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帝-第3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样呀?”朱影龙一副相当可惜眼神道。 
  送出传国玉玺就等于送出林丹汗的心头肉,有了传国玉玺将来他统一蒙古也占了名正言顺的大义,没有传国玉玺虽然影响不大,但祖宗的东西居然交到别人手里,还要名义上地称臣纳贡,让蒙古人给汉人称 臣,黄金家族的脸面往哪儿搁呀! 
  “外臣可明人连夜快马赶回,向林丹大汗请示,若是大汗同意,皇帝陛下就可派人悄悄的前去将传国玉玺迎回来了。”料图也算的是精 明,传国玉玺要真地交给大明,自然要交给大明自己来护卫,若是林丹汗的人,万一途中出了什么意外,大明没有拿到传国玉玺,自然可以尽毁前约,要是玉玺在大明自己手中遗失,那大明也就没有毁约的理由。
  “也好,就这么定了,你下去赶紧办吧,不过行事要紧密,切不可泄露风声,否则朕大可不承认此事,而你汗兄可就有大麻烦了。”朱影龙笑了笑,反正年后他要派军随泰松返回察汉浩特省亲,传国玉玺就交给大军带回来就是,料图这点小心眼还瞒不过他。 
  等料图从南书房走出来,擦了一下额头上地汗,呆了呆,这才发现原来自己地事情还没有着落,不过似乎林丹汗交代地事情差不多办成 了,还是以天大的代价,反正这也是林丹汗自己给地底线,他也没有办法,总比自己小命要重要的多,可就不知道大明皇帝会怎么帮自己,再返回去问已经不现实了,只能现行离去,不过去的是长春宫,毕竟在北京,他还是要靠姐姐多多照应的,不去看看道个谦也是应该的。 
  索尼本想昨夜之事就只有料图和他两人你知我知,却想不到第二天就悄悄的在大明上层和各国使节之中传开了,而始作俑者就是大明帝国的皇帝。 
  向料图与索尼私会这样的事情,若是遮遮掩掩,必然会越描越黑,反而会引起更大的猜忌,而料图一个粗汉居然赚了精明过人的索尼一顿花酒还配上一个相好的头牌,这让索尼偷鸡不成蚀把米,一下子成了笑柄,一件事成了纵所皆知的事情,那就没有任何秘密可言,林丹汗就算知道了,不但不会怪罪反而会开怀大笑,甚至还会大大的夸赞料图一 番,毕竟料图让后金的能臣索尼吃了一个暗亏,不但折了兵还赔了夫 人。  
  不过这件事也促成了索尼回盛京,取而代之的是的居然是大贝勒代善第三子萨哈  ,萨哈  兼通满、汉、蒙古三种文字,屡建战功,萨哈  在皇太极继位之时有过拥立之功,是个文武双全的人才,皇太极挑选他为后金驻北京的公使的确在用人上面有过人之处。
    正文 第二十二卷:金蒙之战之第三章:皇帝万寿(一)
     更新时间:2008…10…23 1:25:52 本章字数:4065
    图走后,朱影龙嘴角浮现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不 入了沉思。 
  虽然他并没有答应料图什么,更加没有许下什么承诺,不过眼前的大战却是迫在眉睫,隐隐约约他感觉到战争将会在来年的上半年爆发,这可能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战,一场关系到蒙古前途命运的惨烈大战。
  而且还可能是空前的! 
  一道旨令将孙承宗、熊廷弼、徐光启和孙慎行召到御书房。 
  四位重臣在养心殿宫门外相遇,互问彼此,谁都不知道皇上为何突然这么着急的将四人一齐召见究竟是为了何事? 
  “是不是边关出了什么问题?”孙承宗怀疑道。 
  “难道后金犯边了?”熊廷弼附和了一句。 
  “会不会是一帮子腐儒又在纠众闹事,这半年来京城的报纸可热闹了,就差没有明火执仗了。”孙慎行猜测道。 
  “三位大人还是不要在这儿揣测了,见了皇上不就知道了吗?”徐光启出来道。 
  “那还不快走!”孙慎行是个急性子,向前一大步道。 
  熊廷弼跟着也是向前一步,大步流星的跟了上去。 
  “快走!”孙承宗携了徐光启一把,迈开老腿也跟了上去。 
  “臣徐光启、孙承宗、孙慎行、熊廷弼叩见皇上!”四人步入御书房给朱影龙一齐见礼道。 
  “三位老爱卿,还有国丈都来了,快平身,赐坐!”虽然朱影龙是皇帝之尊,但这四位算起来可都算是他的长辈,岂敢有丝毫怠慢。忙从御座上走下来相迎道。 
  “谢皇上!”四人异口同声道。 
  四人落座后都把目光投向站在书房中央的朱影龙脸上,似乎都想从那有些异常的神色中看出点端倪来。 
  “四位老爱卿,朕有件十分重要的事情要与你们商量,不知道四位爱卿可愿意为朕分忧?”朱影龙环顾了一眼,走到炭火盆边,搓了搓一下双手,低下头看着烧红的木炭,缓缓地道。 
  “皇上言重了,食君之禄,担君之事。这是我们为臣的本份。”孙承宗微微起身前倾欠身道。 
  “皇上,可是边关出了什么事?”熊廷弼颇有些紧张的站起身子问道、  
  “两位爱卿不必如此担心,这件事虽然关系重大,但尚没有发生,朕急召你们前来,是来商议一个对策,说是未雨绸缪也差不多。”朱影龙微微一笑,摆了摆手。 
  御书房里的气氛顿时一松,四位老臣都暗自松了一口气,只要现在没出事就行! 
  “料图此次前来名义上是来贺朕的万寿。实际上是来与我大明结 盟,但是这个盟约却有些是见不得光的,朕现在非常担忧,也难以下决断。想听听四位爱卿的意见。”朱影龙缓缓道来。 
  “林丹汗可是想要我大明支持他统一蒙古,做全蒙古人的大汗?”徐光启问道。 
  “这一点是毋庸置疑,在蒙古各部族的汗王里面,没有哪个大汗不想做全蒙古人的大汗。只可惜这成吉思汗不是什么人都能做地。”熊廷弼接了一句道。 
  “蒙古人皆为豺狼虎豹之辈,皇上切不可轻信。”孙慎行忙委婉的规劝道。 
  “这个朕自然清楚,只是朕现在还需要蒙古这只日薄西山的老虎去跟后金这只如日东升的恶狼撕咬。所以朕暂时还要利用这个林丹 汗。”朱影龙点了点头道。 
  “四位爱卿。林丹汗这一次出的代价可不小……”随后将料图所说的财宝牛羊的数量一一说了出来。不过传国玉玺的事情暂时有所保留,没有说出来。 
  “好家伙。蒙古人还真有钱!”孙慎行管理财政,朱影龙一说,他一听就知道这些东西值几何,起码抵的上现在大明两年的赋税收入,激动地他一张老脸胀的通红。 
  礼下与人,必有所求,下这么重的礼,所求必定非常之大,难怪皇上心中难以决断,其余三人眼神一个交汇,发现居然想法惊人的相同。
  “皇上,难道林丹汗要求我大明出兵相助不成?”孙承宗问道。 
  朱影龙点了点头道:“就算不是,也相差不远。” 
  “后金?”孙承宗和熊廷弼俱眼神中闪过一丝讶然,显然两人又想到一块去了,徐光启和孙慎行虽然慢了半拍,也跟着眼中露出惊诧之 色。  
  四位重臣都知道大明迟早会跟后金有一战,但他们都明白现在地国力和财政绝对没有能力支撑跟后金来一场大战,就算又林丹汗的补偿也并不能弥补这个损失,尤其是国内改革的逐步铺开,这个时候连打一场局部战争都会对国内的改革有所影响,所以即使孙承宗和熊廷弼两位军方重臣也不支持这个时候对外来一场战争。 
  “皇上,国内改革已经进行了一小半,如果这个时候被拖入战争地话,可能以前所做的都会前功尽弃,就算皇上得到了林丹汗的补偿,也是得不偿失地,而且还可能会多一个潜在地敌人,林丹可以跟大明结 盟,自然也可以跟后金结盟,虽 
   可能性非常之地,但国与国之间什么仇恨都是虚地, 本!”孙承宗一针见血道。 
  “朕又怎么会养虎为患呢!”朱影龙点了点头道,“朕与林丹虽然有姻亲关系,但这层关系非常脆弱,林丹汗不可能因为妹妹的原因而放弃他地野心,而朕也不可能因为康妃的原因而放弃对林丹的堤防。” 
  “皇上能这么想就好了。”孙慎行道。 
  “不过四位爱卿可曾注意到一个事实?”朱影龙话锋一转道,“如今林丹汗虽然表面上手握十万铁骑,实力雄厚,但实际上已经在走下坡路,如果没有朕的暗中支持,此时的察哈尔蒙古早已分崩离析,而后金却不断的累积实力。国势也在不断的增强,皇太极是位雄才大略的君 主,麾下良臣猛将如云,不出三年,就能全面压倒蒙古,而以蒙古十分松散地力量,根本不足以与皇太极对抗,一旦皇太极把蒙古收服,数十万铁骑枕戈待旦,到时候就该是我大明的噩梦了。” 
  “皇上说的是。如果不能及时抑制后金的发展,这对我大明来说不是个好兆头,皇太极正当壮年,而且野心勃勃,他会甘心的守在辽东一隅之地吗?”徐光启赞同道。 
  “那怎么办,难道答应林丹汗的条件吗?”熊廷弼一瞪眼道。 
  “全部答应林丹汗的条件显然不可能,不过既然他有求于我大明,只要将谈判的条件归于对我大明最为有利就行。”孙承宗淡淡一笑道。
  “怎么谈?再说林丹汗会同意吗?”熊廷弼问道。 
  “同意,他自然会同意。”朱影龙微微一笑接过道,“因为他没得选择。只是让朕为难的却是谈判的条件,究竟怎么做才能使得条件无论现在和将来都对我大明最为有利,这才是朕找四位爱卿过来商议地真正目的。” 
  “那么皇上可有些什么想法?”孙承宗问道,但凡这样的大事。皇帝心中一定会有些想法才会召见他们商议,否则便直接交予他们办好 了。  
  “朕是有些粗浅的想法,现在说与四位爱卿听听……”朱影龙将自己刚才沉思熟虑过后的想法道了出来。 
  “皇上是想全面介入蒙古内部的纷争吗?”孙承宗听了之后倒吸了一口凉气,大明对外的政策这数百年来一直就是抵御为主。主动出击为辅,但是现在皇上居然兴起了扩张的念头,而且还是在这个时候。他自然惊讶万分了。 
  根据他的判断。大明要进入扩张阶段起码还需要十年的修养生息。因为他已经从皇帝地一些列的做法中看出了不少苗头,但是没想到会这么快! 
  熊廷弼听了之后自是一脸兴奋。要对外扩张,自然少不了军队,这下到了军人建功立业的时期了,武将的地位必定会大幅度攀升。 
  孙慎行最为苦恼,要打仗,没钱是不行地,但钱从何来,还不是他这个管钱的尚书大臣从国库里面出。 
  “其实仗一时半会儿也打不起来,但是朝廷必须要做好准备,如果要打,就要打出我大明的实力和威风来!”朱影龙沉声道,既然决定要立威,自然来不得半点马虎。 
  “皇上,如果我们要对白彦动手的话,那么理由呢?”徐光启不无担心道。 
  “这一点徐老爱卿不必担心!”朱影龙哈哈一笑解惑道,“如今顺义王地金印以及发放互市通关的印信都在白彦手中,但是白彦并非顺义王继承人,只要朕下道旨意让他交出顺义王的印信和发放互市通关地印鉴,如果他不答应,朕就有动手地理由,而且朕还会册封卜石兔之子额璘臣为新地顺义王!” 
  “如此一来,朝廷不是在挑唆鄂尔多斯蒙古与哈喇慎部的争斗 吗?”徐光启惊讶道。 
  “当然不是,土默特部在上次大战之后已经烟消云散了,右翼蒙古三个万户中就剩下鄂尔多斯和哈喇慎(永谢布万户余部)了,而白彦与苏布地分属两位哈喇慎东西两部首领,苏布地向明,白彦向后金,朝廷与蒙古互市多是通过册封右翼三万户地济农为顺义王来完成,现在顺义王的印信和互市通关的印鉴落入白彦之手,那么后金很有可能会利用互市购买到他们国内却少的精铁等战略物资,所以说互市通关的印鉴掌握在谁的手里,谁就能得到巨大的利益以及迅速强大起来,林丹汗控制下的左翼蒙古离我大明边境太远,就算有互市,也只能通过中转,所获得的利益当然非常细小,若不是朝廷对其的直接援助,林丹汗还能不能撑下去还说不定呢,不管是为了利益,还是权势,鄂尔多斯和白彦控制下的哈喇慎西部和部分土默特残部都不会和平相处的。”孙承宗解释道。
  “也就是说林丹汗要动手的话,必定也是选择这个白彦台吉。”熊廷弼惊叹一声道,显然已经全然明白为何皇帝要选这个白彦开刀了。
    正文 第二十二卷:金蒙之战之第三章:皇帝万寿(二)
     更新时间:2008…10…23 1:25:52 本章字数:3381
    不错,只不过朕的条件是:归化城由顺义王额璘臣和 管,而大明则负责归化城的安全,也就是说驻军,而且归化城从此之后不允许有其他任何军队。”朱影龙眼神平视北方,闪过一道历芒。 
  “那苏布地呢?”孙慎行问道。 
  “这个孙大人自然不需要担心,只要到时候拉上他,许下些利益给他,自然就不会有问题的。”孙承宗一笑道,苏布地能有今天,靠的是大明被背后撑着他,不然他也不会心向大明了。 
  “林丹汗会同意吗?还有那个额璘臣?”徐光启担心的问道。 
  “老臣料想这二人一定不会同意,额璘臣是卜石兔之子,第五代顺义王的直接继承人,归化城是土默特的驻部所在,身为土默特济农之子又怎肯把祖宗的基业拱手送人呢?林丹汗也不会答应了,归化城是他西迁必经之地,一旦西迁不成,前有后金步步进逼,后面退路又被别人掌握,林丹汗如何能同意?”孙慎行分析道。 
  “其实皇上若想控制归化城,并不一定要驻军!”孙慎行微微一 笑,似乎想到了什么,胸有成竹道。 
  “孙老爱卿请讲!”朱影龙喜悦道,正是没有想到一个好的办法将归化城控制在大明手中,这才不得已想出一个驻军最直接的办法来。 
  “皇上可在归化城设一互市通商的总办处,办理大明与蒙古一切关于互市以及通商的事宜,这样一来归化城必定会成为关外汉蒙杂居最繁忙之地,皇上再暗中鼓励商人前往归化城与蒙古人做生意,并暗中大量移民,到时候等归化城中汉人多过蒙古人的时候。归化城也就是我大明的一座城池了。”孙慎行道。 
  朱影龙心道,这虽然不是最直接的办法,而且行效很慢,不过到也契合蒙古并入大明之后移民迁徙民族大融合的政策,现在不过提前施行了,而且这样做也不容易引起额璘臣和林丹汗地强烈反对,见效慢,但却是行之有效的。 
  “可这个总办处该封个什么官职好呢?”朱影龙出口相询道。 
  “不如就叫总领事吧,皇上您看如何?”孙慎行脱口而出道。 
  “不错,不错。孙大人的提议非常妥帖!”徐光启也点头表示赞 同。  
  不过这到听的朱影龙自己一呆,是不是再搞一个‘租界’什么的,连总领事都出来了,没有租界怎么行呢? 
  结果朱影龙的这个看似没有经过大脑思考的建议得到恶四位重臣的一致赞同。 
  看来西方列强的历史怕不会出现了,东方一强的历史将会出现了!
  眼下他们五人商议出来地也只是一个大体的框架,具体实施起来需要一个极其周密的步骤和计划。 
  林丹汗不是笨蛋,想一下子就统一漠南蒙古是不可能的,大明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让林丹汗和额璘臣、苏布地做到同一张谈判席上,林丹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