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枭-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曾经楚天涯也是那百分之九十九当中的微末一员,心甘情愿小心翼翼的扮演着一只太平犬的角色;但是现在他只能务实、务实、更务实的来面对与解决许多关乎生死存亡的难题。
“人,果然都是逼出来的。”思及此处,楚天涯咕咕的往嘴里灌酒直到酒壶底朝天,都淋湿了衣襟。
楼板间传来笃笃的脚步声,楚天涯侧耳一听,便道:“飞狐儿?”
“是我。”萧玲珑终于不再反对楚天涯叫她这个名字。
楚天涯笑道,“可惜,酒喝完了。”
“我带了。”萧玲珑走上楼台来到楚天涯身边,就地坐下,将两个青瓷酒壶摆在了二人面前,“剑南烧春。”
楚天涯看了看酒壶,又看了看萧玲珑的脸,略带绯红。
“这是我们第一次在一起吃饭时喝过的酒。”
“没错。”萧玲珑的一双美眸中闪动着异样的神采,“许翰送给完颜宗翰的,却被我们七星寨劫了来,不喝白不喝!”
“有道理!”楚天涯大笑,伸手就捞了一壶酒捧在怀里,侧目看着萧玲珑,“今天突然这么好,请我喝酒?”
“就当是替我庆祝。”萧玲珑笑得神秘。
“庆祝什么?”
“不容易,我居然活过了十八岁!”萧玲珑微笑道,“记得很小的时候我娘就经常跟我说,我一定要在十八岁之前嫁出去,否则的话……”
“今天是你生日?”楚天涯坐直了身体笑道,“否则的话,怎么样?”
“将来会剋夫!”萧玲珑说完这句话,就直直的看着楚天涯,脸上满是诡谲与挑衅的笑容。
楚天涯眨了眨眼睛,不禁咧嘴一笑。
“你笑什么?”
“我在想啊,要是娶了一个剋夫的,又娶两个旺夫的,会怎么样?”
“……会跟张独眼一样!”
“咱们、咱们……还是喝酒吧,庆祝你十八大寿!”




第145章 尔虞我诈
半个月过去了。
这段时间里,不仅仅是七星山里暗流汹涌人心惶惶,许翰的日子也不并不好过。
有宋一代,压力最大、风险最高的职业,非挂帅出征的大将莫属。丢了脑袋的童贯、死于莫须有之罪的岳飞都是例子。就算是许翰这样的文官担任此职,也概莫能外。
东京被围之后,太原就已经成了天下瞩目的焦点。赵桓新君登基,一来害怕再度遭到女真人的攻击,二来也希望能有所建树,借此竖立威信赚取民心。太原的成功“收复”加上黄龙谷大捷,很是让赵桓扬眉吐气。每日朝班之上,他都忍不住要提一提许翰之名对其大加赞赏,无非是在表示“朕用人得法”。
这样一来,可就触到了许多朝臣的敏感神经,激发了他们的“职业病”——照这架势,若是许翰回朝还不位鼎三公、把其他人都给比了下去?不行,必须把这老小子雄起的态势扼杀在萌芽状态!
于是乎,大宋朝廷上涌现出两派明显的“挺许”与“倒许”派,就跟当初李纲提点京城兵马防御时一个德性。
正当大宋朝廷自娱自乐折腾得正热闹的时间,金国的使者跑到了东京。
面对金国的使者,大宋君臣总会习惯性的失去原有的威严与优越感。尽管黄龙谷一役打出了一点威风、让他们能够直起一点腰竿,但是内心深处对于“女真虎狼”的恐惧感仍是挥之不去。原本两国完全可以平起平坐的进行外交谈判,可是赵桓和他手下的大臣们,在面对女真使者强辞夺理的诘问甚至是谩骂时,不知为何总有一种“骨软”的感觉,完全没有一点脾气,最终只得全盘接受了他们提出的各种“请求”。
女真人的“请求”之一,是“请”南朝尽快交还“被许翰无理扣押”金国重臣,完颜希尹(谷神)。
通过与辽国、宋朝这些年不间断的外交交涉,金国人也学会了如何运用外交辞令。他们一边用各种客气的词汇来膨胀大宋君臣的虚荣心,一边假装糊涂的坚称谷神是落在了许翰的手中;同时,又不断的宣扬“两国和平论”,其实是掐准了大宋君臣的怯敌畏战的情绪,在运用军事威胁论要挟他们就范!
赵桓和朝廷上的许多人,都不希望再和金国打一仗。兵临城下末日降临的感觉,当真不好。
于是,一封圣旨飞到了太原,一是催促许翰尽快班师回朝,赵桓可不想把十几万大军一直放在外面,东京兵马这么少,他不放心;二是,让许翰尽快将完颜希尹“送回东京”,并捉拿以下几名“战争要犯”——王禀、张孝纯、楚天涯还有太行义军首领,关山。因为金国盟友很恨这几个家伙。为了不影响到两国邦交,牺牲几个人在所难免,“大局为重”嘛!
第三,务必要将太行山的这一支人马收编下来。黄龙谷一役打得很漂亮,官家很看好这只战力出众的义军。许诺他们,归朝之后全部加官进爵委以重任!——要是金国人还敢再来,就让他们去对付!
就像当初重用郭药师一样。大宋的官家朝臣们知道自己的军队一向不给力,于是对于那种能打硬战、尤其是有些战绩的军队有着天然的迷信。再说了,太行义军这伙人怎么都是大宋子民,是自己人,总好过郭药师这种朝秦暮楚的辽国降臣吧!于是,赵桓也的确是准备重下一笔本钱,好好的招待太行义军这只人马,将他们培养成驻守太原的一道屏障。
……
收到圣旨的许翰,简直是一个头、两个大!
现在他总算深刻体会到,大宋官家和朝廷上的那些人对于领兵在外的将帅,都是怎么站着说话不腰疼的瞎指挥了。
索要完颜希尹、捉拿王禀与楚天涯等人,倒是还可以理解。但是,既要收编太行义军,又要捉了他们的首领关山——这不是瞎扯淡么!
许翰抓狂了,他都想撂挑子不干了。这样的差事,简直就是不可能完全的任务,谁干谁发疯!
于是在收到圣旨的当天,许翰当下就奋笔疾书写了一封辞呈,说病体缠身不堪重任,要乞骸骨回老家。
太原的这一团乱麻,他不想管、也没法儿管了!
递了辞呈后,许翰就当真闭门谢客了,军政大事一概不管,专心只在家里养病等着朝廷批准他回老家。因此这半个月来,百废待兴的太原一度“停摆”,和七星山拉锯似的谈判也陷入了停滞的僵局。
不久,许翰的辞呈六百里加急的飞到了东京,这下可炸了锅。倒许派可就有得发挥了,他们不停的在官家耳边说,官家你如此信任与器重许翰,他倒好,国难当头之时他还矫情撂挑子了,简直就是有负官家厚望、有辱国恩哪!
挺许派也拿不出什么有力的说辞来支持许翰,只能委婉的劝说官家仍要以“大局为重”,酌情考虑一下对许翰及其麾下的将士进行一些封赏,然后,朝廷给出的指示不要太过“自相矛盾”。比喻针对关山的处置问题,至少可以缓一缓。待收编了太行义军之后,再行处理不迟。女真人那边其实好应付,他们主要是为了要回完颜希尹。他们非要索要四个战犯么,咱们偏就只给三个!——对外邦交总少不了讨价还价,他们要一斤,咱们就只能给八两,不然他们还以为咱们好欺负呢!
“好吧,大局为重!”窝了一肚子火的年轻官家赵桓,只得暂时忍住了脾气,亲自捉笔下旨,对许翰进行了劝慰与勉励,又对他和手下的将军们进行了一些封赏,并改口说“太行诸事以收编维稳居重”。
许翰这才心不甘情不愿的重新走马上任,开始操持各项军政要务。
这么一折腾,大半个月的时间可就过去了。这时有人上报说,原来的西山十八寨大首领孟德,近期又死灰复燃了。他得到了七星寨的支持重回青云堡,并竖起了“抗击金狗、保境安民”的大旗,不停的招兵买马。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之内,他连续打破了三座乡绅土豪的武装庄堡(类似水浒传里的祝家庄那一类)与两个县城,还拔除了一个滨临黄河的西夏国小军堡,抢夺了无数的钱粮军械。河东境内的大量流民都前往投靠,西山孟德的实力近期内飞速膨胀,现在已经有了两万兵马之众!
许翰开始为自己当初的矫情与不作为感觉到一丝后悔了,尤其是当他知道,孟德是楚天涯的结义兄弟之后。
“恩府,咱们不能坐视西山如此壮大啊,孟德可是楚天涯的铁竿兄弟。说不定,现在楚天涯本人就在西山!”手下的将军提醒许翰说,“以前楚天涯还只是一个寄人篱下的流浪汉,现在他自己手下有了兵马,肯定尾大不掉、说不定还要联合太行的人马一起作乱!别忘了,王禀是他的老师、太原是他的老巢、这里还有许多经曾追随过他们的军士与百姓!”
“与朝廷为敌?他还没那个胆量!”许翰想起楚天涯纵横捭阖对付金人、弄死了童贯与刘延庆的这些事迹,没来由的一阵手心发凉。想想,当初楚天涯只是光竿一条,现在还有了兵马……但许翰嘴上可没露怯,还不停的给属下壮胆。
细细思忖之后,许翰决定还是派人再去一趟太行山进行摸底与交涉再说。
“要不,咱们先下手为强先把西山干掉、也了削了太行的羽翼、断了楚天涯的根脉?”手下的将军建议。
许翰直摆手,“不行!既然孟德是得到了七星山的支持才重新起家,那他们就是同气连枝的。咱们怎么能先打了西山、又去招降太行?官家已经许下重赏要招降太行诸寨了,这些个山贼响马做梦都想做回良民、升官发财,不愁他们不就范。太行若是降了,西山也就不在话下。若是不降,再打不迟。至于楚天涯这个重犯,现在必须要先稳住他,等收编太行之后再将他秘密拿下。不然,单说是激怒了孟德局面也不好收拾,现在官家又催得紧,咱们没时间跟他们磨蹭了——就说,朝廷已经赦了楚天涯无罪、并要对其委以重任了!”
“恩府果然妙计!”
在这大半个月的时间里,太行的山里山外,完全是两个气象。一边是孟德的激情飞扬迅速壮大,一边是七星寨的死气沉沉人心惶惶。
针对招安的争议,已经严重影响了七星山的人心稳定和发展前进。尽管如此,山寨内部仍是无法找到一个合理的解决办法。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身中。现在,七星寨的人真正是“当局者迷”了。尽管他们也想寻求突破、稳妥解决这一矛盾,但是他们又被一个“义”字严重束缚了头脑,因此根本放不开手脚来大刀阔斧的进行一番变革。
所以,当许翰的使者再次上山时,守关的大首领破军星君汤盎,当场就要一刀砍了他,理由是——“你这鸟厮又上山来作甚?还嫌把咱们山寨折腾得不够乱吗?”
他的耿直与火烈差点就坏了大事,也一句话就把山寨当前面临的内乱危机暴露给了使者知道。
当然,最终使者还是活出了一条性命,并且见到了关山与焦文通。他出示了官家正式颁布的圣旨,许诺要重赏太行义军并对其委以重任,让他们驻守太原抵御金兵,为国效力。并且,朝廷已经赦免了王禀与楚天涯等人的罪行,并予以加奖委以重任,让他们各自肩负起护国安民的重任。
听到这个消息,关山与焦文通都各自吁了一口气——至少两大矛盾解决了!
第一,不用为搭救王禀费神了;第二,不用担心因为招安而出卖楚天涯了!
此时,使者又不遗余力的劝说两位当家,让他们尽快收拾人马投靠朝廷,为国出力保境安民,也不枉费七星寨忠义二字。
伸手不打笑脸人,关山与焦文通就先口头应承了下来,将使者打发了回去。然后,紧急招集全寨首领与楚天涯一起到场,连何伯也请来了,大家共议此事。
通过大半个月的歇养与调理,何伯的伤已近痊愈,萧玲珑恢复了以往的雪肤如脂国色天香。楚天涯在太原之战时落下的伤病与虚弱已经好了大半,不仅气色恢复,还开始每天练武了。
众人共聚七星堂正厅,关山当众出示官家圣旨。
这玩艺儿就像一枚重镑炸弹,当场让所有人心头一震。
“回朝做官我没兴趣,但是只要众家兄弟们同意,我也不反对。不过,谷神我不会轻易交出去,除非我先看到我妻子出现在我面前。否则,女真人顶多收到一堆尸骨!”这是薛玉的态度。
“你们知道的,大哥叫俺死,俺马上抹脖子。大哥去哪里,俺就去哪里!”每次议事,汤盎好像都只会说这一句。
萧玲珑的态度则是更加鲜明,“我一介女流又是辽国余孽,肯定做不来大宋的官。但我不会以此为理由阻拦大家。如果山寨接受招安,我不反对。但我只好独自离开,再去飘零江湖。”
关山和焦文通都挺无奈,原本他们以为朝廷做出的妥协与让步,能让山寨里的态度达成一致,至少以往一向持反对态度的焦文通都隐约快要妥协了,但眼前的开局就和以往的每次商议一样,仍然昭示出“没有结果”的结果。
局面一度冷场。
楚天涯第一次受邀参加山寨的核心会议,从进来后就一直坐在那里,一言不发安静的喝着茶。坐在他旁边的何伯也是一样的反应,好像眼前之事根本就与他无关似的。
这时,一只沉默没有说话的白诩突然道:“不知楚兄有何高见?”
“我?”楚天涯放下茶盏,笑了一笑说道,“众位头领能请我来参加,我倍感荣幸。但是说到底,这是七星寨的家事。”
“既然楚兄要这么说,那好吧——就当是旁观者清,楚兄可否说说自己的想法?也让我们多一些参考与借鉴。”白诩坚持,非要从楚天涯嘴里扣出一点东西来不可。
关山与焦文通也都点头,让楚天涯发表一下意见。
楚天涯无奈的笑了一笑,便说了四个字——
“圣旨有诈!”




第146章 痛下决断
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楚天涯特意留意了一下在座众人的表情,尤其关注了白诩。
大家的反应大致相同,有惊愕有意外,唯有白诩,虽是不动声色面沉如水,眼中却露出一抹机锋,仿佛是在说:果然不出所料!
楚天涯心里就在笑,白诩明明想到了这一层,自己却不肯说出来。却要假借我这个“外人”的口来讲,分明是为了避嫌,怕讨了两位大寨主的不快。也罢,我就和他演一出双簧也是无妨。这小子有意拉拢我和他站在同一阵营,我又何乐而不为?
“既是圣旨,岂会有诈?”关山发话了,语气倒是平和,完全是一种商议与探讨的口吻在发表自己的见解,他说道,“君无戏言,什么事情都可以使诈或是开玩笑,唯独圣旨不能。这上面黄帛金批的写得很清楚,已经赦免了王禀与楚天涯等人之罪,并要加封你们几位太原守战的功臣和我们太行诸寨的首领,并许下承诺,让我们继续留守太原,抵御金人。这难道不是两全齐美么?诚然我等并非是贪功好利要图求什么官爵俸禄,但是外敌当前大局为重,为了保境安民就算是牺牲性命也是心甘情愿,暂时放下前嫌与官府通力合作,又有何妨呢?”
“是啊!”焦文通也说道,“虽然焦某对官场与军队里的腐败与堕落已经深恶痛绝,对朝廷也失去了好感与信任,但是值此国家危难之际,我也只好抛下私怨,愿意为国出力、保境安民。做不做官,都不打紧。只要还让我们留守太原、抵御金兵,那焦某也就认了!”
薛玉沉默,萧玲珑眼睑低垂目不斜视,汤盎在那里轮着眼睛左看右看,憋不出一个屁来。
楚天涯略微一笑正待说话,他旁边的何伯突然站起了身来,“我出去透口气,你们慢慢谈。”
“师父!”焦文通急忙起身走到他身前,“你老人家也赐教我等晚辈几句吧?在这样的大是大非面前,正是需要你这样的德望老者来指点我们。”
“指点个屁。”何伯冷笑一声,耷拉着三角眼环视了众人一眼,瓮声道,“我懂的,我家少爷都懂;我不懂的,我家少爷也懂——怀抱玉如意,还求什么泥菩萨,问他就行了!”
“这……”焦文通顿时愣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