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帝-第4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侄儿不清楚。”萨哈璘老实答道。 
  多尔衮巧妙地避过萨哈璘的眼神,刚才还泪眼朦胧的眼神之中闪过一道骇人地杀机,看起来盛京地那位已经对自己动了杀机了,既然派人来接自己回去,又必要要对自己隐瞒这么多吗?执行这一次任务地回是谁呢? 
  八哥,八哥呀,你真是好狠的心呀!多尔衮只觉得自己地心口被人狠狠的剜了一刀! 
  不能让萨哈璘看出些什么来,多尔衮稳定了一下情绪道:“明人情报人员无孔不入,一切都小心为上,这样也好。” 
  “大概这几天来接十四叔的人就会到京,到时候若是侄儿脱不开身的话,侄儿就不能来送十四叔您了,还请十四叔体谅。”萨哈璘这是明哲保身,他只需将多尔衮藏身之处交给来人,那么接下来就没有他的事情了。 
  “也好,你要是被明廷抓到什么把柄的话,也不好。”对于萨哈璘的心思多尔衮是一清二楚,本来就不是穿一条裤子的,人家算是仁至义尽了。 
  “如此,侄儿在此祝十四叔一路顺风!”萨哈璘抱拳一躬到底道。
  “小萨儿这半个月的心意,你十四叔领了,日后十四叔必有后 报!”虽然萨哈璘与自己不大对头,这些日子萨哈璘对他还算不错,也没耍什么花样,因此算起来也是承他的情了,因此才有此说。 
  “十四叔保重,希望侄儿回盛京还能有陪十四叔喝酒的一天!”萨哈璘眼圈不由的一红,虽然他站在皇太极这一边,可毕竟是努尔哈赤的留下来的血脉,兄弟相残的事情,萨哈璘还是难以接受。 
  萨哈璘的最后一句户等于是在变相的提醒了多尔衮,就在多尔衮一愣之下,萨哈璘已经披上了黑色风衣,打开门,钻入风雪之中,片刻之间,就消失在院子的尽头。
    正文 第二十四卷:周边攻略之第三章:图赖之死(二)
     更新时间:2008…10…23 1:26:12 本章字数:3449
    萨儿,就凭今天你这一句话,日后我多尔衮必留你一 尔  对着空气喃喃自语。 
  大约五日后的一个中午,图赖等人化妆成参客和皮货商人以及挑夫或者难民等一行十八个人从山海关入关,到达京城,图赖等人在京郊找了一处荒废的寺院落脚,派了一个懂汉语的下属进城联系萨哈璘,并取得多尔衮藏身之处的消息。 
  萨哈璘不敢出城,图赖等人对京城又是人生地不熟,因此商量之 下,萨哈璘给图赖等人派了一个向导,指引图赖等人去将多尔衮接出 来。  
  周文元这边两头都派了经验丰富的人盯着,图赖派的人一到后金公使馆,周文元马上就收到了消息,进宫禀告给了朱影龙。 
  皇太极派出的都是自己最贴心的侍卫,不过这一次来大明的任务却只有图赖一人知晓,为了保密,皇太极是煞费苦心,图赖突然不在,定然会让朝中大臣们怀疑,因此先是让图赖以生病的理由回家养病,然后图赖再上书说自己病重,需要在家修养一段时间才能工作,并且闭门谢客,这才瞒过众朝臣的眼睛,悄悄的带着人潜入大明。 
  多尔衮等到来接自己的人,相互验明了真身,立刻收拾行装,同时为了掩人耳目,他化妆成一个四十多岁的富商,一干侍卫,除了图赖都当了他的随从,在一天夜里,悄然离开了藏身二十余日的农家小院。 
  皇太极使得的是一箭双雕之计,既除掉了心腹大患,又嫁祸给大 明,而且多尔衮死在大明也能从侧面给自己翻案,证实自己并没有与那察哈尔蒙古有什么勾结,还干了什么借刀杀人的勾当。多尔衮死在大 明,大明自然脱不了干系,到时候他登高一呼,为多尔衮报仇,不明真相的女真人定然会把仇恨转嫁到大明身上,国内的矛盾转嫁道国仇家恨上,自己身上地注意力少了,压力自然就减轻了,将来出兵大明也有了个名正言顺的理由,多尔衮死在大明可谓是好处处多多。这叫他如何不下这个狠心呢? 
  皇太极的算盘珠是打的叮当响,可却不知道自己已经被人算入彀 中,朱影龙要的就是皇太极这种泯灭亲情的杀伐决断,迫使多尔衮跟他暗地里决裂,加速后金政权分裂,从而达到兵不血刃的消耗后金实力的目的。 
  一路上,多尔衮是小心谨慎,时刻保持着最高的警惕,这些接他会盛京地人个个都是好手,动作利落。步伐稳健,都是皇太极身边的精锐死士,而且没有一个是他认识的,一路上。他们虽然是自己的随从和仆人,但很少说话,也很少反驳,基本上他让干什么这些人就干什么。 
  多尔衮不敢在野外露宿。因此尽量的都在镇甸或者村庄休息,这些地方人多眼杂,而且在大明境内。他们也不敢对自己动手。这样是惊动了大明的官府。这些人虽然厉害,恐怕不见的能对付的了颜佩韦手下的那些特战队。当然,他们既然是死士,肯定不会让大明抓到活的,得到只是一具尸体。 
  一连赶了三天路,多尔衮都是小心翼翼地,十分的警惕,不过有周文元给他安排的行进路线,没到一处投栈休息都不必担心安全,因为这是在大明,军情司的力量是多尔衮难以想象地强大。 
  在大明国内,自然是由军情司为多尔衮保驾护航,因此朱影龙责成周淮安抽调了一个精干的小组沿途暗中护卫多尔衮的安全,周淮安本人也随队前往,而周文元则坐镇京中,随时协调军情司各地的人员地调配以及消息传递,而另外一边,颜佩韦接到朱影龙的密令后,亲自挑选了两个小队,并亲自带队出发去了大凌河,他将会在那儿等候多尔衮的到来,并开展一些列敌后潜伏、暗杀、投毒、侦察等训练,为接下来地护卫工作做准备。 
  图赖紧随其后,观察了将近三天,可就是没有一次可下手地机会,即便是他地那些手下们将多尔衮的一举一动都一字不落地告诉了他,他也没有办法下手,多尔衮太小心了,就算是中途休息,他都尽可能的把自己处在最安全的地方,而且不吃侍卫们给他准备的干粮和水,所有的一切都是亲力亲为,不让任何人碰一点,令图赖无从下手。 
  多尔衮一身武艺,图赖是非常清楚,女真人中少有能相抗衡者,就算他自己在正面搏杀中也只能是个平手,所以要杀多尔衮,只有在他没有防备的时 
   偷袭或者直接围攻才行,否则要杀多尔衮绝对是一件 事情。 
  杀多尔衮这件事本来就见不得光,背后还有见不得人的目的,真要光明正大的派兵捉拿,十个多尔衮都未必能逃脱,可现在不同,这是要暗杀,还不能波及自身,更加不能波及主子,因此让图赖这员对皇太极忠心耿耿的悍将是伤透了脑筋。 
  “不能让多尔衮活着踏入大金国的土地!” 
  这是皇太极给图赖下的命令,而且要把多尔衮弄成是死在明人手里的模样,最好是明军,这样大金就有借口要挟报复大明了。 
  主子显然是要在多尔衮的死上面做文章,身为心腹,他最信赖的大将以及臣子,自然是要竭力为主子达成这个目的,这才不辜负主子的信任。  
  就在图赖迟迟不动手之际,周淮安手下的人都开始替图赖着急起 来,图赖要是再不动手,他们这趟出来可就没活干了,这些可都是军情司训练出来最精锐的特工,他们也许在某些方面达不到特战对各项恐怖的要求,但是在某一方面却是有异常的突出,而且经过训练后,技能更加强化,成为军情司中最神秘的存在,要不是图赖这厮是皇太极身边的侍卫队长,这些人未必会感兴趣。 
  冷言就站在周淮安的身侧,同时他也是军情司中除了周淮安之外第一高手,他原本是一个弃婴,后来被一位老人收养,老人一身武艺都传了给他,尤其是一手快刀,使的是出神入化,青出于蓝,只可惜的是十六岁那年,他上山砍柴,老人的仇家找上门来,仇人太多,老人被围攻之下,饮恨刀下,等到他回到家的时候,老人和他的家已经被一把火烧成了灰烬,为报养父之仇,冷言苦练老人传授的刀法,可在他踏入外面的时间的时候,却并不知道老人的仇家是何人,在何处,凭着一手凌厉迅猛的刀法硬生生的闯出一点名头,不过误入歧途,成了一名冷血的杀手,因为他的刀太快了,杀人只需一刀,就送了他一个“一刀杀”的诨号,再一次周淮安奉命出去办事的时候,遇上了这位心狠手辣,不善言辞的年轻杀手,当时看他杀人的手顿极其残忍,而且连老人小孩都不放过,气愤之下,就动手阻止,周淮安的功夫已经达宗师之境,冷言一刀都没出,就被周淮安生擒活捉,后来周淮安发现他本性并不坏,只是误入歧途,他通过当时暗影的力量帮冷言报了养父被杀之仇,从此冷言就留在了周淮安身边,并尊称他为“叔父”,是周淮安手下头号大将。 
  这几年,冷言出过无数次任务,无一失败,江湖上不知道多少被官府通缉的败类都死在他的刀下,侠以武犯禁,朱影龙不允许大明的治下还有这些不遵法纪的存在,由于这些人都有一身特殊的本领,普通人那他们没有办法,所以只能以另外一种方式约束这些人的行为了,这就是周淮安一项秘密职责。 
  “言儿,金人的武艺源自我中原,但别出一番心抒,凶狠异常,图赖身为女真之主的侍卫之首,武功心智绝对非一般高手所有,你虽然未尝一败,面对这样实战经验丰富的高手,切不可轻敌!”周淮安叮嘱 道。  
  冷言也只有对着周淮安的时候才会换上一副柔和的脸色,对别人向来就是冷冰冰的。 
  “叔父所言,言儿铭记在心。”冷言俯身道。 
  “去吧,小心一些。”周淮安叮嘱道。 
  “叔父安心!”只见冷言原地身躯一晃,只见一道黑影忽的就从周淮安背后消失了。 
  图赖的警觉性也非一般人,他在皇太极身边,自然是知道不少关于大明秘密力量的资料,因此进入大明之后,一直都是小心翼翼,并非露出任何破绽,也没有发现什么值得让他怀疑的人,因此心中便认定,大明并没有察觉到这一次行动,大明虽然几次击败了大金的军队,甚至将大金逼到谈判桌桌上,但是图赖一直认为明人孱弱不堪,若不是仗着人多是施展诡计是不可能赢大金的,打心眼里有些瞧不起大明的武人,而且大明多以文官为将,少有能在沙场之上拼杀的悍将,因此警惕心不由的松了下来,只要杀了多尔衮,完成了主子交代的任务,大明根本没有能拦得住自己的人。
    正文 第二十四卷:周边攻略之第三章:图赖之死(三)
     更新时间:2008…10…23 1:26:12 本章字数:4028
    尔衮一行十八人加上后面尾随的图赖,一路出了顺天 进入永平府,不日达到  县,  县县城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里又是北上通关外的主官道贯穿之地,端得的异常繁华,越是往北,越是能见到南来北往的行商,江南的丝绸商人,关东的参客、皮货商,得益于朝廷与金人签订了这锦州条约,双方霸占,大开边境互市,这北方苦寒之地这才有了些许人气,也显得兴旺热闹起来。 
  最近朝廷出台了对制式冷兵器携带出行的规定,并对兵器的长短、重量以及外形都有了严格的限定,外出若是要携带兵器防身,须到官府申请持兵证,若是没有持兵证,那就是非法藏械,不但搜出来的兵器没收,还要被罚三个月的苦工,要是犯了事,那就等着朝廷律法的制裁 了,当然,奇门怪刃和自制的兵器以及兵器买卖都是要等级的,没有朝廷的许可是不须携带和出售的,平日国内搜检并不是很严格,看一眼,使点钱就过去了,可山海关不同,虽说关外还有朝廷一片土地,锦州、大凌河以及宁远等几个城市还是在朝廷的手里,但一座长城隔着关内、关外,山海关对兵器检查尤为严格,将兵器带到关外和从关外带兵器进入关内,那可得有山海关守关司令部签发的特别持兵证才行,否则要进去要出去也行,把兵器留下寄存,等返回的时候再取回就是。 
  这一兵器管制规定出台不要紧,到是催生出一个新兴的行业,那就是寄存业务,一些习惯兵器不离身的人,可又没有办法通过关卡的检 查。于是有些人就委托一些有能力的人通过货物夹带或者手眼通关地人将兵器带进带出,当然他们要付出相当一笔代价,这些只是特殊的人,而绝大部分是没有这种关系的,只能老老实实的卸下自己的兵器,但他们又都不放心将兵器交给关上暂时保管,于是就找上一些有能力的店 铺,比如当铺之类的,花些钱银,将兵器寄存。然后等自己回来再取 回,端是无本的买卖,这些年关外不平静,虽不说盗匪横行,但到哪儿也不太平,买个兵器防身那也是应该的,朝廷出台这个兵器管制政策其实并不是特别针对国内,而是针对国外,尤其是后金,由于新的炼钢技术问世。大明在兵器铸造上已经远高于周边国家,为了不使得优良地兵器流入到敌对国家,因此在兵器管制上极其严格,这也是应该的。而这个时空又不似三百年后,随便往街上一走,就能看见几个带刀拿剑的,因此为了管制这些江湖人。对兵器进行管制这的确是一招妙棋,还真好打在这些人的软肋之上。 
  大明出台这么一个兵器管制制度,首先遭殃的却是以图赖为首的这十八人。想图赖身为皇太极侍卫之首。怎么可能没有一件趁手的兵 器。而且质量肯定不是那种市面上的凡铁铸造的,一件好兵器对武人来说不仅是增长实力。更是珍若性命,图赖如此,手下地十七个人更是如此,但是他们却不得不忍痛将自己的兵器寄存在关外一家小镇上的当铺之中,身上之携带着允许不在管制之中的短兵器,如匕首之类地,大明对长兵器管制甚为严格,长短兵器都有一个十分严格的划定,哪怕是长一分都不行。 
  恐怕尾随在多尔衮和图赖身后的周淮安和冷言等人都没有想到,正是因为大明出台的这个兵器管制制度迫使图赖在没有办法用其他办法对付多尔衮之时,准备采用硬来之时,因为趁手地兵器的缘故,而放弃了在关内对多尔衮下手。 
  眼前在山海关内没有机会下手,图赖索性便不着急起来,本来他还想着就在大明买上几口长兵器,但他却发现大明的兵器管制制度太厉害了,虽然他身上有伪造地身份文书,可在大明购买长兵器却需要到官府办理购买许可证,那是要验看身份文书和登记购买人信息地,没有购买许可证,只能从黑市购买,不过从黑市购买兵器风险太大,更加容易暴露,尤其明人对女真人恨之入骨,此行干系重大,最好不要跟任何人有接触关系,而图赖等人又人生地不熟地,为避免暴露身份,因此最终选择出了山海关再动手,而且出了山海关,有什么万一,脱身也比在关内容易的多。 
  “叔父,言儿跟踪那个图赖也有两日了,不过却发现这两日图赖跟多尔  身边地那十七个人联系的少了,图赖似乎并不想在出关之前动 手。”冷言是个杀手,这二日,图赖身上的杀气明显小了很多,没有前几日那么浓烈,迫切的想要杀掉多尔衮。 
  周淮安眉头一蹙,问道:“可是图赖发现了你的存在?”他对图赖并不甚了解,虽然情报司一直在搜集皇太极身边亲信之人的情报,但对于图赖的情报并不是很多,只是一些零碎的东西,对皇太极忠心耿耿,善使刀之类的,警惕性也很高,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