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夜唱-第1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
    “苏粗腿;若是有人真心怀不轨;早些揭穿了;终比晚些揭穿要好。”叶畅意味深长地道。
    他们在了望楼上嘀嘀咕咕;下边正在使劲清理甲板的吴大河低声道:“大哥;这船果然好;不仅结实;比咱们以前的船还要稳”
    “而且船速快;你看没有挂帆都有这般速度”吴大江亦道:“大哥;若咱们得了这船……”
    “嘘;噤声”
    吴大海瞪了他们一眼;吴大江与吴大河都闭口不说。
    在他们身后稍远;正在清理着缆绳的卞平耳朵动了动;继续清理自己的缆绳。
    叶畅对于船只的保养要求极严;这些水工闲着无事;便要打扫清理船甲板;每日都要洗个三五遍;这让他们根本无暇去赌博或者闲聊。
    吴大海的眼光往卞平那边溜了一圈;见没有什么异样;便低声道:“都当心些;莫要胡说八道;咱们要小心做事”
    “一群河鳖;到海里抵不得什么用处;大哥你太过小心了。”
    “若不是我小心;咱们早就完了。”吴大海怒瞪了插话的吴大蛟一眼。
    他正待再教训丨兄弟几句;这时却听得上边有人叫道:“吴大海;吴大海;你上来”
    吴大海的心登的一跳;抬头望去;见叶畅已经从望楼下来;是被任命为船长的苏粗腿在唤他。
    “来了;来了”
    叶畅微笑看着这个四十余岁的水工伶俐地从自己面前跑过去;然后顺着缆绳爬上望楼。因为有海风的缘故;听不见苏粗腿在上边与他说什么;只看到苏粗腿将手中的望远镜交给吴大海。
    然后吴大海如同苏粗腿方才一般;手一软;那望远镜险些掉了下来。
    “该死;你这厮小心些;这可是千金难买的仙家宝物;若是摔坏了;便是拿你兄弟五条性命去换也换不来……”
    隐约听得苏粗腿在喝骂;叶畅哑然一笑;分明是方才被自己教训丨了;便又教训拐忄人。不过听苏粗腿说;此次招来的水工当中;吴家兄弟算是侥侥者;不仅擅操船;而且肯卖力气学;故此甚得苏粗腿看中。
    当然;苏粗腿也说了;这吴氏五兄弟必然不是普通渔夫水工;只怕在海上还做过一些违背大唐律的勾当。这一点叶畅不以为意;此时的海上之人;哪个不是兼营海寇的;便是那些海商;若是在茫茫大海中看到别的船;第一个念头也是能不能抢对方一票。
    大海之上;现在还没有规矩;叶畅要做的;就是从这渤海开始;来确定海上的规则。
    “吴大江;轮到你了”苏粗腿的大嗓门又响了起来;吴大江抬头;看到自己的兄长失魂落魄地顺着缆绳又下来;心中不由惊疑起来。那苏船长只是给自己兄长瞧了样东西;怎么兄长就变成这模样了?
    莫非;那苏船长手中的东西;竟然能摄人魂魄?



第212章 不见天家官已久
    因为不敢全力的缘故;不过是四百里的航程;一共花费了叶畅两天半的时间。他是四月十一日早自登州出发;四月十三日上午;通过望远镜便看到了陆地。熟悉这片海域的向导在稍后便确认;这就是他们此行的目的地都里镇。
    “果然;如同十一郎所言;只须判明方向;确定海道;自登州至辽东;不过是两日路程;比起长安到洛阳还要近些”
    初次出海的叶英叶挺等人在提心吊胆了二天半之后;总算将悬着的心放了下来;一个个欢呼道。
    两艘船沿着海岸缓缓航行;寻找适合靠岸的地点;船上的水手除了不能离开岗位的舵手和操帆手;其余人都涌了出来。
    两艘船共载了一百四十多人;三十名自己的水手;六十名招募的水手;再加上五十多非航海人员;这几天都挤在船上;也确实够憋闷。
    在向导的指引下;两艘船顺着海岸向东北方向航行;又过了一个多时辰;便看到一处比较开阔的海道;向导欢呼一声道:“便是这里;从这水道进去;就是都里镇了”
    叶畅下令放下舢板;一艘桨划的小艇被从船上放下;艇上共载十人;其中八人划桨;一人测量;一人记录。向导见这模样;笑着道:“郎君不必如此;此地水深道阔;郎君之船;吃水并不深;可以过去;无须疑虑。”
    “虽是如此;怕有暗礁呢。”叶畅笑道。
    他是深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道理;若是在这里触礁沉船;便是能游上岸;损失也会非常惨重。而且;他也要为今后吃水更深的大船进出寻找安全的水道
    舢板测量得很快;毕竟只是第一次探索水道;以后会补上更详细的数据。帆船随着舢板缓缓进入到水道之中;顿时觉得;风平浪静;气候宜人。
    “此地好;此地好”有人笑道。
    却是善直;他指着水道左侧;那里一个小小半岛伸了出来;半岛的本体乃是一座山:“和尚要在此山之上;树大佛像;佑护往来船只平安”
    和尚虽憨却不傻;他此话一出;饶是叶畅对释教只是平平;却也点头:“三哥既有此心;某必助之;不过此事不急切;咱们先要做的;是寻一个立脚点
    都里镇名为镇;实际上人口并不多;散落分布的一个小镇加几个村子;总共加起来人口也就是几千人。最初注意到叶畅他们的;乃是小河河口处的无名渔村;几户渔民半耕半渔;他们的渔船正要归航;发觉这两艘在他们看来是“大船”的帆船航来;一个个都纷纷靠拢过来。
    “此地多是汉人;原先高句丽人都被内迁;这数十年来;山东与安东都护的汉人流落于此;与诸胡杂居。”向导指着来人道:“偶尔有商船往来于此;故此其人并不畏外船。”
    如向导所言;那些渔船靠近之后便跟在了二船之畔;远远的有人问道:“客人可是自登州来此?不知欲货贩何物;若是高丽参;某等愿为客人中人……
    渔民贫困;偶有客商来;便上来献殷勤;望着能赚几个跑腿钱。叶畅笑着探头问道:“汝等可是汉人?”
    “自是汉人;自是汉人”
    “那好;汝等为我引路;何处可以上岸?”
    “郎君直去都里便可靠岸”
    “都里之外呢?”叶畅并不准备去都里镇;在他看来;那儿既已经有了建筑;便不是他想要的地方了。
    他要的是一张白纸;可以任意做画的。
    几个渔民嘟囔了会儿;却说不出什么地方;叶畅也不问;极目向四周望去;只见正西方似乎没有什么建筑;便那儿一指:“那边是何处?”
    “野林子。”渔民叫道。
    那边是一大片茂密的树林;直伸展到海边;叶畅又问了一下那边吃水情形;得知那儿船可以靠岸;便确定了自己的落脚点。
    既是树林;那么便是无主之地;少许多争执。
    船靠上岸后;除了修检船的水工外;其余人都下了船;无论是水工还是工匠;都在做一件事情;那就是伐木。他们要在最短时间内将船上的物资都卸下来;这需要龙门吊;而目前只能用木材来做一个简易的龙门吊。
    叶畅则召来那几个渔民相询。
    他们虽是渔民;出海时倒也去过不少地方;至少都里镇附近情形他们都很熟悉。都里镇加上附近村子;总共人口不过四千余人;不过再往东北去的青泥浦;人口要多一些;镇子加上村民;人口约有万人。这些渔民到过的地方;也就是在都里镇为中心;向北六七十里的范围;虽然名义上属于大唐积利州;但随着安东都护府不断西迁;大唐对这里的掌控只限于册封当地土人为官员;真正的控制力几乎是无。
    不过都里镇这边是汉人为主;故此当听闻叶畅乃是大唐官员时;渔民们顿时肃然起敬;一个个下拜道:“不意又见我汉人官长矣……不知郎君来此;是出使渤海郡国;还是出使新罗?”
    以往汉官来此多是承担大使之责;叶畅听得这话笑道:“都不是;我来此建一座港;听闻海外仙山更在日本以东;故此朝廷意欲在此建港为据点;寻觅海外仙山。欲建港口;须得人力;你们既是当地人;可愿来为朝廷效力?”
    那渔民面色就有些讪然;他们从中原流落于此;对朝廷虽有敬意;可身为家中主要劳力;若跑来修什么港口;家中老少的吃食当如何去做?
    叶畅自然明白他们的想法;便又道:“自然;绝非让你们白做;每日里论工计酬;发钱发米;你看如何?”
    那几个渔民仍然犹豫;叶畅也不急;又道:“你们帮我去左右招人;招来人手;我也给你们报酬。”
    这句话打动了几位渔民;他们纷纷应下;叶畅还让人买了些他们捕获的海鲜;打发他们离去。
    不过直到第二天;才有人来叶畅的工地看热闹;第三天才有胆大的答应来帮工;但也是只帮半日;待这胆大的领到了每日结清的工钱之后;第五日来的人就多了起来。
    都里人口少;到第十日;闻讯而来相助的也不过是四十余人;远远达不到叶畅所需要的人数。此时总算搭起了能够遮风挡雨的窝棚;简易码头也算完全建好;船上的物资被卸入仓库之中。
    “下一趟便可以将沈溪的人带来;准备联络事宜。除此之外;还须派一个商队去渤海国;沿途招募人手。辽东的情形;这几天里我们也打听得差不多了。”叶畅召集主要人员在一起道:“善直师;你与叶挺率商队去渤海国;沿途多加小心。”
    善直一愣:“我?”
    “渤海国上下颇信释教;善直师去必有所得。”叶畅笑道。
    如今辽东几乎处于完全没有管理的情形之下;各地各部;都是各行其是;只是名义上归大唐统辖。这虽然给商队带来了麻烦;但也给叶畅的大计划带来了好处;到处都是流民;也就意味着他可以放开手脚招募人手。
    “二哥与我留在此处;督建港口与宿处;防备有什么意外。苏粗腿;你与叶英回登州;我们来之前已经派人去催促了;想必洛阳、修武那边的人手很快就能赶到;你们回去;若人来了就运人;人未来就运物资。”
    叶畅初期至少要移近千人到这边来;这么多人自然不可能同时过来;故此他们是被打散为二百人左右一批;将分批先至登州;然后再从登州乘船到都里镇。都里人少地狭;根本不可能有这么多粮食;故此还需要叶畅自己运送至少一年的粮食。
    他在里面开会;外边吴大海兄弟五人也聚在一处;吴大蛟抱怨道:“只道是来当水工的;却不料是来做苦力;每日都是伐木搬木;这位叶郎君莫非真想在这里安家立业?”
    “管他想做什么;咱们兄弟在此;可不是真来当水工的。”向来阴沉少语的吴大江道:“大哥;咱们何时下手?”
    吴大海摇了摇头:“你见那叶郎君身边的人么;且不说那二十余条明显是阵仗上厮杀过的汉子;便是那位和尚;还有那个南八;任随一个咱们都不是对手”
    众人都是点头;这些日子大伙凑一块;见识过善直的神力和南八的神射;他们都是极服气。
    “莫说那二位;就是苏粗腿;那身功夫;无论是船上还是水中;都不在咱们之下;就是大当家的还活着;也不见得是他对手。他们人多之时;咱们还是要小心谨慎;千万勿要露出马脚来”吴大海又道。
    吴大江终究有些不服气:“也就是苏粗腿一人;其余人等;在小河小沟里折腾还可以;到了大海上;比起咱们还是差得远。”
    “老二;便是在海上;你夺了船;这些人如何处置?”
    “自然是扔到水里喂鱼鳖。”
    “那凭着咱们五个人;能驾走几艘船?”
    这一来;吴大江才不吭声了;就算他们五人侥幸被分在一条船上;并且成功夺得了那条船;他们五个根本不可能将那船开快来。另一条船上的人反击;他们再精通水性;也抵不过对方人多。
    “而且;这船是宝贝;你们忘了;那位郎君手中的望远镜、指南针;更是宝贝”吴大海又道:“不晓得你们是什么想法;我看到那望远镜之后;只有一个念头;这定是仙家宝物;给它盯上了;便是跑出十几里;也非得给它追回来”
    众人又是连连点头;对那望远镜;近乎崇拜。唯有海上之人;才明白这玩意儿有什么意义;若再与指南针相配合;可以说再远的海上;只要补给充足船只牢固;他们都有把握。
    “还有;夺了船;我们去哪儿?南边是去不了的;大当家虽死;可追缉我们的事情却并未放松莫非逃到新罗去?与其那样;倒还不如在这里……”
    “大哥;我倒不是说非要现在就动手;只是不知道这般当苦力;何时才是个头啊。”吴大江抱怨道:“你瞅他们管得多严;每日行动举止;比坐牢还管得多”
    “他们能做到;我们自然也能做到”吴大海摇头道:“我看这位叶郎君;确实是个有大本事的人;咱们为何打不过官兵;恰恰就是缺叶郎君这样有本事的。如今咱们跟在身边;好生学着一些;也可以乘机结交些人物。你们看都里来的那些渔夫;咱们就可以结交;若是今后起事;他们也是一股助力”
    “是;大哥说得是;我只以为大哥是真想给那位叶郎君当牛当马了呢;既然大哥不忘为大当家报仇之事;我就放心了。”吴大江道。
    “你们也得小心些;平日里少往一起凑;便是在一起;也要口风紧些”
    正说话间;突然听得有人道:“吴大海;吴大海”
    吴大海一愣;肃然而立:“在此”
    “过来;与某准备好了;咱们要回登州”
    喊吴大海的乃是叶挺;吴大海跟了过去;见见那个卞平已经在叶挺身边了。吴大海横了这厮一眼;这厮倒是个伶俐的;每次拍马屁总少不了他。
    “回登州?”
    “正是;此次回去可就要快些;还得自登州运一批粮食、物资来。”叶挺笑道:“你们立刻去准备;苏粗腿说你乃是水工中最好的一个;让我看看你的本领”
    “是”吴大海心中欢喜;他的兄弟们则在后边挤眉弄眼。
    这可是瞌睡遇到枕头了;此前他们兄弟都跟在苏粗腿身边;虽然有贼心;却被苏粗腿压制住;并没有胆子真正做什么。但跟着这个叶挺则不然;虽然叶挺武勇也胜过一般之人;但在海上;却比旱鸭子好不得哪儿去。
    当然;这是与吴氏五兄弟相比;实际上叶挺学习航海也是相当努力的;这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意愿;也是叶畅的交待。
    “怎么好端端的要回登州?”吴大海凑在叶挺身边问道:“咱们的粮食还够啊。”
    他们第一船载来的东西中;最多的便是粮食。叶挺瞪了吴大海一眼:“就你问多;会有更多人来此呢;只靠着如今的人手;何时才能将码头彻底建成



第213章 大汉故疆炎黄壤
    先是回登州的船队开拔;然后是去往渤海的商队离开;转眼之间;营地里就只剩余四五十人了。加上那些来帮工的都里镇本地人;人数也少了大半。
    “这位郎君;咱们这怎么少了如此多人?”一个都里镇在此帮工的人涎着脸向叶安问道。
    叶安乃是留在此处的叶氏族人之一;也是跟随叶畅到过陇右的十余名族人中的一个。叶英、叶挺被派出去之后;他便成了新的负责人之一。听得那帮工相询;叶安瞪起眼道:“好生做事;问那么多做甚;你这厮就是爱偷懒;故此每日领工钱;你这厮最少;且看看那边的詹大;人家做事才是做事模样”
    “那厮家里给他说了一房媳妇儿;正在攒彩礼钱呢。”帮工嘻嘻笑道:“咱们这男多女少;不想娶了胡女;就得多攒些彩礼钱;若是郎君给咱们也说上一房媳妇;咱们也卖死力气”
    叶安拿这厮也有些无奈;比叶英叶挺;他性子偏绵软了一些;当下就是瞪了一眼;不理会他便走了。
    但当日下午;叶安就发觉不对。
    那帮工径直离开;就没有再回来;和他一般离开的;还有四五人。
    到了次日;一半帮工都没有来;第三日;于脆就一个人都没有出现;连那于活极卖气力的詹大;也不曾到营地来。
    叶安心知不对;便去寻叶畅禀报;叶畅与南八等人正在勘察周边地形;听得此语;顿时皱起了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