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立隋-第2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今天有个朋友来,一起吃饭,晚了。WWw。这章用手机QQ,请朋友帮忙上传的。晚了,抱歉!!)
    深夜,洛阳的一间屋子内,灯火通明。
    王世充瞧着如豆的灯火,心情颇为沉重。这不仅是因为慈涧一战失败,更多的是,他得到了一个消息,那就是李唐已经放弃了出兵潼关,而是准备由巴蜀东下,夺取荆襄。
    这其中的含义,王世充自然是明白的。李唐战略重心转移,如果是在平时,这个消息虽然不好,但也不坏。巴蜀东下,可以出襄阳,下江陵。襄阳,有王弘烈,以他的才能,应该没有问题。至于江陵,则有萧铣,作为国都,屯兵不少,并不是那么容易就消灭的。
    事实上,正史中,若非有着李靖这个将才,萧梁不一定一战而定。
    可是如今却不一样了,随着李唐的战略重心转移,那就意味着,王世充得不到李唐的支援,大郑就危险了!
    这个消息,并没有得到证实,据消息称,这是隋军放出来的,由此观之,杨浩的目的,就是想要扰乱洛阳的军心。这样看来,这个消息的真实性,就要大打折扣了。不过,王世充也明白,在新安诸县尽归隋军之后,李唐东出潼关,变得逐渐的遥不可及起来。李唐本来就没有安什么好心,帮助王世充,也不过是为了让王世充在中原拖住杨浩,消耗彼此的实力,不让杨浩做大罢了。
    “陛下,夜深了,休息吧!”一个老太监说着。
    王世充深深的叹了一口气,这个时候,他又哪有心情去睡觉呢?心中,恨不得突然变成传说中的道士,呼风唤雨,撒豆成兵,将隋军击退,永保大郑基业。
    隋军步步为营,甚为可怕,这对王世充不是好事。本来,洛阳含嘉仓中,王世充存放了大量的粮食,足够洛阳全体军民使用半年,只要熬到冬天,洛阳就会下起大雪,说不定隋军就会退却。
    他的心中存着这样的打算。可是,一看到隋军的策略,王世充就明白,困守是不行的了,只要隋军将箭塔堡垒等建造完毕,就是总攻的时候了。正是瞧出了隋军的打算,他才出兵慈涧,可是居然被赶来的隋军击退,大将燕琪战死。而且,更主要的原因是大军困在谷中,不能出来,使得郑军的人数虽然多,可是却有半成不能参战,直接导致了局部地方,隋军的人数反而占优,无奈之下,他只能退兵。
    这样的打击是重大的,郑军的士气已经低落到了极点。自从隋军出兵中原,就一直战败、战败。
    唉!该怎么办呢?皇帝也忧愁啊!
    就在王世充忧愁的日子里,时间飞快的流逝,转瞬八月就这样的消失,时间进入了九月,一眨眼,又是中旬,天气变得越发的冷了。
    如今,隋军前哨离洛阳不过数里,登上哨楼,就能看见洛阳的动向了。在这段日子,王世充并没有轻易的再出兵了,或许,是慈涧一战,他信心全无了吧!
    金镛城中,杨浩瞧着大批的奏折,颇为头疼。
    这些东西,是从河北送来的,大多是已经办妥的事情,办妥的事情,只是想让杨浩知道而已,因此他也只是微微的阅过,并不管他,杨恭仁办事,杨浩还是放心的。不过,这些奏折中,还有极少的部分,是一些急事,需要杨浩的处理。
    这些事情之中,让杨浩最为高兴的无非是几件。
    其一,在杨浩出兵的日子,河北的农耕再度取得效果,在典农校尉的主持下,再度开发了极好的“化肥”,使得河北的产量大增。其实杨浩知道,民间有很多土方,就是在他的年代再稍早一些,就有不少土化肥在广大的农村广泛的使用。只不过,前世的他,只是知道这事,却不知道配方,因此只能作罢。不过让专人研究,是可行的。如今,倒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值得嘉奖。
    河北的州县学,与以往不同,不只是死板的念书,而是对天文地理、农业化学等各项学科都进行了研究。比如地球是圆的,这种想法杨浩知道,却不能说出来,那未免太惊世骇俗了,只能成立部门,鼓励研究,日后,弄出一个大航海时代,也不是不可能。所以只能让人研究,不断发展,就容易让人接受。
    至于化学,其实就是找了几名老道士,让他们带着学生研究。其实中国古代,对化学多有研究,只是与西方研究化学的初衷不同,这才使得结局不同。很多从西边传来的东西,往往在古籍中,能够寻到端倪,甚至是完整的结论。
    其二,是李靖已经接到了圣旨,带着建造的船只,沿着大河、运河准备前行。船只虽然只有十余条,可是船身、甲板都有薄甲,坚固牢靠,以一敌二,绝对没有问题。不过,因为水系的问题,李靖并不能直接到达襄阳,只能走江淮,如果杜伏威投降,就可以直接西上襄阳。如果不降,彭城郡、孟海公的兵马,由李靖调拨。就在等待的这段时间,孟海公、刘兰成已经夺取了襄城郡。
    至于淮阳郡、汝南郡、汝阴郡、谯郡、南阳郡,则在梁郡、彭城郡、淮安郡等地已经是归隋的情况下,纷纷选择了投降。这个时候,杨浩让那些郡守依任原职,只等攻下洛阳,再进行处理。
    洛阳一定,这些官员就是学习,在河北的学堂,有专门的官员培训班,其中的目的,一是忠心度,二是培养反腐倡廉,使之不贪污(这当然是理想状态,实际上不可能,只能尽量的防范。),然后按照各人的才能,在进行分配。不过,基本上,这些投降的官佐,只有升,没有降。毕竟这些官员,多是饱读诗书之人。少部分不合格的,给个闲职,也就是了。天下未定,总不能让降者寒心。
    当然,这些事情,提前已经说好,那些官员也有着降意。这才一拍即合,犹如**,一点就着。因此,在短短的一个月,那些听闻洛阳已成孤城的郡守,才会纷纷投降。至此时,王世充的大郑已经不大了,只余下孤城洛阳,此外还有襄阳。已经是日薄西山了。
    其三,则是私事。皇后妃子,已经有孕七八个月,目前情况良好,不过据说前些日子害喜很是厉害。如今有经验丰富的宫女照顾。算算日子,也快了。这让杨浩心中决定尽快的攻下洛阳。毕竟初次做父亲,他的心中,有着一丝的激动。
    只是,攻下了洛阳,皇后等人该是临盆的时候了了,已经不能行动。河北河南,看着名字,虽然只是一河之隔,可是这是古代,交通不发达,孕妇更不能骑马,只能是马车。但是一路颠簸,却是受不了。因此,只能让心腹留守洛阳,处理洛阳事宜,自己赶回去,然后稍等些日子,就从清河迁往洛阳,不光是皇室,还有百官,也就是初步定都洛阳了。当然,这是设想,如果洛阳难啃,恐怕就不能了。有时,变化,比起计划更快。
    基本上,大事就这么几件,其他的,都是不大不小的事情,各部处理就成了。杨浩看了,对魏征、赵才等人的处理结果,很是满意。
    “唤凌敬来!”揉了揉额头,杨浩说着。消息是好消息,不过,将这些奏折看完,还是花费了不少的时间。
    不一会,凌敬来了,说着:“陛下。”
    杨浩站起身来,道:“各项事情做的怎样了?”
    凌敬一愣,小心翼翼的问道道:“陛下,你可是想要攻打洛阳?”
    杨浩点头,道:“如今天色渐寒冷,冬日用兵,不是朕所想!”说着,顿了一顿,道:“皇后,德、丽妃也要生产了,朕心中着实有些放心不下。”
    凌敬笑道:“陛下,皇子贵体,定然安全。微臣在此贺喜皇上!”皇后妃子,同时生产,这是大事。以后的国本,可能就在此。只是若都是男孩,这太子之争,恐怕激烈。
    杨浩微微的皱着眉,或许是想多了吧!他也明白,皇后与德、丽两妃关系很好,只是,在绝对的利益面前,很多东西,往往不堪一击,未雨绸缪,当患于未然,才是正道。宇文家、窦家说起来势力单薄,倒是崔家的势力不小。珺然虽然没有想法,可是谁知道崔宗伯有没有这种想法呢呢?若是珺然生的是千金,这太子位置,就是未知了。后宫之争,历来是腥风血雨。那武媚娘,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不过,武媚娘恐怕是没有此人了。
    但愿,是自己多想了吧!杨浩想着,思绪再度回转到攻略洛阳的事情上面来,他走到案几旁,道:“凌爱卿,你且看看!”
    “陛下,青阳宫?”凌敬有些疑惑。
    “朕准备驻扎此处。”杨浩说着,青阳宫在洛阳的北面,靠近北魏皇陵,地理位置更靠近洛阳,且有榖水在南,杨浩此举,就是准备要进攻了。
    凌敬沉吟半响,道:“如此,微臣让人前去建造大营。”
    杨浩点点头,说道:“王世充若是知道我军准备驻扎青阳宫,或许会派兵攻打,一定要谨慎。同时派人通知徐世勣、田瓒两人,若是王世充出击青阳宫,不可妄动,等到两个时辰之后,再发动攻击!”
    凌敬应了一声,心中微微的叹息一声。虽然不赞成立刻攻打洛阳,可是他也理解杨浩的心情,作为臣子的,答应也就是了。这一仗,一场艰险啊!
    就在此时,冯翊郡。
    李世民与杜如晦面对面的坐着,在他们的面前,摆放着棋盘,是围棋,此时白子黑子纠缠,看起来胜负难分。
    两人正在对弈,看似轻松,不过他们话题显然并不轻松。
    “克明,你怎么看?”李世民说着,手上的白子迟迟不落,显然是非常的犹豫,就如他此刻的心情。
    “殿下,此次皇帝陛下让赵郡王出兵巴蜀,攻占荆襄,是一着妙棋啊!”杜如晦说着。
    李世民的脸上露出不悦的神色,道:“克明,你我相交甚深,为何左顾而言他?”
    “殿下。”杜如晦突然眯起了双眼,瞧了一眼阳光洒满的院子,忽然压低了声音,道:“克明认为殿下根本无需顾虑。”
    “哦?这是为何?”李世民问着,独眼闪着光芒。他,虽然智慧,可是有时候,因为各种情况所困,难免有看不清楚的地方,自然需要别人的提点。
    “陛下让秦王守冯翊郡,正是看中了秦王的领兵才能!”杜如晦说着,眼神有意无意的扫过李世民,看到他没有丝毫的责怪,心中顿时明白,秦王已经从河东的失利中走了出来,这,是好事。
    “前些日子,陛下不让秦王出来,并不意味着是像秦王想的那样,毕竟,河东的事情已成定局,保留实力才是最重要的。”杜如晦缓缓的说着,看见缓缓李世民点了点头,心中更加大定。看来,秦王已经恢复了平时的冷静了。面对失败,不是大怒,反而是冷静的吸取教训,在以后的日子,小心谨慎,才是正道。
    “如今看到秦王身体恢复健康,让你领兵,镇守冯翊郡,这是真正的信任!”杜如晦说着。
    李世民一听,顿时就明白了杜如晦的意思。冯翊郡南下,不消一日,就能到达长安,如果握有重兵的李世民有异心,那么长安就危险了,因此,杜如晦才会说李渊对李世民仍然是信任的。
    “可是,为何偏偏让赵郡王领兵东下?”李世民仍然有些不忿。在他看来,他才是堂堂的“战神”,虽然河东失利,可是隋军不过是乘他力乏,这才捡了一个便宜,那里算什么才能?据说,就算是攻打中原,也是靠着一些人忠于隋室的将领,才夺取了虎牢关、颍川郡等地,如果是两军对垒,他完全有信心将敌人击垮。
    “秦王,巴蜀乃是赵郡王当年招降的,用他领兵,实际上比殿下领兵要好!”杜如晦说着,瞧见李世民一副认真的模样,续道:“巴蜀将士,对于赵郡王知之甚深,带新军,就是要靠着威望,军令才能通行无阻。军令通畅,才能将士齐心,可破萧铣!”
    李世民叹息,他不得不承认杜如晦说得有理,他虽然号称“战神”,可是影响主要是在关中、陇西,相对于巴蜀,反而是赵郡王的威望较高,用他领兵,最好不过。
    “那么,依你之见,此次萧铣可破?”李世民问道。
    “自从诛杀董景珍之后,梁国已经是人心惶惶,手下大将人人自危,萧梁朝廷上下已经是离心离德,要破并不难!”杜如晦说着。因为李唐在河东失败,因此,李唐并没有按照原本历史上的轨迹运行,出兵攻打中原。同样的,原本历史中,攻略荆襄的事情也没有发生。
    不过,萧梁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只是时间出现了变化。大司马董景珍的弟弟因为不满军权被夺,召集了一帮人,准备发动兵变。只是,消息泄露,未及发动便被萧铣镇压。当时董景珍正出镇长沙,萧铣欲盖弥彰地宣布赦免董景珍的连坐之罪,又下诏召他回朝,这中猜忌之心,昭然若揭了。
    董景珍顿生兔死狗烹之感,不过,当时李唐已经失败,他虽然想要投效李唐,又有些犹豫,就在他犹豫的时候,萧铣派出了大将齐王张绣率兵讨伐。
    董景珍大惊,知道光凭长沙一地,是无法抵御大军的,因此他致信张绣,劝他罢兵:“君不见,‘前年诛彭越,往年杀韩信’,奈何今日相攻?!”但是张绣不予理会,命大军围攻长沙。董景珍不敌,无奈之下,只能突围而走,随后被麾下将领所杀。
    董景珍一死,萧铣铲除了心头之患,大喜过望,随即擢升张绣为尚书令。不过很快,萧铣就笑不出来了,因为张绣又坐大了。此人恃勋骄慢,专恣弄权,其嚣张气焰让萧铣忍无可忍,他不得不再次设计将张绣诛杀,除掉了这个心腹大患。
    就这样,萧梁朝廷,人人自危,群臣战战兢兢,萧铣眼睁睁的看着萧梁王朝的人心和基业正在迅速瓦解,可他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才能挽回这一切。
    正是如此,杜如晦才会这样说。
    “唉!”李世民叹息,这是一个增长威望的机会,可惜,他不能带兵。当然,他自然也是明白,如今朝廷的艰难。虽然隋军暂时不会攻击,但那只是被王世充拖住的结果,一旦隋军攻下洛阳,下一步,毫无疑问就是关中了。
    夺取荆襄,固然能够增长实力,可是在某个方面来说,也就意味着,李唐将要抛弃关中了。
    关中的一切,李世民舍不得。当然,与其说舍不得,不如说是他高傲的个性使然。只是形式比人强,更何况他不是大唐之主,虽然有着想法,可是却不能决定未来的走向。
    虽然,破萧梁不难,可是我却有担忧的地方啊!“杜如晦又说着。
    “可是隋杨?”李世民微微沉吟之后问道。
    “正是!”杜如晦说着,苦笑道:“听说隋兵部尚书李靖,正在山东造船。”造船,自然是出海,可是如今情形,显然不可能是攻打高丽。既然不是攻打高丽,那么就很明显了,不是吴越,就是荆襄。
    而相比吴越,荆襄更有着更大的战略意义。
    “你是担心隋杨也会趁此机会,攻取襄阳?”李世民问着。李世民不说江陵,是因为江陵属于萧铣,而襄阳属于王世充的势力范围。在洛阳未下的时候,又和萧梁打仗,显然是傻子的行为。
    “襄阳是重镇,既然赵郡王从巴东出兵,准备沿着水路从巫山东出,攻打夷陵,不如同时出兵上庸,攻取襄阳!”杜如晦说着。如果夷陵攻下,顺着长江,就能到达南郡,按照隋制,这江陵就是南郡的郡治。从江陵再顺流,就是公安。
    而在夷陵郡之上,就是襄阳。而西与襄阳郡接壤的,是房陵郡,房陵郡属于巴蜀,上庸在其中,有路直通襄阳。关羽走麦城,让人走上庸求援,就是这条路。只是有山有水,难行。这房陵郡贫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