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夜唱-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隆基点点头;心中忽然一动;叶畅这些巧心思;对于他的梨园诸伶;倒是很有帮助;或许自己该给这小子一个机会?
    但看了看在一旁一脸笑容的虫娘;李隆基又改了主意。
    不能给这厮有接近虫娘的机会;虽然虫娘年纪尚小;可是这厮在长安呆久了;虫娘再有两三年;不就要开始长成了?
    “既神交久矣;朕就命卿替朕做件事情吧。”李隆基看着李白:“请卿替朕去见一见这叶畅。”
    李白心中一喜;他早就有意结交叶畅;方才也想借这机会向李隆基举荐叶畅;现在听李隆基口气;当是要召见叶畅;因此免不了替叶畅欢喜。
    张培则完全是另一种心情了。
    一个李白在翰林院;已经让他觉得倍受威胁;再多一个叶畅的话;他更觉得可能会影响到自己在李隆基面前的地位。
    更何况;叶畅与他的不和;是摆明了的。
    因此;他听得李隆基让李白去见叶畅;心中便是打翻了坛山西老陈醋;酸得没有边。
    若不是知道李隆基刚愎;他真想此时开口;将李隆基的旨意阻住。
    李隆基略一沉吟;然后笑道:“就不必宣旨;你替朕问一问他;朕让他回乡;怎么又跑到长安来了。”
    此话一出;李白愕然;张培则喜形颜色。
    “陛下……叶畅有奇才;陛下……”
    “不过是些奇技淫巧;陛下斥退此人;尧舜不及也”这个时候;张培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此辈惯于故弄玄虚;以新奇之物惑弄君上;某日齐恒之鉴;陛下当思之慎之”
    好一番义正辞严;李白虽是有辩才;可张培是他的顶头上司;而李隆基又明显心意已决;他也没有想到会有这种转折;愣了一下;终究压着心中的不快;摇头道:“陛下若是拔举叶畅于尘埃之间;臣愿为奔走;但若是斥退叶畅;自有张学士可供效劳。”
    明确拒绝去赶叶畅走了;张培听得心中又是一喜。
    李白这厮的性子;哪里象是个大臣模样;天子之命;还能挑三捡四打折扣?虽然现在陛下荣宠于他;但迟早会惹陛下生厌;那个时候;现在李白的言行;就全是罪责了。
    “臣愿奉诏。”李白既然拒绝于这活;张培自然当仁不让;上前向李隆基行礼。
    旁边的虫娘嘴巴扁了扁;看着张培的目光;甚为不善。
    当初安禄山对她无礼;杀了她的内侍;李隆基原是要小惩一番;结果就是张培进言;李隆基转怒为喜。现在要赶走叶畅;又是他屡进谗言;当真是个小人
    不管怎么说;虫娘心里;是恨上张培了;哪怕张培是她所谓的姐夫。
    李隆基觉得张培留在眼前也没有什么用处;当下便让他去驱走叶畅;张培出门时向高力士使了个眼色;高力士会意;悄悄向陈玄礼呶了呶嘴。
    向陈玄礼玄了几名军士;张培心中非常兴奋;若是能乘机将叶畅斩杀当场;那就好了。
    出了宫;他才相起;自己并不知道叶畅身在何处;回去寻虫娘问;又怕被李隆基责怪行事没有章程;想了想;他便直接冲着王缙府邸而来。
    王缙既然与叶畅作对为敌;那么这厮总是知道叶畅在何处的。
    就在张培到处寻找叶畅的时候;叶畅自己却哼着不成调的曲子;已经出了长安城门。
    和尚嫌马车里气闷;坐在了车外;他有些不满地回头:“恁的着急;那胡施主不是请咱们吃酒么?”
    “那酒有什么好吃的;何况此时不走;待人赶么?”叶畅欢欢喜喜地道:“事情办妥了;得了玉真长公主两座田庄;又得了王元宝三万贯;咱们此行收获甚丰;早些走;免得意外。”
    他倒没有想到张培会来找麻烦;只是长安呆久了;实在想回修武。他姐姐怀胎已久;再过一个多月便要生产;他当然要赶回去。
    这年头;妇人生产;有如过鬼门关;虽然他已经提前做了准备;却也担心会有意外。他在身边;凭着另一世的见闻;总能好一些。
    马车是自延兴门出了长安;此时天时渐暗;按着叶畅的计划;先在此前住宿的逆旅安息;待天亮后改乘船;顺着韦坚重新开凿的运河;直接回武陟。
    来的时候有焦遂、杜甫在;倒是热闹;可现在焦遂回自家去看了;杜甫留在长安城中准备科举;只剩余叶畅与善直。
    然而就在逆旅在望时;突然间;在他们身后;传来急促的马蹄之声。
    善直回头望去;“咦”了一声;他看到十数人纵马而来;看模样;都是豪强的家丁;但无论是骑马的姿态;还是神情;都剽悍得紧。
    这群人在离他们百步左右的时候;开始散开。
    “郎君……情形不对;他们……他们不怀好意”
    赶马车的车夫有些慌了;他只是出租车子;在长安城附近倒是见过权贵家的仆人横行。虽然韩朝宗上任京兆后要好些;可也只是限于长安城内;在城外;权贵家欺凌百姓的事情;可不少见。
    叶畅也从马车中探出头来;向后望去。
    这十余人;他都不认识;可从他们冰冷凶悍的神情判断;他们不但不怀好意;而且是凶气腾腾。
    叶畅心念一转;自己在长安城中得罪的人可不少;莫非是哪家遣刺客来了?
    无论是不是;这些人都必须避;否则只靠着和尚一人;怕是保不住自己
    “快走;快走”他催促道。
    然而就在这时;看到对方人群中;已经有人弯弓搭箭了。
    马车车夫顿时明白;一翻身就从马车上滚了下去;他可犯不着为这两位客人而失了性命。
    和尚倒是机敏;抢过缰绳;连连催促马。只听得身后嗡嗡声不绝;然后就是笃笃的声音。
    在车箱中的叶畅;看着四五枝利箭穿透车厢;险些射中他;顿时伏在了地板之上。
    “该死;是要我们性命的……和尚;入林子”
    马车进入林子虽然不便;但至少可以借助树木来躲箭矢。而且;叶畅记得;穿过这片林子;就是逆旅所在;到了那儿;这伙刺客应当不会如此大胆吧。



一二二、今日蛮女效阿瞒
    刺客比叶畅想象得大胆。
    在叶畅与善直抛开马车;冲入树林后不久;他们便也来到林边。树林并没有能够让他们犹豫迟疑;他们飞快地扑了进来。
    但是林里横生的枝杈;让骑在马上的他们有些为难。他们也果决;立刻就下了马;继续向前追去。
    若是没有弓箭;善直还敢停下来与对方斗斗;可面对弓箭;就算是善直再厉害一倍;也只有逃命的份。
    好在叶畅与善直在修武时;每日都坚持在山路上跑;因此速度甚快;对方虽是越追越近;一时半会间却还没有赶
    但很快叶畅发觉不对了。
    他们逃跑是慌不择路;而追击者却已经抄直道往前来拦截
    不过此时双方距离甚近;又是林密;对方也用不上弓箭;因此;他们都弃弓而选择了刀剑。
    叶畅心中惶急;他已经没有时间去想对方是谁派来的。
    善直当先迎过去;飞身将一个挡道的人踢开:“快走”
    叶畅知道这不是在街头与无赖相斗;他留在此处毫无用处;倒是跑开来作用更大——这伙人分明是冲着他来的
    因此借助善直冲开的路;他撒腿就走;听得身后善直怒吼声不绝;他回头一望;只见善直如同疯魔一般;拿着一个刺客为盾;连接着打倒了两名刺客;然后再度破围而逃。
    见他也脱身;叶畅加快了脚步;但在林间三转两绕;他发现;和尚不曾追上来;追上来的;竟然是三个刺客。
    叶畅虽然跟着和尚练了拳脚;但只凭这一年多的功夫;就想打败三个刺客;那只能存在于市面的俗讲之中。他自己也明白这一点;因此根本没有扑过去;而是转向。
    此时离逆旅会集之处已经不远;透过林隙;可以看到那边的建筑了。叶畅大叫道:“救命;救命”
    一边叫;一边狂奔;叶畅是半点潇洒从容都没有了。
    急奔之中;他听得身后一声厉喝;他想也不想;向前猛扑;只听觉得头上一冷;发髻似乎被什么碰了一下;散乱了下来;几乎将视线都遮住。
    不过这一扑;让他身体翻滚而下;将追击的刺客甩得远了些。他正待爬起;前方又传来声音:“杀”
    这声音极近;仿佛就在身前;叶畅眼睛一闭;叹了声。
    这么近;根本无法躲
    他的念头一片清明;什么事情都没有想。
    时间仿佛停滞了;然后;他听得一声惨叫;有热热的东西;溅在了他的身后。他回头看了一眼;只见一个追杀他的刺客身体僵直在那儿;然后倒了下去。
    “啊?”
    竟然是蛮人
    十余个蛮人出现在他面前;为首者;正是娓娘阿诗玛
    虽然被人救了;但到现在;叶畅更糊涂了。
    首先是刺客的身份;谁会刺杀他?王缙?张培?安禄山?王元宝?亦或别人?
    这么一算来;叶畅突然发现;自己得罪的人还真不少。不过;仔细想来;这些人当中;几乎没有一个是他主动招惹的;几乎都是莫明其妙找上门来。
    若是他没有这一年多以来的布局;这些敌人早就把他吃得连骨头都不剩了。
    很快;这些敌人就都被叶畅否定了。
    王缙、张培与王元宝;都不可能有这样精悍的手下;唯有安禄山有这个可能。但是安禄山手中最得力的是胡人;这几位看模样;却都不是胡人。
    他正琢磨着;那边蛮人已经一拥而上;对着追过来的两个刺客冲过去。刺客见他们人多;转身便逃;蛮人还待追;却被娓娘喝住。
    “叶郎君;你怎么会在这里;又怎么会被人追杀?”娓娘一脸惊讶。
    叶畅喘着气;好不容易气平顺了;正要答她的话;娓娘却神情又是一动:“不好;他们又回来了;我们先走”
    说完之后;她一把拉住叶畅便跑。
    叶畅也隐约听得声音;想到刺客有弓箭;这些蛮人只有短刀;他也快步跑了起来。心中只能暗暗祈求;释善直不要出什么问题。
    叶畅被拉着又跑出许久;直接跑到了运河之畔;此时身后已经没有追兵;叶畅这才定神;正待向娓娘道谢;却见这蛮女露出似笑非笑的神情。
    叶畅心中一动;暗叫不好;然后便见她挥动手臂;叶畅想要闪避;脑后却是嗡的一声响。
    一具刀柄敲在了他的后脑上;他顿时晕了过去。
    “装起来;带走。”娓娘道。
    蛮人将他绑起;然后装入一个麻袋之中;七手八脚抬上一艘早就停在岸边的船上。娓娘笑吟吟上船;将一小枚金锭扔给了蹲在船头的艄夫:“开船吧”
    “好嘞”那艄夫眉开眼笑地道。
    “郡主?”身边的蛮人道:“这个汉人;我们把带走?”
    “自然带走。”娓娘于脆地说道。
    叶畅醒来的时候;还感觉到头上巨痛;他没有急着睁开眼睛;而是小心翼翼地侧着身边的动静。
    这一次遇险;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他在市赛之后立刻出城;原本就是为了躲避有可能的麻烦;结果还是被人追击。这只证明一件事情;市赛之时;他就已经被人盯上了;而且当他收拾收囊离开时;对方判断出他的意图;立刻开始准备袭击。
    原本选择这个时间点出城;是因为行人稀少;结果这反而有利于对方进行袭击。
    这一分析;叶畅惊愕地发觉;那个对手不仅心思缜密;拥有强悍忠心的部属;而且对自己的性格等方面似乎都很了解。
    会是谁?
    他没有多想敌人是谁;既然想要他性命;那么迟早还会相见。现在更应该考虑的;是目前的处境。
    没落入那群刺客手中;却落入到了蛮人的手里。这伙蛮人应该是在玉真长公主那儿等待李隆基的召见;怎么会跑到城外来?他们救了自己;却又为何要打昏自己;把自己掳走?
    耳边突然传来娓娘的声音:“叶郎君;叶郎君?”
    叶畅睁开眼;一边摸着仍然疼痛的头一边坐了起来;他心中暗暗发誓;回去之后便要招募武勇;给自己装备好十几个家丁;以后绝对不只带着善直一人外出。
    “醒来了?”娓娘半跪坐在船甲板之上;微笑着对他道。
    船舱中很暗;此船乃是那种乌篷船;不仅棚子低矮;而且甲板上很湿。娓娘在潮湿的南方惯了;这种环境她不怕;叶畅却不愿意坐在这湿漉漉的地方;而是半蹲着。
    “多谢救命之恩。”叶畅眯着眼:“不过;小娘子打昏我;又将我移到这船上;是何用意?”
    “是奴失礼了。”娓娘学着唐人小娘行礼;然后笑道:“但非如此;只怕请不动叶郎君?”
    “哦?”
    “叶郎君答应我要帮我们越析诏的;为何却舍我们而不顾?”
    娓娘盯着叶畅好一会儿;然后直截了当地说道。
    这个唐人郎君心思极为复杂;娓娘自己是看不透他的;也无意去与他斗心思。
    “我不是将你们引见给了玉真长公主么;怎么;你们与玉真长公主未谈拢?”
    “叶郎君为何睁着眼睛说瞎话;你心中很清楚;你;玉真长公主;还有你们大唐;将我们越析诏卖了。”娓娘冷笑着;露出一口白净的牙齿:“你们唐人;为了让南诏那姓蒙的帮你们打犬戎;便将我们越析诏卖了;用你们的话说;这叫牺牲;。”
    叶畅并没有觉得尴尬;只是有些惊奇;此事玉真长公主对他有交待;可是娓娘是怎么知晓的?
    “当真以为我们是傻子么;你们唐人瞧不起我们;视我们如同蛮夷;却不知我们能与你们一样聪明。”娓娘有些尖锐地道:“叶郎君;我已经打探明白;你也好;玉真长公主也好;都不想对我们越析诏伸出援手;只想着要占我们的便宜;夺我们的吉贝”
    原来那日叶畅离开之后;连着数日;玉真长公主召娓娘来;也都只是问些六诏风物;却只字不提援助越析诏之事。娓娘请求让她见大唐天子;玉真也只是搪塞。玉真心傲;在这个蛮人女郎面前没有太多掩饰;让娓娘看出破绽来;再花些钱财收买了玉真府上的一位管事;打探得玉真的真实心思。
    明白大唐完全没有援助越析诏的意思;这让娓娘绝望了;此行最大的目的不可能实现;她唯有回转。
    “某很好奇;你若是回转;不应该是向南穿子午谷;走山南西道入剑南么?为何会在东门遇上你们;而且;如今还在船上?”
    叶畅没有为自己辩护;他更感兴趣的是自己如今所处的位置。
    “因为我原本打算再去一趟卧龙谷;请叶郎君随我南下;助我越析诏保疆富民。”娓娘甜甜地笑了起来:“不曾想竟然还没有动身;叶郎君便自己来了——可见苍天道祖冥冥注定;叶郎君果然就是我们越析诏的诸葛孔明”
    孔明伐南蛮之后;五斗米道便传至了南蛮诸地;大唐之时;六诏所信奉者;除去自己原本的原始图腾;便是信奉道祖。她说完之后;还合什默祷;显然在娓娘心中;这真是她们越析诏之大幸。
    叶畅却愣了。
    “这个……你之意思;是要让我去越析诏?”
    “正是;叶郎君不是喜爱吉贝布么;到了我们那儿;要多少便有多少。”娓娘昂然道:“我们山中自有金铜;可为兵器;可为宝货。叶郎君爱财;那么这些宝货任叶郎君取之。叶郎君爱权;我们可以拜叶郎君为清平官;便是你们大唐的宰相;国家大事;尽由叶郎君谋划参赞。”
    这条件可是极为丰厚;若对方不是一个妙龄女郎;叶畅忍不住就会问一句“若我好色又当如何”了。
    说到这;娓娘颇为热切地看着叶畅:“叶郎君以为如何?”
    叶畅苦笑。
    “某虽不才;却无意效力他乡;娓娘娘子;何必强人所难?”
    “叶郎君放心;只待我越析诏击败蒙舍诏;必统领兵马;抗击土蕃;世世代代为大唐西南屏藩。”娓娘信誓旦旦地道:“到功成之日;叶郎君愿意留在越析;自是世代富贵;若是想归来;有此大功;在大唐亦可平步青云”
    当真是步步紧逼;面面俱到;若叶畅是为了怕与大唐为敌而不肯去;这个顾忌也可以打消了。
    只不过这些原因都不是。
    叶畅对当宰相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