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帝-第1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黄宗羲在朱影龙的影响之下,对封建等级观念地看法不是很重,尤其他本身就有着平等的思想,所以他对于朱影龙提出“各民族平等”这个概念非常的赞同,正是因为这个,他才对自己湘西之行充满了信心,谁知刚到武昌就接到了这个晴天霹雳一般地消息,心神骤乱。 
  “这三条内阁几位大臣知道吗?”熊廷弼抬起头来问道。 
  黄宗羲摇了摇头道:“皇上私下跟宗羲说地,皇上知道,如果正式提出来,必定有人反对,而且反对地声音不可能小,皇上的意思是,把事情做成了,做实了,到时候就算再反对也无济于事了。” 
  朱影龙这么做也是煞费苦心,原因是自己是皇帝,如果自上而下地改革的话,朝堂之上必然整天吵闹,什么事情都办不成,尤其自己还没有一个威望足以帮自己撑住朝堂的丞相,所以,自下而上,就成了他无可奈何的选择,他把接受了自己新思想,新思维的人都派到州县去任 职,做父母官,让他们可以放手去干,他在上面照应着,这样一来,矛盾就不会集中在庙堂之中,而到了地方,比如朱影龙将魏学廉派到河间府做知府,他就可以悄悄的兴办教育,搞基础建设,鼓励经商,兴修水利等等,一系列的东西,然后别的府县百姓看到了河间府的百姓日子越过越好,必然向往,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智慧也是无穷的,必然有的真正为民的好官也跟着学,这样一来,带动一片地方的发展,然后朝廷再以此树立榜样,推广,还有这样可以积累改革经验。朱影龙让黄宗羲去湘西也是这个目的,在大明的国土上不只是生活着汉族一个民族,还有其他许多民族,如何这个民族平等的国策能够推行下去,这对以后的扩张是有巨大的好处的,汉族的同化能力太强了,它五千年的灿烂文明足以融化掉一切可融化的东西,朱影龙没有那么大的野心,也不可能把一个地球都统一过来,他的野心小一点,那就是凡是黄皮肤、黑眼圈的人都将他们变成一个国家的人,亚洲应该是华夏民族的亚洲,什么大东亚共荣圈,小日本矮子能成什么事? 
  不过这些人都将要冒一定的风险,说不定就被食古不化的御史言官和其他嫉妒的官员弹劾和参奏,可能会贬官或者坐牢发配边疆,什么篡改朝廷法度,违背礼法纲常,与民争利等等罪名会接踵而至,只要这些罪名都是分散开来的都可以轻松化解,朱影龙也能从反对的声音当中判断出守旧势力的大小,不时的调整自己的改革步骤,朱影龙不想急改,一来,自己还年轻,时间还来得及,二来,急改固然快刀斩乱麻,更容易让敌人有机可乘,遭罪的还是普通百姓,本就民生凋敝,百姓苦不堪言,到现在陕西零星的起义的火已经扑灭,百姓也逐渐对朝廷产生了信心,朱影龙决定了,前半生做守成之君,中半生开拓之君,后半生养 老,要做一个守成之君,最要紧的就是学会一个“忍”字。 
  就好各级官员的最高任职年限一样,就这一条,让许许多多希望一辈子在官场上“鞠躬尽瘁”的士大夫们撵回家中,又一招退休银子年年给,激发了许多有心为国家做事的官员的拳拳之心,别看这两个小小的改革,吏治改革就从这样小小的一两个改革开始的,积少成多,集腋成裘,慢慢的,十几年后,所有的官员都会发现,原来这个世界与十几年前  然不同了。 
  如果您喜欢这本书,请来2。,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正文 第十四卷:风卷残云之第九章:少数民族政策(二)
     更新时间:2008…10…23 1:24:40 本章字数:3093
    廷弼无意中看了满面疲倦的黄宗羲一眼,满心愧疚, 忘了,他一路上车马劳顿,刚到武昌还没来得及歇一下,自己就把人给叫了过来,想到此处,心中更过意不去的是,如果不是自己麾下将领左良玉桶出这么大的娄子,虽然责任也不全在左良玉,但至少也在黄宗羲到达湘西之前,那个自立苗王的吴黑苗没有起兵造反,只要他没有起兵造反,事情就变得简单多了,现在不但己方士兵死了三十个,苗人的几个土司和附近的苗民也被扣在左良玉的军中,情势变得越来越复杂了。
  “熊伯伯,宗羲想明天就出发去  陵。”黄宗羲义无反顾道,眼神中射出坚毅的光芒,想起皇上对自己的信任和期望,还有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这一切促使他不能有任何的退缩。 
  熊廷弼愣了一下,随即露出赞许的目光,道:“湖广地面上还不平静,本督派一千兵马保护你前去,如何?” 
  黄宗羲心中大喜,抱拳大谢道:“宗羲多谢伯伯了。” 
  “客气什么,我与你父亲一殿为臣,若是你出了什么事,本督怎么向你爹交代,怎么向皇上交代?”熊廷弼突转严肃道:“左良玉心高气傲,轻易不服人,宗羲此去可要谨慎行事呀!” 
  “宗羲多谢伯伯指点,一定会妥善处理好与左良玉将军的关系。”黄宗羲感激道。 
  熊廷弼命人拿自己的令牌将京营宿将黄得功召来,命令他率领一千骑兵护送黄宗羲前往  陵,并且暂且听命与黄宗羲,直到协助黄宗羲平息苗人叛乱为止。 
  黄得功,又名黄闯子,在熊廷弼军中。与贺人龙贺疯子齐名,贺人龙臂力惊人,武艺也在军中数一数二的,一上战场,完全是不要命的打法,往往敌军一看到他冲到了前面,就不战溃,野战中难的的勇将,而黄得功虽然武艺也不差,但他善于攻坚。也是冲锋在前地将军,只是他比贺人龙要多一些谋略,因此熊廷弼把黄得功留在自己身边,而把贺人龙调出去打仗了,兼而黄得功出自京营,熊廷弼将来是要回去统领京营的,所以对黄得功这样的人才也是格外的器重,这一次把他调黄宗羲,足见对其的有多重视了。 
  黄得功是个三十多岁的汉子,六尺高。脸色有些蜡黄,颧骨略高,眉毛粗长,黄宗羲在打量这他这位五百年曾是一家的本家。而黄得功也在打量着这位素有才子之名的吏部尚书的大公子,黄得功也是一个心高气傲之人,不过他更加懂得收敛罢了,所以第一眼看上去。人还是很随和的,虽然熊廷弼让他听黄宗羲一个不及弱冠地毛头小孩指挥有些不情愿,但军令如山。纵有不快。也不能表现在脸上。痛痛快快的接了军令,下去做准备去了。 
  熊廷弼留下黄宗羲吃了吨便饭。主要是向黄宗羲了解一下女儿熊瑚的情况,当黄宗羲说到贵妃娘娘即将生产之时,熊廷弼顿时紧张的不得了,生男生女都不要紧,主要的是他快要做外公了,这份喜悦冲淡了苗疆叛乱带来的愁困不少。 
  左良玉的大营驻扎在  陵城外的大小酉山,叛逆吴黑苗给左良玉送来最后通牒,五天之内释放所有被抓的土司和苗人,否则兵戎相见。如今时间已经过去四天了,就算总督大人做出回应决定,一来一回也需要十日光景,打,左良玉到不怕,他还没有把一群手握锄头、钉耙的乌合之众放在眼里。 
  “大人,这帮苗蛮子杀了朝廷地士兵,公然起兵造反,我们绝对不能对这些不服从王化的蛮子手软!”曹虎在奇袭岳州的时候立下战功,在左良玉的极力保举下升了千总,自是对左良玉死心塌地。 
  “曹千总,你说地是不能手软,是怎么个不能手软法?”左良玉脸上古井不波,倒是他的副将,原宜都参将郑南生出口发问道。 
   杀了那些土司苗人,然后大军平叛。”曹虎拳头攥   出仇恨的光芒,被杀的斥候是他地部下,叫他焉能不恨,到现在那些人还不肯交出杀人的凶手,曹虎已经失去了耐心了,他要报复,报复这些狗娘养的苗蛮子! 
  “曹千总,你怕是想杀了那些人泄私愤吧?”郑南生鄙夷地看了曹虎一眼,什么样人带什么样地兵,什么事情都靠杀来解决,还要大明律法何用? 
  “郑大人,这些苗蛮子死活不肯招出谁是杀人凶手,这说明他们自己就是帮凶,杀之有什么不对!”曹虎仗着有左良玉撑腰,对郑南生说话也不那么客气了。 
  “苗人十万之众,你以为那李黑苗是说着玩地?”郑南生了解这块土地,苗人造反是迟早的事情,身为宜都参将,他还有一个任务在身,就是搜集湖广境内各地地动向,苗王吴黑苗蓄谋造反已经好几年了,没有绝对的把握,吴黑苗会在这个时候起兵吗?不是自己找死吗? 
  “郑大人莫不是被苗蛮子的最后通牒吓怕了吧?”曹虎不为讽刺的阴阳怪气的道。 
  “放肆,曹千总,谁叫你这么跟上司说话的!”左良玉一看不对 头,在这么斗嘴斗下去,恐怕自己内部就先乱起来了,连忙朝曹虎一瞪眼,训斥了一句道。 
  曹虎最怕左良玉了,眼神畏缩了一下,站在一旁不吭声了。 
  “郑大人,这片地方你最熟悉了,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左良玉温言朝郑南生询问道。 
  郑南生沉吟了一下,毕竟现在在同一条船上,船翻了,自己也讨不到好处,道:“吴黑苗的叛军也非铁板一块,虽然他的新寨势力最大,但论实力,还是又几个人可以跟他抗衡的,五寨司的麻老官实力也不容小视,他在老洞修了一座城池,眼下俨然是吴黑苗的统治中心,而且并不是所有的苗人土司愿意跟着吴黑苗造反,左大人不妨在这个方面下下功夫。” 
  左良玉听了之后,半晌没有作声,摇头道:“郑大人所说虽然不 错,但眼下恐怕很难,关键是吴黑苗给出的时间我们只剩下一天了,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算我们联系到了麻老官,也于事无补。” 
  “郑大人,你还有别的什么办法没有?”左良玉暗骂郑南生,你他妈的早一点说出来,还有成功的希望,现在才说,不等于白说了吗,没办法,现在自己有求于他,不得不陪着一副笑脸继续问道。 
  “那只有放人了,只要我们一放人,吴黑苗自然没有理由进攻我 军,到时候我们如果被攻击,那我们也不能束手待毙,自然也就不必担心违反总督大人的军令了。”郑南生双手一摊道。 
  曹虎眼中都快朝郑南生喷出火来了,正想开口说话,被左良玉凌厉的眼神一扫,到嘴的话就吞了回去,顺带还“咕噜”一声咽了一口吐 沫。  
  “郑大人,吴黑苗打着的就是造反的旗号,不管我们放不放人,他还是会攻击我们的,你这么做,岂不是对眼前的局势一定帮助都没 有?”左良玉不傻,放人不仅士兵们不答应,影响士气,而且并不能让吴黑苗停止造反,这简直就是一个非常愚蠢的做法。 
  “至少我们能拖延几天时间,朝廷不是派了一个苗务大臣来了吗,到时候你我不就都得听人家的了?”郑南生轻描淡写的道。 
  “好一个推卸责任的下下之策!”左良玉心道,他心中把郑南生祖宗十八代都问候遍了,郑南生是副将,不管怎么样纵有责任也有限,还有他只是地方将领,只是暂归熊廷弼调遣,又不是降将,跟四川的朱  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出了事都得他扛着,难怪他不着急也不担心。
  如果您喜欢这本书,请来2。,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正文 第十四卷:风卷残云之第十章:湘西风云(一)
     更新时间:2008…10…23 1:24:40 本章字数:3001
    州城,三藩总督治所。 
  现任三藩总督管平潮,分守辰州道参政刘宗仁,逃命过来的辰州府知府黄云林,还有管平潮的心腹师爷赵子龙四人一齐聚在管平潮的总督府的密室里面密谋大事。 
  “总督大人,辰州府丢了,您可要帮帮下官呀,辰州府只有不到两千人马,哪里是那左良玉的对手?”辰州知府虽然逃得性命,但不战而弃守府城的罪过可不是不小,待其他三人坐定,他便跪下惶惶哀求三藩总督管平潮道。 
  “黄大人,你且起来,本督也知道你的难处,一定会帮你多多向朝廷遮掩的。”管平潮口头承诺道,心道,我这  州城兵就多了,左良玉一路收编降军,总兵力已达五万之众,  州城有多少人,满打满算能凑一个七八千人就以及是极限了,真要守不住,老子第一个把责任推到你的头上,谁让你不动一刀一枪就跑了,害的老子仓促之下,最后不敌丢失城池?管平潮恶毒的想道。双方都不耻对方的为人,但现在穿着同一条裤子,多以个人多一份力量。 
  那辰州道参政刘宗仁到是可怜的看了黄云林一眼道:“总督大人,左贼势众,黄知府他兵微将寡,实难抵挡,与我们合兵一处,避免被左贼各个击破,还是有功于朝廷的。” 
  黄云林感激涕零的朝刘宗仁道:“刘大人所言正是下官心中所想,还请总督大人明鉴!” 
  “好了,黄大人,你丢失辰州府城虽然有罪,但你审时度势,及时撤出了两千有生力量。还有有功的。”管平潮厌恶的看了黄云林一 眼,淡漠的道。 
  “大人,加上黄知府的两千人马,我们  州城中总的兵马加起来还不足一万,如何能敌那左贼?”獐头鼠目地师爷赵子龙插进来一句话 道。  
  这师爷赵子龙,是个秀才,也不知道他老子给他取了这么一个威风的名字,实则是个窝囊废物,人家赵子龙在长坂坡七进七出杀得曹军鬼哭狼嚎,被誉为浑身是胆。他这个师爷还要别人借他一个胆子才能挺起那根脊梁骨,不过这个软骨头倒是有些小智慧,这些年还都仰仗着这么一个废物给他出主意,投靠了魏忠贤,才混到总督的位置,倒也倚为心腹,凡是机密之事倒也不相瞒于他。 
  “嘿嘿,虽然我们只有一万兵马,可那左贼还能不能打到  州还难说呢?”管平潮冷笑道。 
  “总督大人有了御敌之策?”坐在下首的刘宗仁一喜,问道。 
  “吴黑苗反了!”管平潮阴阴的一笑道。 
  “啊?”除了管平潮自己。其余三人都惊呼出声,冷汗淋漓,这些人平时没少压榨苗人,辖区的苗人恨不得把他们扒皮抽骨。生吞下去,吴黑苗一反,会放过他们吗? 
  “总督大人,您不是开玩笑吧?”刘宗仁脸上的笑容顿时凝固了。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恐惧。 
  管平潮冷哼一声,“本督像是跟你们开玩笑的吗?” 
  “那,那总督大人。我们怎么办。吴黑苗不会放过我们地。”刘宗仁紧张的脑门又沁出一层细汗。结结巴巴的道,他还有些自知之明。平日里犯下的累累罪行,终归是要遭报应的,而现在报应来了。 
  “瞧你们三个,慌什么,吴黑苗造反对我们来说不仅不是坏事,反而是好事!”管平潮扫了三人一眼,大声斥骂了一句道。 
  “总督大人,您别拿下官开心了,吴黑苗造反,对我们怎么就是好事呢?”黄云林哭丧着脸,六神无主道,他搜刮苗人得来的钱财可是一大半进了管平潮和刘宗仁的口袋, 
   恨的就是他这个辰州知府大老爷了,有着“黄鼠狼” 能不怕苗人报复吗? 
  看在平日里黄云林孝敬的份上,管平潮没有过分斥责黄云林,道:“吴黑苗造反首先面对地不是我们,而是那左贼。” 
  “下官糊涂,请总督大人明示?” 
  “本督的眼线回报,那左贼的一队侦察斥候被人杀死苗人居住的寨子里面,左贼命人将附近几个寨子地土司苗人全部抓到军中,吴黑苗得知消息后,联络五寨司的麻老官等人起兵造反,问左贼要人,吴黑苗铁了心要造反,不管左贼放不放人,吴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