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帝-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影龙看他拘谨地样子,哪像个杀人魔王的样子?不由的笑了起来道:“洪爱卿,你怎么好像害怕看着朕似地?” 
  “皇上是真龙天子,微臣不过一小小知府,天威在前,焉能不惶恐万分。”洪承畴依然低首回话道。 
  “洪承畴,你好大的胆子,是不是因为朕降了你的职,你心中不 满?”朱影龙看人还是有几分眼力的,洪承畴心中有气,他岂能看不出来。  
  “皇上息怒,微臣知罪!”洪承畴是有点在心里小瞧了朱影龙,不然他也不会不知道收敛自己的情绪,如此轻易的流露出来。 
  “朕看你根本就不知罪!”朱影龙站起来,走到他跟前道,“朕让你和李应期在陕西剿抚流贼,抚为主,剿为辅,你呢,不问情由,犯到你手里的全部剿杀,你是在替朕杀贼呢,还是杀朕的百姓呢?” 
  “皇上,并非臣不遵照您的旨意行事,只是这些流贼本性难改,而且太狡猾了,他们表面上服从朝廷的旨意,可等他们拿到口粮和农具之后转眼之间他们又做了流贼,对于这种不劳而获的贼寇,臣实在没有办法,只能将其赶尽杀绝!”洪承畴道。 
  朱影龙沉默了一会儿,道:“就算有这样的事情,你也不能滥杀无辜呀,朕就不相信他们当中所有人都是这样的,你有没有认真调查一下是不是全部都是本性难移,还有没有别的原因呢?” 
  洪承畴干瘦的脸上表情一呆,显然他是认定了这一条才大开杀戒 的,道,“微臣没有想到。”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朕问你,你知道朕是个什么样的人吗?”朱影龙问道,“如实回答,不准有半个字的虚言!” 
  “臣,臣第一次见皇上,臣不知道皇上是个什么样的人。”洪承畴的语气明显比刚才谦逊多了。 
  “朕也是第一次见你, 
   就是读了一遍吏部你的履历,其他的也是一无所知, 与你的对话和眼神却看出你有胆有识,而且懂得知错就改,这就是朕对你的看法。” 
  “皇上,微臣死罪!”洪承畴跪下俯身道。 
  “起来!”朱影龙喝道,“朕要的不仅仅是会磕头地奴才!” 
  “臣……”洪承畴从地上站了起来,“死罪”两个字被他吞进肚子里去了。 
  “朕看了李应期的奏折。虽然他所说的也见得全部都是事实,但也说明了一点,他比你更了解这些流贼,他说流贼之祸不在贼本身,而在贼首,说的简单一点,现在朕是流贼之首,而你是朕的手下。现在你接受了朝廷的招抚。投靠了朝廷。回家种地纳粮去了,那朕岂不是成了光杆一个人了,朕本来手下还有千百人前呼后拥的,生活比种地快活多了,朕又怎么舍得放下这样的生活呢,所以朕必须要保住朕现在不劳而获地生活和权势,对于朝廷呢。他自然要抵抗,那么本来朝廷已经将朕身边地人都招抚地差不多了,如果现在朝廷突然不信任你了,要杀了 你,那么你自然不甘心被杀,重新回到朕身边当流贼,然后朕再这么一宣传,朝廷根本就不是招抚流贼。而是把他们骗过去斩草除根的。这样一来,朕的身边岂不是聚集越来越多的流贼,这就是为什么。你杀了那么多流贼之后,流贼反而越来越多,事态也越来越严重,朝廷本来只需要化三年的时间安抚流贼,现在却要五年,甚至不止,银子也是越化越多。” 
  洪承畴顿时听的是额头上冷汗直冒,这下算起来,这么大的罪,杀他十次都够了,贬为知府已经是不知道多大地恩典了。 
  “皇上天高地厚之恩,臣万死难报呀!”洪承畴激动道。 
  “知道朕为什么让你去扬州当知府吗?”朱影龙看洪承畴差不多对他死心塌地了,微笑的问道。 
  “微臣愚昧,请皇上点拨一下微臣。” 
  “扬州自古以来就是南北漕运的中转站,南北许多富商都集中在扬州,比起京城也不逞多让,虽说现在江南部分省份被南京的伪明朝廷控制,但魏忠贤是不能完全中断南北生意来往的,毕竟商人是走天下的,魏忠贤断了他们的财路,他们自然不肯,即便他想这么做,他也要考虑一下后果,所以除了粮食等生活必须品之外,朕想,在其他方面魏忠贤可能不会太卡,商人追逐利益,江北的粮价这么高,他们必然有人会铤而走险,所以朕给你第一个任务就是,用这些人地渠道购粮,能购多少是多少,第二个任务就是让扬州地盐商富户们捐钱,朕要给运河清淤,这件事做成了,对他们的好处也是可以见到的,你跟他们说,如果不捐钱也可以,那朕就让漕运衙门在运河上设关卡,收过路费,什么时候收足了清淤地费用,朕就什么时候撤去关卡,第三呢,这是朕给你最重要的一个任务,在通州给朕建一座出海港口,朕要发展海运。” 
  “皇上,您一下子给臣三副重担,可臣对经商这些门道并不熟悉 呀!” 
  “没关系,朕给你配备了一个副手,有他配合你,相信没有问 题。”朱影龙对洪承畴信心十足道。 
  “敢问皇上是何人?”洪承畴好奇的问道,正好嫣红端了朱影龙吩咐了给洪承畴安排的早膳,还有捎带着给自己又拿了两个包子,朱影龙道:“洪爱卿,朕知道你大清早进宫,一定没有用早膳,来,这是朕特地给你准备的,你就在这儿吃吧。” 
  “来人了,给洪大人抬张案几和凳子来!” 
  “皇上,这怎么可以,微臣进宫时候用过了。”洪承畴顿时受宠若惊。连忙推辞道。 
  “怎么,朕请你吃顿早膳,你都不领情?” 
  “不,不,不,微臣吃就是!”洪承畴顿生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从来没有人对他这么好过,这个人还是当今天子,岂能不让他起效忠之心,现在估计再来一场松山之败,洪承畴也绝对不会投降后金的。 
  洪承畴确实是饥肠辘辘,嫣红做的东西岂有不好吃的道理,不一会儿,一碗大米粥,两个包子还有一碟酱菜就进了洪承畴的肚子。 
  朱影龙看他还没有吃饱的样子,于是让嫣红将自己没能吃下的一个包子递了过去,差点没把洪承畴感动的哭起来,坚决不受,还是嫣红一句“洪大人,皇上希望你吃饱了,才能有力气给朝廷办事。” 
  洪承畴顿时感动的将包子接了过去,转过去背对着面吃了下去,然后告退离开了。 
  对什么样的人,得使什么样的手段,当然朱影龙也是真心的,洪承畴的确是有才能之人,不然他也不会这么做了,恩威并施,才是王道。
  朱影龙给洪承畴选的副手不是别人,正是沈溪,官职是扬州巡盐 使,品级上还高洪承畴一级,但沈溪必须听从洪承畴的领导,到不是不相信沈溪,原因是沈溪行动不太方便,而且他是商人出生,商场上的人情世故还在,故白脸要他来唱,唱黑脸是洪承畴,当然黑脸作主了。 
  如果您喜欢这本书,请来2。,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正文 第十卷:蓄力南征之第七章:开源节流(一)
     更新时间:2008…10…23 1:24:22 本章字数:2515
    承畴离去之后,朱影龙想起今天早朝史上一干文武一 恭厂迁出,现在朝廷处处节流,能省的则省,能不花的则不花,孙慎行在短短的数十日间就被朝中大臣们戏称为“抠门尚书”,先前是为了稳定,能想到的就是节流,现在辽东正在谈判,一时半会儿也不会有结 果,南面的魏忠贤虽然有蠢蠢欲动的迹象,但在这个时候他想动兵,似乎不太可能,他如丧家之犬的逃到南京,屁股还没做稳就想妄动刀兵是不可能的,其实他也不希望自己跟皇太极的谈判这么快结束,一旦自己跟后金很快达成协议,那么自己必定很快掉转枪头南下,到时候倒霉的是他,一方面魏忠贤希望自己跟皇太极达成协议,他可以趁自己来不及抽调大军南下这个时机,挥军北上,打自己一个措手不及,另外一方 面,他现在屁股没有坐稳,准备不足,南军战力本不如北军,所以他希望谈判拖的时间长一点,给他时间准备,朱影龙则想早点结束谈判,好腾出手来南下,不过现在皇太极似乎知道他内心的这个打算,谈判就这么拖着、扯着,进展甚为缓慢,能为一点点小问题争上几天,最后才双方妥协一下,达成一致意见,这样算起来就算和谈成功了,也得两三个月之后的事情了,为此朱影龙不得不重新调整战略。 
  以打促和又进入了朱影龙的考虑之中,但旋即又被他否决了。眼下要打地话,自己就成了进攻一方,皇太极则是防守一方,对于不善于野战的明军来说,这无疑是自杀的行为,即便现在拥有了近五千的精锐的铁骑,胜负顶多在五五之数,不能达到绝对的胜利。以打促和的根本起不到效果。反而会激怒皇太极。对于目前的局势来说,对己是极为不利地,还有他虽然悄悄地给予了朝鲜一些支援,但要等到实际效果出来非一日之功,只能给皇太极稍稍施加一点压力,让他做出一些让步,如果皇太极安抚了朝鲜。那自己所做地这一切看到效果时间就会大大的加长,对自己还是不利,说白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朱影龙和皇太极把朝鲜当棋子来用,而朝鲜呢就在他们两人之间谋求最大的利益,这就是政治。也就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博弈。 
  “皇上。经筵日讲的时辰到了。”徐应元小心提醒想的入神的朱影龙道。 
  “哦,让人进来吧!”朱影龙还在想眼前地问题,心思不在这个上面。挥了挥手道。 
  经筵日讲是为皇帝研读经史而开设的御前讲席。太祖朱元璋把它定为作为皇帝定期学习治国之道的功课,这个制度始于宋朝,每年春季二月至五月、秋季八月至冬至,每逢单日举经筵,由经筵官轮流入侍讲 读,称为春讲、秋讲。经筵设御案、讲官案,上列进讲之书等。孙承宗就曾任天启帝的经筵日讲官,后来孙承宗经略辽东,天启帝失去了这位好老师,在魏忠贤的勾引下,嬉戏于美色,工于木作,渐渐荒废了学业,终成一代昏君,朱影龙登基后,由于事务繁忙,没有时间听这个经筵日讲,但大臣们执意恢复经筵日讲的制度,一方面自己也需要学习,另外一方面这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制度,因为经筵日讲所讲地都是经史一类地东西,以史为鉴,这是一个帝王最需要学习的东西,所以下旨该隔日一讲,改成三日一讲,从另外一方面讲,这经筵日讲官有点像国策顾问的味道,有时候多听听也是有好处地。 
  不过今天朱影龙对坐在下面的经筵日讲官所讲的什么一点都没有听进去,他满脑子都是想得这么开源,怎么给朝廷增加财源,又不会对百姓有太大的危害,发展海上贸易是一个,这一个已经在着手进行了,短期之内还看不到巨大的收益,朝廷控制区域在长江以北,即便是,船也只能到朝鲜、日本、琉球等地,贸易范围太窄,如果不是魏忠贤逃到江南,他哪会像现在这么窘迫,朱影龙恨得把魏忠贤扒皮抽筋,但就是没有办法,不知道那个王在晋怎么样了,入川已经一个多月了,人就好像断了风筝似的,杳无音讯。 
  暂时充当经筵日讲官的韩爌看皇上无心听讲,但并非是对自己的不耐烦,便知皇上这是在思考国家大事,于是他就自顾自的讲,而且声音是越讲越低,到最后他干脆就闷头看书,嘴皮子动都不动了。 
  “皇上,时辰已过,老臣该告退了。”韩爌看到时辰一到,忙起身躬身告退道。 
  “啊,讲完了?”朱影龙一惊,顿觉自己失语,忙对徐应元道, “徐应元,你替朕送一送韩老爱卿!” 
  “谢皇上!”在徐应元的搀扶下,韩爌退出了养心殿。 
  不知道过了多久,朱影龙绞尽脑汁还是想不出一条能立竿见影的开源的办法了,眼前闪现出无数个办法,就是没有能马上看到银子的,现在是有钱走遍天下,无钱寸步难行呀! 
  “皇上,该用午膳了。”嫣红和大玉儿捧着一碗白米饭和三样发出诱人香气的小菜,以及一大碗热气腾腾的鲜汤走了进来。 
  人说食欲跟人的情绪有很大的关系,像现在朱影龙根本就没有心思吃饭,他想迁王恭厂,建造一座大型的兵工厂,可朝廷没钱,虽然国库有钱,但几本上已经被几件大事给瓜分了,银子是哗啦啦的往外流,孙慎行恨不得把自己卖了贴补国库,也于事无补,如果朝廷不在两年至三年之内把江南拿到手,到时候这个紫禁城不用别人来攻打,朱影龙自给儿也该主动让位了,所以要迁王恭厂是不能打国库银子的主意了,那什么地方能挤出这么一大笔银子来呢?他让宋应星和瞿式  他们算过,搬迁王恭厂和安置工匠需要大概五十万两左右,建造一个跟王恭厂差不多大的兵工厂以及相关配套设施差不多也需要五十万两左右,这就要一百万两,如果按照他的构想,一百万是肯定不够的,二百万两前期基础投资都不一定够,接下来工厂需要大量的熟练工匠,按照新的流水生产管理新模式,新式火器的开发和生产这些都需要钱,按照规划,完全实现需五年建成,粗略估算了一下,所需银两差不多过千万,如果中间再算上生产各式火器以及各种军需用品,维持边关的需求的话,这钱就没底了。  
  朱影龙现在才知道,一穷二白是个什么样的情形,就是他现在眼前看到的。 
  注:上一章那个其实是第六章,作者没注意,抱歉。 
  如果您喜欢这本书,请来2。,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正文 第十卷:蓄力南征之第七章:开源节流(二)
     更新时间:2008…10…23 1:24:22 本章字数:3644
    皇上,您该用午膳了!”嫣红再一次唤道。 
  “皇上,您该用午膳了!”在嫣红的眼神示意下,大玉儿不情愿的唤了第三声道。 
  哪里知道朱影龙并非因为大玉儿刚才只是张嘴没有发出声音的问题心中不高兴,不搭理两人的话,而是真的陷入沉思,浑然不知道嫣红和大玉儿来到自己跟前。 
  嫣红与大玉儿对视了一眼,悄悄的将饭菜端了御案,轻轻的放下,伸手这么轻轻的一推朱影龙的肩膀,顿时把沉思中的朱影龙给推醒了过来,诧异的看着身旁站着的嫣红道:“嫣红,你不是给朕做午膳去了,怎么还在这儿呢?” 
  “皇上,午时早过了,您该用膳了。”嫣红颇有些生气的将一双银筷递到朱影龙的手中道。 
  “午时早过了?”朱影龙不相信的朝徐应元搬来的西洋钟看了一 下,果然那上面指针早就过了罗马数字十二了。 
  “哦,呵呵,用膳,用膳。”朱影龙连忙露出一个笑容,抓起筷 子,拿起饭碗,扒了一口饭,还没咽下,就把碗筷放下了。 
  “皇上,米饭有什么问题吗?”嫣红有些惊疑的问道。 
  “哦,没有,你做的这米饭很香很软,是朕没有胃口,不想吃。”朱影龙朝她淡淡一笑,解释道。 
  “皇上今天早上胃口还不错,为何这会儿突然变的,变的……?”大玉不解的问道。 
  “像这样地银筷,宫里还有多少。金银器皿都有多少,嫣红,你给朕统计一下,给朕报上来!”朱影龙没有回答大玉儿的问题,而是抓起那双银筷,指着它对嫣红道。 
  嫣红玲珑剔透的心,朱影龙一问她便知其意,忙跪下道:“皇上。宫内的费用已经一减再减了。而且还是减的都是您的用度。这些都是皇上起居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