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夜唱-第3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本领”
    王元宝的年纪已经超过七十了吧;竟然还能灵活地突破车站护卫的阻拦;直到来到叶畅亲卫面前才被拦住。叶畅不想理睬他;但是他身侧已经坐正了的李腾空柔声道:“当初王元宝的女儿;与妾身也略有交往;王元宝绝非不知轻重之辈;他如此急着求见;想来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这是叶畅最喜欢李腾空的一点;她性子虽是不喜权势;但为人却聪明冷静;有的时候;叶畅会受情绪左右;而李腾空则总能在旁用最合适的方法劝他。
    “好吧;看在夫人的面子上;我就见他一见;夫人在这休息一会儿;我让人备好车;咱们过会儿就直接去码头。栗援;今天时光不早;你在码头处安排了我们住宿么?”
    “郎君放心;都有安排。”
    叶畅出了车;远远看到王元宝的模样;不禁愣了一下。
    有许多年没有见过王元宝了;在叶畅的印象之中;王元宝身宽体胖;乃是最明显的富家翁体态。但现在的王元宝;却瘦得只有以前的一半;整个人也显得极为苍老。
    尽管他努力维持着体面;可是身上的衣裳、脸上的皱纹;都证明这些年他过得非常不好。
    “王翁唤我;不知有何事?”叶畅徐徐问道。
    哪怕王元宝再狼狈;叶畅也不会生出多少同情之心;这毕竟是曾经给自己找过极大麻烦的敌人;失败了的敌人;仍然是敌人;除非对方心甘情愿臣服。
    王元宝吸了口气;他知道自己已经走到了人生的终点;这最后几年时间里能给子孙留下什么;就看今天了。
    “我有一些海外奇珍要献与叶公。”他上前了两步;却被叶畅的卫士拦住;只能在十余丈外焦急地说道:“还请叶公拨冗召见”
    “海外奇珍?”叶畅愣了愣:“莫非你寻着了傲来国了?”
    “傲来国不过是叶公诳语罢了;玻璃器必是叶公改进琉璃工艺而成。”王元宝盯着叶畅道。
    叶畅面不改色;只是淡淡笑道:“若没有傲来国;那你所说海外奇珍自何而来?”
    “耶婆提国”王元宝道。
    这个国家;叶畅从来没有听说过;不过听起来;有些象是东南亚一带的小国。对于东南亚一带的物产;叶畅并不太放在心上;如今大唐的航海业突飞猛进;海权与海洋财富的观念开始为人所接受;这等情形之下;东南亚那边纳入华夏范围;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不知何等奇珍;让王翁如此重视。”叶畅缓缓道:“不过;叶某如今冗务繁杂;对王翁的奇珍;实在是没有兴趣;王翁请自便。”
    王元宝仰着脸;看着比自己要高出大半个头的叶畅;失声道:“这……这怎么可能;叶公;叶公;你不是说财富自海上而来么;你为何……”
    “财富是自海上而来;王翁;你既然得了海上财富;正可以东山再起。”叶畅道。
    他说到这里;就无意再与王元宝纠缠;王元宝心中绝望;情知自己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当下将藏在袖中的东西掏了出来:“叶公;你看;你看这海外奇珍”
    叶畅斜睨了一眼;准备离开;但只看了这一眼;他眼睛突然瞪得老大;就是这十余年风雨之后形成的强大自制力;也让他无法自抑
    “这是……”
    “耶婆提国奇珍”王元宝举着手中的几样东西;大声喊道。
    “耶婆提国……”叶畅喃喃说了一声;摇了摇头;王元宝手里的;哪里是什么耶婆提国奇珍啊。
    那分明是玉米
    虽然个头比较小;虽然米粒比较于扁;但是;叶畅还是认出了这东西。
    玉米本该是产自美洲;这个时代的大唐;怎么也不可能有。故此;叶畅的第一个想法;就是是不是谁和他一样;从另一世中破空而来;而且比他还强;带了玉米过来。
    但旋即;他意识到;这并不是穿越而来的另一世界之物;这应当就是从这个世界的美洲带来的东西
    “让王翁过来。”叶畅心中既是觉得荒诞;又是觉得惊讶;大唐的航海技术虽然这十年有了长足进步;特别是旅顺的海船;已经可以将后世所谓的第一岛链当成自己的后花园打转儿;但是;离远洋航行;应当还是有一些差距;怎么可能会有人跑到美洲去;将玉米这样的东西带回来?
    王元宝看出了叶畅对于自己手中物品的兴趣;他微微松了口气;知道;自己苦盼已久的转机来了。
    “叶郡公;老朽有礼了。”到了叶畅面前;他恭恭敬敬行礼;这么一个老人;能将腰弯得如此下去;让叶畅也有些动容。
    “王翁请坐。”叶畅指了指路边的水泥凳;这是给在此等候辙轨列车的人坐的:“王翁给我说说这个吧。”
    “叶郡公可识得此物?”王元宝只坐了半个屁股;然后又将手中的东西举了起来:“老朽看出来了;叶郡公是认得此物的……不知此物何名?”
    “这是玉米。”叶畅缓缓地道:“其植株……”
    说到这;叶畅闭口不语;只是笑了笑。早年时他可以假称仙人指点;但到了现在这个身份;再将仙人指点挂在口边;就有些不宜了。
    “玉米;玉米……果然;确实象是玉制……”王元宝颤声说着;然后又从袖子里拿出另外一件物什:“此物呢;叶郡公;此物又是何物?”
    叶畅看到这第二样东西时;比起看到前一样还要激动:“这……马铃薯;连这个都带过来了?”
    “马铃薯;正是正是;可不象马的脖铃么?”王元宝喃喃地道。
    “王翁;与我说说这耶婆提国。”惊讶了好一会儿;叶畅又道。
    “天宝九载之时;借着叶公离开辽东之际;我自旅顺船场买了两艘海船;又在东牟买了三艘船;倾当时我家财一半;招募四百余名水工;用于去寻傲来国。当时我手中有一副海图;据说乃是叶公你那里传出来的;标有傲来国位置的海图……”
    这说起来是一个悲剧;叶畅早就知道有人在打那个所谓的傲来国的主意;所以他有意放出了一些似是而非的海图;象王启年发现流求的金山;便是得到了这样一副海图才能那么准确地找到。这些海图中;有标着另一世的大洋洲的;有标着火鲁奴努的;也有标着密克罗尼西亚群岛的;当然;也不会少了标着美洲的。
    王元宝花重金“买”到的海图;就是标着美洲墨西哥一带的一张海图。因为这张海图的缘故;王元宝才会不惜代价;打造出了这支远洋船队。
    在他看来;只要找到傲来国;那么所有的代价就都值得。不过他还是很谨慎;雇请了波斯、大食的航海专家;又准备了足够的粮食和水;也少不得豆芽菜之类汉人航海家防止海上败血症的秘方。那年九月;船队正式离港出发;驶向茫茫大洋。
    船先是到了日本南部;然后借着这边的风与洋流向西;在海上足足飘了七十余日;这才抵达一些小岛。与岛上的土著先是冲突;后来交易;换了些食物与水之后;继续向东;又是三十余日;这才到了陆地。
    前后一百余日;这个时候谁都明白;海图上标明的地方绝对不是什么傲来国;而且五艘船也因为风暴、迷航;只剩余了三艘;人员减至两百余人。此时严冬已至;他们无法回头;只能顺风向南;沿途补给;直到温暖的墨西哥一带
    “在那边他们呆了三年;数次准备返航;却都失败了;每失败一次;人员便要折损一些;虽然补充了土人;却也渐渐人手不够;有些人甚至已经放弃;不欲再返回大唐;便在当地娶妻生子。不过我族中一侄儿;为众人之长;他终是心念故国;只想着当初既然是先向东再向南;那么现在先向西再向北;亦可以回来。他带着剩余的两艘船;一百余人;储有百五十日之粮;耗时三月;终至一大岛;他估算距离;再折向西北;以为能至广州;结果却为风所引;到了新罗;再从新罗至旅顺;此时船已只剩一艘;人亦只余四十;在旅顺稍事休整;这才回的东牟。”王元宝说到这;已经眼泪淋漓;从天宝九年;到现在的天宝十四年;这些人耗时足足五年;这才回到了大唐;当初四百余人出去;回来的人却只有四十;而且其中还有数人乃是异地土著
    他再看叶畅;发觉叶畅已经呆住了。



第425章 不可回绝势必得
    王元宝自怨自艾里;都有一种自己运气不佳;那些船员命途多舛的意思在里面;却不知叶畅心里给他的评价是什么。
    这厮运气当真是逆天啊……
    叶畅现在开始相信王元宝真有什么神仙相助;赐给了他两枚金元宝了。
    要不然;怎么解释他的船队;在这个时代;竟然能够只凭着一张似是而非的海图;绕着太平洋转了大半圈又折回来?
    他那个族侄;运气之佳;恐怕大唐八千万人中也是独一位。
    “叶公;叶公;我那侄儿说了;耶婆提国确实有黄金;只是不多;其地百姓;浮屠不兴;道教不作;好淫祀邪神;以人祭之。其国竟无驼马;亦无轮辙;不过颇多金银。”
    “等一等;为何你称你侄儿所到之地为耶婆提国?”
    “此为老朽考证而出”王元宝听到这里;顿时兴奋起来:“晋时高僧法显;自狮子国返回中华;途中遇西风;被吹出近百日;与我侄儿他们经历相同。法显称其所到之处为耶婆提国;所载风俗;与我侄儿所言相近。我侄儿还说;当地土著;向来有传闻;言有神人;乘大舟而至;亦与法显经历类似”
    叶畅听了这个;不由得笑了起来;原来这所谓耶婆提国;是王元宝这民间航海史专家考证出来的。
    叶畅无法判断王元宝侄儿所到之处是否是法显所载的耶婆提;但能肯定的是;王元宝之侄确实到了美洲;应当是有据可察的发现美洲的第一人。他按捺住心中的激动;看着王元宝:“这当真是传奇之旅;只是王翁拿着这玉米、马铃薯来寻我;不知是有何诉求?”
    “叶公当世智者;国士无双;木棉原本汲汲无名;只因叶公重之;至此十年;棉布已经大行于天下。”王元宝又举起手中的两种作物:“此二物可以充饥;我侄儿他们返航;途中便是以此为食;其味甘美;必成珍肴。我老矣;早无雄心壮志;只愿献与叶公;以求晚景不致凄凉。”
    他是个聪明人;根本不提具体条件;而是说了个含糊的要求。这些年与叶畅为敌;他早就琢磨透了叶畅这个人;只要不与他为敌;只要能够顺应叶畅所造成的大势;那么叶畅还是甚为宽厚的。
    且看那些追随叶畅的人吧;李林甫虽是罢相;但李家现在是座钟大家;“甫”记座钟每具售价足有万贯;各方富豪权贵却还纷纷来求;订单下到了两年之后。覃勤寿最早与叶畅交好;如今已经是辽东最大的漆器东家;同时自己还为安东银行总办。驸马独孤氏;因为在安东商会之初投入了大笔资金;不仅每年从拥数万贯的股息红利;而且也介入到了旅顺的毛纺织业当中;大唐羊毛线有近半出自他家名下的工坊。便是与叶畅关系时好时坏的玉真长公主;更是因为在叶畅初入长安之时给予叶畅的支持;成为中原头号棉花豪商;同时也进军纺纱织布行业;据说一年收益;要以数十万贯来计算。
    这几年王元宝沉沦不得意;反而让他可以冷眼旁观;看着这股叶畅掀起的潮流;看明白许多问题。现在叶畅已经不是叶畅;而是一个群体;一个由皇亲国戚中采用新式经营方法和新兴工场主、部分边军将士、部分新文人组成的一个集团。叶畅只是这个集团的核心;却不是这个集团的全部;甚至叶畅掌控的三大商会;也只是说在这个集团中占了大头;而不是包括全部。
    就在这两年间;这个集团已经有抱怨和呼声;认为朝廷乱征赋税;影响了百姓的购买力;使得他们不能发家致富;或者认为朝廷在开矿、办场等事情上掣肘太多;各种政策极不得力;影响了他们的扩张。甚至有人呼吁;请叶畅为宰相;主持朝政;推行变法;将大唐盛世推到一个新的高峰。
    王元宝可以感觉到这个集团所代表的勃勃生机;因为最精锐的边军将士的利益也集合于其中;所以朝廷根本不能用单纯地压制手段将其按下去。当这个集团的力量积蓄到一定程度上;肯定会通过某种手段;来实现其权力的要求。到那时;全天下更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挡住这股新生势力。
    王元宝只希望自己还能赶得上;能够挤上这一趟辙轨列车。
    “王翁是聪明人;与聪明人说话;我也不拐弯抹角;你手中之物有多少?”叶畅问道。
    “玉米二十石;马铃薯十二石;数量不是很多;虽然他们在耶婆提国学了如何保存这些粮食;但时间毕竟久了。”
    “船上还有十个耶婆提土人;现在应当会说汉话了吧?”叶畅又道。
    “会”
    “你侄儿叫什么名字?”
    “王玉京。”
    “你问问他;是愿出仕为官;还是愿意经商。出仕的话;是愿在陆上还是愿在海上。”叶畅说到这;伸出三个指头:“你这侄儿;必须投入我幕下;那些个耶婆提土人;必须交与我;所有的耶婆提物产;金银你自便;农作物尽数归我。此三者;我势在必得;王翁;你没有拒绝的余地”
    叶畅说到这里时;声音就有些冷;他执掌兵权日久;杀戮也多;自有股杀气;王元宝只觉得两股战战;咬着牙应道:“老朽来此;原就是为此事”
    “至于王翁;你是要现钱还是要股份?”
    “这个……不知叶公是何意?”
    “现钱五十万贯;分五年结清;今年先与你五万贯;明年十万贯;后年再十万贯;到第五年;十五万贯。”叶畅平静地道:“若是股份;算你在安东银行中有百分之一的股份;不得转让;逐年发息。”
    五十万贯;换取百分之一的股份;相当于整个安东银行价值五千万贯。如果是安东商会;王元宝会毫不犹豫地同意:安东商会的资产虽然没有五千万贯;但它今后的发展前景却远比五千万贯要多。
    可是安东银行……据王元宝所知;如今安东银行的主营业务是飞钱汇兑、放贷;每年能不能收支平衡都成问题;更何况获利?
    思忖了好一会儿;王元宝陪着笑道:“如今我情形甚是不好;家无余财……叶公;可否各择一半?”
    先拿到手二十五万贯再说;现在与叶畅的关系转为友善;再以这二十五万贯为本金;王元宝有自信;能够在短时间内重新创造出巨大的财富来。至于另二十五万;则是一种风险投资;若成;那自是受益无穷;若不成;手中有二十万贯也足够东山再起了。
    这点小心思;叶畅还可以容忍;他很清楚;即使投靠过来;王元宝也只能置于外围;不可能作为他这个集团的核心部分。
    “王翁既如此说;那就这样吧。”点了点头;叶畅召来栗援;然后写了张条子;再盖上印章;交给王元宝:“我会让人去接收人手与这些东西……王翁若是有暇;可以去辽东看看;辽东那边;到处都是商机;王翁只要抓得住;必然能有大收获。”
    “是;我定然会去”王元宝紧紧攥着手中写着两人协议的那张纸;声音发颤地道。
    打发走了王元宝;叶畅回到车上;李腾空一直从车窗那儿默默望着他;目光中情谊绵绵;见他回来;起身相迎。
    揽着李腾空又坐了下去;叶畅喘了口气;然后哈哈大笑了三声。
    如果不是李林甫死了;叶畅这笑会更畅快些。
    “那位王翁拿来的东西;对郎君甚为重要?”李腾空讶然问道。
    “不是对我重要;是对我们华夏甚为重要”叶畅几乎是一字一句地道。
    “郎君何作此言?”
    “稻粱麦豆;对咱们华夏重要吧?王元宝拿来之物;便与稻粱麦豆一般;甚至更胜过稻粱麦豆”叶畅道:“娘子聪慧;猜猜看我为何如此说。”
    这些时日;李腾空一直郁郁;两人膝下又无孩儿可以承欢解忧;所以叶畅借此机会;合一个问题分分她的心;免得总是悲伤。李腾空眼眸微转;然后惊愕地掩住小嘴:“莫非;这二者皆为高产;不论贫腴与否;都能高产?”
    李腾空一语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