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帝-第3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打破原有的制度,建立新的制度,古来多少帝王都无法完成的事情居然让朱影龙轻而易举的完成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但这个奇迹的背后也有着一定的必然,首先变革是一个过程,如果他登基之处就这么干的话,必败无疑,等到他平定江南,整合国内军力,将全国的军队都牢牢的绑在他的身上,有这样一支力量支撑,还有减赋、免赋带来的民心和声望,民心所向,国内干戈平息,人心思定,这才实施新制度变革,可以说取得成功是必然的。
    正文 第二十二卷:金蒙之战之第一章:草原来客(一)
     更新时间:2008…10…23 1:25:51 本章字数:3548
    改更正以前一处错错误,泰松公主也就是康妃其实是 个妹妹中小的那一个,不但美貌而且富裕,从现在起林丹汗是朱影龙的便宜大舅哥! 
  以前的错误将会在解禁更新公众章节的时候体现出来,还请广大读者随时指正、见谅! 
  忙碌的日子一天天过去,当日由于林蓉的缘故,朱影龙忘记了自己在离开第一监狱之前去暗狱第一层见一见那个被关押的科尔沁蒙古公主海兰珠,等到回宫之后这才想起这件事,但又由于一来一去起码要耗费一天的时间,他总不能为见一个海兰珠再一次微服去一次吧,因此这件事算是耽搁下来了。 
  时间进入了十二月,也就是俗称的“腊月”,朱影龙的寿辰,也就是万寿节慢慢的逼近了。 
  朱影龙十七岁登基,登上皇帝宝座已有四年有余,这一次万寿节正是他二十二岁寿诞,又正国内制度大变革之际,国内国外都对这一次万寿节分外关注,各国使节是云集京城,不少还是不远万里,大半年前就启程而来。 
  荷兰、西班牙、葡萄牙、英吉利、法兰西、日本、暹罗、越南、后金、蒙古、乌思藏(西藏)、交趾、俄罗斯公国等等诸多国家使节云集京城。 
  除去靠近的邻邦国家外,向英吉利和法兰西等一些欧洲远国只不过是些远涉重洋来中国做生意的商人代表,纯粹是跟着荷兰和西班牙两国后面混吃混喝,可能是两国需要这些人在后面撑一撑声势罢了。 
  这一次葡萄牙进京的祝寿的也只是商人代表,不过却肩负这特殊的任务,葡萄牙想从西班牙手里再一次独立出去,自然需要一个强大的盟友。虽然大明在葡萄牙地万里海外,但如果能贸易上对葡萄牙优惠一 些,甚至在对西班牙的态度上强硬一些,这些都对葡萄牙的独立产生巨大的作用。 
  葡萄牙和西班牙对待大明的态度在本质上是没有什么不同,但葡萄牙自恃与在大明合作上有过良好的关系,比如卖给大明红衣大炮、佛朗机炮等先进火器以及帮助大明训练军队等等,而西班牙则跟大明的关系一般般,甚至还有些交恶,因此有这些所谓的优势在,葡萄牙商使在京城活动的甚为频繁。频频接触朝廷各部官员,不过因为他身份等级太 低,又有西班牙派出的使节在一旁监视和牵制,因此并没有取得什么实际地进展。 
  一个民族固步自封是不可能取得进步的,所以当大明开了海禁之 后,首先得益的是沿海的各大城市,航海贸易开始红火起来,虽然只是起步阶段,但巨大的收益让商人趋之若骛,大海的神秘面纱背后逐渐吸引着有思想。观念灵活的大明百姓。 
  罗马教廷也派了一位主教,不过这位主教大人甚为傲慢无礼,多次在公开场合不承认朱影龙皇帝的合法性,认为只有再接受了教皇加冕的皇帝才是合法的。而对于罗马教廷,朱影龙无论前世今生都非常厌恶,我堂堂中华那么多大神,何必去拜那个鸟人。当即下旨将这个连名字都没有搞清楚地主教大人驱逐出境,并且终生不得在踏进大明国土一步,同时让这位主教大人给罗马教皇带去了一封圣旨。旨意中写道。大明是世界的中央。大明的皇帝是上天之子,是上天派下来管理整个天下 的。彼一个蛮荒之地地小教,竟敢以上天大代言人自称,简直狂悖无 比,大明皇帝本着仁爱之心,众生平等,许你到天子之城参拜,并且在旨意到达之日,不得再以教皇自称,否则天兵一到,并定化为齑粉等 等。  
  相信罗马教皇见到这封圣旨必定鼻子都给气歪了,会不会宣布自己为异教徒,发动十字军东征,清除异教徒什么的。不过以罗马教廷在欧洲皇室中的影响,不少欧洲国家定然对大明非常的不友好,不过朱影龙并没有在意这种不友好,国与国之间只有强大和弱小,剩下就只有利 益,其它地都可以忽略不计。 
  这些都是万寿节到来之前的一些小小的插曲,只是给大明地百姓在茶余饭后增添一些谈资罢了,再就是给京城各大报纸增加销量和影响,赚了个钵满瓢满而已。 
  朱影龙并非所有来京祝寿地外国使节都接见,一些小国交给外交部处理,他亲自接见地也就是几个对大明比较有好的藩属国而已,其中还有两个名存实亡地国家,一个是朝鲜,另一个就是琉球,朝鲜自不必 说,现在有将近五分之一的人生活在大明的土地上,又得甚至已经忘记自己曾经是个朝鲜人,从心理上对大明的认同使得大多数朝鲜 
   多忘记了自己的国家,因为在大明的生活似乎比在朝 多,为什么要再回朝鲜过穷日子呢,除了朝鲜王室以及部分终于王室的大臣、将军还有部分军队希望有一天能打会朝鲜,重新获得昔日的辉 煌!  
  因此朝鲜最需要的是大明的帮助,但朱影龙并不想朝鲜再变成一个藩属国,就算听话的狗也有一天可能会反咬主人一口,所以对朝鲜王室以及部分大臣的照顾是无微不至的,但是对帮助朝鲜训练军队和提供更好的武器准备则拖拖拉拉,并不怎么热心,但是对朝鲜普通百姓却与大明百姓同样的待遇,因此朝鲜这个民族不自觉的就越来越融入大明之 中。  
  朝鲜君臣之中也不是没有长远目光的,但无论他们怎么努力恐怕都没有办法恢复昔日的朝鲜国了,后金和大明都对朝鲜有觊觎之心,所不同的是后金是以武力征服,大明还好一点,起码它并没有对朝鲜百姓有歧视之心,相较而言,朝鲜本来就是大明的属国,现在已经失去了国 土,就算以后变成大明一个行省这也没什么,国家亡了,名族并没有 亡!  
  还有一个就是傀儡之君就是琉球国的中山王尚丰了,这一次来明朝贡的使臣是其舅向鹤龄﹑紫金大夫蔡坚,琉球现在被日本萨摩藩的岛津家族控制,琉球王也就成了日本控制琉球的傀儡,而岛津家族将琉球部分王室成员都迁到日本岛津家族的鹿儿岛居住,如今琉球王名存实亡。
  天启三年中山王尚宁逝世,世子尚丰继承中山王的王位,原来琉球两年对明朝是一贡,后因为倭寇、海盗肆虐变成十年一贡,天启皇帝登基﹐琉球随即遣王舅池城安赖(毛凤仪)﹑正议大夫蔡贤等入朝,请求袭封新君,在萨摩的授意之下趁机请求将十年一贡改为二年一贡。天启帝以琉球“陈请情切”,遂许琉球五年一贡。与先王即位时候一样﹐朝廷的册封使由于种种原因久久未能派出。除了海上向来不甚安靖的海氛和繁文  节准备之外,此时明朝内懮外患国库空虚﹑无力建造华丽的册封船﹐也导致册封使无法早日启行,直到明朝海军在海山击败了郑芝龙的舰队,这才遣戸部员外郎杜三策为正使﹑行人司行人杨抡为副使的明朝末代册封行列﹐才抵达那霸,册封已经继位近八年的尚丰,这一次尚丰遣使过来,一是为了进贡祝贺皇帝万寿,并谢恩,二呢,趁机向大明示好,奏请二年一贡。 
  琉球名义上是向日本幕府称臣,实际上被鹿儿岛上的岛津家族控 制,而尚丰本人却是个亲日派,起原因嘛是因为上一任中山王尚宁的影响,德川家光和德川秀忠两代幕府将军对尚丰都还不错,当然他们也是有目的的,就是想借助尚宁之手与明朝修好,同时有获得琉球的依附等等目的。 
  可能是因为岛津家族的残暴入侵和江户的善意比较起来,尚宁更对江户感激涕零,视德川家族为再生父母,而尚丰由于尚宁的影响,对岛津家族自然是恨之入骨,但对德川幕府却表现的相当善意。 
  日本德川幕府先是借刀杀人,让岛津家族施暴在前,然后再由自己出面,来一个假意安抚,从而获得尚氏对德川幕府的好感,进而再一岛津家族遥控琉球,让尚氏与岛津互相牵制,从而达到日本永远控制琉球的目的。 
  日本幕府这一算计自是相当的高明,一方面让诸侯为自己开疆拓 土,一方面又限制诸侯的实力,不让其发展壮大影响到自己的统治,玩起了平衡之术! 
  朱影龙当然不会傻到直接告诉琉球使臣这些,但是他也给出了不少暗示,同时向琉球使臣提出来在琉球驻军的要求,而且海陆两军一起进驻,进驻兵力约五千人,超过岛津家族在琉球的兵力的三分之二。 
  其实驻军要求只是对日本德川幕府的一个试探,借尚丰的口告诉日本幕府,琉球是大明的属国,并非你日本幕府的近臣,识相的,赶紧滚出琉球,否则接下来就是兵戎相见了! 
  虽然朱影龙知道和平发展对现在的大明至关重要,但对于一些不安分的国家还是要敲打敲打的,以前大明陷在自身的泥潭中不能外顾,现在稍微疼出手来了,当然不能忘记那些趁火打劫的人了,必要的威慑还是需要的,因此武力收复琉球是朱影龙计划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而琉球王尚丰派遣使臣过来朝贡祝寿简直给了自己这么一个天赐的良机!()
    正文 第二十二卷:金蒙之战之第一章:草原来客(二)
     更新时间:2008…10…23 1:25:51 本章字数:3844
    着琉球的两名求贡贺寿的特使进来的是两张笑脸,走 两张苦瓜脸,朱影龙不由的轻笑失声,这个世上有许多人都希望不劳而获,但却不知道,要得到是要付出代价的。 
  孙承宗和徐光启两位总理大臣作为陪同两位特使大人一同参加觐见的,但都没有想到朱影龙会突然对琉球特使提出驻军的要求,这让两位老臣心里也是吓了一跳,不过因为刚才两位特使在的缘故,他们也不好对朱影龙提问,现在两位特使已经走了,正好问一问了。 
  徐光启做事稳当,兼而驻军的事情涉及到军机阁,内阁不太好问,于是徐光启示意孙承宗先问,两人一政一军,配合有些时候了,自然是心有灵犀,孙承宗立刻心领神会的欠身道:“皇上,老臣有一事不明,还请皇上指点一下老臣。” 
  朱影龙焉能不知道这两个老臣心中的疑惑,笑道:“行了,不要给朕绕这个弯子了,你们不就想知道朕为什么想在琉球驻军吗?” 
  “正是,琉球虽我大明属国,但毕竟也是一个国家,如果朝廷在琉球驻军的话,恐怕会引起其他属国的不满,还以为我大明将会不断蚕食并吞并他们,这会影响朝廷与属国之间的关系,驻军一事还请皇上三 思。”孙承宗缓缓道来。 
  朱影龙淡淡一笑,没有回答,反而朝徐光启问道:“徐老爱卿怎么看这件事?” 
  徐光启在心中仔细的斟酌了一下,这才道:“老臣猜想皇上这么做是不是对琉球的一个试探,据微臣所知万历三十七年,日本的德川家康继承丰臣秀吉对外扩张的政策,派邻近琉球王国的鹿儿岛萨摩藩岛津家九率领三千士兵侵略琉球,俘虏琉球王。之后日本岛津家族三千士兵就常驻琉球,琉球实际上已经被日本控制,现任琉球王尚丰对日本幕府也颇有好感,只是琉球一项是我大明地属国,琉球子民也多数是我东南沿海的移民,因此琉球王也不敢背叛我大明,但实际上不论是江户幕府还是岛津家族都想据琉球为己有,江户幕府一方面保留琉球王的地位,一方面又让岛津家族对琉球控制,从而达到侵吞琉球的目的。而琉球是我大明藩属,其国王一直都是由我大明册封,所以老臣猜想皇上是不是在试探琉球王尚丰的态度,还有就是对日本幕府的一个警告,迫其撤去驻扎在琉球上岛津家族的三千军队,恢复琉球自治。” 
  自治?花这么大力气就为了让琉球自治,显然朱影龙还没有大度到这种地步,琉球是未来日本海上出路的咽喉要道,在这个海权还没有彰显的时代,还没有多少人能看出它地重要性。但朱影龙可是来之三百多年后,琉球(冲绳)的重要就算是普通人都能说出一二来,所以琉球他是势在必得。 
  朱影龙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看的两位老臣一脸的茫然,不知何意。  
  “试探是不错,不过并非试探而已,其实朕真的是打算在琉球驻 军。而且兵力不低于五千。”朱影龙很冷静的看着两位老臣道。 
  两位老臣俱心中惊讶不已,难道皇上属意琉球之地,可那琉球不过一县之大。人口不过十万。又在海上。除了些特产之外,土地贫瘠。民生不兴,这样一块形同蛮荒之地要来何用? 
  朱影龙看的出两位老臣心中的疑惑,于是命徐应元取来海图,这海图还是洪承畴命人精心测绘了大半年,结合了荷兰人航海图,并进行了校正才绘出来,进献给朱影龙的。 
  摊开海图,朱影龙心道,看来有必要给两位老臣讲一讲海权的重要性,这在未来,谁拥有地海洋霸权,谁就能在世界上称老大,怏怏中华可不能被蓝发碧眼的野蛮人比下去。 
  虽然朱影龙并不清楚完整的知道美国着名历史学家马汉先生的海军论地内容,但他很清楚海权的重要性,近代中国就是失去了制海权,才被列强欺侮,进而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所以进军海洋是他势在必行的举措,而大明要取得海上霸权,一个重要地敌人就是日本,日本同样对东亚海上霸权有觊觎之心,从丰臣秀吉到现在的德川幕府都对海权有着强有力的争夺欲望,当然现阶段德川幕府只是一种无意识地海权扩张,并没有形成清醒地海权意识,而他们对陆地地渴求要远大于海洋,所以此时此刻真是将日本走向海洋的大门关上地最好的时刻,控制了日本的海上通道,等于说控制了日本的命脉,退一步讲,假如朱影龙在有生之年不能征服日本的话,也要将日本将来的出路全部封死,决不能让日本有任何崛起的机会。 
  当然,布局应该从现在就开始,至于用到还是用不到那是将来的事情,而大明得到琉球也有非常大的好处,那就是进一步控制欧洲对日本的海上贸易,同时琉球上天然深水良港那霸港对朱影龙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吸引力。 
  虽然 
   和徐光启二人对海权的重要性听的并不十分清楚,而 又不是什么理论家,所以有三分明白就不错的,剩下的七分就要靠两人回去领悟了,不过两人到听出了皇帝对东面那个岛国没有任何的好感,似乎这么做都是针对那个流氓国家的。 
  自万历朝鲜之战,大明对日本根本没有任何的好感,因此对于朝廷报复一下那个流氓国家还是持支持态度的。 
  当然两位老臣都还知道另外一点,那就是海上贸易已经变成大明一大财源,为了保护这条财源通道,未雨绸缪也是应该的,毕竟那个流氓加野心的国家曾经对大明并不是那么友好,还给沿海百姓造成巨大的创伤!  
  驻军这么大的事情,两位琉球特使自然不敢擅自做主,自然要回去禀告他们的主子琉球王尚丰拿主意,不过似乎琉球王尚丰也没有这个权力做这个决定,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