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夜唱-第2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蛮将浑身是血;身材雄壮;咆哮邀战;气势逼人。叶畅却是一笑;望着身边刚刚援上来的抛石机兵;然后向鼓手下令:“擂鼓”
    时机到了;现在犬戎与蛮兵已极绷到极限;只要轻轻一割;他们所有的勇气与斗志;都会化为泡影。
    见叶畅不理睬自己;洪乘光情知不妙;绝望地吼道:“无胆鼠辈;可敢与我一战”
    “有本事你就杀到我面前来。”叶畅遥遥呼了一声。
    洪乘光咆哮而冲;他与叶畅相距不过二十步;但这二十步;却有如万里之
    他冲出两步;那鼓声便已经响了起来;远处的王羊儿;等这鼓声已经等得不耐烦了;听到之后;欢呼了一声;然后五百骑兵;斜斜冲出;象是一柄匕首;狠狠捅入了敌军的要害。
    他们所到之处;无论是犬戎还是蛮人;都是瞬间崩溃;王羊儿一马当先;如入无人之境
    他之勇武;就是善直都略有不如;而且随王忠嗣在边疆多年;马术更远胜过善直;故此乃天生破阵之将。犬戎与蛮人原本就已经到了极限;而王羊儿的突击;就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洪光乘此时冲得距离叶畅不过十步处;但是再向前;便是持盾握刀的唐军;他再难前进寸步。他身边亲兵;见事不妙;将他扯了回来;拥着他便向山下回去。
    “追”叶畅喝道。
    让对方攻了一个时辰;终于到唐军反击之时;他一声令下;震天的战鼓响起;唐军无论在哪个位置;都开始反击。
    蛮人与犬戎做了抵抗;可那抵抗连三个呼吸都没有坚持;便全军崩溃。洪光乘此时逃到山坡;眼见一队唐军骑兵在自己部队里纵横驰骋;眼见己军如同土鸡瓦狗一般慌乱;眼见自己的命令没有一条能够有效发布出去;甚至连此前表现出极高斗志与毅力的犬戎人都已经溃逃;他只觉得眼前一黑;气血翻涌;整个人就栽倒下去。
    他身边的亲卫将他架起;带着哭腔连连呼唤;洪光乘旋即醒来;正待下令向西逃走;突然听得周围嗖嗖声不绝。
    却是唐军再度开始用弩射击;洪光乘身边的亲兵纷纷栽倒;若未中箭;也是散开觅地躲避;洪光乘自己小腿也中了一枝流矢;两个亲兵架着他狂奔;但却听得一声怒喝:“哪里去;此路不通”
    原来他们慌不择路;并未向西逃;而是向北往洱海奔去;却与完成阻击任务进入反攻的叶英部正好相遇
    在他们面前;数十名唐军一拥而上;那两个亲兵逃了几步;眼见无法脱身;当下便扔了兵刃;跪地投降。
    洪光乘却还不欲降;只不过他脚上有伤;拐了几步;那些唐军将士见他服饰;知是蛮人贵人;纷纷冲上来;有一个动作敏捷的;从侧后扑上去;一把抱住他的腰;他回肘一击;打得那唐军口喷鲜血;但紧接着另外两名唐军又压上;将他的手足都死死按住。
    “此何人也?”他还待挣扎;却觉背心一重;一只脚踏在了他的背上。
    却是叶英;见他勇悍;叶畅一边用刀架在他脖子上;一边向方才跪地投降的两个蛮人询问。
    自有通蛮语的兵士喝问;那两人对望一眼;此等情形之下;保命要紧;也顾不得许多;当下供道:“此为大军将洪光乘;乃我等之主帅”
    “原来是条大鱼”叶英大喜;令人将洪光乘捆住;押往叶畅那边;他自己却意犹未尽;见王羊儿领着骑兵在敌军中来往冲杀;心中甚为羡慕;当下又领兵追杀过去。
    洪光乘又被押回那小丘之上;他见那小山丘从底到腰部;尽是蛮人与犬戎人的尸体;血液将山路都浸得泥泞起来;不禁失声大哭。
    昆川一败;蛮人损失六千;这一败;他领的两万兵马若尽失了;也就意味着南诏兵力近半都没有了;只靠着剩余的兵力;再想守住苍山洱海;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到了山上;便看到唐军的尸体也多了起来;山头方才最后挡住他们反扑的唐军;正在收拾战场;将每一名唐军阵亡将士都寻出来摆好;同时救治重伤员
    洪光乘被拖到叶畅面前;然后摁在地上;那几个押他来的士兵喜气洋洋地道:“大使;此人乃我等捕获;乃是蛮军主帅大军将洪光乘”
    “好;好”叶畅回头看了看;唤来军中营记:“记下他们的姓名功绩;待战罢嘉奖”
    洪光乘见叶畅根本不理睬自己;虽然被摁在地上;他却仍然抬起头;怒目瞪视着叶畅:“你这狗贼;无胆鼠辈;为何不敢与我单挑”
    他是蛮人头领;能说一口好汉话;骂叶畅骂得极为顺溜。叶畅笑着道:“败军之将;尚且言勇;我以不足三万唐军;先破五万犬戎;再破二万南诏;我有没有胆量;岂是你这等莽夫所可言者……先将他带下去”
    将洪光乘带走之后;叶畅再看战场;杀声已经渐远;只有数百唐军还在巡视阵地;救治己方伤员;同时对装死的蛮人、犬戎补刀。因为大火的缘故;四处都是黑烟余烬;为这战场平添了几分肃杀。
    “终究是兵力少了些;不过若是兵力更多;犬戎与南蛮就未必敢出来与我野战了。”叶畅心中暗想。
    洪光乘被捕;论绮里余却侥幸得脱;他夺了一匹战马;身边只有百余人;匆匆向着西边逃去。他们此时也已经精疲力竭;但是为了性命;不敢有丝毫拖延;倒给他们在辰时之前;逃到了西洱河口。
    再有数里;便是黑龙桥;眼见着西洱河对岸龙尾关的城墙;论绮里余不禁悲从心来;放声大哭。
    这一战;他可谓输惨了。
    先是中计;被叶畅一把火烧败;死伤情形尚不知;他好不容易遇到蛮人援军;原本指望着援军能救出被困于火场中的己军;结果援军亦是被杀得大败。他很清楚;叶畅真正动用阻击他们的兵力;最多不八千到一万人;还有剩余近两万人在做什么;那是可想而知的事情。
    叶畅只凭三万不足的兵力;便能将他们前后投入的七万大军分割消灭;其人果毅智勇;都是论绮里余仅见。此次大败;他估计就算逃散的犬戎兵马能够回到洱海之北;只怕也折损了近半;对于原本人口就远不如大唐的犬戎来说;可谓是当头一棒。
    不唯他哭;跟着他的犬戎人也纷纷痛哭流涕;这一仗打得如此憋闷;让他们极不甘心。
    正哭间;忽然听得身后马蹄声响;回头一望;却是数百骑唐军自背后掩杀而来。
    “这些唐狗;还欲赶尽杀绝”论绮里余吓得魂飞魄散;顿时不哭了;全力催马;向着黑龙桥狂奔而去。
    他只有数十骑在身边;如何敢回身应战;只求着黑龙桥那边有蛮人守卫;能够把他们接应过河。
    带了追袭的;正是王羊儿。
    他厮杀正酣;却听得有唐军说;叶英生擒了蛮军大军将洪光乘;这让他甚是嫉妒不服;一心便想着也要擒获一个有份量的俘虏。恰好擒着一个蛮军军将;得知犬戎兵马使论绮里余往西逃窜;当即也不顾向叶畅报信;径直带着自己的骑兵追了过来。他虽然激战半夜甚为疲惫;但是犬戎数十里奔袭;又吃了大败仗;比他更疲惫;故此竟然给他追了上来。
    “论绮里余;留下脑袋再走”他一边追;一边高声喝道。
    论绮里余回头望了望;见唐军越追越近;当先一人;身着黑红色的战袍;面相凶恶;手里的一对长刀刀刃都是紫色;身上还挂着另外几把刀;心知此人乃是唐军中的勇将。他更不敢回迎;只是拼命催马;他所乘之战马甚是雄骏;虽然劳累一日;却还有余力;但他的部下战马却都已近于力竭;越跑越慢;不一会儿;便被唐军追上末尾之人。
    那末尾的犬戎心胆俱碎;一边催马一边回头;却被王羊儿一刀剁下;首绩飞了出去。紧接着倒数第二个犬戎胯下之马力竭;一声悲嘶栽倒下来;将身上的犬戎抛了出去;那犬戎脑袋先撞在地上;脖骨喀一声便断了。
    王羊儿斩杀一人吓杀一人;但因为稍稍耽搁;便见骑最雄骏马者又拉开了些距离。他顿时大怒;也不管其余犬戎;只是催马;连接超过了几个犬戎;惊得那些犬戎纷纷向两侧逃去;有一人未曾收住马缰;战马竟然飞身落入西洱河中;不待呼救;转瞬间便被水浪吞没。
    论绮里余奔逃中再度回头;见王羊儿与自己的距离又接近了;心中更是焦急;正急切间;听得部下都大叫:“桥;桥”
    他抬头一看;便见黑龙桥就在眼前。
    可是他是自西向东奔来;桥却是沟通南北;故此他只能让马收步;再折转过去;就这么片刻的功夫;王羊儿已经追上;一刀斩下;却只斩落了论绮里余马尾上的鬃毛。
    论绮里余伏在马上;当真是一身冷汗;他见桥对面有百余名蛮兵;边踢着马腹逼出马最后的气力边大叫道:“挡住他;挡住他”
    他焦急中是用犬戎语这般喊的;蛮人当中虽然有通犬戎语者;可是既不识得他身份;又不明白如今的情形;只有十余人上前来接应。
    王羊儿此时杀得性起;见论绮里余冲乱了桥对岸的蛮人;而且因为双方混在一起;桥对岸的蛮人并未射箭;当下怒喝了一声;他胯下马顿时全力猛冲;紧跟着论绮里余便冲过了黑龙桥。
    论绮里余此时已经躲入蛮军之中;王羊儿双刀狂舞;旋风一般连砍翻数人;那些逼上来的蛮人纷纷闪避;黑龙桥北端;便出现了一片空地。
    “上;杀了他;他只有一人”论绮里余大叫道。
    虽是听不懂他在叫什么;但蛮人也意识到;王羊儿不过是一人在此;而且王羊儿身后;还有七八骑犬戎正在往这边赶。他们顿时觉得胆壮;有人弯弓搭箭;便向王羊儿射来;王羊儿藏身马后;向前一冲;又杀了两人;他座下战马却悲嘶一声;身上中了数箭;不支倒地
    王羊儿翻身跳下马;将手中的长刀猛掷向论绮里余。他力气大;虽然隔着二十步;刀还是砸在论绮里余的头上;只可惜刀在空中翻转;故此是刀柄砸中了论绮里余的头盔。虽然砸得论绮里余眼冒金星;却未能要他性命。
    空出一只手后;王羊儿随手便擒过一个蛮兵;将他架在自己身前充当盾牌;另一手挥刀乱砍;又砍翻了两名蛮兵后;那刀刃已卷。他将残了的刀扔开;从腰上挂着的刀中再拔出一柄来;咆哮着将身后追过来的一个犬戎斩落马下。
    他的随从此时也拥了过来;王羊儿夺了那犬戎的马;直接杀入蛮兵之中;所到之处;蛮兵纷纷走避;转眼之间;蛮兵为他杀散。他横刀立马;再看自己一路追来的目标;论绮里余此际却已经远去;早就到了龙尾关之下。
    “鼠辈;竟然让你逃出生天”王羊儿怒骂了一声;将手中的刀再度掷出去;刀贯入一个正奔逃的蛮将后心;那蛮将惨叫落马;王羊儿犹觉不解恨;再从腰间拔出一刀;追杀起那些逃散的蛮人。
    虽然未能斩杀论绮里余;但夺下黑龙桥;倒也是意外收获了。他性子勇猛好战;可望着前方的龙尾关;也知道不是自己带着这百余骑可以攻下的;在杀散剩余蛮兵之后;只能恨恨罢手;收拢兵力;一边派人去向叶畅报信;一边守住黑龙桥北端。



第353章 奇功伟绩名自高
    日上三竿;照着焦黑暗红的大地;原本花海一般的洱海畔;如今却是狼籍一片。
    叶畅眼睛有些发红;倒不是因为伤亡;他到现在也算是打老了仗的;河西打到辽东再打到云南;生死见多了便有些麻木。一夜没睡;一夜激战;虽然他身体向来很好;此时也已经甚为疲劳了。
    “夺了黑龙桥?”听得回来的信使传递这个消息;叶畅吸了口冷气:“他倒是追得远……他现在手中有多少人?”
    “不过二百骑。”
    “二百骑……麻烦了;叶英”
    叶英应声而来;脸上仍然带着兴奋;战场之上擒获敌军主将;这个经历可是罕见;回辽东之后;有的是他吹嘘的了。
    “你即刻点齐三千人;赶往黑龙桥;接应王羊儿;若是南诏反击夺桥;就将桥让与他们好了;只要截断桥上归路;迫使败逃蛮兵无法回城即可”
    叶英得令奔去;叶畅坐回一块石头上;打了会儿盹;听得耳畔有人呼他:“大使;大使”
    睁眼一看;却是王天运。
    王天运面上尽是狂喜之色;见叶畅睁开眼;向后退了两步;然后深拜下去:“恭喜大使;大胜;大捷啊”
    叶畅自己阻击南诏;火场中清理犬戎败军的事情;就交与了王天运;听他说大胜大捷;叶畅知道战果定然辉煌;心里也是欢喜;可面上却云淡风轻:“聊施小计罢了……我军伤亡情形如何?”
    “我军伤亡不足千五”王天运兴奋地道:“现今算出犬戎尸体已经超过六千;火场中还有些烧在一处的;实在是无法计算;只能约莫估计;其数量超过四千;这斩杀便过万了另外俘虏数量也有近万;犬戎五万人马来攻;只逃回一半”
    这是少有的大捷;王天运从来没有获得过这般的胜利;故此极是兴奋。叶畅听得这个收获;心中还有些不满;他若不是要回军阻击南诏援军;只怕犬戎片甲难回。
    “辛苦了;这是王虞侯与将士奋勇杀敌;方有此功;我定然会上奏天子;不使功臣无勋”
    “还是大使运筹帷幄得好……”王天运说到这;忍不住掏心窝道:“卑职也跟过不少上司;从未有哪个上司;能象大使这般痛快的;也从未有哪个上司;能象大使一般得军心的……方才卑职说要来向大使报功;手下的儿郎们个个都想跟着来;只为见一见大使”
    叶畅心中一动;起身站起:“将士既要见我;我不可不至……王将军;辛苦你再与我跑上一趟”
    王天行那边因为是伏击火攻;所以己军伤亡不重;但是叶畅阻击南诏之战;却是在旷野之中的大战;伤亡数量也超过千五。考虑到叶畅手中只有一万人;这千五的伤亡比率已经是比较大了。好在叶畅每到一处;别的可能会少带;军医却从来不少带的;故此军中军医数量极多;这些人在辽东练了几年手;个个都是外科的好手;甚至能做一些简单的切除缝合手术;故此那些原本必死的重伤员约有一半能抢救回来。稍遗憾的是;直到现在;有关血型的研究还没有什么进展;否则能进行输血;就可以救更多人了。
    此战唐军三万人;犬戎南诏联军七万人;犬戎损失近半;而南诏两万援军近乎全军尽墨;真正逃回的;还不到三万;唐军仅俘虏就抓了一万余。如何处置这些俘虏成了难题;此时诚节、王归唐等的作用就发挥出来了;他们于蛮人俘虏中招募人手;两人倒是拉起了自己的部队。虽然这些人还不值得立刻信任;但至少让他们驱赶犬戎俘虏做起苦力活儿;那是没有问题的。
    叶畅在这边善后;龙尾关上;阁罗凤一脸凄凉;看着近在咫尺的黑龙桥头;一群唐军在那边耀武扬威;他抚牒良久;发不出一声。
    昆川一战;他已经损失万余人;今日一战;又损失两万人;如今手中还剩余的;也不过是两万多兵马;而且这些兵马还心惊胆战;已经被唐军杀得丢了魂魄;真让他们出关会战;只怕立刻要逃跑。
    此时他也得到消息;犬戎同样遭遇惨败;损失不比他少;这是唯一让他觉得有些安慰的地方:不是他无能;实在是唐军太强大。
    短短几个月间;此前还被他打得找不着北的唐军;怎么就变得这么厉害了呢?此前还一入云南便发疾疫的唐军;为何就不生病了呢?此前还士气低落军纪败坏的唐军;怎么如此斗志高昂军纪严明了呢?
    一连串的问题;在他心头盘旋缠绕;让他胸闷气短;几乎无法呼吸。
    此次谋叛;在他看来;是抓住了难得的机会;李隆基与李林甫这两个真正有些眼光的家伙都老了;其余人等;则不是无能平庸;则是骄狂自大;抓着这机会;只要能打个一两次胜仗;那么整个云南就为其所有。到那时;李隆基与李林甫差不多就死了;他再遣使者入长安去求和;新帝为了粉饰太平;必然会答应他的求和。
    便宜占尽;然后摇身一变;又成了大唐恭顺藩国;每年从大唐那里领来赏赐、支援;等到消化完毕之后;再重演一次叛乱……
    可偏偏一个叶畅横空出世;此人原本在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