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帝-第3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知道是不是姐弟俩心有灵犀,这还让泰松料着了,预先替料图求了一个情,不然料图少不得要受些皮肉之苦。 
  “爱妃放心好了,料图也算是朕地国舅,朕不会无缘无故的责罚他的。”朱影龙笑笑应了下来。 
  “臣妾多谢皇上。”泰松心中稍宽,她是了解料图性子的,从小就很野,万一闹出什么出格地事情来,到时候可不好收场,她这个做姐姐的有责任照顾他,所以才先替料图把情求一下。 
  “慧儿睡了吗?”朱影龙问道,慧儿是他和泰松公主所生的女儿,对这个小公主朱影龙一向是非常疼爱的,每次来长春宫都不会忘记来看一下宝贝女儿。 
  说到女儿,泰松脸上顿时浮现出一丝母爱笑容,虽然向她这样地位地妃嫔是不禁止出宫的,但她人生地不熟的,平日里一个人是不出宫 地,所以女儿就成了她唯一可以陪伴她,打发空闲时间地宝贝。 
  “已经谁下了,皇上要不要去看看?”泰松作前引路地手势,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问道。 
  “嗯,去看看。”朱影龙自然道,他是这个不称职地父亲通常几天才见女儿一次面,心理面既有些牵挂又有些歉疚。 
  慧儿才两岁大,不过从她粉嘟嘟的脸上可以看出她父母优秀基因的体现,长大之后一定是个聪明绝顶的小美女。 
  探视过女儿后,朱影龙才满意的和泰松回到寝宫,泰松屏退宫女和太监,整个寝宫就只剩下她们两个人。 
  “爱妃是不是有话要对朕说?”朱影龙搂过泰松坐到床边问道。 
  好半晌,泰松才缓缓抬起头来,眼神颇为郑重的道:“臣妾不敢隐瞒,今天下午料图过来的确跟臣妾说了一些事情。” 
  “是什么事情?”朱影龙眉头一蹙,显然这些事情不是家事也不是私事,不然泰松也不会考虑如此之久,才对自己说起。 
  “臣妾汗兄有意要对右翼哈喇慎部用兵,料图此次前来是来说服皇上中止对哈喇慎部的互市,并且出兵协助,因为臣妾的关系,料图首先过来游说臣妾,希望臣妾能够帮助说服皇上。”泰松缓缓道来。 
  一听完这个,朱影龙霎时脸就阴沉下来了,如今后金已经整军备 战,这个时候林丹还顾着那个蝇头小利而掀起内战,这分明是极其不智之举,难怪历史上他因为横征暴敛最后众叛亲离,妻离子散,将大好基业送给皇太极,成了人家成功的踏脚石。 
  一个人贪婪不要紧,毕竟每个人都有欲望,但贪婪道失去理智就是太愚蠢了。 
  泰松很少见朱影龙这么一个阴沉的脸色,内心更加忐忑不安起来,说到底一边是自己的丈夫,这一生的依靠,另外一边是自己的亲兄弟,血浓于水,她也不能不顾,她夹在中间真的很难做。 
  “皇上,军国大事臣妾不懂,也不敢过问,大明有句俗语,叫做,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既然泰松已经是皇上的嫔妃,也就是皇上妻妾,娘家的事情与臣妾已经没有多大关系,皇上不要因为臣妾而为 难。”泰松道。 
  朱影龙可是个理智的人,军国大事岂能与儿女私情混为一谈,他正在思考如何能避免察哈尔蒙古这一次内乱,若是将右翼蒙古各部落推到后金的怀抱之中,这可就得不偿失了。 
  但是林丹汗的意志可不是自己能左右的,除非大明暗中给予哈喇慎部支持,这样迫使林丹汗暂时不发动内战,这样或许能保存一些实力与皇太极对抗,而大明也可以以此为契机,介入蒙古内部军政,从而为将来谋划打算。 
  “爱妃务须太担心,朕自有主张。”朱影龙展颜一笑,显然心中已经有了打算。 
  “如此臣妾也就心安了。”泰松将臻首埋入朱影龙怀中,呼吸着那熟悉的味道,嘴角露出一丝安心的笑容。 
  看泰松如此放松的模样,就知道她必定是殚精竭虑,坐立不安一个晚上,想了想,还是不告诉她料图出宫之后就去了万花楼之事,省的她生气又担心。
    正文 第二十二卷:金蒙之战之第二章:三方备战(二)
     更新时间:2008…10…23 1:25:51 本章字数:3617
    二天一早,朱影龙便命人将外交部副尚书大臣刘宗周 房,刘宗周一项负责的是对蒙古的外交工作,因此对蒙古事务最为熟 悉,所以要了解最新蒙古各部的最新动态,尤其是各部首领台吉的资 料,他就是一部活字典。 
  成吉思汗的后裔在他第十五世孙达延汗时有了大的发展。达延汗,名巴图蒙克,六岁即汗位。他的父亲巴延蒙克,和其叔满都鲁,结成联盟。满都鲁即大汗位,巴延蒙克为济农(相当于辅政、副汗)。后 来,因部族之间的纷争,二人同败,相继而死。满都鲁汗的遗孀满都海福晋扶立巴图蒙克即汗位,尊称达延汗,并同他结婚。这年,一说满都海福晋三十三岁,巴图蒙克汗只六岁。满都海福晋辅佐年幼的达延汗,执掌政事,发誓报仇,维护黄金家族统治。满都海福晋率军出征,驰骋大漠,打败枭雄,消灭仇敌,巩固统治。达延汗年长后,亲自执政,厉行改革,强化汗权,重分领地。达延汗分封诸子,建左右两翼六个万 户——左翼三万户为察哈尔万户、兀良哈万户和喀尔喀万户;右翼三万户为鄂尔多斯万户、土默特万户和永谢布(哈喇慎、阿苏特)万户。左翼三万户由大汗直接统辖,大汗驻帐于察哈尔万户;右翼三万户由济农代表大汗进行管辖,济农驻帐于鄂尔多斯万户。 
  布延彻辰汗(林丹汗之父)时期,大小哈喇慎部首领们,同蒙古大汗及其察哈尔万户的关系亲密,相依为命。但到林丹汗时期,双方因部众归属和争夺在张家口同明朝的互市利益而反目成仇,几乎导致武装冲突。万历四年年。小哈喇慎宿德盖台吉逝世时,其长子满五素尚未成年,遂被布延彻辰汗收为义子。彻辰汗对满五素精心养育,使之成为一员将才。同时,布延彻辰汗派察哈尔万户的巴都前往小哈喇慎驻守,代管其部落和属众。林丹汗即位后,满五素带领其住察哈尔万户期间所组建的军队和部众返回哈喇慎部,投奔其伯父青把都(即巴雅思哈勒次子,按家族辈分,为满五素之伯父)。        察哈尔万户各部首领地不满。林丹汗遂向哈喇慎部的白彦台吉提出要他们归还彻辰汗派驻小哈喇慎的巴都所统领的军队和部众。白彦台吉拒绝归还。林丹汗传檄抽调各部军队十余万骑进行威胁,并遣使明朝,说明张家口一带系察哈尔万户故地,不准他部在此冒领互市赏赐。白彦台吉等人联合土默特卜石兔济农与林丹汗对抗。 
  天启七年林丹汗亲率十万大军西征,与哈喇慎西部首领白彦台吉在红山口(今乌兰察布)大战,进而克归化城、夺银佛寺,白彦台吉兵 败,西部哈喇慎溃散,白彦台吉仅以身免。 
  崇祯元年三月,林丹汗再掠上都开平。清理哈喇嗔余部,是年三 月,林丹汗覆灭永谢布,杀顺义王卜失兔的最强有力支持者老把都之 孙、永谢布首领那木儿台吉。右翼永谢布万户建制从此消失。哈喇慎东部首领苏布地为反抗林丹汗的征讨,与顺义王博硕克图汗(卜石 兔)、鄂尔多斯济农、同永谢布余部、阿索特、阿巴噶、内喀尔喀组成十万联军大战于土默特的召城,斩杀林丹汗部众四万余众,又回师在张家口歼敌三千。但是接连两站的结果使得两败俱伤,察哈尔伤亡一万多蒙古军兵。林丹汗最后惨胜,虽然损失了四万精锐。但占据了大片土地。土默特和哈喇慎部分崩离析。被哈喇慎部吞并的兀良哈部只剩下一系据守朵颜卫一带。顺义王卜石兔战败,其拥有的元朝传国玉玺被 夺。其他部落多溃散。这宣告了林丹汗对右翼蒙古之战失败,但却使强大富足地右翼蒙古被劫掠一空,而且伤亡残重。 
  在林丹汗摧残右翼蒙古的时候,察哈尔本部的乌珠穆沁、苏尼特、浩齐特等部却因不堪满州蚕食又不愿加入对右翼的摧残,而向外喀尔喀逃亡  
  此番大战对当时明朝来讲可谓损益各半:明朝的九大边镇外都有蒙古部落,林丹汗西迁,并和蒙古诸部混战,确实削弱蒙古,减少边镇隐患。但是长远来看,蒙古在这一次大战中实力被消耗,林丹汗也人心尽失,从此走向衰退,这个时候后金崛起之势已经锐不可当,甚至在与大明几次大战中都没有吃过什么大亏,因此战后,更多的蒙古部落倒向了后金。 
  而当时朱影龙新君登基,国内政局动荡,加上南北分裂,虽然在接下来对后金的挑衅给予了迎头痛击,但当时朱影龙的政策也只是攘外必先安内,因此才会与后金达成和平协议,签订城下之盟。 
  这个时候林丹汗居然提出和亲互市之举,这让朱影龙大为惊讶,因为在他的记忆里,察哈尔蒙古与大明 
   不怎么密切,甚至还有有些敌对,还有身为黄金家族 丹汗最热心地就是复兴成吉思汗大蒙古时代,因此大明算是他潜在的敌人,但是如今和亲已经完成,再去追究这里面的原因已经失去意义。 
  而此时的朱影龙也稍稍地把精力放到了对待蒙古事务上面,右翼蒙古东土默特和哈喇慎、兀良哈残部也因为得到大明的庇护得以保存,逐渐恢复了些元气,也避免了这两部残留人马投向后金,让皇太极实力大涨的后果。 
  土默特首领卜石兔济农,由于实力大损的原因,其部族大大缩水,而且归化城被林丹汗占据,驻地被迫西迁,后来因为皇太极第二次亲征察哈尔,两军在赵城一带对峙,互有胜负,林丹汗率部退回察汉浩特,西土默特溃散各部在西哈喇慎部首领白彦台吉地召集下,顺势突袭了归化城,重新夺回了属于土默特蒙古人的本城,哈喇慎残部以原哈喇慎东部首领兀良哈人济拉玛的后裔苏布地为首,在辽西赤峰和宣府等部分靠近大明边境地控制区域内放牧,并且与大明进行互市,大开马市,并且在大明暗中援助下,开始兴建赤峰城。 
  隐隐约约东西土默特分裂,卜石兔济农年迈且因为战败被林丹汗夺走传国玉玺,西迁青海,不久后就郁郁病死,现在白彦台吉和苏布泰各拥一部哈喇慎人马,分别有各人地支持者,苏布泰向明,白彦台吉则倾向于后金,两部虽然还联合共抗林丹汗,但内部已经有了尖锐地分歧。
  传国玉玺到了林丹汗手中,他是如获至宝,得到三百年前元廷的传国玉玺就等于长胜天选他做全蒙古人地大汗,因此林丹汗的野心不可抑制的膨胀起来,加上明廷刻意的需要他在抗金上出大力,给予了打量战争物资的支援,修养两年后,又吞并了不少弱小的部族,壮大自身实 力,拉扯起十万铁骑来。 
  面对林丹汗咄咄逼人的态势,漠南蒙古各部落要么东进依附后金,获得皇太极的庇护,靠近大明边境的蒙古部落则托庇与大明边军,朱影龙更是下令边城九镇总兵对实力弱小的蒙古部落多为照顾,甚至可以让他们在强敌袭来之时举部暂必边城之中。 
  大明边军裁撤老弱,精练军马,实力也就越来越强,自朱影龙登基以来,大明与蒙古边境虽然时有冲突发生,但蒙古大兵再也不敢像以前那样放肆的横冲直闯,丝毫不把大明边防官军放在眼里的事情了。 
  “皇上,崇祯元年林丹汗以为后金的压力而大举西迁,与右翼土默特、哈喇慎大战与归化城,此战后金皇太极虽然参战,但其下诸多归附的漠南蒙古部落都直接或者间接的参与了那次大战,这一战林丹先胜而后败,双方都损失惨重,得益最大的却是皇太极,他虽然也暗中参与了大战,但损失都是由土默特和哈喇慎承担了,而此战却进一步将漠南蒙古诸部落绑在了皇太极的战车上,以至于后来皇太极亲率后金大军会盟蒙古各部与林丹汗在赵城大战而占尽了优势,迫使林丹汗放弃归化城等地,进而由示好土默特部,土默特部卜石兔纪农身死后,哈喇慎部白彦台吉趁势夺取了土默特各残部的领导权,土默特多数残余部落转驻青 海,投靠卜石兔之子鄂尔多斯蒙古首领额璘臣。 
  白彦台吉移驻归化城后,虽与大明互市通商,但是却与皇太极暗中书信来往密切,也曾不断有联姻的谣言传出,但由于哈喇慎不的苏布地得朝廷暗助,其倾向于我大明,不过微臣听说,后金皇太极已经派出使者秘密出访归赤峰新城,秘密的与苏布地的弟弟万丹伟接触,试图通过万丹伟影响苏布地,进而靠向后金,以达到收服漠南蒙古右翼的企 图。”刘宗周大概的分析一下漠南蒙古存在的各大势力的关系以及后金的图谋。 
  大明与蒙古可谓是宿敌,两百多年来边关战火不断,有明一朝,蒙古几乎年年犯边,打了不知道多少仗,若不是蒙古自行分裂成三大部,各部又诸多矛盾,这才让大明可以采取分化拉拢的政策,才使得强敌难以威胁到中原内腹之地。 
  刘宗周见朱影龙听了他的分析后,依旧沉吟不语,又接着道:“皇上,自土默特卜石兔济农死后,土默特几乎土崩瓦解,朝廷也再也没有册封过顺义王,老臣的意思,是不是考虑册封白彦为顺义王……” 
  “卜石兔之子额璘臣尚在青海,若是朝廷册封白彦为顺义王的话岂不是名不正言不顺,这样的事情朕要是做出来,岂不让天下人笑话!”朱影龙断然拒绝道。
    正文 第二十二卷:金蒙之战之第二章:三方备战(三)
     更新时间:2008…10…23 1:25:52 本章字数:3535
    但是皇上若是册封额璘臣为顺义王的话,微臣担心会 明心怀怨结,进而加速其投降后金皇太极的怀抱!”刘宗周担心的道。
  “爱卿的担心不错。”朱影龙也觉得事情变得有些棘手,话锋一转道,“这些蒙古人都是喂不饱的白眼狼,特别是这个白彦,当年就因为拒绝归还满五素带领的其住察哈尔万户期间所组建的军队和部众而引起察哈尔诸蒙古部落首领的不满,后又因与我大明互市利益不均又有争 执,根本就是利益心在作樂。” 
  “可如今顺义王金印和银册浩封等都已经落入白彦之手,想从他手里拿出来怕是不可能的。”刘宗周道。 
  “这到是一个麻烦。”朱影龙眉头轻蹙。 
  “皇上,我中华对外夷向来都是恩威并施,现在朝廷对蒙古各部管友好和敌视都施足了恩惠,但这些人还人心不足,朝廷是时候该立威 了。”刘宗周掷地有声道。 
  一听之下,朱影龙顿时眼前一亮,如同拨开乌云见明月,喜道: “刘爱卿提醒的对,朕居然忘了这么至关重要的一条。” 
  君臣二人相视一笑,显然这个立威的对象两人不约而同的猜到了。
  朱影龙忽然想到已经训练尽三年的关宁铁骑是不是该真正的活动活动一下筋骨了,只有经历过血与火的生死考验才会变成真正的铁血雄 狮。  
  不过怎样示威需要一个周密的行动计划才行,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也需要一个准确的评估,这才是至关重要的。 
  “刘爱卿,你暂且下去,这件事朕需要仔细考虑一下。”朱影龙 道。  
  刘宗周也知道这是一项重大决策,不能轻率的定策。这个时候他也只能从旁建议,不能替皇帝决断,因此就先行告退了。 
  如何示威?朱影龙本想召来孙承宗等心腹重臣商议一下,毕竟刚才自己也只是一头热,这种涉及军国大事,关系错综复杂,利益纠缠不 清,还要方方面面都需要考虑到,显然一个人地脑袋是不够用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