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夜唱-第3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安禄山如果有什么动作;自然要交给我自己来。”叶畅对安禄山的存在;也越来越不满了;因此他说道。



第427章 开门揖盗狼入室
    “叶畅这厮;果然到了辽东;名义上是祭拜他岳丈李林甫;实际上;只怕是来辽东生事的。”
    就在叶畅念叨安禄山的同时;安禄山同样也在念叨叶畅。
    在他面前;他的谋主高尚正将接到的最新禀报交与他:“按照眼线所说;叶畅就在这几日;应当抵达旅顺。渤海国那边传来的消息;准备做上一手。”
    叶畅在辽东崛起之后;渤海、新罗初时并不在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国家越发意识到;放任辽东的发展;意味着他们的萎缩与死亡。故此他们多方打探有关叶畅的消息;包括叶畅与安禄山不和的事情;也被他们翻了出来。渤海国与安禄山离得近;双方常有信使往来;这一次来的秘使;于脆就向安禄山提出一个建议;大家一起瓜分掉辽东。
    “李林甫老相公到了旅顺;说实话;这几年我当真是睡不好觉;只惧哪一日辽东的军士突然间闯入我住处;要我献出脑袋。”安禄山头上没有戴帽子;露出他的三绺发辫;他用力挠着这些发辫;哈哈笑道:“叶畅能打仗有心计不假;但比起李林甫老相公;那还是嫩着”
    他是真怕李林甫;李林甫活着一日;他便要心惊胆战一天;这几年叶畅不在辽东;他却依然老老实实;不敢对辽东有任何动作;原因就在于李林甫。有几次他才动些心思;李林甫就会遣信使来“问候”他;那个得了风疾连站都站不起的老奸;让他这个狡猾觉得处处都有束手束脚的感觉。
    在得知李林甫死了的消息后;他第一个念头就是骗人;派去吊唁的使者确认这个消息;他如释重负;不只一次拍着脑袋对手下说;这颗脑袋终于可以安稳地呆在脖子上了。
    “大夫之意;是与渤海携手?”
    “告诉大钦茂;我可以两不相帮。”安禄山嘴角冷笑:“这厮想骗着阿耶我去给他当打手?做梦”
    “大夫;切切不可;两不相帮;岂不坐视渤海势大?”高尚谏道:“我看咱们要帮;而且要帮叶畅”
    “哦;为何如此?”安禄山一听就有些不快。
    “叶畅虽是善战;此前也曾在辽东小胜契丹诸部;同新罗也是或有胜负;但渤海、新罗;都未曾举全国之力来攻此前辽东所胜;不过是边境上数千、万余人的小冲突罢了。此次则是不同;渤海举国之兵;可得二十万;新罗兵力;亦不少于此数。叶畅在辽东;只有兵力两万余;便是征募;其兵力亦难过十万。而且叶畅若募至十万兵;渤海、新罗兵力便至六十万矣”
    “不过是渤海人吹嘘罢了;他们能凑出十万能战之军;便已经不错了。”安禄山有些不屑。
    渤海国人口才几百万;二十万兵所要做的动员非同小可;渤海与新罗凑五六十万兵;除非将国内青壮男子全都调来不可。
    “虽是如此;辽东人数稀少;这是毫无疑问之事。叶畅便有诸葛武侯之能;亦不可以少敌多;战胜十倍于己之敌。”
    “那我更不该去替他卖命;我这些兵;可是我的”安禄山道:“他叶畅在辽东发大财;眼见着财源滚滚;什么时候给了我好处?”
    高尚心里嘀咕了声;事实上;安禄山从辽东那间接得到的好处并不少。他倒卖安东商会的物资;收取商会商队的过路费用;还有直接从辽东购买武器;将自己境内的矿石和俘获的战俘卖与辽东;如果没有这些;安禄山哪里养得起现在的十八万军队
    “大夫;且听我说完。”高尚顿了顿;然后又道:“我们要帮叶畅;但要注意帮的时机;待渤海和新罗;将叶畅逼回辽南之后;我们再动手;从背后给渤海一击。如此既可向朝廷邀功;又可以乘势收复安城州与建安州。”
    “建安州”
    安禄山眼睛顿时一亮。
    他对建安州的觊觎;几乎到了流口水的地步;叶畅将辽东的冶铁工坊绝大多数工匠、设备都迁到了建安州城;这件事情;他一清二楚。他甚至比长安城中的李隆基与杨钊;更清楚这座建安州城每年出产的钢铁数量
    两千万大斤钢铁
    大唐举国钢铁产量;在辽东崛起之前;也不过是两百万大斤左右;现在仅辽东一地;就有两千万大斤;十倍于大唐本土正是有了充足的铁器充当工具;辽东的开发才会如此迅速;大片的荒野被辟为良田。
    “到了咱们手中;他叶畅还有脸要回去么?”高尚笑吟吟道。
    安禄山觉得这计策甚合己意;便宜占尽;风险却没有多大;至于与渤海国打上一仗;那时候对方已经精疲力竭;打就打;能怕什么。
    “好计;好计;果然好计”安禄山拍着胳膊叫了两句;不过旋即皱眉:“只不过叶畅狡猾;岂是这么好对付的;渤海与新罗太蠢;太蠢;他们应当乘着叶畅不在辽东之时再动手”
    “叶畅不在辽东;便在中枢;若是被叶畅说动天子;举大唐全国之力来报复;渤海、新罗岂能承受得起?”高尚却不赞成:“还是叶畅到了辽东动手好;叶畅必不敢离开……”
    正在这时;忽然外边一人急闯进来;跪到在安禄山面前:“大夫;长安有急使来了”
    “长安急使?”安禄山用蒲扇拍了拍自己肥硕的肚皮;眉头撩了一下;方才的兴奋迅速冷下来:“可知何事?”
    “紧急军情;说是……有乱贼反叛了。”
    “乱贼反叛;那与我何于?”安禄山撇了一下嘴。
    “定是刘骆谷、吉温传来的消息;大夫;依我之见;还是速速见一见来使吧。”高尚道。
    旁边的严庄亦是点头;两大谋主都同一意见;安禄山便令急使入内。
    高尚猜的没错;来的正是刘骆谷所遣使者。安禄山这个人还算是大气;他虽然有一子在长安;但长安的事情;主要还是交由刘骆谷来处置。
    “拜见大夫”那急使跪拜之后;看了看周围:“事甚机密……”
    “无妨;身边都是我幕下之士。”安禄山一摆手。
    “刘公说;朝中恐有变故。”急使一边说;一边从自己贴身衣裳里取出一枚蜡丸;交与了安禄山身前的严庄。
    严庄验完火漆无误之后;捻开蜡丸;内里的丝绢露出来。这丝绢薄如蝉翼;虽然只是一小团;但展开之后;却是不小;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字迹。
    “刘骆谷说什么了?”安禄山问道。
    “乃是转述吉温之语。”严庄草草看完;面上也露出惊骇之色:“吉温说;朝中会有大变故”
    “我知道我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
    严庄这才细细说来;原来自从三年之前;杨钊受叶畅误导;将太子李亨暗伏的庄子烧了之后;这两人的矛盾就尖锐起来。一直有传闻说;杨钊欲请杨玉环认宫中年幼王子为子;借着杨玉环之宠;废李亨而另令新太子。这传闻甚至言之凿凿地说;永王李磷极有可能就成为那位幸运儿。
    此事安禄山早已知晓;而且;通过某种渠道;安禄山与李亨都搭上了线;故此他眉头又是一皱。
    “不过;京中乱源并非此事;而是这几年风行起来的商会、银行;特别是吕宋商会所发行之金票;卷入京畿两都百姓逾十万;所涉钱财过百万贯。吉温已经探明;这金票幕后之人;便是杨钊;他借此暗中敛财;以此奉承天子。只不过如今金票聚敛已多;他最初是以高息诱人;现在已经发不出高息;故此短则十天半月;长则一两个月;吕宋金票必酿民乱。”
    “哈哈哈哈”安禄山听不懂这吕宋金票为什么会必酿民乱;只是拍着大腿笑了起来。他与杨钊关系不睦;见杨钊出了纰漏;自然是高兴的。
    “大夫莫笑;此事背后还有文章。”严庄拧着眉:“杨钊这是嫁祸之计;谁都不知道这吕宋金票幕后之人;只是因为颇类安东商会;故此百姓皆以为乃是叶畅所为。吕宋金票若是崩溃;杨钊反倒是躲在暗中;倒是叶畅;必然要受民意之首冲”
    这便是杨钊当初与一于心腹定下的计策;叶畅以善理财而闻名天下;他在李隆基眼中最有用的;也就是会弄钱。但当叶畅的理财名声被败坏了;反而成了混乱之源的时候;李隆基即使不治他的罪;也不会再信任他。
    在杨钊看来;失去李隆基信任;也就意味着叶畅的军事资本体系的崩溃;到那个时候;叶畅的军事资本体系就是一块肥肉;等着被他为首的肉食者分割掉。他身为权相;必然可以分到最大最肥美的一块。
    听严庄解释完杨钊的用意;安禄山撇了一下嘴:“白日梦”
    这就是安禄山对杨钊的评价;杨钊长期呆在长安;所以才不清楚;李隆基的圣眷;从来只是叶畅军事资本体系的重要条件;而不是主要条件;甚至不是必备条件。
    “此京中乱源之二;尚有京中乱源之三。”严庄又道:“关中、河南连接饥馑;杨钊为令叶畅身败名裂;多有纵容兼并土地、改种棉花之举;故此关中河南百姓已至濒死。吉温此前发觉;抗税、抗捐之事;较之五年之前;已多十余倍;要知道;五年之前;可是那姓王的死鬼当京畿采访使;一次收三十年捐赋的那一位”
    说到这里;严庄也不由得吸着气;谁都没有想到;大唐那和谐盛世的外表之下;竟然掩着这么一副烈火烹油的危局
    “吉温这个人;心细思明;是个人物;他若为宰相;比杨国忠这蠢货要强得多”
    因为谶语的缘故;杨钊把名字改成了国忠;安禄山时而以杨钊称之;时而以国忠称之;也是习惯使然。
    “大夫;这是良机;天赐良机啊”就在这时;细细看完信的高尚猛然站起来;几乎是举着双手;向安禄山叫道。
    “什么;朝廷的麻烦;虽然对我确实有好处;但哪里说得上是天赐良机?
    “大夫;吉温在这里说;若关中震动;或许会请大夫挥师入京勤王——这不是天赐良机;这是什么”高尚道:“若能入主中枢;大夫便可以同吉温一起为相;何必去与叶畅争辽东这边角之地?”
    “什么意思?”
    “大夫忘了;吉温可是奉了大夫之命;暗中与太子结好。这几年太子虽是被杨国忠打压得厉害;但杨国忠毕竟不是李林甫;动摇不了太子之根本”高尚看了看周围;确认都是安禄山亲信;当下继续道:“大夫;此前太子表露出的意思;你还不明白?”
    “他的意思……”
    安禄山这个时候;哪里还能不明白;刘骆谷这封密信;应当是吉温要求下发出的;而吉温则是在太子李亨的暗示之下做的
    杨国忠虽然压制不住太子;但是李亨已经完全等不急了;他自己也是年过四旬的人;若是杨钊上窜下跳;真的让杨玉环收一位年轻王子为嗣子成功;那么他这太子之位哪里还能保得住?
    而且从如今的情形来看;李隆基的身体似乎比他这个太子的身体还要好些;或许李隆基活得到八十岁;而他却只是五十岁就死呢
    “太子的意思;就是仿效今上当年之举;请今上升位太上”高尚冷笑着道:“杨国忠这厮最大的问题;就是自以为本领高强;故此同时树敌太多他挑起两京百姓对叶畅的怨气;原本是为了解决掉叶畅;却不曾想;这些怨气若被引导;他自己也自身难保。而京畿若是乱起;靠着那些养尊处优连杀鸡都勉强的京中禁军;岂能护住天子?到时候;必然要召边镇入而勤王我们虽然并不是离京师最近;但是;只要太子再用一些手段;那些先入京师者;岂能成事;到最后;还是需要大夫手中这十八万精兵”
    高尚说到这里;与严庄交换了一个眼神;两人都兴奋起来。
    他们都明白对方的意思;而安禄山也明白他们的意思;只不过;那没有说出来的话;现在;还不适合讲。
    真让安禄山这十八万精兵入了关中;那么退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以中原之力;压四边之不臣;从而达到曹操之功业。
    进……那就是贵不可言



第428章 重任得遂平生志
    罗九河抬头望了望阴沉沉的天空;骂了一声。
    “得快点;若是迟了;就得淋一身雨去见叶郡公了。”他向左右的人道。
    周围人应了一声;战马又加紧了一些。清一色的大宛好马;疾驰起来;虽然只是三十余人;却也有千百人的气势。
    安西商会最受欢迎的货物;就是那些大宛好马。哪怕辽东之地;接近契丹、奚等盛产战马的部族;也多喜欢用大宛马。一匹好的大宛马;在安西只值几十到一百贯;到了这里;就可以值五百到一千贯;那种汗血宝马;更是值万贯;却还有价无市。
    时值大唐天宝十四载七月二十七日;原本在安城州的罗九河;奉命往建安城与叶畅相见。
    与同样被召来的叶挺不同;罗九河始终记得;自己乃是降将;故此他在辽东体系之下算是最谨小慎微的一个;不求有大功;但求无小过。这种相对保守的性子;也体现在他这些年的功绩上。无论是对付契丹、奚人;还是对上渤海、安禄山军的骚扰;他都是甚为谨慎。
    这种谨慎;其实不合乎他内心所想。
    在离着建安城足有五里的地方;罗九河就看到了一团烟雾滚滚而上。空气中似乎都带着一股刺鼻的味道;不过罗九河对这种味道并不厌恶;那是钢铁与烈火的味道;每每都让他想到战场。
    “什么人”路旁的岗哨里传来呼喝之声;一具具拒马横在道路上;迫使罗九河等不得不降下速度。
    这拒马是新置的;虽然岗哨早就有了;可以往并没有这么严密地搜查。
    “原来是罗将军”认出罗九河之后;岗哨里的卫兵却没有立刻放行:“还请将军出示令牌”
    罗九河将调自己回来的令牌拿出给那卫兵看过;然后问道:“这边怎么也如此?”
    “郡公之令;而且南边传闻;郡公初至旅顺;那些细作便有异动。”那卫兵没有隐瞒自己所知;他知道的也不是什么秘密。
    “异动……当真是狗胆包天。”罗九河心中微微怒了起来。
    他虽然在叶畅手下谨小慎微;可是并不意味着他对叶畅就不尊敬;相反;正是因为对叶畅的敬重;所以才会如此小心地维护着上司与下属的情谊。
    “可不是……当真是不作死就不会死。”那卫兵说了句近日旅顺开始流行的口头禅;然后笑了起来。
    罗九河离开这处哨岗继续前行;每隔里许;便有一处哨岗;当他抵达建安城时;天上已经开始噼噼啪啪地下雨了。
    好在城门前有人迎来;给他们备了蓑衣;还有人问他们要不要在城门处先躲躲雨。罗九河心中焦急;哪里敢在外等雨停;冒着雨便向着叶畅的大本营而去。
    尽管建安城的空气不大好;但街道却还是很于净的;其平整洁净;不逊于旅顺。因为当初是撇开旧城建新城;所以城市的下水系统做得极为出色;这样的大雨;街面上却没有积什么水。
    硬化了的道路;也不会让他们陷入泥泞之中不可自拔。
    但雨还是太大了;这七月天的暴雨;来得甚为迅猛;即使有蓑衣;也帮不了他们太多。当他们抵达城西北侧的行营之时;浑身已经湿透了。
    “罗九河求见叶公;烦劳为我通禀一声。”罗九河牵着马来到门前;向着站在承檐之下的卫兵道。
    “罗将军只管进去;郡公说了;罗将军只要来了不必通禀。”那卫兵让开门:“里面有热水;也准备了于的衣裳;罗将军先换身衣服吧?”
    “你安置好我的随从;我先见过郡公。”罗九河道。
    称叶畅“郡公”;他还有些不适应;开国郡公;才三十岁;完全是靠着双手挣来——叶畅的功勋;着实让他心生羡慕。不过他知道;自己是没法子比的;论及胆量气魄;自己无一处能及;更不要提政略智慧了。
    只希望能跟在叶畅身后;随着叶畅的功劳越来越大;自己也分润得越来越多的功劳。
    唯一让人遗憾的是;叶畅至今尚未有后嗣。
    “九河来了;怎么浑身都是湿的……先用热水洗洗;换身于衣服再来见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