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猎清-第1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逃到东北商行,无疑是京师最安全,也最没人敢招惹的地方。原本光绪也想着。要把李莲英抓回来扒皮抽筋,一泄心中的恶气。却明白,那不是什么明智之举。
    最终让王公跟太监,准备操办慈禧的后事。光绪也没表现的太过悲伤,便退出了慈禧的寝宫。都说人死如灯灭,对慈禧的恨。光绪此刻似乎也没以前那样重。
    赶在他宣布退位之前,享受死后的荣光。这位老女人。到死都那样贪恋荣耀啊!
    伴随清廷对外宣布,慈禧殡天之后。提前得到消息的刘兴华。也感叹他来到这个时代,真的改变了很多历史。这个享有武则天一般权势的女人,竟然提前死了!
    原本按照历史,慈禧明年会死在光绪后面。可现如今,慈禧早死了,光绪却还是活的好好的。而跑到东北商行寻找庇护的李莲英,已经将整件事情做出了讲述。
    为了活命,为了能得到刘汉青的宽恕,李莲英真的交出历年受贿的脏银。也提前跟刘汉青透露,光绪不日将发罪己诏,邀请刘汉青入京掌天下权柄的事情。
    看着站在窗前的刘兴华,亲自给他送电报的钱杏芳,略显好奇的道:“兴华,慈禧死了,你不是应该高兴吗?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和平建立新国家了!”
    ‘高兴吗?谈不上!这个女人,到死都要摆光绪一道,光绪这个皇帝当个够窝囊。不过,慈禧赶在光绪退位前死,还要劳民伤财一次啊!’
    想想历史上慈禧死后,民**阀将其陵墓给盗开,盗走不少陪葬之物。现在国家没変得那样乱,想来敢打她陵墓主意的人,应该不多吧!
    不过,想到慈禧临死还要劳民伤财,刘兴华很快又道:“杏芳,给京城的情报部发电。让他们监督好清廷此次操办慈禧的丧事,不许劳民伤财。
    除了一些允许陪葬的物品外,不许将应该属于国民的国宝放进墓室之中。这也算是,给她一个死后的忠告,免去将来有人打她墓穴的主意。”
    听到刘兴华的话,钱杏芳却愣了愣道:“兴华,这事我们也管,会不会太过份了?毕竟,死者为大啊!她是一国太后,死后享受些尊荣不是应该的吗?”
    ‘错,她生前享受的尊荣够多了,死后就用不着劳民伤财了。如果我们不给予一些警告,只怕清廷会有不少人,把一些国宝当做陪葬品埋进她的墓穴之中。
    这些国宝,将来是要留给我们子孙后代的,给她一个已死之人纯属浪费。她能在改朝换代前,享受国葬之礼,已经是破例了。没事,按我的话把电报发出去。’
    什么死者为大,刘兴华才不管。在他看来,慈禧能在死前,享受到太后礼仪下葬,已经是她的幸运。她搜罗的天下珍宝,自然不会让她做为陪葬品带进墓里去。
    下达完这个指示,刘兴华立刻命令,葛依乎的一军正式集结。随他一起,准备南下接收京师。同时他也打算,在接收京师之后正式宣布建立共和。
    至于称帝这样的想法,刘兴华不是没有过。可在他看来,为了子孙后代考虑,皇帝这种称呼,还是不要在华夏继续流传下去,早建共和其实更好。
    那怕建立共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新国家的军政大权,都将由他一人掌控。等到什么时候,他觉得时机成熟,则会慢慢放权享受余生。
    如今才三十岁的刘兴华很清楚,那怕执政二十年,他也才五十岁。相比一些国家的领袖,大多都会执政到六十岁,他还有三十年的时间可安排。
    而他相信,给他二十年的时间,他会把一手创造的新华夏,打造成真正的世界大国。让这个东方古国,再次焕发新生。真正成为,东方的霸主。
    目前还被沙俄控制的区域,他也会在后期,陆续的将其收复回来。不管想什么办法,他要拿回属于华夏的地盘,甚至有机会还要开彊拓土一番。
    一军做为东北军的王牌军,接到刘兴华的军令,连夜便进行集结。乘座火车,赶到已经通火车的山海关。这样的举动,终于让各国知道,刘兴华要出关了。
    此刻清廷的掌权者慈禧刚死,刘兴华就集结大军,他是想做什么呢?
    而慈禧的丧事尚未处理,光绪正式向天下发罪己诏,痛诉他登基之后所做过的错事。同时在罪己诏后面,正式宣布解决清朝历史,退位以谢罪于国民。
    另外,主动邀请东北军大帅刘兴华入关商讨国事,共建一个崭新强大的新国。这份罪己诏一出天下震动,却让很多人清楚,清朝的历史真正结束了。
    那么刘兴华,又会选择以什么政体组建新政府呢?是称帝,建立一个刘氏王朝,还是选择跟列强一样,选**主共和,又或者君主立宪呢?
    诸多的猜测,随着东北军南下,在慈禧下葬第二天,正式出现在京城外。换下龙袍的光绪,带着困守在京师的王公贵族还有大臣,全部站在城外进行等候。
    在光绪等人旁边,整个京师的百姓,也会部出来了。站在东北军先头部队拉起的警戒线外,等待那个已经天下共知的刘汉青现身。
    很多百姓都想知道,未来刘汉青执掌天下大权,他们会享受到什么好处呢?而未来,他们是不是一样,要尊刘汉青为皇帝呢?
    带着这种期待,一阵马蹄声让所有人目光都看向远方,渐渐靠近的骑兵队伍。而骑兵前面的几辆缓缓开路的汽车,也令不少百姓觉得非常新鲜。
    都说东北军强悍精锐,而此次进京的部队,更是东北军最为精锐的一军。而未来一军将镇守直隶跟京师,想来将来应该不用担心,京师再被洋人攻破了吧!(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七章 忐忑不安的王公
    对于不少出城的京师百姓而言,若非他们知道在道路上设立警戒线的士兵,正是誉满天下的东北军。他们只怕会觉得,今天来城外是迎接得胜归来的将军。
    这种几乎全城总动员的迎接,在很多老人的记忆中,只有某个将军立了战功,平定乱事或开彊拓土,才会得到如此的殊荣。毕竟,皇帝跟满朝文武大臣都来了啊!
    虽说百姓也好奇,今天的皇帝为何不穿龙袍,反倒穿了一件看上去很普通的衣服。若非那些王公还有文武大臣,都将他拥立在中间,谁也不知他是当今皇帝光绪。
    那怕临近中年,光绪看上去非常瘦弱。换上一身普通的衣服,看上去跟平民没什么两样。可唯独那种皇帝的气质,是很多中年百姓也没有的。
    看着远处扬起的尘土跟响彻云霄的马蹄声,还有那几辆看上去速度很快的汽车。光绪也清楚,在那几部汽车上,肯定做着接替他掌权天下的刘兴华。
    当百姓看到汽车跟骑兵之后,骑兵跟汽车都开始不断减速。上千人的骑兵,动作却显得非常一致,渐渐的马蹄声似乎变得整齐有序,并且最终在光绪一行人面前停下。
    至于那几辆绿皮汽车,同样在光绪等人百米开外便停了下来。当几辆汽车上,走下几十个荷枪实弹,一脸剽悍气息的持枪士兵时,一部车却始终都没什么动静。
    直到一个英武的军官,亲自上前拉开车门之后,从车上很快走下一个同样年青的男人。看到这个年青男人出现。有见过刘兴华的文武大臣,便道:“是刘汉青!”
    今天也到场的张之洞。尽管已经年事已高,却也亲自出城迎接。昨天慈禧的葬礼。做为清廷的老臣,张之洞同样全程参与,尽了最后一份当臣子的心意。
    站在光绪身边的张之洞,今天也没穿他的‘禽兽’官服,同样一身老者打扮的服装。朝光绪道:“皇上,此人就是东北军的大帅刘汉青!”
    有张之洞的介绍,还有那些眼神狂热的东北军官兵的眼神。伴随着刚才开门的军官,吼出道:“东北军大帅到!”
    那些负责警戒的士兵,几乎条件反射过并拢双腿。重重的拍响胸前的武器。这个动作,虽然没士兵们的吼声发出,却足以让百姓看到,这些士兵对刘兴华的忠诚。
    同样看到这一幕的光绪,还有其身后的文武大臣跟王公贵族,也能感受到那种无声的压迫。他们几乎可以相信,只要刘兴华开口,他们都会被打成筛子。
    在刘兴华进京之前,一军第一师。做为先头部队入城。接管了所有京城的重要机构,唯独剩下没接管的地方,就是光绪他所居住的皇城。
    而城外的城墙,还有各条街道。以及一师觉得有必要重点监控的区域,全部被一师官员给接管。这支部队进城时,那种整齐有序的入城步伐。让清军为之胆寒。
    如果不是城里,有东北军的人提前打招呼。估计。当天那些守城的清军,早就吓的弃城投降了。而一军一师的进驻。也能清廷真正感受到东北军陆军的强大。
    当刘兴华走到光绪面前时,看着一身百姓服装的光绪,也清楚光绪只怕是觉得,穿着皇帝装来迎他,会让他这个主动退位的皇帝觉得丢脸吧!
    可不管如何,光绪主动退位,并邀请他进京接掌天下大权,也避免了政权更迭有可能引起的混乱。至少刘兴华知道,蒙古王公们似乎都不太安份。
    现在光绪主动下诏退位,蒙古王公们也失去,替光绪打抱不平的理由。而在蒙古方面,刘兴华的机械师,大部机械化部队已经进驻。
    一旦蒙古有变,这些机械化部队就会开进蒙古,让那些蒙古王公知道,反抗他的下场,会是何等的严重。而就算蒙古王公们不动,刘兴华也会慢慢削他们的权。
    既然要成立民主共和的新政权,那些王公的地位跟权利,自然也是需要进行变更的。在蒙古盛行的农奴制度,也是刘兴华必须瓦解掉的。
    至于蒙古王公们,最近又跟沙俄方面走的近,刘兴华也装作没看见。一旦沙俄敢插手蒙古之事,刘兴华便会让他们再次感受,啥叫‘得不偿失’的道理。
    以前只拥有一块小地盘,刘兴华都能让沙俄苦不堪言。如今已经开始掌控天下大权的东北军,还怕一个同样处于风雨飘摇中的沙俄吗?
    带着这种自信,走到光绪面前的刘兴华,主动开口笑着道:“按规矩,我应该称呼你为皇上或者陛下。可我觉得,你若不介意,我想称呼你爱新觉罗。载湉,可好?”
    ‘大帅客气,我已经宣布退位,自从便没有什么光绪帝。大帅还是叫我载湉好了!’
    听着光绪谦卑的话,刘兴华却笑着道:“好,你有这种觉悟,说明你真的有心忏悔以往的过错。事实上,我也清楚,大清会沦落至此,跟你这个皇帝并没太大的关系。
    这次你能承担一个皇帝,应该承担的责任,我个人很敬佩。毕竟,这种胆魄跟皇帝之位,不是什么人都能有勇气说舍弃就舍弃的。而你现在真的做到了!
    你若不介意,称呼我刘兴华或刘汉青都可以。不管未来新政府,会对你的过错做出何等评价。至少在我这里,你做了一个男人应该做的事情。”
    说着这些话,伸出手的刘兴华。让光绪稍稍愣了一下,也很快伸手道:“那我就托个大,叫你刘汉青可好?”
    ‘行,按年龄算的话,你确实比我年长一些。叫我刘汉青很合适!’
    同光绪握手的情形,让老百姓还有满朝文武百官,也觉得见证了一个王朝更替的场面。而同行的安民报记者。也适时拍下两人握手的这个照片。
    这组照片,也成为见证华夏崛起的照片。而光绪。也因为主动做出的退位举动,让其后半生还是享受到诸多赞誉之声。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跟光绪握手之后,刘兴华却很礼貌般朝张之洞行礼道:“张老,辛苦你了!劳烦你老亲自出城等候,汉青失礼了!”
    ‘无妨,老朽虽告老还乡,却也关心国事,能尽一份心一份力,老朽也甚慰。反倒是大帅,许久不见。依然跟以前一样。而这天下,从今往后就拜托大帅了。’
    听着张之洞的话,不少王公贵族也清楚。刘兴华能如此顺利掌控东南局势,跟张之洞的帮忙脱不了关系。对于这位老臣,不少王公还是恨多于敬。
    但不管如何,这些王公都清楚,张之洞未来留给后人的评价,只怕会比李鸿章他们更好。毕竟,历史是由胜利者来书写的啊!
    与两人交谈结束。刘兴华也没忘记跟这些王公还有满朝文武大臣见礼。当他走到奕劻的身边时,也笑着道:“庆亲王,今日我们总算见面了。”
    这话说的奕劻心中一惊,有些惊慌般道:“大帅此话怎讲?”
    ‘当年我第一次到京师。就是替已经殒国的黑龙江将军寿山,给你送寿礼。当时王爷似乎有事,没能接见我等。现在终于见面。着实是缘分啊!’
    虽然刘兴华是笑着说出这些话,可落在奕劻耳朵里。却有种变相的警告甚至于威胁。立刻脸色大变的道:“此事,奕劻真的不知。若有得罪之处。还请大帅见谅!”
    ‘无妨,当年给王爷送礼的,也不至我刘兴华一人。王爷日理万机,自然不可能谁都接见。我只是觉得,这样的缘分,确实令人感慨啊!’
    说完这些话,也没理会奕劻会怎么想。可刘兴华清楚,若说清廷王公谁最有钱,这个奕劻说第二,只怕没人敢认第一。他的钱,刘兴华无论如何都要掏出来。
    根据情报部门的调查,这个庆亲王也是个聪明人。他多年贪污所得的金银,都储存在洋人开设的银行之中。具体的金额虽然没查清,但上千万两白银想来是有的。
    这样一只肥硕的巨贪硕鼠,刘兴华又怎么可能轻易放过他呢?
    在东北军没有进京之前,奕劻就考虑过潜逃至境外。很可惜,不论是他还是他的家眷,只要走出京师。要不了多久,就会被人送回京师。
    甚至奕劻还托洋人,将他们一家转移到海外。可替他们办事的洋人,要么生死不明,要么就是灰溜溜的离开。东北军情报部门,根本就不允许奕劻一家离开京师。
    眼下关于李莲英交出所贪巨额财产,换到一个保全性命的消息,在王公贵族间已经传开。有过这些王公贵族,接下来的命运会怎么样,还是没人能猜测的到。
    毕竟,相比他们的事情,如何处理光绪,也是不少人期望看到的事情。可先前入城时,刘兴华与光绪的相谈甚欢,让人觉得光绪这条命想来是保住了。
    未来他会怎么样,是继续被幽禁在京城,还是被东北军放到其它地方生活,同样也是值得考虑的问题。至于清廷的国库,此刻同样被一军一师给看管了起来。
    很可惜,若大一个朝廷的国库里面,存储的白银只有区区几百万两。而刘兴华也清楚,皇家的内务府银库,储存的金银或许更多。
    而有过他的警告,此次慈禧虽然还是享受到太后礼仪下葬。可她的陪葬品,相比以前的历史无疑简漏了许多。王公们自然觉得刘兴华太过份,偏偏光绪却非常支持。
    对光绪而言,慈禧一死了之,还能享受到一国太后之礼下葬。那他这位皇帝呢?他已经修建好的陵墓,想来是没办法睡进去了。这对他而言,何其的不公平呢?
    生前已经享尽荣华富贵,死后又想再奢侈一把,光绪也觉得不公平。有刘兴华当恶人,光绪同样不会拒绝帮帮场子,让慈禧少获得一些死后的风光。
    当刘兴华跟清廷王公,还有出城的欢迎的文武大臣,一一握手见礼之后。刘兴华还很亲民般,跟路旁迎接他的百姓挥手示意并亲切问好。
    有些年迈的长者,刘兴华甚至会亲自给他们握握手。这样的举动,让出城看热闹的百姓,也感受到刘兴华身上,那种真正让他们觉得舒服甚至激动的气度。
    伴随着刘兴华在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