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夜唱-第3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得可以将功赎罪;众人哪里敢怠慢;一个个火急火燎地冲了出去。叶畅留下几名万年县的吏员;令他们再派人去通知长安县;正吩咐间;突然听得外头又有马蹄声响;紧接着一个太监尖声道:“圣人有谕;王谋逆;着吏员将之擒拿;圣人有谕……”
    这是李隆基在叶畅离开之后想到;叶畅出去行事;未必能使众人心服;故此又追派了太监与侍卫来。听得这个声音;叶畅催马出了衙门;迎面一看;就见着那太监惊讶的模样。
    “托圣人洪福;王已经拿下;还烦劳贵使回去禀报一声。罪魁虽擒;但城中尚有数处不靖;叶某还须巡视一番;待四处安宁后再去面圣。王羊儿;带着一个伙;随天使押送王回去”
    王羊儿今日虽然兵刃见血;却并没有象样地与人厮杀;听得这个任务;顿时大感无趣。叶畅也不管他;将他们打发走之后;他在万年县衙前向四外张望;只觉得寒风凛冽;让人身心皆冷。
    这次骚乱;让人看到的;可不仅仅是王一伙的愚蠢;还有这个盛世大唐的外强中于吧。



第419章 旋奏凯歌将军还
    李隆基背着手;在兴庆殿中转来转去。
    杨玉环脸色惊怖;坐在一隅。
    “不知情形如何了……”李隆基心中暗想;就在这时;听得外边传来响动;紧接着;便有侍卫在殿外道:“寿安公主求见。”
    “让寿安进来。”李隆基略一沉吟后道。
    寿安穿着一身紧身衣裳;眉目英挺;腰间还别着短剑;出现在大殿门口。见她这模样;李隆基面色微沉:“你这是胡闹什么?”
    “女儿听说京中乱起;特来护卫阿耶。”寿安拍了拍腰间的剑柄:“阿耶放心;有女儿在此;定不让贼人到这里来”
    听得她这番话;李隆基既是好气又是好笑:“若是乱贼冲入兴庆宫中;你在这里又有何用……你一姑娘家;也不害怕”
    “当初父皇平乱都不怕;女儿如今也不怕”寿安道。
    李隆基精神一振;思绪不禁就飘开来;想到当初自己发动两次政变的事情。对往事的回忆;让他又找回了一些青年时的感觉;他笑着道:“取朕剑来
    一个小太监捧来宝剑;李隆基抓住剑;心里突然平稳下来;也不在兴庆殿中乱转了。他将锦凳移到杨玉环身侧;笑着道:“寿安提剑护卫朕;朕便提剑护卫爱妃”
    “圣人……”杨玉环勉强笑了笑道:“臣妾唯有仰赖圣人护佑了。”
    李隆基从她眼神中还是看到了惊惧;伸手拍了拍她的肩。抬头看着寿安当真挺剑卫立在大殿门前;不由得一笑:“寿安倒是颇类朕当年;胆子大;性子野;什么都不怕”
    说到这;他又有些伤感:“京中大乱;朕数十子女;提剑来卫者;竟然唯有寿安”
    “圣人勿恼;其余王子、贵女;不象寿安;向来随侍圣人;此时他们还不知情;若是知情;必来护卫。”杨玉环勉强道。
    李隆基说的是寿安;实际上也有指叶畅之意。京中官吏何其多也;可是危难之时能够洞察奸佞者;却是叶畅这个渐渐受他猜忌之人。
    杨玉环也知道这一点;她心中也很焦急;在闻讯之后;她立刻遣人去给杨钊送信;令杨钊速来此护驾;但是听声看烟;外边乱得不轻;只怕杨钊一时半会还得不到消息。
    可就算得不到消息;身为重臣;看到京中乱起;第一件事情;也应该是来寻天子啊
    就在杨玉环胡思乱想之际;听得外边陈玄礼的声音响起:“圣人;陈希烈、元公路前来护卫圣驾”
    “陈希烈来了?”李隆基一喜:“好;好;令他召集百官议事还有元卿;让他佐陈卿行事。”
    站在外头的陈希烈正打着哆嗦;他这个摆设宰相;占了没有什么存在感的便宜;王安排人手隔绝中外时;没有派人拦他;所以他才能够及时赶过来。他并无多少胆气;来这里与其说是护卫;倒不如说是寻找李隆基侍卫的保护。听得大殿里李隆基的声音;他算是定了定神;然后大声应了声“遵旨”。
    元公路则是暗暗忍笑;他得了叶畅通知;故此能这么快赶到;这可是拍马屁表忠心的大好机会;早来的人与晚来的人;在皇帝心中留下的印象可是不一样的
    又过了片刻;各方臣僚纷纷赶来;连太子李亨与十王宅百孙院里的王子王孙都有得讯赶来。这让李隆基心情大定;再也没有紧张;笑着对杨玉环道:“朕料想逆贼无能为也;竟然不能隔绝朕与臣僚;证明逆贼人手不足;从乱者数量不多;想来用不了多久;便有好消息了。”
    他想了想;又拍了拍杨玉环的脸:“爱妃且在此稍候;待朕去见过群臣。
    寿安按剑跟在他身后出来;李隆基再看看那些皇子皇孙们;正欲摇头;却见其中一人;也是按剑跟了上来。
    建宁郡王李侦。
    这是李隆基皇孙;乃是太子李亨之子;素来英武。看他这模样;李隆基笑着点头;自己子孙当中;终究是有英武之人。
    有寿安、李侦作榜样;其余年长诸子、孙;也纷纷欲跟上;李隆基令他们呆着;只要寿安、李侦还有永王李相随。他到了殿外;便见殿前院子里;站着文武数十人。群臣见着他的身影;都齐呼万岁;一个个喜形颜色。
    “杨钊来了没有?”李隆基目光在众人当中扫了一遍后问道。
    “臣在此;臣在此”
    回应的声音不在群臣中;而是在门口;紧接着;便看到杨钊一手持剑;一手捻着自己的官袍袍角;匆匆跑了过来。众臣原本是有些幸灾乐祸地看着他的;毕竟他身为圣人亲信;竟然来得这么迟;但当众人发觉他身上有血迹;而手中剑上也有血痕时;不禁神情一变。
    李隆基也注意到这一点:“卿这是怎么回事?”
    “逆贼包围臣宅;臣杀破重围之后急着来护卫圣人;故此未曾收拾;还请圣人恕罪。”杨钊上下打量着李隆基;看到李隆基无恙;这才长出了口气;翻身跪倒;几乎是带着哭腔道:“臣来晚了;令圣人受了惊吓;臣有罪”
    “与你何于;卿乃文臣;能杀逆贼;已是了不起了。”李隆基和声抚慰道
    群臣听了一个个都暗自着恼;自己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一招;自己跑来的时候;也应该在身上沾染些血迹;然后再杀几只鸡狗;这样跑来表忠心才能有双倍效果
    “臣已经问过;逆贼乃是王;臣请圣人下旨;许臣与龙武大将军陈玄礼一起;率侍卫擒拿王”杨钊又道。
    “不必了;料想现在王已经成擒了。”李隆基道。
    陈玄礼无声无息地叹了口气;杨钊虽然精明;可论及讨李隆基欢心;他与叶畅相比;还有一段距离啊。
    带着龙武军侍卫去擒王;看起来是很忠心;可这不就意味着要减少兴庆宫的防卫力量么?叶畅方才说去擒王;可是只带了自己的亲随护卫;李隆基要陈玄礼拨兵给他;他都拒绝了
    “原来陛下明鉴千里;早有安排”杨钊垂着眼;掩饰着脸上的惊讶之色;赞叹道:“王逆贼;悖天作乱;乃是自取灭亡”
    “王啊王……”李隆基叹了口气。
    在今日之前;李隆基一直认为;王应当是朝臣中既忠心又能于者之一;否则;也不会把他提到如此重要的位置。
    他也知道;王与杨钊近乎势不两立;与叶畅也是反目成仇;在某种程度上;他纵容甚至推动这三位重臣之间关系的恶化;只不过他没有想到;王竟然会用这种方式;来回应他的权谋。
    “不知圣人遣了何人去擒王?”
    杨钊目光在众人当中扫了一遍;他并没有遇到杨玉环派出的使者;故此对一些情况还不清楚;只是见人群中没有叶畅;便小心地问道。
    “叶畅。”李隆基缓缓回答。
    朝中的大将不少;有边疆经验的也有几位;但第一时间做出反应的是叶畅
    杨钊听得这个名字;几乎要顿足。他猛然想起;在春明门上;叶畅与王的争执;当时叶畅攻击王怀有逆心;他还临时附和;当时觉得这只是叶畅昏了头之举;现在看来;那种举动;可不是有先见之明么?
    正琢磨间;听得外头侍卫来禀:“高将军与叶中丞擒获王;已经到了兴庆宫之前了”
    听得王被擒;李隆基顿时觉得压在心头的最后一丝担忧也没有了;他笑着看群臣:“如何;朕就说了;用不了多久时间”
    说完之后;他又有些好奇:“叶卿与高力士怎么会在一起……陈希烈;杨钊;还有……元公路;你三人替朕出去相迎”
    群臣听得这里;顿时目光集中在元公路身上;一个个眼中的嫉妒;几乎都可以变成刀子。
    此时能代表李隆基前去迎接的;毫无疑问;都是李隆基倚仗的重臣。陈希烈是宰相;杨钊乃户部尚书、很快也会提宰相;而元公路才不过是一个御史中丞的闲官
    想到御史大夫王必然要完蛋;那么几乎可以肯定;元公路将要接替这个位置。
    他们三人就在群臣注目之下出了兴庆宫;直到宫外;看到高力士与叶畅并肩而来;两人谈笑风生;非常亲热。见此情形;杨钊的心咯登一动;暗暗又是咒骂了几声。
    王完了;陈希烈再无与自己相争的助臂;而且他与王走得太近;此次能不能脱身还很难说。那么;杨钊面前的最后大敌;就只有叶畅。故此;杨钊非常担忧叶畅和高力士勾结在一起;毕竟高力士虽然不太显露锋芒;却是当年李林甫都对付不了的角色。
    “高翁;叶公;二位辛苦;二位辛苦了;圣人令某等出来相迎”
    杨钊正在盘算着高力士怎么和叶畅凑到一快儿;那边陈希烈已经满脸陪笑迎了上去;神情极为亲热;称赞的话语;一句接着一句;仿佛不要口水一般。
    谁都知道他是什么意思;随着王的完蛋;陈希烈的位置再度岌岌可危;这种情形之下;他要抓住一切机会;尽可能地自救。
    叶畅与高力士对望了一眼;两人都笑了起来。
    “怎敢有劳陈公”高力士道:“千古逆贼王在此”
    陈希烈看都不看面色灰败的王一眼;这个时候;能与王保持多远的距离;就要保持多远。他又是一番奉承话语;直到杨钊听不过了;催促道:“圣人还在等着;陈公有什么话;待今日事了之后再说吧”
    陈希烈讪讪一笑;不过他面皮厚;连连点头道:“是;是;我险些将这正事忘了;还好有杨公……唉;人老了就是不行;今后政务;还请杨公多多担待;让老朽能偷偷闲。”
    他这话一说;杨钊闻弦歌而知雅意;顿时明白他的意思了。
    陈希烈认输了;他又要象李林甫在位时一般;当一个完全没有存在感的牌位宰相;只求着杨钊不要对付他。
    杨钊心中念头急转;若真能如此;倒也不错。朝廷不可能让一人独相的情形持续太久;下了陈希烈;还会换一个人上来;新换上来的人;可未必有陈希烈这么老实识相
    “哈哈;哈哈哈哈……”
    冷眼旁观看着这一幕的王忽然哈哈大笑起来。
    “将他嘴堵住;莫让他胡说八道;若是污言秽语惊扰了圣人;谁都担待不起”陈希烈听得王大笑;眉头一皱;向着宫中卫士吩咐道。
    他打出李隆基的旗号;谁也不敢怠慢。王也不挣扎;只是一昧冷笑;用寒冷的目光盯着他;饶是陈希烈脸皮厚心肠黑;也给瞪得寒毛直竖。
    引着叶畅、高力士;众人一起踏入了兴庆宫的大门。
    “二位请先。”到到兴庆殿前时;陈希烈向旁一让;他让了;杨钊也只有让开;元公路更是跟在叶畅身后亦步亦趋。
    “这……”叶畅有些犹豫;让宰相、尚书给自己让路;看起来荣光;但是却有些太招摇了吧。
    “叶公直管走;今日平逆戡乱第一功;若这些风光都没有;岂能显露当今圣天子之英明”高力士拉着叶畅道。
    他也让了叶畅半个肩膀;这不仅仅是谦逊;更是向叶畅表达他的感激。
    杨钊看到这一慕;眉头再次一拧;然后迅速展开;换为笑颜。
    这二人究竟是怎么凑到一起去的?
    他却不知;叶畅在出兴庆宫之后;立刻又派人去高力士府通知高力士来与他会合。叶畅很清楚;他一个人独占擒获王平定叛乱的功劳;除了给自己招来嫉妒之外;并没有什么实际的好处;倒不如用这个功劳;换取一些实际上的支持。
    比如说;高力士的支持。
    高力士虽是李隆基最宠信的太监;可他在宫外却有自己的府邸;叶畅在兴庆宫没有看到他;便知道他今日肯定回府去了。没有赶上平乱之事;对高力士在李隆基心中的地位来说;会是一个沉重打击;这也是高力士所不能容忍的。而将平乱的功劳分高力士一半;便能得到这位权宦的某种程度上的支持;不仅修补了双方因为李林甫而疏远的关系;更可以达成某种默契。
    要对付杨钊;这高力士;还能有大用处
    带着这个念头;叶畅终于不再推辞;迈步走入了兴庆殿前的院门。



第420章 新有传奇传长安
    当叶畅跨过兴庆殿院门的一刹那;院中两百余双眼睛;同时都盯着他。
    这一刻;阳光自西侧照在叶畅的脸上;他身上的紧身服饰;衬得他更是英气勃发。
    即使贵为天子拥有四海的李隆基;这个时候;也不禁嫉妒叶畅展露出来的风采;仿佛在他的身上;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在群臣的瞩目之下;叶畅大步上向;来到兴庆殿的玉阶之下;弯腰躬身;向李隆基行礼。
    “臣叶畅;拜见陛下仰赖陛下洪福;高将军指挥若定;诸位将士、吏员效命;逆贼王束手就擒;如今已在宫外矣。城中各处逆乱;亦已渐平息;如今长安、万年二县;已经组织人手;在追捕逃逆、救火巡视。”
    “好;好;这才不到一个时辰;一场弥天大祸;就被卿平定了”李隆基听得这里;喜形于色;从玉阶走了下来;来到叶畅身边;拉住叶畅胳膊:“卿辛苦了;是朕用人不明;令王逆贼窃居高位;卿方才在春明楼上所言;正是忠谏直言也”
    众大臣这时也想起;就在不久之前算学大赛之时;叶畅还指责王包藏祸心;现在看来;当初叶畅突然攻击王;分明是有所察觉
    果然;叶畅应道:“臣亦非先知先觉;只是王之弟王焊;屡屡遣人窥探臣之行踪;为臣所察觉;顺藤摸瓜之下;才知其人谋逆之行;但臣手中没有证据;加之与王又有旧怨;故此不能直言;还请圣人恕罪。”
    这态度;这解释;杨钊听了再度咬紧了牙。
    这是难免的;他不咬牙不行;叶畅这番话说出来之后;王的事件里;他洗脱了知情不报的罪名;便只有功劳而无过失了。
    “卿这番功劳;加之又屡立边功;不赏不足以褒忠善”李隆基道:“陈希烈;杨钊”
    陈、杨二人出列;但李隆基挥了挥手:“罢了;由朕亲拟吧……”
    所谓亲拟;就是亲自确定叶畅在立此大功之后的官职勋爵。叶畅的散官升为金紫光禄大夫、冠军大将军;勋为柱国;爵也一跃而为清源县开国公;阶官为左骁卫大将军员外置同正员、右散骑常侍;差官则持节剑南道节度使、守安西节度副使知节度事、辽东行军总管;诸使皆如故。
    也就是说;叶畅的品秩升到了开国县公、柱国的从二品;单就品秩而言;已经在朝中少有人及。
    这是官职爵赏;至于权力和利益分配;则不是现在说的;当要在今后再来决定。叶畅谢过之后;抬起头来;却无意中与寿安的目光相对;寿安极是大胆;嘴轻轻抿了一下;又象是嗫了一下。
    叶畅一个激灵;这可是在调戏他。
    寿安也确实是情难自抑;她对叶畅的情义自是不必说;而叶畅方才踏入兴庆殿门时的英姿;也让她芳心暗折。她性子里原本就有李家女子泼辣大胆的一面;故此敢为此举;好在群臣的注意力都在叶畅身上;倒是没有谁看到她这样子。
    叶畅不敢多看她;只能苦笑;然后向后;退入朝臣之中。
    紧接着果然是人事命令;元公路终于被提拔为御史大夫;进入了朝官中最高层的行列;而且李隆基还命他与大理寺等联合会审王逆党;又以杨钊为京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