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夜唱-第2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哦;昨夜就撤了。”
    “昨夜就撤了……”第五琦有些傻眼。
    他昨夜与岑参可是商量了半晚;当如何替叶畅解决面前的危机;两人按照岑参的坚持;做了三种不同的预案;将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形都推演了一遍。但他们想得再多;却也没有料到;一夜之间;原本包围了叶宅的禁军;会突然撤走。
    “这是怎么回事?”第五琦回来问岑参;言语中有些责备:“一夜间便离开;而叶司马一副智珠在握的模样;他应当知道会是这般结果吧?”
    “我也不知啊……”岑参挠着头。
    “叶司马遣你去我那边外;还吩咐了哪些人做哪些事情?”
    “这个……只是令叶安去安排安东商会事宜……”
    “安东商会……原来如此”
    第五琦恍然大悟;而岑参自己却还有些不解。第五琦喃喃说了一声什么;眼睛里闪闪发光;因为他突然间觉得;自己似乎理解岑参转述的叶畅的一句话了。
    经济决定朝堂中的权力
    经济便是理财之广义;换言之;叶畅是说;谁最能赚钱;谁就对朝堂据有最大的影响力。
    大唐天子为何能成为至尊;因为全天下都要向他缴纳赋税;手中有钱有粮;便可以养兵蓄将;安位于帝王宝座。
    叶畅有安东商会在;凭借安东商会;他在长安城中整合了大量的看起来一盘散沙的势力。这些势力虽然尚没有一个共同的治政目标;但已经有了共同的政治利益;那就是安东商会必须继续赚钱。目前来看;能保证安东商会继续赚钱的;唯有叶畅一人罢了。
    若是李林甫全力以赴;要将叶畅除去;这些安东商会的股东们权衡利弊;会觉得不值得为了每年几百或者几千贯的收益与李林甫这权奸对上;大伙就只会想法子榨取安东商会的最后价值。
    但昨天下午的情形却让众人意识到;李林甫这次对叶畅的手段;仍然是敲打的成份居多;并不似马上翻脸反目;既是如此;他们当然会活跃起来;特别是面对叶安传出去的安东商会的新募股计划;更是一个个垂涎三尺。
    这等情形之下;众人自然会纷纷伸出援手;调走龙武军也不过是转眼的事情。
    但是叶畅在龙武军撤走之后;仍然一大早就外出;去的会是哪儿?
    听得第五琦分析这其中的关联之后;岑参叹息道:“我这等人物;是莫想在京中任职了;这其中的弯弯曲曲实在太多;我玩不过来。不唯我玩不过来;便是王大郎也玩不过来;倒是张公与第五公;或许不惧这其中的风波险恶。”
    第五琦也是摇头苦笑:“我也比你好不到哪儿去;一般后知后觉……不过方才我问叶司马去了何处;里边之人却不告诉我;你乃叶司马臂助;想来不会瞒你;何不入内一问?若是在这宅邸之中便有叶司马的论著;还请带出一卷来;让我先睹为快。”
    “既然来了;便进去等就是;书嘛;有的是。”岑参见虚惊一场;便招呼第五琦道:“昨日受第五公的招待;今日且让我款待第五公”
    第五琦随他回到了门前;一敲门;门打开后;方才接待他之人出来;见到岑参;顿时欢喜地道:“岑公回来了”
    “正是;司马呢……这位第五公;乃是司马令我去请的。”
    “哦;第五公;方才失礼了;司马去了李相公家里。”
    “又去了李相公府?”岑参吃了一惊:“这个时候去李相公府……未免有些不适宜吧?”
    第五琦也是一头迷雾;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无论李林甫是否真的想翻脸;他昨天的种种施压;都随着龙武军的撤离而显得底气不足。叶畅可以说已经扳回了局势;接下来该做的;似乎应当偃旗息鼓暗中行事才对;径直又到李林甫府中去;就有些象是去向李林甫示威了。
    以叶畅现在的情形;自保之力有;但想反击李林甫就有些自不量力了。
    此时叶畅;确实是在李林甫的月堂之上;李林甫正笑吟吟与他说话;仍然如同昨日一般;只谈些风花雪月的闲事;叶畅一说到正事;李林甫必然会转移话题。
    叶畅没有时间与精力去与李林甫这个老政客玩这些虚招;他起身道:“李相公;登州司马元公路;可为登州刺史。”
    “登州靠海;倒是个好地方;听闻魏武帝东临碣石便是……”李林甫信口胡诌;又想说到闲事上去;但发觉叶畅目光坚定;说完那个后一语不发地盯着他;李林甫眉毛微微颤了一下。
    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在两年前;还是任他玩弄于股掌之间;他想让其背黑锅;其就得背上出卖韦坚、皇甫惟明和王忠嗣骂名的小角色;就在一年前;他的任何想法念头;都要向自己禀报;获得自己的认可。
    但现在;才这么短的时间;他竟然就已经成长起来;虽然还不足以与自己分庭抗礼;可要再想象当初那样;将他作为一枚棋子来摆弄;已经很难了。
    “朝廷名爵官职;自有制度约束;你说元公路可为刺史;莫非朝廷爵禄成了你家的不成?”李林甫声音很轻;脸上带笑;言语却极尖锐:“十一郎;在外当边将久了;看来身上已经沾染了边将们的跋扈了。”
    叶畅仍然不语;只是盯着李林甫。
    李林甫收住了脸上的笑;被一个小了自己几十岁的年轻人如此咄咄逼人地盯着;让他心中极是不快。莫说如今他招叶畅为婿的心思已经淡了;就算叶畅真是他女婿;这般桀傲;也会让他心生芥蒂。
    “辽东行军总管府总管一职;将有实授。”李林甫缓缓道:“夫蒙灵察将自安西节度调任辽东。”
    他看到叶畅的瞳孔猛然一缩;心中暗暗生出快意来。自己判断的没有错;辽东乃是叶畅的根基;唯有此处;才是他的咽喉要害
    至于以前叶畅所说;在旅顺造船出海求仙的事情;如今李林甫已经是半点都不信了。
    “夫蒙灵察乃边关宿将;以他为辽东总管;圣人放心;我也安心。”李林甫不待叶畅发言;淡淡地说道:“辽东总管府治所;设于卑沙城。”
    “登州太守;由苑咸继任;元公路既是有才;朝廷自不会亏待;在关内择上州为刺史就是。”
    比起昨日动用龙武军;今天李林甫所说的两个人事任免;才是真正的对叶畅的威胁
    夫蒙灵察乃是边疆宿将;他在河西、安西都任过职;手中自有一批骨于将领。将他调至辽东;再拨给军械服饰粮饷;用不了多久;他就可以在辽东建起远胜于积利州军的部队。而且;从朝廷名义上讲;叶畅控制的积利州军、建安州军、襄阳守捉、积利州团练等部队;都属于这辽东行军总管管辖;这就是说;剥夺了叶畅的兵权
    以苑咸取代元公路为登州主官;则是控制住往辽东的交通要道;如此一来;辽东回中原的商货;中原迁辽东的人物;都被盯得紧紧的;叶畅的移民、倾销之举;都不会再象现在一般顺利。而且这个苑咸;叶畅知道其人;他是李林甫亲信之一;又与王维友善;原本为李林甫书记;拜中书舍人;只是因为兄弟违法;他受其牵连;被贬为汉东司户。此人乃是铁杆的李林甫亲信;他放在登州;监视之意异常明显。
    这是交换;叶畅很明白这一点。他若想保留自己在辽东的职司;甚至他想要安全回到辽东;就必须答应这些条件——甚至李林甫不用他答应这些条件
    叶畅吸了口气;眼睛眯了起来。
    “夫蒙灵察通晓西域之事;如今安西正与小勃律激战;调夫蒙灵察去辽东;安西战局当如何处置?”
    叶畅第一个问;便让李林甫很是惊讶;他所言者竟然不是讨价还价;而是考虑西域的局势。李林甫也不禁眯起了眼;又仔细打量着叶畅。
    这小辈;当真是有几分自己的模样;便是再有私心;也先以国事为上啊。
    李林甫自己是这般看待自己的;他虽然被人讥讽不学无术口蜜腹剑;但他自己却认为;自己的私心亦是为国家着想。当初最受李隆基敬重的宁王在朝廷任免官吏时直接点了十人;要求朝廷各授官职;旁人都因为这是旧例而不出声;却唯有他觉得不妥;斥其中一人以示公正。他自己从小吏升上来;故此对于那种靠着一两篇诗文便一步登天的所谓“文章之士”甚为不喜。
    “高仙芝可替夫蒙灵察。”李林甫道。
    叶畅有些默然;确实;高仙芝这个高句丽人可能比夫蒙灵察更适合为安西节度使。李林甫私心虽重;任用胡人、寒士为边将;以塞出将入相之路;但他任人的眼光还是很准的。安思顺、安禄山、高仙芝、哥舒翰等诸辈;都是颇有战功。
    不过此辈正因是胡人;所以往往不以唐军将士性命为虑;安胖子如此;其实高仙芝、哥舒翰亦是如此。李林甫的眼光;仅仅拘限于军事才能;而他的私心;又让他无法任用比彼辈更适合的王忠嗣等人。
    “夫蒙灵察不可去辽东;苑咸不可去登州。”好一会儿之后;叶畅慢慢地道。
    “汝待如何阻之?”李林甫嘿然一笑道。
    “安禄山必阻夫蒙灵察;何须劳我动手?”叶畅正视李林甫道:“隔绝陆路;夫蒙灵察又无我治政抚民的本领;只靠着他自安西带来的百十亲信;如何能治辽东?”
    叶畅知道李林甫是聪明人;看问题看得透彻;故此也不藏着捂着;说得非常直接。安禄山如今控制范阳、平卢二军;便是叶畅才掌握着积利、建安二州;他都要火急火燎地跑来与叶畅争夺;何况夫蒙灵察若成了辽东总管;没准就要将平卢军给他分走。这个任命;他肯定会卯足了气力进行阻挠。
    外有安禄山阻挠;内有叶畅不配合;夫蒙灵察便是在辽东上任;也坐不安稳。
    “苑咸一至;安东商会收益必损;如今我每季都会往长安送一份商会收益报表;朝中诸家贵女;见收益锐减;岂容苑咸在登州长久?三月不足便更为他人;所害者非我;实相公之名也”
    叶畅第二句让李林甫不免有些苦笑了。
    他再度仔细打量起这个被自己看好的年轻人来。
    不知不觉当中;这个年轻人凭借他赚钱的本领;竟然在朝廷里形成了一个以他为纽带的团体。初时便是李林甫都没有注意到这个利益团体的形成;当他意识到的时候;却发觉这个团体似乎已经失去了控制。
    至少他如果不动用全部资源;做好杀人一千自损八百的准备;是无法与这个团体真正反目的。
    “既是如此;那咱们就不必再谈了。”李林甫道:“你如今声势浩大;圣人很快就会见你;想来辽东、登州;圣人亦有安排;用不着老夫来操心。”
    这下轮到叶畅苦笑了。
    他可以凭借安东商会的利益集团来制衡李林甫;却无法借此来对抗李隆基的意图。
    “依李相公之见;当如何?”
    “不要问我当如何;当问你能如何。”李林甫道。
    叶畅微垂下眼睑;思忖着自己能做出什么样的让步。对于李林甫来说;每年多送些钱财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那么他希望自己做出什么样的让步?
    “你不必急;可以回去慢慢想。”李林甫再度占了先生;捋须笑道:“十一郎;只要在圣人见你之前想好……”
    “我此后会留在长安之中。”叶畅抬起头;忽然说道。
    此语一出;李林甫惊得手上用了些气力;胡须都扯断了几根;疼得他险些大叫出声。
    叶畅的意思;显然不是在长安中留几天;而是要长留长安;这岂不是意味着;他愿意暂时离开辽东?
    这个选择;完全出乎李林甫意料;他突然间觉得;自己有些看不透眼前的年轻人了。



第310章 计谋有阴亦有阳
    “无论你是否留在长安;苑咸都必须至登州上任”
    虽是惊讶;李林甫却还是斩金截铁地道。
    这是他的底线;夫蒙灵察可以不去辽东;但苑咸一定要去登州。此时李林甫对于叶畅已经极度不放心;双方的政治联盟虽然还未完全破裂;但却已经不再是当初那般无间。辽东不仅仅是叶畅的退路;同时也是李林甫为自己家族营造的退路;既然叶畅变得不那么可靠;他自然要让可靠的人在那个位置上。
    原本最合适者;乃是他自家子侄女婿;但是李林甫又不太愿意子婿离长安;那么因故贬官的苑咸;就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叶畅微微一拧眉:“那么元公路就须得入京”
    “入京?”李林甫没有想到的第二件事情来了。
    叶畅方才做出必保登州的姿态;也仅仅是一个姿态;李林甫限于此时代的眼光拘限;将登州视为辽东的咽喉;而叶畅自己却是清楚;登州港只是离旅顺最近的港口之一罢了;没有登州;还有莱州;或者于脆就是后世的天津一带的港口。
    李林甫只道登州能扼住辽东的咽喉;却不曾想;经过改良后的新海船;无论是抗风浪性还是远海航行能力;都要胜过以往;若不是嫌麻烦;叶畅甚至可以去泉州进行贸易。
    以登州主官之职;换取元公路进入中枢;虽然现在不可能立刻成为六部尚书、侍郎或者是九卿之类的高官;但还有一个极适合的职务;叶畅已经瞄准了
    正五品上的谏议大夫。
    元公路在这个位置上可以呆上半年到一年;然后再想法子打通关节;成为中枢某实权部门的次官;再为主官。在李林甫下台之后;便有资格问一部尚书;甚至进而成为宰相。
    将元公路推出来充当自己在中枢的代言人;叶畅有多方面的考量。在经过李邕一事之后;元公路与他完全成为政治盟友;而这两年多时间里;双方配合得非常默契。若非如此;李林甫也不会想着将元公路从登州搬走。既是如此;努力为元公路争取更好的官职;至少有三方面的好处;一是继续巩固双方的政治盟友关系;二是形成示范效应;让张镐、岑参、高适、王昌龄等等与叶畅关系好的低级官员们意识到;跟随叶畅不必担忧前途;三则是在中枢有个代理人;就不必担心象此次一样;中枢出了变故;却没有一个带头出来维护叶畅利益的骨于。
    “京中并无缺职。”李林甫道。
    “若无职缺;圣人为何下诏;令通六艺一项以上者入京诠选?”叶畅步步紧逼。
    “这个……不合朝廷体制。”
    “李公此言差矣;即以朝廷体制而言;元公路主政登州;如今是第三年;此前年年考绩皆为上上;拔掖他入京;有何不合?”叶畅哼了一声:“苑咸待罪之身;为汉东司户;猝然拔举为登州主官;这又是何种朝廷体制?”
    李林甫用手指头敲着书桌;心中对如今月堂中的气氛相当不适。
    叶畅抛开所有温情脉脉的面纱;将利益交换赤裸裸地提出来;就算李林甫被视为奸邪;也觉得很不适应。
    过了会儿;他道:“苑咸接下来三年的考绩;也须得是上上”
    若无辽东的支持;元公路的考绩不可能是连续两年上上;李林甫提出这个条件;就是要叶畅象支持元公路一样支持苑咸。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事情;如今双方关系虽然不能说势成水火;但叶畅也不会去帮助李林甫的亲信沽名钓誉;除非李林甫拿出更多利益进行交换。
    因此叶畅毫不犹豫就道:“元公路为一部侍郎。”
    “如此超擢;何以堵天下悠悠之口;绝无可能”
    “苑咸不得更改元公路之策;不得断绝辽东与登州商船往来;在移民上须全力支持。”叶畅伸出手指头:“元公路为京兆府少尹。”
    “前边都可;唯元公路之职不可。”
    李林甫觉得有些疲劳了;与叶畅讨价还价太久;叶畅每提一个条件;他都得反复琢磨;看看这厮是否在条件中隐藏着什么阴谋。而他自己每提一个条件;同样也要反复琢磨;既要能为自己争取到最大利益;又要能在叶畅的底线之
    听得他这一句;叶畅便退而再求其次:“从四品下的官职都拿不到;那么不可低于正五品上;万年令或者长安令如何?”
    “十一郎;你这般说没有意义;这些都是要职;如今并无缺”
    “那御史中丞;有缺无缺;还不在相公一念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