地成为武装割据。当初李纲提点东京兵马抵御兵临城下的完颜宗望的时候,新登基的官家赵桓也没忘了对他严加提防最终也卸了他的兵权,又怎么会坐视一个统兵在外的将军践踏他心中脆弱的底线?
所以楚天涯一向认为,生在这个时代的仕大夫和诗人才子乃至商人平民们,都算是幸运与幸福的;最不幸的就是这些提着脑袋在疆场上跟敌人拼命的军人。或许就从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那一刻起,赵宋官家做贼心虚的心里阴影与对武将的极小肚量,早就注定了有宋一代的武人难逃悲剧的命运。岳飞千古忠良一声叹息的背后,折射出来的何尝不是这个富甲古今但对外屈辱之大时代的丑陋与悲凉?
思及此处,楚天涯心里莫名的压抑,因此不自禁的长吁了一口气。
王禀仿佛是从他这一叹中听出了什么,有点不耐烦的摆了摆手,“你回去吧,这里没你的事!”
楚天涯也就没再多言,和萧玲珑等人一起退下了城头,一同回军巡营屯。
半道上萧玲珑突然说道:“等打完了仗,咱们一起上太行吧!”
楚天涯略微一怔,扭头看向她,笑了一笑道:“你最近瘦了很多。”
萧玲珑恼火的眉头一拧,“跟你说正事呢,听到没有?”
“我说的也是正事。”楚天涯一本正经道,“在我看来,你过得好与不好,这远比我个人将来的出路要重要得多。”
“真受不了你,就知道耍嘴贫!”嘴上虽是这么说,萧玲珑仍是笑了,没有哪个女子不喜欢甜言蜜语的,这跟话语的白痴程度以及女子的智商高低,关系都不大。
“这么跟你说吧!”楚天涯叹息了一声,说道,“如果最后我们还能活下来,除了继续留下做官,我去哪里都行。”
“看来你也知道,哪怕是最后太原胜利了,大宋的天下也没有你立锥之地了?”萧玲珑笑道,“我见你当上了这个都指挥使每日都挺威风得意,还以为你当真迷上了当官。如今看来,你并没有完全官迷心窍喽?”
“官迷心窍不可能,色迷心窍可就说不准了。”楚天涯笑道,“要不你再努力一点,我眼看着就快被你勾引上山落草为寇了。”
“呸!谁稀罕你死活了!你就留在这里当你的大官、等着被自己人砍头吧!”
与此同时,灵丘县,金兵大营外的独刃峰上。
已经是一脸墨黑枯瘦如柴的孟德,将白袍斗蓬抖了一抖震落头上的积雪后,吐了个口热汽咧嘴一笑,回头对趴在身边的马扩说道:“马二哥,功夫不负有心人嘛,咱们吃尽了苦头,总算是摸到了银术可的灵丘大营附近——瞧瞧,那群畜牲从咱们大宋的州县城池里掳来了多少粮食,这都是要拿去喂养完颜宗翰手下的那群饿狼的。等那群饿狼吃饱了,也就有力气攻打太原了。”
“没说的,一把火全烧了!”同样瘦如骷髅的马扩双眼尽是通红,恨得咬牙切齿道,“咱们五百兄弟熬到今天只剩一百八十人,全都憋着最后一口气,就指望烧了这批粮草出口恶气!”
“行,咱们得仔细筹划筹划。此一击,只许成功、不容失败!”孟德双眼微眯的看着山脚下那一大片堆积如山的粮草,心里一滴一滴的就在滴血。仿佛那不是一堆堆粮食,而是青云堡那些死难亲族的尸体!




第128章 永不败亡
靖康元年的春天在罕见的冬寒余威之中姗姗来迟。这一段时间所发生的事情足以改变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命运,注定要载入史册。
就在太原人与金兵殊死搏斗的时候,大宋的新立朝廷上,也是风急浪涌极不平静。新登基的大宋官家赵桓,本来就不是什么天资过人的英明之主,他刚刚从他的书画皇帝老爹那里接过了这一副乱摊子,可以说是焦头烂额手足无措。加上兵临城下的金兵刚刚撤走,他时常思之后怕日夜胆战心惊。对于朝廷上各自为战的这些文武大臣,赵桓也缺乏清醒的认识与足够的驾驭能力,使得现在到了国家的危亡关头,朝廷之上仍旧党同伐异内斗不休,主战派与主和派厮咬成一团,整日里鸡飞狗跳不可开交。
其实最近,两派人马争论的焦点就是针对太原!
主战派的李纲、种师道以及刚刚被召回朝廷的老将宗泽一致认为,大宋绝对不可以放弃太原这个军事重镇。虽然金兵暂时是撤走了,但从完颜宗翰猛攻太原的动向可以表明,他们绝对志不在小,是想在拿下太原打通这条通往中原的河东走廊之后,方便日后大举南侵!
主和派则认为,既然太原已经割让给了金国,现在如果又出兵去干涉太原之事,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主动触怒与得罪金人。不可因为一个弹丸小城的得失,而犯了两国邦交的大忌!
两派人马各执一辞争论不休,赵桓本就缺乏主见没有经验,又加上和他老爹一样患有先天性的“政治幼稚病”,完全无法做出一个定夺来。
如果新君赵桓能在这样的节骨眼上稍稍的果断一点,太原的战事也不至于如此艰苦。
终于,就在完颜宗翰做出“再战最后十天”的决定时候,赵桓总算是硬着头皮中和了主战派与主和派的意见,决定对太原“出兵”。前番金兵围城可算是吓破了赵宋官家的小胆儿,这一次他好不容易壮起胆来决定出兵,却怕“师出无名”触怒了金人。因此他没忘了反复交待领兵出征的将领,让他们对金人声明“不是来与金国为敌做战的”,而是“调解”金国与大宋在太原原有驻兵之间的争斗,旨在帮助金国“收取”太原并“清理门户”!
光是这一件举动,大宋新君的怯懦、短视、诡诈与刻薄寡恩就让许多的大臣将军们寒了心——太原王禀等人是在拼死守护你赵宋天下的城池,你却扬言要“帮助金人收取城池”,还要“清理门户”,还有比这更让人寒心的事情么?!
饶是如此,为了图全大局救援太原这个军事重镇,一向以忠直闻名的尚书右丞兼门下侍郎、执政重臣许翰,还是与西军大将种师中、姚古,以及太原知府张孝纯之子张灏等人,率领三路兵马,一同朝太原进发了!
形势,似乎发生了突然的逆转,开始变得有利于大宋与太原城。
这个时候的完颜宗翰,完全体现出了他一代枭雄的本色,也拿出了与之匹配的杰出军事才能!
在侦知南朝派来三路大军,分别从河南、河北等地成犄角之势向太原开挺而来时,完颜宗翰马上谴使怒斥南朝背信弃义,将许翰等人骂了个灰头土脸。许翰虽是一介诗书满腹的文人耍嘴皮子尤来是强项,但他也仿佛是认定了在这件事情的确是大宋不在理,因此只能搬出了官家教的那套说辞,向完颜宗翰陈述是来给金国和太原“调解争斗”的。
完颜宗翰听到就大笑,方是这一句话就足以显出了南朝的软懦与底气不足,还有宋军前方这些将帅们的心中犹疑。于是完颜宗翰一面派人与许翰忽悠理论,一面加紧派大将完颜谷神等人分兵在要道布防。就在许翰绞尽脑汁要与完颜宗翰“继续理论”下去时,谷神等人反客为主突施杀手,反倒先对许翰的大军发动了突袭!
结果可想而知,宋兵大败,溃走数十里!
狠狠的揍了一顿许翰以后,完颜宗翰也没忘了派人将南朝的援军狠狠的挖苦一顿——你们南朝的君臣反复无常,屡屡做出这些无信无义的小人行径,总是要付出一点代价的!
事情到了这份上,显然已是撕破了脸皮!
许翰虽是一介文人但禀性刚直,颇有几分书生意气和光棍胆气,遭逢这样的忽悠、惨败与羞辱,他也顾不上许多了——命三路大军齐头并进,跟完颜宗翰拼了!
但前些日子的那一番忽悠下来,最佳的战机已经丧失,完颜宗翰在太原外围百里地界本就布下了铜墙铁壁一般的“锁城”工事,早就防着南朝外围杀来援军这一步棋了。现在他还加强了防范,野战本来又是金国骑兵的强项他们简直求之不得,许翰哪里还打得进去?激战不过三日,本来就不懂军事却一直强硬指挥的文臣许翰,损兵折将没讨到半分便宜,只得暂时按兵下来退营休整,同时向朝廷上书请求“下一步旨令”。
这就是典型的大宋特色的“战法”了,远在千里外前线的军队,也要听从官家的指挥来作战。尤其是许翰这样的文人带兵更是听话,绝对不会擅做主张逾越雷池半步!
太原的死活,在许翰等人看来已是“爱莫能助”,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已经是“尽力”了!
数万大军,未能进入太原地界百里以内。所以,发生的这些事情,太原城中的王禀与楚天涯等人,几乎一无所知。
完颜宗翰杰出的军事才能展露无疑。越是局势紧张战事吃紧,他越是指挥若定面面俱到。他麾下的女真军队在几场野战之后剿获了不少的战利品,不说触底反弹,至少军心得以稳固不少。现在完颜宗翰就像是练就了三头六臂,他兵分数路,既要强攻太原又要抵御外围的许翰三路大军,还要防备太行山上的义军突袭,却是伸缩自如从容不迫。
在以攻代守强硬的抵抗住了许翰大军的同时,完颜宗翰对太原的攻势也抓得越紧了。他虽然打从心眼里瞧不起南朝与宋兵,但这不代表他真会傲慢轻敌。他深知这场仗如果再拖下去,对他只有坏处。只有尽早拿下太原、造就这个既定事实,南朝的那点小算盘才能完全破灭,许翰的军队也会不战自退!
于是,太原面临了更大的困境——外围遭到了攻击的女真人,对太原攻得更猛了!
可以说,大宋朝廷这一次对太原的“出兵”,因为朝廷党争、政策举棋不定,官家又做贼心虚畏首畏尾,使得前线将帅也底气不足、徘徊犹豫,直接导致了战机的丧失与战斗的失利。这非但没有缓解到太原的紧张局势,反而让太原陷入了更大的凶险之中!
四方城门,几近攻破;弹丸小城,摇摇欲坠!
仗打到了这份上,完全拼的就是意志与信念了。缺衣少食的太原军民,心里只剩下一个念头:城破后必然被金兵屠城!与其成为俘虏被处决,还不如抗争到底、死个轰轰烈烈!
人到了绝境,往往能激发出超乎寻常的力量。
太原城里的人口,比之封城之前已经缩减近半。可是现在,参与到守城战中的人反而更多了——老人、妇女甚至小孩子,都投入了战斗!
没人动员,也不需要动员;在面临死亡的威胁时,人都有求生的本能——太原,终于众志成城!
面对女真人疯狂的攻打,太原军民回之以更加疯狂的反击。城里只要是还能动弹的人,全都投入到了太原保卫战当中来。老弱妇孺们帮着在城中搜寻食物,并救治看护伤员,就连不到十岁的孩子也敲破了寒冰在城中的溪河之中捉鱼摸虾赞助军粮,或是干脆捡起阵亡将士的刀枪,加入到守城的战斗之中。
城头之上时时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拄着拐仗爬上城头的老人,看到有金兵攻上城头就扔了拐仗冲上去,抱着金兵一同摔下城去——他们甚至自发的组成了这样一只有组织的队伍,专门干这种同归于尽的事情,号称“老朽当先死”,自称“老朽军”。
还有一群阵亡将士的遗孀们联合其他的妇女,也自发组成了一只数千人的“娘子军”,主动投效到了太原城中鼎鼎大名的“玫瑰夜叉”萧玲珑的麾下,日夜训练极其刻苦更胜男壮。开始她们还只是临时编入军巡麾下负责城中的治安,后来城防吃紧她们也投入战斗,在真刀真枪血肉横飞的殊死搏杀中,杀出了一个“夜叉军”的响亮名号。
老朽军,夜叉军,童子军……太原城中,全民皆兵!
鸷伏百年的龙城之血,在末日降临之前,激昂苏醒。
楚天涯用他的笔,完整的记录了这段时间发生的所有事情。
太多的感触与太多的震撼让他感觉到自己笔触的无力与言语的匮乏。他觉得,这短短数日、发生在太原这一片狭窄天空下的点点滴滴,已经足以构成一部波澜壮阔的民族史诗!
一直留白的扉页上,楚天涯用颤抖的笔写下了这一句——
“城或有一破,人终有一死;唯烈烈龙魂,永不败亡!”




第129章 说好的奉赔到底
深夜,灵丘县的金兵大营里,一场无妄大火冲天而起,烧的还是粮仓辎重!
清点粮草忙碌了一天的银术可方才睡下,准备睡个饱觉了明天赶早就出发给前线的统帅完颜宗翰给送去,以解阵前燃眉之急。这场大火,却是直接烧得他心惊胆裂,差点就要拔剑自刎!
——这还不是直接掏了大金国西路大军的心窝子么!
在这金国大军重兵把守的心腹之地,是什么人能有这样的能耐,烧了他们使尽浑身解数才筹积来的这点粮草?!
心胆俱裂气急败坏的银术可与女真军士们,疯了似的救火、追捕纵火犯。
可是这天干物燥的大冷天,想要取水灭火都是大半结了冰。加上纵火之人很会选时间,深夜之时此间风大,助了火威一发不可收拾。装载上车的的粮草都是扎堆绑紧了的,又团成一圈彼此相连,情急之下相互引燃哪里还是生人可近?
这场大火,已是救无可救,眼看着数万石粮草就要化为乌有,银术可也是绝望了,只能将怒火撒在了纵火犯的身上!
孟德、马扩以及最后幸存的一百八十名西山豪杰,仿佛就没想过放了这把火还能活着回去。他们躲着金人转着圈放火,非但不逃还越烧越起劲,到后来整个大军营几乎都被引燃了,熊熊大火照亮了一方天际,人喊马嘶惊叫恐慌,一副末日景相!
天快亮了,烧了个淋漓尽致的痛快之后,侥幸逃过了金兵刀斧的孟德与马扩逃进了大雪山中。来到预定的事后汇合地点清点人数,他们一共只剩十二个人。
不久后,七星山大寨主关山,率领一支千人的步骑队伍,沿着太行山麓的幽僻小路也摸到了飞狐道,正好撞着追击纵火犯到了此地的银术可部队,两方人马撞了个对脸!
人算不如天算,既然已经被撞破计策,关山二话不说——跟银术可开打了!
银术可一来是追击纵火犯,二来主要也是去向完颜宗翰请罪,并尽早将灵丘县发生的重大变故通知给他,好让他尽早做出应变举措。因此他带的人马不过五六百骑,飞狐口道路险阻不便通行,他带多了兵马反而会耽误行程。
关山视死如归要抢占这一军事咽喉,银术可心急如焚要去向完颜宗翰报信,两方人马厮杀得十分惨烈。狭窄的飞狐道里,顿时喊杀震天血流成河,当真是名符其实的宛如“鬼神交兵”!
到最后,双方一千五百人加起来只剩了不到百人;独臂关山虽然神勇无敌,但也敌不过冷枪暗箭负伤多处,却仍旧力战无人可敌;女真猛将银术被关山亲手重伤险些当场阵亡,所幸有几名铁骑死士护着他拼死突围而出,总算是逃出这条凶险山道,直奔完颜宗翰的大军驻地而去!
女真人是被战退了,可关山手下也已经没了多少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