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新秩序-第1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首先传回来最新普查结果的是营州,这也在李诚中和冯道的预料之内。按照营州都督府长史书房的官制体系,当地的官吏是最有效率的,而且他们之前便有着深厚的普查功底,所以完成得非常出色,四月中旬便将结果回报节度府。
    接下来是幽州,这里是卢龙的核心控制区域,经历战事也比较少。官府机构和民间百姓受到的破坏也不严重,但尽管如此,他们的结果也花费了一个月——直到四月底。
    到了五月下旬,河北大地已经进入暑期之时,遭受战乱最严重的沧州才堪堪完成了普查工作。
    整个普查工作从三月底开始,一直到五月底,共计耗时两个月,与李诚中穿越前的时代相比,其实并不算慢。这得益于人口的稀少和相对固定,以及古代官府权责的惯性——自古以来,调查和统计人口田亩,一直就是古代官府最重要的职能。
    最新的普查结果汇聚到一起。经过严密的测算,最终结果将直接影响李诚中的治策。所谓“治策”,其实就是官制和军制的改革。
    按照卢龙军区划,原来的卢龙节度府共辖幽州、檀州、蓟州、平州、营州、顺州、儒州、新州、武州、妫州、涿州、莫州、瀛州——13州35县。同时包括原义昌军沧州、德州、景州。在节度府卷宗上也是这么登记的,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
    顺州就在幽州城东潞县一带,也就是后世的顺义。儒州则在妫州东南,也就是后世的延庆,新州在妫州永兴,即后世的涿鹿,武州位于妫州文德,即后世宣化,涿州即范阳,即后世涿县,而景州则在沧州弓高一带,如今早已更名棣州,但在档案卷宗上仍旧称呼景州。
    顺州、儒州、涿州、新州、武州、景州都是下州,按制由妫州、幽州和棣州管辖,但实际上这几个州早就没有了官府,一应事务都由妫州、幽州、棣州代管,其刺史、兵马使等官职也成为了一种封官的手段。比如原儒州兵马使纪文允,他并不到儒州就任,其兵马使官职只不过是挂名而已。
    对于这些有名无实的州郡,李诚中唯一的念想就是直接取缔,义昌军这个藩镇之名也被无视了。
    另外深州、冀州是刘仁恭后来从成德军手上抢来的,现在也仍旧控制在手里的只有深州,冀州、德州和棣州则分别被魏博和宣武占领。
    如今真正归节度府管辖的州郡包括:幽州、檀州、蓟州、平州、营州、妫州、莫州、瀛州、深州、沧州——10州48县。
    统计下来的数字让李诚中大吃一惊,他没想到下辖的州郡能有这么多人。之所以让他吃惊,其实只不过他的要求中提出来的是“人口和田亩普查”,而非“丁口和田亩普查”,一字之差,天壤之别。也正是因为这一字之差,才让辖下各州耗费了足足两个月时光。
    人口和丁口是两个概念,所谓丁口,即男丁和女口,专指向成年男女——也就是缴纳税赋、服役的人,按照卢龙节度府的规定,丁口即十五岁到六十岁之间的男女。按照惯例,普查工作也就普查这类人而已。
    李诚中之前是不懂这个区别的,去年营州丁口普查的时候,统计上来的数字是四十七万,而这一次人口普查时,这个数字便成了五十八万——其中十一万是十五岁以下、六十岁以上的人口。当然,六十岁以上的很少,加起来不到一万,在这个时代,想活到六十以上真心不容易。
    李诚中对忽然增加的人口大感兴趣,他想看看自己到底管多少人。
    幽州本为卢龙第一大州,但如今已经被迁徙了大量人口的营州超过,包括经济也早就被撇了下去。尽管如此,幽州的人口也达到了四十万,其中十五岁到六十岁之间的丁口为三十二万。
    接下来是排名第三的平州,总人口二十八万出头,平州虽小,但紧邻营州,这两年逃难到此躲避战祸的百姓非常多,尤其是沧州人,几乎一半都向北逃到了平州。
    蓟州十九万余、妫州十七万余、檀州十三万余、沧州近十一万、莫州近九万、瀛洲七万余、深州六万余。
    以上共计二百一十万人,其中,十五岁到六十岁之间的丁口为一百六十七万,十五岁以下四十万人,六十岁以上三万人。
    “二百一十万人,还真是不少啊……唔,其实还是少……”李诚中一开始觉得挺多,比三、四年前开创白狼山时代的两千人简直不可同日而语,但随后他又想到后世京城两千多万人口这个概念,顿觉又太少了一些。
    冯道点了点头:“确实少了许多。”他心里的概念和李诚中又不一样,虽然也觉得少,但他比较的是卷宗里宣宗时代的丁口数,因之道:“咱们好好休养,争取二十年内恢复到当年的三百万丁口水平。”
    “可道,你说咱们大唐如今有多少人?”李诚中开始遥想这个历史问题。
    冯道沉吟片刻,犹豫道:“卢龙为天下重镇,若是算人的话,为二百一十万,按照宣宗大中年间河北道的比例,约占六成,如此,则今日河北道或有三百五十万人;大中年间,河北道丁口据天下十有其一,则如今大唐当为三千五百万人……”说着,冯道又摇了摇头:“这都是五十年前的比例了,现在谁又说得准呢?战乱太甚,无可估量啊……”
    李诚中的思绪又飞到了后世,隐约记得后世上高中的时候,历史老师曾经在讲到五代史的时候,随口说过,大宋建立之初,人口不到一千万,不禁黯然神伤。当然,这个数字只是宋朝统治境内的人口数,不包括大辽占据幽燕之地的人口数,或许当时幽燕能有五百万人。也就是说,如果冯道的推测不太离谱的话,接下来的半个世纪,中国会因持续的战乱减少两千万人。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数字是“减少”,而非“死亡”!
    李诚中心事略为沉重了片刻,随即他将这些负面情绪抛诸脑后,又开始了计算。十五岁到六十岁之间的丁口有一百六十七万,那么能够征募来当兵的能有多少呢?三十取一的话,就是五万五千六百人,但实际上行么?
    李诚中决定让节度府重新统计上报,只算十五岁到五十岁之间的丁口数,他实在不敢想象,五十多岁的老人持枪上阵会是什么样子。
    节度府再次忙碌起来,三天之后,新的数字报到了李诚中手上,卢龙辖内各州十五岁至五十岁的丁口数为一百五十六万,只比原先少十一万。
    看到这个数字,李诚中不禁再次感叹,能够活过五十岁也不容易啊!
    现在的数字就比较容易推算了,按照平时三十比一来征募的话,卢龙军能够组建五万两千人的常备军;按照战时二十比一来征募,军队数量为七万八千人;如果在紧急状态下以十取一的比例征募,卢龙军能够达到十五万五千人!
    极端情况下,这个数字还能翻一倍!李诚中记得那位高中历史老师曾经谈过战国时代秦军的组建规模——六十万人,那是一个几乎相当于五比一的惊人比例,这个数字也同时表明,秦国的举国动员能力和组织能力,是整个中国历史上最强的,甚至赶超后来的新中国!
    有了这个数字,李诚中开始搭建新的卢龙军政体系。(未完待续。。)

第六十章 河北新军阀(三)
    ps:  感谢jerod的月票鼓励。
    这是一个先军政治的时代,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军事都处于优先地位。穿越者李诚中也不能抗拒这股时代的洪流,否则他必定会被这股洪流无情的吞没。
    卢龙各州郡人口田亩大普查工作甫一结束,李诚中立刻开始着手解决军队体制问题。
    当今天下各军阀中,这个问题其实很好解决,军头占领一块新的地盘之后,只需要在山川舆图上大笔一挥,将各处地盘分割好,让手下的有功之将前往封地,军头们提供最初征募所需的少许粮饷,剩下的事情就是被分封出去的这些将军们自家的本份了。能募多少兵,能训练成什么样的军队,军头们都不管,他们所要做的,就是在用兵的时候发出一纸调令,将这些分封出去的将军们汇集起来。顷刻之间,一支大军便告成型。
    这样的做法是李诚中不能容许的,也是他建立的营州军事体制所不能容纳的。营州军事体制是李诚中在柳城耗尽心血建立起来的,模仿后世军事制度,无论其中有多少地方不得不向时代妥协,至少整体上领先于这个时代。
    营州军事体制包括建立军事参谋本部及基层参谋体系、后勤辎重独立运作及专业化分工、教化军法考功晋升职能从军事主官权责中分离、强调纪律和遵循条令成为训练中的重点内容、将定期的严格及专业训练作为成军的首要之重来考量、军官士兵的薪饷待遇由总部按制度明文操作等等内容。
    这个崭新体制的目的无非三点,即消灭军中山头主义、建立近现代化的冷兵器军队、形成相对固定和可持续循环的成军体系。
    李诚中早就做好了准备,在入关之前便让都督府虞侯司、教化司和作训司联合研讨,拿出了一个初步方案。在人口和田亩大普查的这两个月,李诚中亲自带着张兴重、姜苗和周坎以下数十名三司的中高级军官不断调整和细化该方案,终于确定了最新的卢龙军整军计划。
    六月上旬,百余名营州军中高级军官从四面八方汇聚幽州,众将齐聚一堂。着实热闹了许多天。
    与这个时代的其他军官相比,营州军的薪饷是很高的,可以说远超同辈。除了来自渤海、新罗等地定期的巨额供给外,营州都督府的商贸收入也异常丰厚,所以军官和士兵们收入不菲。
    因为外系军队的财富都集中在军头手上,所以军官和士兵的收入,尤其是中低级军官的收入比起营州军来说完全不在一个层次。至于高级将领,张兴重等人都是营州东事会的成员,东事会成员每年要从营州都督府收入中拿一成,这个数字也不比外系军头们差到哪里去。
    所以。在幽州整军会议前的几天里,位于城东仙露坊的众多青楼车水马龙、人流如织,老鸨姑娘们拿出了十二分的兴致来接待这批卢龙新贵们,幽州的夜晚也热闹了不少。当然,比起柳城的西壁地来,这批卢龙新贵们觉得还是有些逊色的,其中很多人已经在谋划着要拿出钱来和营州社会发展福利基金会的理事们一起,在幽州搞一个新的西壁地,连地点都选好了。就在城东的仙露坊。
    据说最近十分活跃的统战处从事、渤海国鸿胪寺卿李怠墨已经开始在中高级军官之间募集股份,要将整个仙露坊都买下来重新改造,号称要打造堪比柳城的幽州西壁地。
    柳城西壁地的建立,是为了将大商铺和休闲玩乐场所予以集中。但因为其中的青楼太过有名,充斥着来自草原、渤海、新罗和倭国的美人,所以“西壁地”这个极西诸国之语渐渐变了味道,成为了青楼的代名词。
    有传言称。大帅李诚中对“西壁地”这个词语的歧义相当不满,听说李怠墨要在幽州也搞一个类似的“西壁地”后,将他好生训斥了一番。过程究竟如何暂且不提。但一个新的称呼开始流传,这个称呼就是“红灯区”。
    听说李怠墨已经向长史书房正式行文,拟将仙露坊更名为“红灯坊”。这个消息传出来后,仙露坊的众多青楼便将门口悬挂的灯笼全部换成了红纸灯笼,希望自家楼店的位置不会被排斥在新的红灯坊之外。
    与此同时,李诚中开始了大规模的一对一交流谈心活动。秉承后世的朴素观念,李诚中在军职任命上并不武断,通常会考虑军官个人的意愿和想法,通过一对一谈话来确定部下们最新的任职和去向。
    这样的做法很受军官们的欢迎,哪怕最终不能得到理想的职位,他们也感受到了“李帅”发自内心的尊重,于是在“李帅”本人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他的王八之气飞涨,令大批军官为之折服。
    营州军事体系即将转变为卢龙军事体系,在这套体系中,李诚中沿袭了营州体系的框架,同时又有新的变更。
    卢龙节度府下设军事参谋总署和判官署,一管军、一管民。按照李诚中的本意,军事参谋总署本来应该叫“军事参谋总部”,但冯道立刻予以阻止,凡是能够称为“部”的机构,都是朝堂机构,冯道问李诚中,是打算“变鼎”么,如果不是的话,决不能用这个称谓,否则立成“千夫所指”。冯道还说,当初在营州的时候,大伙儿虽然都称呼“总部三司”,但这仅仅是口头称呼,又是在关外,人远地偏,随口说一说没有关系,如今不同了,要是正式命名的话,就是非常明显的僭越——虽然僭越的事情咱没少干,可这也太过明显了不是?
    好吧,李诚中立刻予以纠正,以“署”代“部”,反正实质内容不变,爱怎么叫随便。
    军事参谋总署下设虞侯司、教化司、作训司和后勤司,另设调查统计局和中南海警卫局,品级比四司略低。除了新成立的后勤司外,其他都没什么变化。后勤司虽说是新设立的机构,但在营州时期便已经隐然开始独立运作了,只需正式扩充便可。
    四司两局之下,分三级军队体系,即野战军体系、预备军体系和民间准军事体系。
    野战军体系为军级编制,设幽州军、营州军、沧州军、莫州军和怀约联军,分驻幽州、营州、沧州、莫州和怀远。每军含左、右两厢及老营,左右两厢分别统率五营,即三个步卒营、一个骑兵营和一个中营,每营分甲乙丙丁戊五都,每都为左右两伙,每伙十人;老营设五都,每都两百人的双编制,直接配属军级指挥机构调遣。参谋机构下设到营级编制,军、厢、营三级都有参谋人员配属,同时为每都都头配备一名参军,兼具教化和作训职责。
    连同军官和士兵,每营共有官兵530人,可承担独立的战术作战;每厢为2686人,可担负一定强度的方面作战;每军共计6468人,可独立展开较大规模战役。
    怀约联军较为特殊,每营千人,共计万余,但军甲装备要逊色其他四军一筹。
    军一级主官需游骑将军以上才能担任,可独立指挥一军作战。当需要进行战略会战时,成立临时指挥部,由军事参谋总署任命临时指挥部主官和成员,会战结束后立即解散。
    此外,野战军中还有一个独特的编制,即后勤营。经过饶乐山下的实战检验,后勤营发挥了巨大作用,其功绩不可磨灭。但原先设想的每营千人编制有些浪费,经过修订后,新的后勤营每营同样为530人,不设各都,直辖十队,包括六队战斗工兵、一队医护兵、一队火头兵、一队工匠兵、一队辎重兵。各兵种除侧重本职外,也兼习其他兵种技艺,既能专业、又能协作。
    后勤营首期成立五个,计2650人,预计两年之内扩充到十个。该营由后勤司专管,遇到厢一级以上军队作战时,酌情配备一至两个随军出战,战时由厢一级指挥部,或军一级指挥部直接调遣,作战结束后交回后勤司。
    按照以上编制,野战军五军共计40000人。
    除了野战军外,在10州48县设立预备军,每县一营,每营五伙,计250人,按所属州郡纳入该州预备军体系,称为“旅”。比如幽州所辖九县,则幽州旅辖九营,共2250名军士,连同旅部共计2300人。预备军为十个旅,总计12500人,平时维护地方治安,协同地方官府治境,战时直属军事参谋总署,接受作战调遣。
    战时,预备营的首要任务是配合野战军作战,也可能独立承担守卫地方的任务,尤其是守卫县城。按照军事参谋总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