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夜唱-第3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既然殿下愿弃前嫌;叶某岂有不效力之理?”叶畅一脸诚挚地道:“李公的意思;叶某完全明白了;请李公放心就是;叶某效忠于华夏道统;绝无二意”
    李泌绝对不傻;他是这个时代最聪明者之一;听出叶畅话中隐隐还含有别的意思;他心里微微一动:叶畅心中所想;与他口中所言未必是一回事!
    不过他原本也就不指望着能一次说服叶畅;在他看来;如今叶畅处境艰难;他替太子表露出招揽之意;只是打好一个基础;真正要收服叶畅;还必须是待太子登基之后。以李泌对李隆基的寿命判断;这应当还有三五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太子可以加深与叶畅的关系。
    两人议定;李泌连夜又赶回长安。听得他离开洛阳的消息;叶畅冷笑了一声:“也不知他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
    “无论他真不知还是假不知;郎君都不可为其言辞所动;太子其人;刻薄寡恩;为其权位;抛妻弃子亦无所惜。郎君与之仇怨早结;若能化解;几年前就当化解了;何须至如今?而且;天宝十一载西马场之事;李泌参与其中;他今日亦未说明;定是心中有鬼”
    栗援虽然在叶畅身边的时间不长;但是他参与的机密事情却是不少;因此很多事他都知道。叶畅听他如此说;不由笑道:“你担心?”
    “以小人职责;原本不该胡乱说话;但此事于系重大;小人不得不进言
    叶畅又看了栗援一眼;见栗援神情认真;便微微点头:“我知道;你放心就是。”
    叶畅很明白栗援为何会进言;现在;以他为核心的一个利益集团已经稳定下来;象栗援;若是叶畅能身居高位;那么今后自然就可以水涨船高;无论是个人的权势还是家族的富贵都有所保障。相反;若是叶畅出了什么意外;或者叶畅的事业受到重挫;他们作为叶畅一手培养出来的人才;即使为别人所用;也休想受到十足信任。
    所以即使是为了其个人私利;栗援等都要努力推动叶畅的事业向前发展;有时叶畅甚至想;若他自己成为自己事业的阻碍;这些以他为核心的利益集团也会想法子影响甚至控制住他;让他不为阻碍。
    他放出了一个奇怪的生物;现在还很弱小;可终有一日;这个生物会大得让他本人也不得不顺应的地步。不过叶畅对此并没有太多的抵触;也许用不着等到那一天;他就已经功成身退了呢。
    “事情总得往最坏处想;李泌此次前来;最坏之处;就是替李亨来安抚我。李亨急于安抚我;必然是因为他要有什么举动;否则的话;他应当做的不是安抚我;而是推动我与杨国忠相斗才对……他能有什么动作?”
    叶畅收住心神;将精力集中于太子李亨等人的实际打算来。他在长安城中有不少眼线;也能得到许多重要情报;从这些情报中;他可以分析出许多事情。但是他的情报网再厉害;也做不到无孔不入;故此有些问题;他也只能打探到风吹草动;却离真相还很遥远。
    叶畅的病情得到确认之后;朝野之中;似乎都松了口气;天宝十四载十二月一日;眼见年底将至;朝廷的钦使再度来到洛阳。
    “圣人欲进叶公为郡王、兵部尚书;诏叶公回京?”
    这个消息随着钦使的到来;很快就传遍了;没有一人觉得才三十岁的叶畅升到这一步有什么问题;相反;大伙还都有些惋惜:朝廷终究是小气;以叶公功劳才能;应当入进为相才对;虽然兵部尚书往往就是宰相所兼任;可毕竟在此次诏谕之中;并没有说让他入朝为相。
    颜真卿此时正好到洛阳公于;闻讯之后;他立刻来求见叶畅。
    “此事是真是假?”他性了耿直;与叶畅又是旧交;说起话来便不加掩饰;直接向叶畅问道。
    叶畅笑着点头:“倒是真的;不过我对兵部尚书之职并无兴趣;我宁可做工部尚书;继续修辙轨。”
    颜真卿沉默了会儿;然后抬头道:“叶公;你我多年旧交;我知道你才学渊博;故此有些学问上的事情;欲向叶公请教。”
    “哦?”叶畅笑了;前有李泌;现有颜真卿;他们都来请教学问;这倒还真巧。
    “昔日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为何韩信封齐王而身死;张良为留侯而善终?”
    叶畅原本是侧坐的;听得颜真卿此语;顿时坐正起来;双目炯炯;瞪着颜真卿:“颜公是听得什么消息?”
    “只是想当然罢了。”颜真卿垂下眼:“兔已死;鸟已尽。”
    叶畅用手指头轻轻敲打着案几;许久没有开口。
    朝廷的意思;其实聪明人都猜得到;兔死狗烹鸟尽弓藏;那是当皇帝的传统。只不过是烹是藏;却要看臣子聪明不聪明。
    颜真卿自然希望叶畅聪明一些。
    “以颜兄之见;我当如何是好?”
    “入长安;称病不朝。”颜真卿直视叶畅:“交出兵权;以待他日。”
    他说时盯得叶畅紧紧的;仿佛要从叶畅的神情里看出他真实的想法。但是叶畅神色并没有什么异样;好一会儿之后;叶畅缓缓道:“杨国忠欲杀我;如之奈何?”
    “什么?”颜真卿大吃一惊。
    “此次召我入京;便是杨国忠欲杀我。”叶畅神态终于露出一丝苍凉:“他自知争不过我;哪怕我退一步;他为绝后患;也不欲放过我。”
    “天子如何容他如此”颜真卿大怒:“天子圣明;如何;如何……”
    “天子疑我;前些时日;二十九贵主亦遣人来对我说;让我回辽东避祸。”叶畅缓缓道:“你说我称病致仕;返回辽东;如此可否?”
    颜真卿嘴巴轻轻动了一下;轻声道:“此下策也。”
    这确实是下策;若是放在平定中原之乱前;叶畅倒还可以躲到辽东去;躲个一二十年;等中原人们渐将他遗忘之后再回来。可是现在;他立下盖世奇功;功高难赏;缩回辽东去;几乎就是打李隆基的脸;让全天下人都知道;李隆基容不下功臣。
    对于李唐皇室来说;他最好的结局就是回长安;然后被圈养起来;或者某一天饮了杯酒后暴毙
    杨国忠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所以才有些肆无忌惮。
    “我留在洛阳;称病不还;如何?”
    “亦下策也。”
    留在洛阳称病不去长安;也就意味着毫不掩饰他对皇家的怀疑;而杨国忠便有了借口;安禄山为何现在还在长安;不就是为了震慑他么?
    “所以我还是非去长安不可啊。”叶畅缓缓说道。
    天宝十四载十二月二日;叶畅从洛阳动身;开始启程赶往长安。颜真卿在洛阳车站送他登上辙轨列车;看着这车远去;渐渐消失在林木之后;他神情惶然;不仅仅是为叶畅的命运;也是为自己的未来。
    或许还有大唐的未来。
    十二月五日;叶畅到了骊山;在这里;他也得到了李隆基的旨意:随侍伴驾;前往骊山行宫。
    骊山温泉宫天下闻名;叶畅虽非初次前来;但到这里一见;还是觉得巍峨雄壮非同一般。而且这几年;靠着叶畅、杨国忠的奉承;李隆基用了不少财力来改造骊山行宫;再加上京中权贵纷纷在此辟园建屋;苑囿山石连绵不绝;当真是一处休假胜地。
    “叶公请随我来……”
    为叶畅领路的是个小太监;在叶畅下了肩舆之后;便一直是他为向导。不过并没有走多远;迎面便看到一顶肩舆停着;然后叶畅听得一声喝:“叶十一
    声音清脆如铃;紧接着;一脸气鼓鼓模样的寿安从一棵树后露出脸来。
    “原来是二十九贵主;吓我一大跳;还以为从山里出来一只母大虫呢。”叶畅笑吟吟地道。
    寿安闻言更怒;厉声道:“过来”
    “不过去;看殿下这模样;就算不吃人;也要打人”
    在叶畅眼中;寿安仿佛还是当年十二三岁时的小模样;人前小心谨慎;在自己面前却是跋扈凶悍;但内心却又敏感纤微。不过他忍不住要小小地捉弄一下对方;或许也唯有对方;才让他对李唐宗室还保留着一丝好感。
    “你不过来;我就过去”寿安气得劈手从一个太监手中夺来拂尘;拎着衣角向叶畅奔去;叶畅转身就逃;却没有逃得太快。身后的小太监也要追上去;却被寿安的伴当拦住了。
    “圣人要见叶公……这如何能耽搁?”那小太监跺脚道。
    “唉;你既在圣人身边;莫非不知道叶公与殿下的事情?叶公为了殿下;可是敢对圣人握拳头的……”寿安的伴当笑嘻嘻地道:“他们许久不见;打闹一番乃是常事;你去凑什么热闹;当心脑袋”
    那小太监心里有些急;却也不敢真去追;只能远远看着;便见寿安追上了叶畅;拂尘伸出去便抽在叶畅的背上;叶畅一边躲一边笑;嘴里似乎还在说什
    他却不知;这对看似在打情骂俏的人;说的却是严肃无比的事情。
    “你还来于什么;我不是让牛天齐与你说;叫你速还辽东么?莫非牛天齐没有把我口信带到?若真如此;我非要了他全家性命不可”寿安一拂尘抽过去;嘴里说道。
    “他带到口信了;不过我觉得;我还是该来长安。”叶畅道:“你得到了什么消息?”
    “还要得到什么消息?安禄山大军便屯于长安南北两面;杨国忠三天两头宴请他;杨家姐妹每日进宫在父皇面前说你的坏话;你说;还要得到什么消息?”寿安道:“你立刻下山;让和尚护着你;哪怕是杀;也要杀回辽东去;唯有回到辽东;你性命才能无忧”
    “若回辽东;只怕今生再见不到你了。”叶畅道。
    这话一说出;寿安手中的拂尘停住了;她盯着叶畅;仿佛是想知道;叶畅这句话里有几分真心。
    “当初我与李腾空有约;她只是借你数载;护住家族;只待父皇不再惦记她家;她便与你离缘。”好一会儿之后;寿安道:“此事你是否知晓?”
    叶畅猛然想起;当初他与李腾空成亲时;接新娘的车队经过玉真观;寿安曾拦下婚下;钻入车中与李腾空说过什么话。原来那个时候;李腾空与她便有这样的一个约定
    “你们两个女娘胡闹”叶畅哼了一声:“难怪空娘好端端的要闹出家”



第456章 磨牙吮血问何谁
    “你们当男人的难道不胡闹?”寿安撇了下嘴:“废话不说;你回辽东去吧”
    “虫娘;事情还没有到这一步。”听得她宁可终生不见;也希望自己能够安全;叶畅心中感动;便不再玩笑;看了远处的众人一眼;他快速道:“我料事情还会有变化。”
    “还有变化?”
    “圣人再不喜我;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对我动手;毕竟我方立大功;如果骤然得绺;圣人之人;必受损伤。”叶畅道:“不得圣人旨意;杨国忠岂敢擅动;他能借助的;无非就是安胡儿罢了;但是安胡儿不傻。”
    “你是说……收买安胡儿?”寿安一脸嫌弃的模样。
    她非常讨厌安禄山;当初安禄山便曾在她而且摆威风;以她来证明自己只忠于大唐天子。
    “安胡儿是变数。”叶畅隐晦地道:“圣人太过信任他了。”
    寿安不傻;相反;她很聪明;也拥有极强的政治敏感性;听到这里;她顿时觉得寒毛一竖:“他要谋逆?”
    “我有这个预感;却没有证据。”叶畅低声道:“但对他来说;再没有比现在更好的机会了。”
    “那你还来做什么?”
    “总不能看着他害了你们。”叶畅向着寿安笑了一笑:“我过去了;你做好应变准备;不要太明显。”
    或许是长期以来习惯性信任叶畅;也或许是叶畅话语里展示出来的自信;寿公终于没有再阻挠他;放叶畅过去了。
    没有多久;叶畅终于到了华清宫前;让他有些吃惊的是;高力士竟然在门前等着他。
    “叶公;圣人令我在此迎候”一见着叶畅;高力士笑眯眯地拱手道。
    叶畅忙施礼:“怎敢有劳高将军”
    “圣人原本要亲迎的;说你劳苦功高;理当亲迎;只是怕这样替你招惹人嫉;故此才遣我来代他相迎。”
    “天子圣恩;臣唯有肝脑涂地;方可报之”叶畅一副百感交集的模样。
    高力士暗暗赞了一声;他在叶畅少年时便见过;那时叶畅虽然还算大气泰然;可在他眼里;毕竟是有些稚嫩之处。可这才短短几年时间;再见叶畅的时候;他身上的那种圆滑成熟;已经与李林甫当年没有太大距离了。
    李林甫;始终是大唐君臣上下心中的一根刺;叶畅若不是曾为李林甫女婿;而且至今庇护李林甫家族;只怕他也不会树上这么多敌人;不会招惹如此多的忌恨。
    心念微转;高力士又道:“杨相原本也要来迎的;只是偶感风寒;故未能至。”
    叶畅这个时候;那圆滑却又没有了;他挺直腰;昂然道:“我风寒初愈;他便又感风寒了……我是因为雪夜讨贼而感的风寒;不知杨相是为了何事感了风寒?”
    这话语里的味道;让高力士瞳孔猛然缩了缩;然后高力士苦笑。
    杨国忠与叶畅的关系;果然到了誓不两立的地步了。
    “何至于此?”高力士压低声音;做出他这一生中少有的冒险:“叶公年纪尚少;退他一步;又能何妨?”
    高力士说得很委婉;叶畅长叹一声:“高将军;你说我已经退了多少步?退无可退;如之奈何?”
    以高力士的奸猾;他能说出开始那句话;已经是仁至义尽了;听叶畅的回答;他也不继续说;只是展臂伸手:“叶公请入内;莫让圣人久等了。”
    李隆基就算等得再久也不会无趣;他此时正在鼓掌大笑;因为在他面前;一个大胖子转个不停。
    虽是大冬天;这个大胖子穿得却少;近乎赤着上身;但他的身手却是很敏捷;一身肥肉随着他的舞姿而甩动;看起来如同波浪一般。与大胖子对舞的;乃是李隆基最喜欢的妃子杨玉环;此时年玉环也已年长;等闲不亲自下场跳舞;今日实在是兴致高;这才会与大胖子合作;以娱李隆基耳目。
    大胖子自然就是安禄山。
    他憨笑满脸;看上去根本没有久镇边关的大将的凛然杀气;甚至连居于人上的大官的气势都没有;倒象是个被街头艺人牵着的憨厚狗熊;一副全然无害的模样。
    单从外表;实在很难将他与已经致数十万人死去的安禄山联系在一起。
    高力士进来时;他犹自在舞;但眼睛却不由自主向着外边瞄了过去。
    “圣人;叶畅在外求见。”
    “请他进来;请他进来”李隆基笑道。
    他开了口;高力士便出去请叶畅;这边乐声不绝;杨玉环犹自在舞;安禄山却停住了步子。
    “安卿舞得正好;为何要停下?”李隆基讶然道。
    “正是正是;臣妾可从未见过安大夫这般的舞者;如此体型;犹能舞得如此好”
    “臣舞得好;只是舞与天子与娘娘看;至于旁人;臣才懒得奉承”安禄山声音洪亮;瞄着正好走进来的叶畅:“那些小儿辈;也配见臣之舞?”
    跟在叶畅身边的高力士身体微微一僵;只觉得额头冒汗。
    安禄山与叶畅见面;肯定不会有什么好事;只不过高力士没有想到;安禄山会如此迫不及待;向着叶畅发出挑衅。
    叶畅什么时候是能吃亏的人了;在当初他无权无势的时候;被驸马挑衅都要想法子报复回来的;此刻位高权重名动天下;怎么会容忍安禄山的这种挑衅
    两人不要当场打起来就好……
    “臣叶畅;拜见圣人、娘娘。”叶畅仿佛没有听到安禄山刚才的话;他直接来到李隆基面前行礼道。
    李隆基也不希望安禄山与叶畅当他的面吵起来;经过袁氏兄弟的叛乱之后;他更希望能粉饰太平;维护朝廷上的一团和气的局面。因此他笑着道:“叶卿辛苦;原本早就要催叶卿回畿内的;只不过听说叶卿身体有恙;这才拖了些时日……叶卿此次出征;不过数月便已擒住贼首;实在是劳苦功高;朕必不吝赏赐”
    “臣份内之事;不敢请赏。”叶畅道:“不过圣人既然提起平乱之事;臣倒是有件事情;要请圣人圣裁。”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