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春-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话是这么说,其实当他坐下的时候,这心里便已经想明白了,然后就是忍不住叹了口气:为了杨家,慎馀身为长子,竟是至今不曾出仕,眼看自己垂垂老矣,或许,就借着这次机会,正式让他站出来吧。不然的话,自己在的时候固然还好,自己不在了,老2和老三固然敬重他们的大哥,但是等到下一代人,却不免要骂自己这个做爷爷的不公平了。
    二房和三房都在做官,将来自然可以将家族余泽恩荫下去,但是老大呢?总不成将来还要指望着老2老三往外拉扯吧?那样对老大可是太不公平了。
    于是,他抬头看着李曦,不说话,看似昏黄的眼珠里时有精芒闪过。
    他在等李曦出价。
    虽然一辈子奉公为国,眼看老了老了,实在是不想徇私情,但是一来李曦要做的事情如他自己所说,的确是为了长安百姓,为了大唐社稷,所以自己伸手帮他,并不能算是徇私,二来么,慎馀本身的才华,不出来做官,也确实是浪费,多了不好说,做个地方刺史之类的官,他还是绝对可以称职的,让他借这个机会跟着李曦出仕,倒也可以算是为国举贤。
    所以,其实当李曦刚才一提到自家的大儿子,老头已经是忍不住心动了。
    这个时候,李曦似乎犹豫了一下,却是很快就道:“江淮转运使司衙门不大,不过下官之下,倒还有两个正七品下的赞事不曾委任,若是杨公肯点头答允,下官明日就上奏折,保举慎馀先生为赞事。”
    杨崇礼闻言收回目光,眉头紧蹙,略思考了一阵子,然后便突然拍案而起,“也罢本来今年老朽已经准备要告老致仕了,现在看来,为了长安万民的一粥一饭,老朽还真得踏踏实实的在这个位子上再待两年才是”
    李曦闻言大喜。
    听杨崇礼这话里的意思,显然是,双方一拍即合了。
    这个时候,老头儿故意的把那句“长安万民的一粥一饭”又反踢给自己之类的小节,自然就可以忽略不计了,只需要在心里偷笑一下这老头儿的睚眦必报就好了。
    不过还没等李曦起身道谢,杨崇礼却是摆了摆手,道:“自己的儿子,我清楚的很,莫说什么赞事,便是一地刺史,我儿也当的,只是他现如今只是白身,直接出任正七品下,怕是有所不妥。我记得你那衙门里有几个督漕使的官儿,从八品下是吧?唔,以老夫看来,就是这个了,正正合适”
    李曦闻言略一思量,便爽快的点头,笑道:“便如杨公所言就是。”
第三章未来的宰相
    第三章未来的宰相
    一个上午,把宫城里面该去的衙门走了一遍,下午时分,李曦才转马来到京兆府尹衙门,来拜会自己名义上的顶头上司,京兆府尹兼江淮转运使裴耀卿。
    “其实要说到这个转运使,朝中诸公有很多人都比本官更合适,只不过陛下既然点了本官的名,倒也推辞不得,想必陛下是觉得去年北征契丹之战,本官任副将,统筹粮草之务尚算得力吧,这才又委派了这个差事。不过我虽然名曰正使,其实也就是挂个名头,具体的转运之事,还是要你李大人来承担的,我大不了就是摘摘桃子分润些你的功劳而已”
    坐在京兆府尹的公事房里,清茶一盏,满室书香,裴耀卿款款而谈,人倒是随和得紧。
    李曦闻言笑笑,去年朝廷北征契丹的事情,他当然已经是知道的,毕竟这事情才过去没多久,而且说到起来还很有传奇性,一直到现在,街头巷尾仍是热议不休。
    去年,朝廷北征契丹,玄宗皇帝任命裴耀卿为信安王李祎的副将,命他统筹粮草等后勤事务,为大军的后盾。当时,奚也与契丹为敌,玄宗皇帝想厚结奚酋长以增大自己的力量,于是又调拨给裴耀卿绢二十万匹去分赐立功的奚首领。
    裴耀卿受命后怕出意外,即先派人与奚各酋长约定时间,然后分别给赏,一天时间将事情完毕。当时,与奚相邻的突厥、室韦等部曾经伏兵险要,谋图抢劫财物,但由于裴耀卿谋划有力,使他们空等一场。
    这事情通过口口相传传回长安,一时间满朝赞誉之声,而裴耀卿也很快就被召入长安,出任了位高权重的京兆府尹。
    不过听他话里说的颇有玩笑之意,李曦便忍不住也道:“裴公若是肯摘桃子,那可是下官的荣幸了,那至少证明有桃子可摘啊下官就怕自己能力卑弱不克重任,到时候只怕裴公您摘不到桃子,反而要沾了一身的痒啊”
    裴耀卿闻言哈哈大笑。
    听出李曦话里的真诚,他倒也不吝指导,权作是自己出任江淮转运使也做了点事情了。因此谈笑几句之后,他便拿出一副简单的大唐地图来——当然,很简单,甚至在李曦这个看惯了后世卫星测绘的标准地图的人来说,这地图简直是不堪入目,但是在大唐来讲,这地图可不是随便谁都能见到的,要么,是六部的,要么是朝廷大员,要么,就是一些有过军旅生活的将军们,裴耀卿允文允武,哪个身份都不差,这地图他自然不缺。
    手指头落在长安城的位置,裴耀卿缓缓地道:“长安缺粮,往西、往北都是穷鄙之地,指望不上,西北,河东道倒是还算富庶,但是,那里产的是粟米和麦子,你来到长安时间不短,此前也做过官,所以你该当知道,作为朝廷最大开支的军粮和官俸,都是以大米支付的,所以,河东道显然无粮可调,而且,其实河东道也并不富裕……”
    说着说着,他的手指落到江南,长江口,道:“我大唐真正的富粮区,在这里,扬州方圆,所以,要调米粮供给长安,必选江淮。”
    他的手指在地图上长江口那个地方用力的点了点,却又叹了口气,道:“只是,江淮漕米要想送到长安,不容易啊。你来看,往年,漕粮都是在扬州会齐,几千条船,经运河,入淮河,由淮河,转汴河,由汴河,进大河,入大河之后西上,经三门之险,再转入渭河,最后,才能到达长安,这一路过来,路途蜿蜒,三千许里呀”
    他叹了口气,丢开地图坐回去,道:“由江淮至洛阳,虽然路途遥远,而且还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到底一路顺畅,说来还算容易,最难的,就是洛阳到长安,这八百里转运之难,不下于蜀道啊”
    “所以,本官的看法,你上任之后,其他事情都还可以先放一放,漕粮征集、组织船只、组织运力,这还都是小事,最关键的在于,由洛阳到进入渭河这一段该怎么走”
    “自古崤函之固,天下闻名,走陆路,不是不可以,但是靡费太大,运费几乎倍于粮价,这个别说百姓们承受不了,就是朝廷也受不了顶多也就只好算作一种补充而已,不可常用。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走水路,但是这个水路……难哪”
    说到这里,他放低了声音,道:“有件事,或许你还不知道吧?就在三门这一段水路上,每年都要死几十个人,都是因为逆水而上运粮,最终船只倾覆而死。地方上递上来的奏折,只说死了几个人而已,其实也是无奈之举。”
    “一者漕粮事大,关乎到长安万民的吃饭问题,谁都不敢停,连陛下都不敢,即便死人,还是得继续运,二者,若是一旦被百姓们知道了真实的数据,只怕民心骚动啊其实呢,每年都死那么些人,不止是户部和地方官员们知道,就连陛下也是知道的,但是,他也没办法呀而这个,以后就要看你有没有好办法了”
    …………
    在裴耀卿的公事房里聊了整整一个下午,李曦才起身告辞。
    看他如此谦虚的请教,而且问的问题还往往是比较独到也是比较重要的地方,因此裴耀卿便觉得李曦此人虽然年轻倒也务实,如果说此前他心里还颇有些抵触玄宗皇帝任命自己出来给李曦挑头的话,现在倒是开始多出了一抹期待。
    眼看着李曦告辞离开,他站在院子里想起李曦刚来了自己就忍不住冲他抱怨什么摘不摘桃子的事情,倒是有些可笑,而他的回答,倒是比自己要有趣多了。
    摘桃子?还是背黑锅?
    裴耀卿笑了笑,心想此子年纪轻轻便处事如此沉稳,看上去倒不像是个只有十**岁的,况且他又有偌大的才名在身,想必将来定是会有一番成就的,那么,背个黑锅就背个黑锅吧。
    再说了,指不定就真能跟着分点桃子呢?
    第二天忙着写奏折,要人,要钱,李曦仍然没有去自己的衙门视事。
    一直到第三天一早,李曦才正式上任。
    第一次来到位于宫城之内的新江淮转运使司衙门的时候才发现,这衙门的位置确实挺偏僻的,而且不像六部啊太仆寺啊太府寺啊之类的那么热闹,自己这门口,冷清的门可罗雀。
    李逸风先跳下马来,帮李曦挽着马缰,见李曦左右前后的打量,似乎是猜到了他的心意,便笑道:“虽然位角偏僻些,到底也是主政一门了,咱们江淮转运使司也是隶属于政事堂的衙门,说起来大人这个副使,怕是给个一州刺史都不换啊”
    李曦闻言失笑,甩蹬下马的同时,笑道:“即便下州刺史,那也是正四品下的高官,人家不愿意跟我换才对呢主政一方,天高皇帝远,多舒服啊,可比我这个差事要松快多了”
    李逸风闻言呵呵一笑,道:“若干年后,谁敢保证这小小的江淮转运使司衙门里不能走出一位相公来呢?”
    李曦闻言一愣,此前他倒是不知道,这李逸风竟对自己有这等期望?
    相公,有资格称相公的,那可是宰相啊
    或许若干年后,自己能有资格问鼎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唐宰相?
    想到这些,不觉得就是心中一热,但是旋即,李曦却是不由得苦笑,昨日跟裴耀卿的一番谈话言犹在耳,自己连眼下这一摊子都还没有捋出个头绪来呢
    把马匹交给随行的随从,李曦一边迈步往里走,一边小声道:“这个话以后可不要乱说,给人听了去,指不定怎么笑掉大牙呢,我才多大,才当了几天的官儿,哪里敢想这个”
    李逸风笑笑,不说话,心中却是想:不靠恩荫,不经科举,十八岁入长安而旬月之间声震天下号为名士,而且得到玄宗皇帝的信任,无根无基,便直接出任从六品下的官职,主政一门,而且,或许不管对于玄宗皇帝陛下还是李曦自己来说,眼下这官职,只是试水而已,还有一件更大的事情,玄宗皇帝还在等着李曦为他去做……
    这样一个人,将来若不拜相,可乎?
    两个人并肩往里走,李逸风落后了半个肩膀,一边走一边跟李曦再次介绍这江淮转运使司衙门里昨天已经到任的官员。
    除了李曦这个副使和李逸风这个丞之外,还有一人。
    这人名叫魏岳,乃是原本的户部官员,户部下设四个司,即户部、度支、金部和仓部。这魏岳原任水部主事之职,玄宗皇帝新设江淮转运使司衙门,这魏岳因为此前在水部就负责漕运之事,因此这衙门成立之后,他便给直接调过来,出任八个督漕使之一。
    听说副使大人来了,里面的官吏们赶紧迎出来,走在前面的,却是三个人。
    当先一个看上去年近六十的老翁,李曦看了纳闷,李逸风却是已经赶紧走到前面来为李曦介绍,道:“大人,这便是您昨日特意上奏折保举的杨慎馀杨大人。”
    今天遇到一特操蛋的事儿,心情崩坏,就这三千字了,欠大家半章,明儿至少八千字,搞不好,我争取弄一万字出来
    反正情人节也没情人
    当然,还是要提前祝各位七夕快乐
    有月票的就给投个月票,安抚一下俺沉痛的心情
第四章文武双全(一)
    第四章文武双全(一)
    自己前天刚管杨崇礼老大人要了人,昨天才递上去保荐的奏折,今天就看见杨慎馀过来了,李曦很高兴,当先便过去先拱手,道:“原来是慎馀公,曦见礼了。”
    别看杨慎馀一直都不曾入仕,但他作为杨崇礼的长子,在长安城内素来威望很高,在他面前,李曦倒是不敢摆什么架子。
    杨崇礼年轻的时候自恃乃是前朝皇族出身,虽然入唐已经几十年,但是隋朝的皇族杨氏与唐朝的皇族李氏本就沾着亲,除了隋炀帝的血脉至亲之外,其他杨氏倒是基本都得到了保全,而且基本的生活和地位还是有的,因此便不肯读书,也摆架子不肯出仕。
    一直到十**岁,他看中了一位女子,但是人家女方家里坚决不肯答应他的求婚,因此他一怒不娶,正式出仕,发奋做官,一直到三十多岁,已经官居四品刺史,仍是独身,直到这个时候,或许是打开了心结,或许是父命难为,他才勉为其难的娶了亲,因此他虽然已经九十二岁高龄,儿子也不小了,但是父子俩的年龄差距还是不小。
    杨慎馀今年不到六十,而且骨骼气脉上也像他的父亲,整个人给人一种奕奕有神的感觉,一看就是一位肚子里有计较的智者。
    两人闲话了几句,算是见过了,这时另外两人才又过来见礼。
    一个三十来岁的,生得高大威猛,黑灿灿的,一副典型的关中大汉形象,此人便是李逸风刚才介绍过了的,原户部水部司主事魏岳,现正式出任江淮转运使司衙门的督漕使。
    另外一个则是原本在太府寺勾当,名叫常风,今年也是三十多岁不到四十,不过面皮极是白净,看上去温文尔雅,他眼下也是出任督漕使。
    当下两人就在官厅之外郑重地拜见了李曦这位主官,李曦也淡淡地还礼,然后才笑道:“我知道,你们或在户部,或在太府寺,都是捂热了的被窝,突然给调到这里来,扎被窝,想必心里早就把我翻来覆去的骂了多少遍了。”
    李曦这话一说,杨慎馀脸上倒是不动声色,而魏岳的脸色偢黑,看不出什么来,这时候便只有常风闻言一下子就红了脸,却是支支吾吾的说不出什么来,想必是被李曦一下子点中了心事,颇有些尴尬的意思。
    李曦一边迈步往官厅里走,一边肃手让大家也进来,同时边走边笑道:“是啊,江淮转运使司,这个衙门到底是该管些什么,手里有什么权力,大家都还不知道,到这种地方来,自然是不如呆在原来那老地方舒服惬意的。但是,诸位……”
    这时候,李曦已经走入官厅,便随便拉了一把胡椅坐下,其他人不好坐,便罗列地站在官厅一侧,静静地听着李曦这位上官的第一次训话——
    “你们之中,除了慎馀公之外,想必也都在原来的衙门里呆了不止一年两年了,甚至魏兄、常兄,你们也都已经做到主簿了吧?想再往上一步?是不是很难了?”
    主事再往上,自然就是员外郎,前者主簿虽然也是官,但却是署事官,意思是,如果放在地方的小衙门里,他们就是吏员一级的人物而已,而员外郎,则已经变成了主事官,这其中区别,可是非常之大。
    所以,就是这么一个台阶,就可以把多少官员硬生生的压住。
    只要你有本事,慢慢的熬资历熬到个主簿,还不算太难,八品而已,但是要想做员外郎……那可就是难如登天了。
    所以,李曦这一句话,几乎是一下子便戳中了他们的软肋,当下那常风自不待言,便是魏岳和杨慎馀,也都是打起了精神认真地听着李曦的话。
    好吧,今天我八点起床,在电脑前傻坐了一天,一整天啊,一个字没写出来心情实在是差到了极点
    本来真的是想请假了,真的是一个字都不想写。但是思来想去,最终,我还是勉强挤出了一点字,很汗颜,但是好歹表明一下我的态度——这本书,绝不断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