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帝-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部的事情,来找朕干什么?朕就一个人,要不,朕给你当知县去?”当场没把这位吏部尚书给噎死。 
  这不昨夜又是一夜未睡,宫门一开,他第一个就冲进来了,眼睛红通通的,布满血丝,又来找朱影龙了,这差事实在是没法自办下去了,如果朝廷再,没有一个妥善的办法,下面可就要大乱了,那是一两百多个基层府县一把手呀,要都没了,谁去管治哪里的百姓呀,尤其人数陕西、陕西等靠西的最乱的几个省份为多,那里正却官呢,现在不增反 减,陕西巡抚胡廷宴、布政使李应期、按察使卢象升一个劲的催着吏部要官要人,其他几个省份也不甘落后,要官要员的折子都快把他的吏部大堂给淹没了,他能不急吗? 
  如果您喜欢这本书,请来2。,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正文 第十二卷:革弊图治之第六章:东西夹击(一)
     更新时间:2008…10…23 1:24:30 本章字数:2877
    黄大人,黄大人,皇上不在养心殿,您留步,留步呀 唷……”养心殿外宫门的值守太监根本就拦不住一心要见皇上的黄尊 素。  
  “黄大人,皇上真的不在养心殿!”黄尊素前脚刚踏上往养心殿正门的台阶,就被人拦在了前面。 
  黄尊素一见,拦在前面的是裕妃娘娘,忙下跪行礼道:“微臣叩见裕妃娘娘。” 
  “快其来吧,我也正在找皇上呢?”裕妃娘娘也就是嫣红虽然镇 定,但眼神中还是带着一丝慌乱和着急,皇上不见了,这么大的事情,逮着谁都着急。 
  黄尊素也吓了一条,要说别人不知道皇上在何处,裕妃娘娘都说不知道可就麻烦大了,虽然这位娘娘是皇上新封没几天的,圣眷犹在其他几位嫔妃之上,还伴驾随侍左右,这是何等的殊荣,虽说伴君如伴虎,咱们这位皇上可是不是一个随便把别人当出气筒的人,可以说是少有的明君,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忠臣良将效忠呢? 
  “娘娘,您再想想,昨天晚上皇上有没有说去那个宫歇息?”黄尊素也意识到事态的眼中,额头上早就汗如雨下了。 
  “皇上昨晚亲口下的旨意,留在养心殿歇息的,当时徐应元徐公公也在的呀!”嫣红这么一回忆道。 
  “徐公公也在?”黄尊素抓住话中的关键问道。 
  “是呀。”嫣红答应了一声,随后蓦然一喜道:“还是黄大人聪 明,我怎么没有想到呢?”于是忙吩咐养心殿的太监四处去找徐应元,“快,把徐应元给我找过来!” 
  可怜我们的徐大公公此刻正坐在恭妃娘娘叶涟漪门前耷拉这脑袋,口水流的老长。  睡不止呢! 
  永寿宫就在养心殿的后面,这还不好找,一找就找到了,不消片 刻,养心殿里的一个值事地太监就飞奔前来禀告道:“回禀娘娘,据永寿宫的看门的宫女回报,大约四更左右的时候,皇上和徐公公来了永寿宫,现在就在永寿宫呢!” 
  嫣红和黄尊素都松了一口大气,原来不过是虚惊一场。但是这帮子值事太监还是被他狠狠的训斥了一下,皇上去哪儿都不知道,你们这些值事太监是干什么吃的,论理还轮不到黄尊素一个户部尚书来管内宫的太监,但这件事上,黄尊素这么训斥也不无不对,他也是心急皇上的安全,有点急过火了,这才忘记这有僭越之嫌,等他明白过来的时候还差点吓出一声冷汗呢。虽说他知道皇上不会因为这点小过错责罚他,但外臣干涉内宫事务的罪名,御史言官们要是知道了,一定不会放过他地。
  既然得知皇上在永寿宫。嫣红心里就不那么担心了,一定是皇上突然改了主意,又去永寿宫,四更天才去。现在才卯时初刻刚过,皇上才休息了个把时辰,今天又没有早朝。嫣红自然不会让这位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的吏部尚书黄大人去搅了皇上的休息。在皇上身边伺候。嫣红岂有不知黄尊素大清早进宫来的用意呢? 
  黄尊素是急呀,虽然知道了皇上在何处。但那是内宫,外臣不得旨意是不能随意进入内宫的,再看裕妃娘娘似乎一颗悬着的心落下了,现在就只有求她去把皇上叫过来了,当即给嫣红跪下道:“娘娘,微臣有个不情之请,还望娘娘答应!” 
  “黄大人,你这是何故,快起来,若是让皇上知道了,还以为奴婢我怠慢了朝廷重臣呢?”嫣红不得不端出一个嫔妃的架子来,她知道如果不端出架子,恐怕万难拒绝这位一心为国的黄大人地请求。 
  “娘娘不答应,微臣不起来!”黄尊素什 
   都不要了,再见不到皇上拿个主意,恐怕他那个吏部 地催派官吏的折子给塞的无容身之地了。 
  嫣红心中顿时有些不忍,都把堂堂一个东林党魁领袖逼成这样了,也够难为他了,但自己身为嫔妃,是不可干预政事的,再说了皇上见谁不见谁,可不是由她说来地算的,忙道:“黄大人,您这是何苦,皇上不是说过了,让你自己想办法吗,皇上要是能给你整出人来,也不需要你们这些臣子了?” 
  “微臣实在是想不出办法来了!”黄尊素差点没语带哭腔道。 
  “朝廷就真的没人了吗?”嫣红虽然不愿意背负干政的罪名,但看黄尊素实在是脑筋转不过弯来,含糊地点拨了一句,不过这可不是她想到的,是无意中听大玉儿那个鬼灵精不小心嘀咕了一句,恰好被她听到了,朱影龙那个时候被福建的事情缠绕心头,虽然他早有此意,但恁地将这个给忘记了。 
  朝廷有定规,新晋地进士是不可能一下子就外放为官地,需要学习一下子,即便要外放,也不可能一下子都放成实缺,有的还要历练几 年,优秀地都要留下,进翰林院的,六部九卿衙门的,这样一分,能有几人外放,人人都想做京官,况皇上下旨让这些人集体进太学学习,丝毫没有提分配的事情,除非把这些人全都外放了,否则这个官场的缺员的窟窿怕是补不起来。 
  “娘娘的意思是?”黄尊素有点明白了,但是要这么做了,恐怕又是一场地震,下面那些被免职的官员实际上是等着朝廷服软,重新恢复他们的官职呢,人人都存这侥幸的心里,法不责众嘛,一下子免掉这么多人的官职,朝廷上面的六部大臣阁老们会让皇上这么胡来吗? 
  这些人算盘是打的贼精,朱影龙多少也是受到那么多清宫戏熏陶出来的,官场上的东西虽然没有亲身经历,但经过这么细细以分析,还是能品尝的出个中三味来的,拖上这么几日,先慌的不是他这个皇帝,而是低下那些官员,朝廷要是真的免了他们的官职,那荣华富贵,仕途就全完了,乱他不怕,怕的是他们不乱,只要他们不造反,他们也没有这个胆量去造反,这些官身上哪一个不是腰缠万贯,对老百姓敲骨吸髓 的,他们丢官罢职,老百姓高兴还来不及呢,谁会跟着这些贪官造反?先把他们晾一边凉快一下,正好夏天也到了,官虽然免了,但朝廷又不派官顶他们的位置,说明朝廷还在考虑,他们也有希望,希望朝廷和他这个皇上能会心转移,时间一长,必然有些人等心急了,上下串联活 动,只要他们失去了耐心,嘿嘿,到时候就不怕了,皇上御笔批下的旨意就那么可以随意更改的吗?真心悔过的留下,大部分还是要丢官回家种地的。他避而不见黄尊素就是这个意思,偏偏有些东西只能意会,心里明白,但不能说出来,黄尊素太直了,心思还没有绕过弯来,搞得他这个皇帝很是被动,他真想着找个什么人去给他暗示一下,免得天天来烦他。 
  朱影龙还不知道大玉儿这个死丫头差点给他闯出一个大祸来,眼下这些人还团结,这个时候朝廷将这二百多名进士都外放填补他们的官职的话,必然激起这些人同仇敌忾之心,恐怕真的是要大乱了,到时候将自己的全盘计划全部搞的一团糟,不知道这丫头是好心呢还是故意的把话说给嫣红听到呢,还是无心之过! 
  如果您喜欢这本书,请来2。,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正文 第十二卷:革弊图治之第六章:东西夹击(二)
     更新时间:2008…10…23 1:24:30 本章字数:3778
    尊素也是内阁大臣,嫣红暗示的这个方法实在是太过 算有心也没有这个胆量作主,其中厉害关系还需要仔细斟酌,他也是个知进退之人,不是那种犟驴子脾气,这会儿见皇上肯定是见不到了,于是红着眼睛匆忙告退而去,这件事得和其他几位阁臣去商议商议,统一了意见才行,最终还是要得到皇上首肯才行,一个头两个大呀,皇上呀皇上,究竟是你少不更事呢,还是年少冲动呢? 
  黄尊素想来想去还是想不出一个所以然来,心中念道,切莫枉自揣度圣意,皇上做事向来都是天马行空,根本就把不住他的脉搏,只有等事情做成了,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就像不声不响的收复了锦州,逼得皇太极签订了和平协议,都是皇上暗中策划的,六部和内阁事先一点消息都没有,完全由军机阁操办的,这也难怪,谁知道朝廷有没有后金收买的奸细,万一泄漏了计划,不是大获全胜,而是全军覆没了,黄尊素匆忙往文渊阁赶过去,内阁大臣又是各部尚书,每天都要先去内阁开个小短会的,然后愿意会各部衙门办公就回各部衙门,不回各部衙门的,文渊阁单独给各部大人设了办公的单间,互不打扰,算的上是帝国的权力中枢了,与之对应的是武英阁,那边可比这边清静许多了,但新军的整编、训练、新式军服、兵器的督造工作也不轻,大都去现场办公去了,原来的中书科,现在的秘书处被朱影龙下旨设在了武英阁里面,原来的中书舍人还有六科给事中这一类的官员基本上成了内阁和军机阁各大臣的秘书了。 
  “黄大人,黄大人。可找到你了!”黄尊素刚都到半路上,就碰到了不住地朝他招手的刑部尚书杨鹤。 
  黄尊素唯有放下心中思绪快步向前,抱拳道:“原来是杨大人,为何如此急呼黄某呀?” 
  杨鹤苦笑的掏出几分奏折塞到黄尊素的手上,黄尊素顿时不解,一脸困惑的问道:“杨大人,你这是何故?” 
  “黄大人,你看看吧,都是要官的折子,都要到我这刑部来了!”杨鹤无奈的道。 
  黄尊素哪有看这些奏折的心思。随手一拢,就收了起来道:“皇上这次是铁了心的要整顿官场了,你我做臣子的应该想想办法度过难关才是。” 
  “黄大人,杨某说句大不敬地话,皇上这样搞下去,迟早会天怒人怨的,堂堂一县、一府之尊居然剥夺了审案、断案的权力,千百年来那朝皇帝能干出这样荒唐的事情?”杨鹤有些怨气道。 
  黄尊素顿时心中一紧,他说这话是什么意思,仔细斟酌了一下道:“杨大人。你身为刑部尚书,如果让你去征税,你说你能去干吗?” 
  “黄大人,你这是什么意思?”杨鹤知道黄尊素是皇上的嫡系老 人。这才来探一探口风的。 
  “一县之令,那是要治理牧守一方百姓,兴水利,通商贾。多少事情要等着他去做,审案、断案这种事情只需要专门通刑律的专门人才来做就可以了。”黄尊素解释道。 
  “自古以来,审案、查案、断案。洗冤禁暴就是一方父母官该做的事情。这是千百年来的祖法。这个皇上难道不知道吗?”杨鹤犹自不满的道。 
  “荒唐,谁说皇上不知道地。洗冤禁暴自然是一方父母官该做的事情,皇上又没有下旨不让他们做呀,皇上的深意杨大人居然一点都不明白,就在这里胡乱猜测!”两人的谈话正好被从后面赶上来地户部尚书孙慎行听见了,忍不住出口斥了一句。 
  “那孙大人你有什么高见呢?”杨鹤与孙慎行有些不合,听到他居然骂他“荒唐”,心中顿时有气,但还是强行忍住了,冷冷的问道。 
  “皇上的用意不是让这些县令只会查案、审案、断案,要的是他们想尽办法使得地方百姓富足繁荣,这才是皇上为什么将他们查案,审案和断案权力下放给底下地专门的官吏真正的原因,衡量一个县令政绩地好坏已经不是单纯地看他是不是清廉,能不能护佑一方百姓,还有他收上来地税是不是足额,还要看他能不能搞活地方经济,知人善用,使得老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百姓有钱,朝廷就有钱,朝廷有钱了,国家就会强大!”孙慎行道,“如果一个县令上任三年了,查案,审案,断案没有任何的差错,但这个县却还是三年来一点样子都没有变,百姓还是那样地穷困,这样的县令,做的再好,朝廷赋予他查案、断案、审案的权力有什么意义呢,与替朝廷牧守教化富裕一方百姓的重任比一 比,这个审案,断案之权孰轻孰重,杨大人,这难道你都不能掂量出来吗?” 
  “搞活地方经济?”杨鹤愣住了,他还从来没有听说过呢?“孙大人,这个搞活地方经济是什么意思?” 
  “杨大人,你有空还是去太学见识一下吧,皇上早已下旨让六部的官员都去授课的,唯独您这位刑部尚书大人可是没去过呀,说不定你会找到你想要的答案的。”黄尊素拍了杨鹤一下肩膀道,他管着吏部,又是潜邸的老人,自然知道这些新名词了,不然早就反对皇上搞改革了,早就通气好了。 
  杨鹤顿时被这么一拍吓了一条,他怎么把这件事给忘记了,这可是不尊圣旨,要是被御史言官们知道了,参他一本,被人借机发难可就麻烦大了,少不得也要罚一个月的俸禄。 
  赶紧亦步亦趋的跟了上去,对黄尊素可劲儿说了几句感谢的话。 
  朱影龙还不知道,如今的太学已经炒翻天了,坚持朱程理学的一派和反对朱程理学的一派大打口水仗,反对朱程理学的一派大揪朱熹的老底,骂其为道貌岸然的伪君子,泯灭人性,怒斥“存天理,灭人欲”为歪理学说,连孔老夫夫子都说“食色,性也”,他朱熹凭什么要灭人 欲?坚持朱程理学的人则骂反对朱程理学的人数典忘祖,双方闹的不可开交,口诛笔伐,吐沫横飞,如果不是写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两派真的要混战起来,而挑起这场混战的始作俑着正是黄宗羲、魏学廉等人,其实他们也是在皇帝的授意下才这么干的,新的名词,新的观点不断涌现,几百年了,学术上都没有这么热闹国了,哪里知道会闹的这么大,从太学蔓延到北京、清华两所大学,那里人多力量大,更是成为了主战场,朱影龙出一个昏招,但也算的是一个妙招,那就是进两所大学就读的举子们朝廷各个两所大学三年一次各二十名直接拔贡的名额,这不要命了,本来还在观望的举子一下子蜂拥而至,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老师全是国家干部,那以后仕途还不是一番风顺,不到三天,两所大学就圆满的完成了招生任务,没有考上的,或者提前离开的简直是捶胸顿足,因为只要进去了,就有希望! 
  可是进去的才知道是怎么回事了,那二十个明额是不那么容易拿 的,一旦进去了,必须学完四年,三年后如果你考中进士,可以提前毕业,但如果烤不中,嘿嘿,如果你拿不到大学的毕业证书,嘿嘿,以后参加科举你甭想中了,这是潜规则! 
  这场风波而且很快就波及到整个大明官场,拉开了对朱程理学的全面讨伐,而黄宗羲等人则以后被尊称为帝国思想启蒙运动的杰出代表,思想家的头衔已经是跑不掉了。 
  而在这个时候朱影龙这个做皇帝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