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春-第1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飧鍪焙颍亩用怯行┫悠苷攀弦患页园追沽耍ㄖ苷攀系哪盖咨矸莶桓撸以缢溃谑牵苷攀戏吲卮哦鵱v自立mén户,李曦来负责背地里照应。
    而且到这里为止,李曦与张九龄之间的那一点还算温和的关系,彻底决裂。
    开元二十三年冬,张守珪因军功,转任兵部尚书、右羽林大将军,留在朝中,算是半致仕了,而安禄山则升任幽州节度使,李光弼为节度副使,第二年,开元二十四年chūn,两人联名请求向中央jiāo还一部分权力,也即请中央在节度使的管辖范围内负责政事,算是jiāo回了财政权,成为一支单纯的武力,失去了割据的基础。
    他们这样一nòng,其他节度使只好跟着照搬,不然就下不来台。
    但是随后,这个政策就受到了考验,河西节度使崔希逸在与吐蕃的大战中大败,崔希逸推说是因为粮草问题,使得这件事风bō再起。与此同时,吐蕃大军的兵锋已经bī近yùmén关,直指长安,被认为是大唐立国以来前所未有的惨败与危机。
    危急时刻,还不敢撤了崔希逸,怕出luàn子,但是朝野上下已经luàn了神了,偏偏在这个时候,太子李鸿(已经改名为李瑛)突然发动了自以为会成功的政变,玄宗皇帝倒是死了,但是,李瑛随后也死了……
    在经历了朝中复杂的博弈之后,已经改名为李瑁的寿王登基,张九龄致仕,转任尚书右仆shè,李林甫升任中书shì郎、同平章事,登台拜相,与裴耀卿一起,成为大唐砥柱。
    同时,李曦出长安西行,任河西巡抚大使,节制所有河西兵马,同时,他还调朔方节度使牛仙客的兵马至yùmén关,暗调幽州节度副大使李光弼为河西节度使,一到阵前,立刻压制住崔希逸,同时发现了几个很有能力的武将,比如哥舒翰,然后,等李光弼一到,李曦就立刻解除了崔希逸的职务,把他送去长安,转任闲职,拜哥舒翰为河西节度使,李光弼为节度副使,此战,就在yùmén关前,大胜吐蕃。
    李曦的威望,达到前所未有的顶点。
    但是,他不敢回长安了,因为寿王新近登基,太弱,而他自己又太强,已经功高震主,他害怕自己一回长安,就将被软禁,要知道,寿王就算是脑子简单一点,武惠妃可不好对付。
    于是,在朝廷连续来了三拨人,包括柳博在内,一次次的加封他之后,他越来越不敢回去,然后,他还命李光弼西略安西,经营西域,决定采取商道专营制度,截留大批通商的财赋,最终由一个上奏折希望玄宗皇帝压制边镇的人,变成了一个解边镇而半格局的军阀。
    李曦一天不回来,武惠妃母子就连觉都睡不好,偏偏这时候,安胖子又突然请旨,要对高句丽等开战,要求收回地方征收财赋以养军。最终,yù真公主代表武惠妃来到yùmén关外,要求李曦回朝,拜李曦为尚书令、汉王。
    高祖时代,李世民做过尚书令,后来他成为皇帝,就没有大臣可以再做尚书令,尚书省一直都是由两个副职尚书左右仆shè来管理,等到高宗武后时代,权力开始由三省向政事堂集中,左右仆shè就更是养老的摆设,这一次,李曦却出任了尚书令,还封王。
    李曦、裴耀卿、李林甫,成为政事堂三大佬。
    其中裴耀卿忠于李唐,但是并不反感李曦,而李林甫则是李曦的mén下走狗。
    然后,已经变成半太监的皇帝李瑁纳已故蜀州刺史周邛的长nv周yù为皇后,但是,两人却根本没有同过房,九个月后,周yù产子。同时,李曦纳杨氏姐妹杨萼、杨yù环为妾,杨家人集体搬到了长安,旋即,杨yù瑶的丈夫崔峋出任岭南道cháo州刺史,孤身赴任,而且在这个位子上一坐就是四十多年,直到老死在那边,不曾还乡。
    这时,是开元二十四年。
    第二年,在李曦的建议下,李瑁改元天宝,并且挪回武后时代的宫殿大明宫居住,武惠妃则继续住在兴庆宫。
    天宝元年夏,刚做了九个月皇后的周yù生下一个儿子,当即被立为皇太子。
    天宝元年秋,武惠妃自称“感时而孕,梦白龙入怀”,九月,秘密生下一个nv婴。
    天宝元年冬,杨yù瑶、杨huāhuā、杨萼、杨yù环姐妹几人先后生下儿nv,只不过有的秘而不宣,有的则公开庆祝。当年十二月,诏封杨氏姐妹四人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国夫人、蜀国夫人。
    天宝二年chūn,忠王李玙(即李亨,还没来得及改名)秘密潜出长安,至河东道节度使处,在房琯与郭子仪的协助下,夺了兵权,发布檄文,檄文罗列了武氏惠妃、李曦等人的诸多罪状,诸如李曦秽luàn宫廷夜宿龙chuáng等,复称开元二十六年,并任命郭子仪为河东节度使,房琯为中书令,自己称帝,发兵击讨李瑁李曦。
    郭子仪兵进神速,十六天就bī近长安,但是就在这时候,安禄山不报而战,没有等圣旨,就直接出兵,从背后一举攻陷了李玙在晋阳的老巢,房琯殿后,自杀身亡,李玙逃到奚地,郭子仪得知消息迅速投降,封顺意侯,在长安隐居起来。
    天宝三年,以安禄山为河东节度使,以李光弼为幽州节度使,攻打奚人,五月,奚人献李玙而归降,诏以安禄山为东北拓荒使,移民填东北,胡汉杂处,鼓励通婚。
    至此,天下安靖。
    天宝十四年,李瑁病逝,庙号肃宗,以皇太子李成蹊为皇帝,改元晋原。
    晋原三年,在李曦的主持下,朝廷进行两税法改革。
    晋原五年,李曦告病致仕,携带一大批佳人和家人,到洛阳定居,把权力让给了自己的儿子。
    此后,朝中便以改名为杨国忠的杨钊,和第五琦出任宰相,尚书令一职,再次悬空。
    承平百年之后,后事则不可知矣。
    天下太平,国泰民安,大欢乐。
    大唐chūn于是终焉。
……(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