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帝-第3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诸葛清三人身上带的银子本来就不多,因此要么住便宜的客栈,实在不行就只有露宿了,因此一路走来很是辛苦,诸葛清夫妇俩都已经用上了多尔衮为他们做的拐杖了。 
  在多尔衮的坚持下,他背上的那二十几斤药材一直都没有卖。现在到了延安城,他们三人的银子和包裹基本上都已经到了多尔衮地身上,要是多尔衮中途撇下老夫妇俩,诸葛清老夫妇俩还真的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这也足见了诸葛清夫妇对他的信任。 
  而现在他们身上的银子已经差不多告罄了,那费劲艰难气力背出来的药草就有了用武之地。 
  货比三家不吃亏,延安城可不止一家药铺收购药材,为了卖上一个好价钱,多筹些盘缠。多尔  和诸葛清夫妇跑了延安城所有收购药材的药铺,到最后才卖了一个好的价钱,二十几斤药草卖了居然有一百五十三块银龙元另三十四铜龙元,这里是西北靠近边陲之地。新的龙元货币与传统的银两铜币还是可以互相通用并有些的流通,但是越往中原内 地,传统地银两和铜币就只有到帝国央行才可以兑换出等值的金银铜三种龙元才可是使用,因此多尔衮带着诸葛清夫妇又跑到帝国央行陕西分行在延安城内的支行将身上的银两和铜钱都换成了银、铜龙元。共得一百五十八块银龙元和六十七铜龙元,若不是那二十几斤草药里有诸葛清夫妇这二十年来积攒下来地几种珍贵的草药,也不会买到这价钱。 
  有了这些钱。三个人省吃俭用回到河间府应该是够了。当然这一路上他们还是要住最便宜的旅馆或者客栈。吃的也自然是最便宜地粗茶淡饭了,诸葛清夫妇俩本来就过着清贫的日子。因此除了赶路的耗些力气外,这样地日子倒也不难过,倒是多尔衮一开始吃这粗茶淡饭倒也新鲜,可这新鲜劲一过,可就难过了,肚子里一点没有油水地日子可不是他一个大金国地贝勒爷能过得了的。 
  从延安城到诸葛清老夫妇地老家河间府那可是两三千里的路程,一天走百里路,起码要走一个月,而诸葛清夫妇虽然身体还不错,但毕竟年老体衰,长时间的赶路铁定是吃不消,而且就现在他们一天才走七十八里,并且这个速度还有下降的趋势,这样下去,就算走到过年也未必能回到河间府。 
  摆在多尔衮面前的有两种选择,一种是自己买上一辆马车,让诸葛清夫妇乘坐马车,自己当那车夫,这样日行两百里不成问题,诸葛清夫妇两也不需要用双腿赶路,又快又稳当的前往河间府。 
  但是购买马车的费用可不小,尤其是马匹的价格就不是多尔衮能承受的,普通的拉车的马起码需要一百银龙元,这一路上的草料吃喝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没有收入,多尔衮身上这点钱顶多凑合买一辆最差的马车也就没了。 
  如果换骡子还好一点,骡子不值钱,一半的价格。 
  第二个选择,就是看延安城内那家镖局出镖,花上点前,搭个顺风车,走一步算一步,不过这样一来,多尔衮怕诸葛清老两口的身体吃不消,镖局的镖车通常都是装货,镖师都是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充当,一日行那个几百里路都没有问题,可诸葛清夫妇上了年纪,可禁不起折腾,若是诸葛清夫妇年轻个二三十岁到是没问题。 
  选来选取,多尔衮选择了第一条,花了身上一半的钱买了一辆骡 车,因为天气炎热,因此就只买了够一天吃的干粮,第二天一早就从延安城出发上路了。
    正文 第二十三卷:改革开放之第四章:摊丁入亩(三)
     更新时间:2008…10…23 1:26:04 本章字数:4089
    着官道北上,经过延川、清涧,到达绥德,然后到吴 堡就是山西永宁境内了。 
  山西和陕西虽然名字中都有一个“西”字,但对多尔衮来说有着截然不同,陕西人豪爽热情,凡事也不会太去斤斤计较,到是陕西人虽然也热情,但是却是细腻的多了,他们算计的非常精明,这就从他们每次投宿吃饭付账就可见一斑了。 
  山西人精打细算是出了名的,不然又怎么会有“山西老抠”的名声在外呢? 
  不同的地域文化,不同的地方百姓,还有那迥异的民俗都让多尔衮这个从白山黑水中走出来的暴发户打开了眼界,增广了见识。 
  在陕西境内多尔衮三人大多听到的是关于《新土地法》和“摊丁入亩,士绅一体当差、纳粮”的赞美欢心之词,而随着他们步入山西境 内,则听到的是越来越多关于《新土地法》是乱法的乱调,而且越往前走,这样的声音越来越多。 
  以多尔衮敏锐的政治嗅觉,他已经可以预见到大金国要征服的对象大明国内正要掀起一场极大的内乱,这场内乱的结果他还看不出来,因为他才只是看到内乱的先兆,至于其内在复杂的政治局势还不是他一个外人能随意看破的。 
  一路走到孝义县城外,多尔衮驾驶着骡车看到前面有一大圈人堵在官道上,骡车暂时不能通过,于是多尔衮就下车,徐徐将骡车赶到人群边上了,朝车上的诸葛清夫妇说了几句,便跳下车来,朝人群靠了过 去。  
  “乡亲们。朝廷推行《新土地法》和摊丁入亩、士绅一体当差、纳粮这是在断我们的活路呀,三天前,刘家一下子辞退了三十几户佃户,朝廷要征刘老爷的税,刘老爷是士绅,这片地上的人哪一个没有受过他老人家的恩惠,现在朝廷要对刘老爷征重税,还刘老爷没有办法,只有辞退佃户才能应付朝廷催征,这三十户佃户现在没了田可耕。就没有饭吃,这可不就是朝廷要断了咱们老百姓地活路吗?” 
  “可是朝廷不是鼓励开垦荒地吗,只要开垦三年,那土地就是自己的了吗?”有人不解的问道? 
  “鼓励开荒,朝廷能有这样的好心吗,到时候等你把荒地变成良田了,朝廷要是不给你,没收你的土地,或者说让你拿钱买地,只要官家一句话。那田就能变成别人的,你信不信?”站在台上那人冷笑不已,对刚才的问题是嗤之以鼻道。 
  “对,当官的从来是官官相护。别说这虚无缥缈的了,就是我们这些人家里以前不都是有田有地的吗,可现在呢,还不是给人家种地。现在又被东家辞退了,我们日后可怎么过?”台下一人大声响应道,顿时引起所有人地共鸣。 
  “听说皇上身边有几个奸佞小人。为首的叫什么黄尊素。还有周顺昌、刘宗周两个人。就是这三个人鼓动皇上颁布这两条乱法的,这三人现在是权势滔天。我们这些小老百姓都斗不过的。” 
  “他妈的,都活不下去了,大不了老子带人上山好了!”不知道人群中那个莽汉牢骚了一句。 
  “谁说要带着人上山呀,你们这些刁民想要造反吗?”只见不远处尘土飞扬,一对全副武装的皂衣捕快迅速的将这样一群人包围了起来,为首的巡检队长冲着人群一阵喝骂道。 
  “乡亲们快跑,他们是来抓我们的!”不知道人群中是谁高喊了一声,顿时被包围起来的百姓惊慌起来,四散地向四处逃去。 
  巡检局接到密报,这里有有人煽动百姓造反,于是就派了一位巡检队长带着五十员全副武装的巡检赶了过来,哪知道过来就听到有人要带着人上山落草,一看到他们就要跑,这还不是煽动造反又是什么? 
  巡检队长当即立断,下达了逮捕这些造反乱民的命令。 
  霎时间,冲突爆发了开来,不小片刻就有十数手无寸铁的百姓伤在手握棍棒地巡检手下。 
  但是很激烈的冲突还只是一个开始,不知道是哪一个百姓身上藏了一把匕首,还是他情绪太激动了,一下子就捅死了一个巡检,这些冲突升级了。 
  本来只是想将这些乱民抓回去,却不想这些乱民身上既然藏有利 器,还杀了一名巡检,这可不是拒捕这么简单的一件事了,这已经是造反了。 
  既然是乱民造反,那打红了眼的巡检队长立刻下令武力镇压,这一次他们换下了手中地棍棒,而是抽出了腰间锋利的兵刃。 
  若是棍棒,百姓们凭借手中的扁担、锄头尚还可抵挡,但换上了精钢打造地兵刃,大部分都手无寸铁地百姓几乎没有抵抗之力,不一会儿人数几倍于巡检地百姓就都倒了下来。 
  到是站在一旁看热闹的诸葛清夫妇和多尔衮以及其他百姓都遭受了无妄之灾,虽然他们没有像被围困地百姓那样动手抵抗,乖乖的束手就擒,但多尔衮藏在骡车下的战刀却被巡检搜到了,这下便成了头号反贼给抓了起来,连累诸葛清老夫妇俩也被送进了府城的监狱。 
  若是有身份文碟还好说,偏偏多尔衮没有,诸葛清夫妇到是有身份文碟,只不过是二十几年前的 
   上查的也不是很严格,因此多尔衮算是蒙混过去了, 了这里却出了漏子,这也该多尔衮倒霉,那么多人聚集在官道上,他们又有一辆骡车,唯一的路让人给堵上了,只盼着人群散了自己好继续赶路,却不想发生这样的事情,还深陷牢狱。 
  虽然他一再解释那把刀是防身之用,他们从关外千里迢迢回到中 原,路途遥远,怕不安全,才买了一把刀放在骡车下面,并不是想要造反,但是那审讯的官员抱着宁错过。不放过的想法,而且多尔衮虽然粗布麻衣,但有一种难掩的贵气,根本就不像是诸葛清老夫妇俩的侄子,颇有些相人之术的主审官认定多尔衮可能就是隐藏在人群中煽动乱民造反地主要首领,而且多尔衮长期握刀的手也证实了他曾经是个军人,而且从军年龄起码在五年以上,这样一个身份不明,又可能从军在五年以上的神秘年轻人,身为主审官。无论如何也不能放掉这样一个人。 
  多尔衮担心倒不是诸葛清夫妇俩的安全,实在不行他们完全可以将自己招供出去,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因此官府应该不会太刁难他们,而他现在担心的是他藏在骡车上自己的印鉴,只要找到自己藏在掏空的车辕里的印鉴,那自己的身份立刻就会暴露,这样他想神不知鬼不觉地通过大明回到大金就不可能了。 
  虽然主审这一次煽动乱民造反的官员对多尔衮产生了巨大的怀疑,甚至还对多尔衮动用了大刑,但是最后还是没能撬开多尔衮的嘴。也多亏了多尔衮被抓前心生急智,让诸葛清夫妇说自己是他们雇佣的马车 夫,这样一来就跟诸葛清夫妇撇清了关系,诸葛清夫妇顶多被关几天。就会没事释放,逼近他们两个年纪都怎么大,又一直待在马车里,还有身份文碟在身。虽然旧了些,但起码证明了身份,因此官府是不会为难他们的。 
  诸葛清夫妇按照多尔衮所说的去做了。果然在关了他们几天。看他们也没什么异常的举动。就将老夫妇二人释放了,还将那辆骡车放 还。好让老夫妇俩有辆车回家。 
  诸葛清夫妇惦记着被抓的多尔衮,可又是人生地不熟的,不知道该如何营救多尔衮,又不敢以大伯地名义前往监狱探望,这样过了十数 日,两人身上的银钱差不多花光了。 
  老夫妻俩商议了一下,将骡车卖掉,就在孝义县城外搭了一间茅屋住了下来。 
  发生乱民造反的事情后,孝义县城中本来只驻扎了武团一个连的兵力,一下子从附近府县调集兵力,现在孝义县城中足足驻扎了一个营地兵力。 
  煽动造反的百姓死的已经死了,伤的呢,都被关进了监狱,听说这一次造反被抓地乱民通通都要被斩首,孝义县的县令大人也被巡抚大人一怒之下革职查办了,现在孝义县是原来与县令大人政见不和的县丞刘老爷代理县令之职,巧地是这位县丞刘老爷正是百姓们口中那位刘老士绅地小儿子。 
  山西孝义县发生乱民造反地事情不是第一起,也不是最后一起,全国各地都不断的有这样地事情发生,几乎每天都有乱民造反的折子呈送到朱影龙的龙案之上,如果不算上下面故意压下或者隐瞒来的,可能还有更多。 
  折子虽然千变万化,不尽相同,但里面却是大有文章。 
  这些日子里,朱影龙这个皇帝当的可谓是快活之极,每日里是甚少批阅奏章,流连在诸位美丽动人的妃子之间,每日里是喝酒玩耍,纵情声色,风流快活。 
  大臣都说皇上以前是国事繁重,不得不刻意压抑自己的需求,如今天下已基本承平,自然就无需刻意的压制自己的想法,毕竟是当今皇上也是个风流的多情种子嘛! 
  就看皇上后宫那十几位绝色妃子,就知道年轻的皇上都多么的爱慕美色了! 
  但是,事实上是真的吗? 
  朱影龙绝对是一位知道节制的皇帝,它可不想被后世之人将自己说成是一位死在女人肚皮上的帝王,尽管他不在乎,但色是刮骨钢刀,虽然他修炼宋献策的那部养生大法,也从来没有想过要夜夜笙歌,基本上这些天的行为有一半是做给别人看的,他知道朝中许多官员,尤其是地方官员对朝廷的改革和政策多奉行的阳奉阴违的做法,而只有这几年朱影龙亲自授课培养下放的官员才会不折不扣的执行朝廷制定的各项改革政策,这些官员还有少部分成了叛徒,跟地方官僚同流合污,而这些官员多在县府一级低层,不但被同僚排挤,还被上司穿小鞋,若不是顾忌他们都是皇帝亲自下放的,有天子门生这层光环在,可不知道有多少人会被打压的难以抬头,而这些煽动乱民造反的奏折多数是来自这些官员的之地。 
  摆明了,这些人已经开始行动,他们明里是冲着《新土地法》和 “士绅一体当差、纳粮”这两条新法来的,实际上冲着皇帝本人来了。  这是一场皇权与地方贵族士绅之权的权力斗争!
    正文 第二十三卷:改革开放之第四章:摊丁入亩(四)
     更新时间:2008…10…23 1:26:04 本章字数:3855
    一日大朝,众臣齐聚文华殿,文武分列两班,静候皇 间刚刚好,朱影龙几乎是踩着点施施然的而来,等到走上丹陛,随意的在龙椅上一坐,一副懒散未睡醒的样子,看着堂下臣子们,轻柔的挥了挥手道:“列为臣工,有什么事,说吧,没事的话,就退朝,朕待会儿还要去看皇儿们读书,陪爱妃们下棋纳凉。” 
  “启禀皇上,自《新土地法》和‘摊丁入亩以及士绅一体当差、纳粮’的政策颁布以来,各地似乎民怨不断,多有乱民造反对抗官府,乱民抓不胜抓,如今各地监狱纷纷呈报,监狱里已经人满为患,若朝廷不采取妥善的办法,恐怕会有更大的动乱产生。”刑部尚书大臣杨鹤激动的道。 
  “哦,有这样的事情?”朱影龙眯着眼睛一副神游的姿态问道, “那杨爱卿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呢?” 
  杨鹤道:“按照往常,可则其青壮者发配边疆戍边,但是现在皇上已经下旨废除这条,臣想可让他们开矿或者筑路等工程,这样一来可缓解监狱人满为患的情况,可这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老臣无能,实在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所以才不得已奏明皇上。” 
  朱影龙点了点头,朝下面掠过一眼道:“杨老爱卿所言不无道理,你们当中可有人想到更好的解决办法?” 
  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废掉两部新法,不过却没有人敢站出来开这个口,这是皇帝亲自拟定并且颁布的新法,谁在这个时候提出废除新法,谁就是自己在找不自在。 
  大殿之中一片寂静,要么低着头。要么一脸的思索紧张,再就是武将们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