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夜唱-第3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然;此时还谈不上太大的战斗力;但他们的对手;则是更为不堪的所谓义军。
    卓舜辅募足人手之后;原本想回洛阳;但此时叶畅已经在洛阳城外击破了袁瑛;令他们转至武陟;征募原本在武陟船坊的船只约时渡河;来到洛口仓城
    “是什么人?”见这三十余人;卓舜辅厉声喝道。
    “将军;将军;我们是反正的义士;我们缚了贼首袁瑛”
    众人七嘴八舌嚷嚷着;还将绑得严严实实的袁瑛推了出来。卓舜辅愣了愣;然后认出这厮就是在河阳桥北险些被自己射死的贼首;顿时大喜:“原来是你”
    他命人上将;将袁瑛带了过来;那些缚了袁瑛来献的贼人还有些不舍;可是面对卓舜辅身边两百余人的刀剑所指;他们不得不交出了袁瑛。袁瑛怒目瞪着卓舜辅;卓舜辅令人取了堵住他嘴巴的烂布;笑着道:“贼儿;识得卓舜辅否?”
    初时袁瑛并没有认出他来;但听得此语;恍然大悟:“原来是你……这些突然来的兵士;是你带来的?”
    “当日奉叶公之命;去募兵来援;恰恰赶上今日之战。”卓舜辅笑着将手中马槊往袁瑛头上一架:“那日未能射杀你;一直是卓某之憾;今日能生擒你;算是将此憾补上了”
    “将军;此贼乃我等所缚;他甚为狡猾;早在洛水之畔暗藏了船只;若不是小人等;他就又逃走了。”那些绑起袁瑛来献的贼人终于忍不住道;一个个眼巴巴的模样;仿佛怕卓舜辅会将他们的功劳给抹掉。
    卓舜辅神情有些不屑;不过这些人该如何处置;自有叶畅拿主意;他不会擅自行事。因此他道:“此事我自会禀明叶公;你们随我来”
    他带着袁瑛寻着叶畅时;叶畅已经到了洛口仓城中;与颜真卿见过礼。颜真卿看着叶畅的神情;也是仿佛不认识一般;叶畅笑道:“颜公;虽然有些时日不曾相见;但你难道认不得我了;怎么这般模样?”
    “这些官兵从何而来?”颜真卿与他是多年交情;即使后来因为贺知章、张旭去世;两人关系稍淡了些;却也与一般人不同;故此他也不客气;直接将自己心里的疑问说了出来:“莫非你真有撒豆成兵的本领?”
    “这是哪的话”叶畅哑然一笑:“不过是在我家乡募来的乡亲罢了;我家乡乃忠义之地;闻知国家有难;壮勇踊跃从军……颜公与我相识多年;难道不知我是只喜金银的俗人么;哪里能撒豆成军”
    颜真卿这才恍然;大笑起来。正这时;卓舜辅来献袁瑛;听得此事;叶畅也是欢喜;抚掌笑道:“好;好;如此中原定矣;我便可以禀明朝廷;进军淮南了”
    “有叶公;平贼旦夕之间”颜真卿在旁真心诚意地说道。



第446章 残民爱民各属谁
    对洛阳城的百姓来说;叶畅的胜利不算什么新闻;不胜才是新闻。
    从回到洛阳开始;叶畅就是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好象就没有失败过。
    他们自然不知道;这些胜利背后;隐藏着多少勾心斗角;更不会知道;为了这些胜利;叶畅从何时就开始布局。
    自然也不缺明眼人。
    “叶公当真是神来之笔……将矿工募为士卒;啧啧;若我是贼首;只怕也会被他这些手段弄得头昏眼花。”
    大观园如今清静得紧;因为战乱的缘故;几乎没有外地商人来此;而本地书生关心着城外的战事;也宁可去一些小的更不起眼的地方。
    因此;此时在大观园中交谈的;是杜甫与刘长卿。
    此时的杜甫;已经名满天下;《民报》的影响力;在大唐独一无二;虽然杨国忠也试图办了几份报纸;想要操控舆论;可是他选择的人手能力与杜甫相比;颇有差距;而且更重要的是;他没有象叶畅那样全力支持报纸发展的决心
    刘长卿的夸赞;没有让杜甫紧锁的眉头散开。
    “子美;你这是担忧什么?袁瑛既擒;中原便无忧矣;只等朝廷一声令下;叶公便可督帅大军南下平乱了。待袁晁等贼首亦就擒之后;斩于京师;天下复归太平;指日可待”
    杜甫看了看刘长卿;苦笑了一下。
    “子美心中有事?”
    杜甫心中确实有事;只不过;他在犹豫是不是将心里的事情说出来。
    刘长卿稍有些嘴大;其实并不是好的倾诉对象;杜甫更希望是对高适或者岑参这样的旧友;但这二位又都在边陲。
    都在边陲……那么自己的疑惑;他们是不是也参与了?
    在刘长卿再三催促下;杜甫终于开口了。
    “刘公只见着叶公横扫叛军;却未曾见着叛军已经造成的伤害。我此次从长安至洛阳;沿途所见;实在惨然;虽不至于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却也是一片萧条民生困窘几至绝境矣……叶公手中有老兵;又能招募矿工为军;以他之能;早就能平定叛乱;百姓也早就可以回到太平。可是叶公却行动迟缓;令贼人肆虐百姓流留。此时迁失其所之百姓去辽东;叶公却甚是积极……”
    “噤言”刘长卿又气又怒;从椅子上一跃而且;瞪着杜甫;口中都有些喘息。
    杜甫低下头;脸上泛起苦笑;神情沧桑肃然。这间屋子里;一时间陷入沉寂;只有刘长卿沉重的呼吸之声。
    杜甫的话;与其说是疑问;倒不如说是指责。刘长卿最初以为他只是身为《民报》社长;特意来洛阳感受大战的氛围;好写出更好的文章;却不曾想;他竟然是来指责叶畅的。
    刘长卿虽然投身叶畅幕僚时间并不久;身体上的不适;也让他在现在的位置上并不是十分善长;可是他却做得非常开心。在叶畅幕下做事;拥有近乎完全的自主权;叶畅的规章制度非常明显;而且有言在先;只要按照这些规章制度;开开心心做事即可;没有在朝廷里那么复杂的人际关系。
    所以;刘长卿已经前自己的前途完完全全与叶畅绑在了一起。
    “叶公忠心为国;天日可鉴;他在沙场上奔波往复;在军营中绞尽脑汁;这一些;刘某都是亲眼所见他一片赤诚;可是有些人却不以赤诚待他;坐在这大观园中;指责他终究是简单——我想到叶公曾说过一句话;批评别人总是容易之事”
    杜甫没抬起眉;有些固执地道:“他可以做得更好;让百姓少受些罪。”
    “谁能比他做得更好”刘长卿怒极:“杜子美;你当初与叶公绝交;后来又依附于叶公;这等反复……”
    杜甫不待他说完;起身就要走;然而就在这时;门被推开了。
    李冶缓步走了进来;手中托着一个盘子;对着杜甫嫣然一笑。杜甫刚想告罪;李冶却道:“杜公何其急也;季兰闺阁女流;见识浅陋;听得二公争执;却也有一点微末所得;愿说与杜公听。”
    “请赐教。”
    “自天宝十一载以来;叶公大力招募百姓;移居辽东;而辽东如今富庶;不逊于京畿道;可百姓却仍不愿前往;故此辽东依旧地广人稀。某曾计算过;天宝十一载至天宝十三载三年;平均每年流入辽东的人口;只是区区十五万人。而如今;仅仅是一个月之间;在都畿、河南道登记;意欲前往辽东者;便已经有二十万人……”
    袁瑛在都畿道与河南道的叛乱;让原本就已经陷入困境之中的自耕农彻底破产绝望;他们要么加入到袁瑛的叛乱队伍之中;要么就逃到邻近郡县;在安东商会与其余商会设置的办事处前登记;领取一份赈济口粮的同时;还登记准备移民。杜甫正是看到这一点;所以才猜测;叶畅在叛乱之初没有立刻动员镇压;为的就是这些移民。
    因此听了李冶之话;他的面色更加阴沉;一言不发。
    来洛阳的途中;他可是写了几首反应百姓流离失所的诗歌。
    “若是没有叶公;这二十万百姓;要么从贼;要么饿死;杜公承认不承认?”李冶这时问道。
    “是……但是……”
    “但是叶公若是早些平乱;他们就不会流离失所;杜公是这样想的对不对
    “那么叶公可能在洛阳呆一世么?叶公即使早日平定了袁瑛;只要朝廷当中奸人当道;只要他未能宰执天下;未能将政令行诸各道;平了袁瑛;还有张瑛、杜瑛;杜公承认不承认?”
    杜甫不知从何说起。李冶这话;有些对朝廷的怨愤之意在里面;但何止李冶;就是杜甫自己;也不是对朝廷重用杨国忠而忽视叶畅心怀不满?
    大唐江山从繁荣盛世;到现在的四面风起;根本原因不在于叶畅;而在于朝廷;这是杜甫早就得出了的结论。他私下里自己设想时;也觉得李隆基必须退位;换一个更为年富力强也能够给叶畅更多支持的皇帝。杨国忠必须去职;最好连他一党都全部被驱离朝廷中枢;赶到边境哪儿去屯田。而叶畅必须入朝为宰相;并且要独相;要能权倾天下二十载……
    如此;天下必大治
    但是李隆基虽年老昏聩;却是恋栈不去;已经失去了在内政上的进取之心;也唯有边境上的成就;才让他会兴奋起来。而杨国忠;不但没有去意;更是在想方设法要将叶畅赶出朝堂;甚至恨不得要了叶畅的性命
    “若说天下还有何处可以避开昏聩之辈的束缚;便唯有辽东了。”李冶又道:“百姓不愿前往;叶公也不愿逼迫;但有人会逼迫。若叶公是出自私心;中原越乱越好;最好乱得万百上千万人都往辽东移民;但杜公你看;是谁来平定叛乱;又是谁真正把百姓挂在心中?”
    话语未落;门再度被推开;一人神情惶然地进来。
    来的是陆羽;他是与杜甫联袂来到洛阳的;但此时他的神情;甚为不安。
    “安禄山入中原了”他大声道。
    “什么?”杜甫脸上的肃然被震惊取代;与之相同的;还有李冶。
    他们与叶畅关系亲密;点叶畅点评人物时;曾经说过安禄山这个人野心勃勃;终于大唐之祸。事实上安禄山现在手中拥有大唐近四分之一的官方精锐;另外还拥有几乎同样数量的私军。他借口与奚、契丹等族相抗需要钱粮;还掌控了河北道绝大多数民政。李隆基与杨国忠出于制衡叶畅、控制辽东的目的;又不断增加他的实力。
    这样一股力量;留在边疆已经是国之大患;若是入中原;那更意味着国势危如累卵
    “这怎么可能;是何人让他入中原的?”杜甫大声道。
    “天子密使所召;而且;如今朝中已经派出正使前去相迎”陆羽道:“方才我在叶公那里听得的消息;叶公气得摔了杯子”
    叶畅虽然不是喜怒不形于颜色;但至少杜甫没有见到过他愤怒得摔东西;从陆羽的话里;不难判断出;叶畅是真的怒极
    李冶这样的女子;都不禁神情惨然:“杜公;你还要责怪叶公么?”
    杜甫喃喃地说道:“没有……我一直就未曾怪过”
    李隆基绝对不会想到;他召来安禄山之举;虽然平衡了叶畅的影响力;却也让叶畅身边之人空前团结;甚至让一些原本在中间犹豫观望之人;下定了决
    杜甫说完之后;终于略有些踉跄地走出了门;他性子耿介;可到这种情况下;也明白自己想要质问叶畅是多么可笑的事情。
    朝廷不要这些百姓了;不要这江山社稷了;叶畅还有什么办法?能在可能到来的危险之前;尽可能保存一些人;已经是叶畅能做的极限了。
    出了大观园;来到街道之上;此时胜利的消息虽然已经传来;但洛阳仍在实际街禁;闲杂人等上街;都要经过详细的排察;目的是寻找残余的贼人细作。杜甫望着空空的街道;还有那三三两两巡逻的差役;沉默了许久。
    就在这时;他听得大观园中忽然传来一阵急执之声;他回头望去;却看到二十余个士兵;将四五个人围在一处。
    “这是大观园;尔等岂敢放肆”被围者中有一个是胡人;大胡子灰眼珠很明显;但是一口流利的汉话。他愤怒地挥动着胳膊;向着将他们围着的人喝问。
    听到动静;李冶也下来;她也有些惊讶;怎么有士兵敢在大观园中抓人。
    “这是怎么回事?”李冶高声问道:“你们是哪个将军的部下;为何闯入大观园中?”
    她话音未落;便看到那些士兵中有一人抬起脸来;冲她笑了笑。
    李冶脸色微微一变:卞平
    她与卞平;一个在长安;一个在洛阳;但并不是没有交集;在某种程度上说;卞平其实也是她的上司;她利用大观园收集的各种消息;都要通过卞平;转到叶畅手中去。
    只是这厮不在长安;几时跑到洛阳来了?
    “哈立德;你在外也已经逍遥几年了;现在不束手就擒;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卞平没有开口;他身边另一人对着那胡人叫了起来。
    哈立德脸色大变;这些军士能叫出他的名字;证明绝非误抓
    他在洛阳城中;本着最危险之处便是最安全之处的想法;躲在大观园之内;反正大观园也有客栈;住了不少胡商;在此并不是十分惹人注意。这些时日;在大观园里果然连骚扰都无人敢来;但不曾想;今天军士一出现;就要将他擒拿。
    他喃喃地道:“我……我只是一个大食商人;为何抓我?”
    “袁瑛已经就擒;你说为何抓你?”卞平身边那人噗的一笑:“劝你还是放弃抵抗;老实交待;尚可留下一条性命。说起来;你的一些老友;都希望能看到你呢。”
    听得“袁瑛”;哈立德便知道;自己终究是逃不过这一劫了。
    他也知道袁瑛失利;但按照他对袁家兄弟的了解;袁瑛应当准备了后手;可以从洛口仓脱身才是。可是现在听对方的口气;袁瑛竟然是被生擒活捉。
    旁人倒还好办;未必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可是袁瑛那里还有什么秘密可言
    但前方袁瑛才就擒;这边就来对他动手……速度也太快了
    “老友?”
    “当初大食将军齐亚德虽是被斩;可是部下却大多无恙;如今有大半就在辽东。”那人缓缓说道:“以你之罪;原是必死;但若能老老实实;或许叶公饶你死罪;只是罚你与当初的同伴一起;在辽东矿山中呆着;过个十年二十年;或许还能回到家乡”
    话都说到这个地步;哈立德如何不知道;自己的底细都被人掏了个于净
    他神情惨淡;袁瑛还指望他成为一柄暗藏的短剑;却不知道他早就被人发觉。人家不捉他只是不急于收网;此时大局已定;他还能哪里去
    他不由自主向东南望去;随着他的被捕;袁晁在中原落下的棋子算是被叶畅扫荡一空;面对这种情形;袁晁会如何做?



第447章 进退维谷失所据
    袁晁目光凛然;看着眼前燃烧的城市。
    在攻克庐江郡之后;别人都劝他全力东向;先将繁华的扬州(广陵)夺到手中;但是他力排众议;决定先向北取河南道。
    因为程千里败亡的缘故;从淮南道到河南道之间;再没有可以阻拦他的力量。他兵力所到之处;各城不是开城投降;就是被一举攻克;几乎没有什么耽搁;他就抵达了义阳郡;再往北一步;便是河南道。
    就在这里;他得到了弟弟袁瑛兵败被擒的消息;这个消息让袁晁大为震惊;同时也让整个叛军都骚动起来。
    袁晁力主北进的一个理由;就是进入河南道之后;可以与袁瑛会合;南北两股叛军联在一起;兵力可以达到近百万;而且夺取洛阳的粮仓之后;便可以断绝长安的补给。
    可是袁瑛的兵败;让他的计划胎死腹中;下一步何去何从;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为了泄愤;也是为了提升士气;袁晁下了屠城令;对义阳郡进行屠戮;义阳郡二三万户百姓;顿时成了这群凶兽口中的美食。他们若不从贼;就只有死路;故此贼人又增加了两万余人。
    袁瑛此时纠集的乌合之众人数已经有四十余万;这么多人;人吃马嚼;每日消耗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字。他又不善于这些后勤补给方面的事情;每天浪费的粮草就不知多少;这让他更是头疼。
    “哈哈哈哈……爽快”
    他身后;方清系着腰带;一脸神清气爽的模样走了出来;那屋子里还隐隐传来女子的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