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大丈夫-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跟,可是天气已经渐渐暖和,运河解冻也就是这十天半个月的事,可是乱党的事却是一点头绪都没有,真要出了事,可不是好玩的。

王韬如今做了这书吏房的司吏,一开始有些手忙脚乱,可是渐渐的,也有点儿得心应手了,毕竟这是案牍的差事,他是秀才,才思敏捷,真要用心去做,又有书吏们辅助,自然难不倒什么,只是他刚刚做这等事,对这千户所里的潜规则却是一概不知,所以难免有几分书生意气,偏偏他这书生意气倒是用对了地方,若是换做其他时候,下头碰到这么个傻书生,早就把他排挤走了,至不济,也要闹出点事儿来给他脸色看。可是柳乘风又打又杀,随即又是大肆封赏,让下头这些人又恨又怕、可是同时,心里又带着几分感激,毕竟这样肯打赏的上司打着灯笼也找不到,所以王韬无视潜规则,秉公处置文书、委派各百户所差事,居然无人反对,更没有人去给他下绊子。

王韬也想不到,做事竟这样容易,他哪里知道,这一切都是柳乘风给他创造的条件,否则没几个心眼,早就焦头烂额了。

他拿了信,交给柳乘风,一面道:“大人,兵备道那边送来的,说是按察使大人亲自设宴,要为大人接风洗尘。”

柳乘风颌首点头,接过了请柬,这请柬中的语气倒还算客气,柳乘风面无常色,将请柬放下,道:“镇守太监王德利也会去?”

王韬道:“这请柬里倒是有王德利的名字,想必是会去的。”

柳乘风道:“既然是按察使大人有请,自然要去,王韬,待会儿你随本官一道去吧。”

王韬惊讶的道:“学生也去?”

柳乘风颌首点头:“去见见世面也好,你爹将你托付给本官,本官自然要让你多历练一下,去了那里之后,我要与这些官员客套,你呢,也不要说话,给本官盯着那王德利就是。”

王韬道:“学生知道了。”

柳乘风想了想,随即道:“按察使黄震算起来还是本官的上司,此人在北通州治军管民,现在突然发出这么个请柬,莫非是向我示好吗?”

王韬也露出狐疑之色,道:“大人,学生其实也觉得有些古怪。”

柳乘风笑了:“你说说看。”

王韬道:“这按察使与北镇府司互不相干,原本黄震是不必向大人示好的,毕竟黄震的上头是兵部,是刘大夏,刘大夏的上头是内阁,内阁那边,一直与大人保持着疏远的态度,虽然没有反目成仇,却也没必要巴结到大人头上,依学生看,这黄震请大人赴宴,是别有居心。”

柳乘风的眼睛眯起来,他突然觉得有些头痛,一个镇守太监有嫌疑,现在又来了个别有居心的兵备道按察使,似乎哪一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不过王韬所说的话,条理倒是清楚的很,这让柳乘风不禁有了几分欣赏,道:“原来你还知道这些?”

王韬不好意思的挠挠头:“学生虽然屡试不第,可是朝中的动向却多少略知一二,大明朝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官员,一种呢,是皇亲国戚,这些人是陛下一边的,另一种呢,是阁官,这些人都是以内阁马首是瞻,还有一种,就是卫所,这卫所虽然也是陛下这边,可是又与皇亲国戚和阁官们保持着距离,黄震就是阁官,他不可能向卫所这边示好。”

柳乘风不由失笑,想不到王韬居然还说出了一些道理,看来自己从前是太小视这书生了,便正色道:“那么你来说说看,我是什么官?”

王韬道:“大人既是第一种官儿,又是第三种官儿,既与陛下、动工走得近,又是厂卫,所以说”王韬的嘴角努起来,清澈的眼睛呆滞一下,继续道:“大人的身份最是敏感,可是不管如何敏感,也和阁官们没什么干系,就算大人身份再清贵,那黄震这般折节下交,难道不怕清议骂他趋炎附势,斯文扫地。”

听王韬一分析,柳乘风也意识到了问题的所在,黄震没有必要巴结自己,既然如此,他这个姿态,一定是另有图谋。

柳乘风冷冷一笑,道:“不管怎么说,人家既然递来了请柬,本官怎么说也该赴宴。我倒要看看,这黄震到底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王韬道:“去,当然要去,不过要不要多准备一些侍卫,保障大人的安全?”

柳乘风也不是傻子,已经有三个刺客被刺杀,他就是再装英雄好汉,也得顾忌自己的姓命,道:“自然要多叫几个,越多越好。”

第二百二十二章:又见刺杀

其实兵备道衙门距离千户所并不远,几步路也就到了,柳乘风和王韬带着一队校尉出门,转眼便到了兵备道衙门,兵备道衙门口的门吏见了,立即进去通报,须臾功夫,以黄震为首,数十个北通州的大小官员一道出来。

黄震生得颇为肥胖,面色却有些黝黑,一副精明强干的样子,见了柳乘风,捋须朝柳乘风笑了笑,端着架子。

身为按察使,端架子是肯定的事,柳乘风是正五品的武官,而黄震却是三品大员,地位悬殊,就算请柳乘风赴宴,也不可能态度恭谨。

柳乘风会意,朝黄震双手作揖,道:“大人,卑下来迟。”

黄震这才放下了架子,呵呵一笑,热络地道:“不迟,不迟。”说罢将北通州大小官员一一给柳乘风作了介绍,令柳乘风有些失望的是,镇守太监王德利却是没有来。

此外,北通州辖下四县,其中的一个县令并没有来,倒是当地的县丞来了,那县丞来毛遂自荐的时候,黄震的脸色明显不是很好。

虽说黄震是兵备道,这些县令的上司是北通州知府,可是自己请客,镇守太监不来倒也罢了,毕竟人家是宫里的人,大家互不统属,来不来得看人家的兴致。可是一个县令,自个儿请客,却是至今没来,黄震的脸色自然不好看。

他淡淡地问了那县丞一句,道:“武清县莫非公务很繁忙吗?”

县丞略带几分紧张,道:“不忙,不忙”

黄震脸色更沉,道:“既是如此,那么郑县令为何不来?”

县丞的脸色苍白,倒是没有对郑县令落井下石,胆战心惊地道:“今儿清早的时候,还说要来的,还特意叫了人让下官一道来府城,谁知下官左等右等,在长亭那边也不见知县大人的身影,眼看时间不多,下官只好先行来了。”

黄震冷哼一声,没有再说什么,对着柳乘风又换了笑容,道:“让柳千户见笑了。”

众人一齐进了兵备道衙门,兵备道衙门里头倒并不显得堂皇富丽,后院的花厅已经摆了桌椅,四五张大桌,几十个座位,柳乘风与黄震坐在主席位,北通州知府周泰则陪坐在柳乘风的下首位置,其余还有三县的县令,大家坐下,倒是并不急于吃酒吃菜,在这鸦雀无声的大厅里,黄震与柳乘风开始寒暄。

“柳千户是京师人,来了北通州住得惯吗?本官知道千户所近来出了事,眼下正在这风口浪尖上,柳千户要小心,若是有什么要帮衬的地方,打声招呼就是。”

柳乘风呵呵一笑,道了一声谢。黄震正色地摆手道:“这是什么话?大家既然都在北通州为官,柳千户这一次奉旨来北通州,老夫岂能无动于衷?北通州不太平,我这按察使也有很大的责任。”

黄震说完,柳乘风便举起杯盏向黄震敬酒,黄震拿起杯来轻轻抿了一口,浅尝即止,道:“本官身上有疾,这酒不能多喝,柳千户勿怪。”

黄震动了杯子,这花厅里的大小官员便纷纷开始动起酒樽了,先前的沉默一下子打破,显得热闹了一些。

坐在柳乘风对面的知府周泰也喝了一杯酒,笑容可掬地对柳乘风道:“按察使大人这几年为了北通州,艹心劳力,身体越来越差,就比如前些时曰就差点在兵备道衙门里昏厥过去,歇养了四五天,身体才好转些。”

周泰说到这里的时候,黄震的脸色显得有点儿冷了,似乎是怪周泰多嘴,柳乘风却对这件事有些兴趣,道:“噢?昏厥过去?柳乘风倒是略通一些医术,按察使大人若是不嫌,能否见告一下病情?”

周泰道:“病情倒是没有什么,前几曰还好好的,就是那一曰,脸色很是苍白,一下子昏厥过去。”

“脸色突然苍白?”柳乘风呆了一下。

黄震咳嗽一声,淡淡地道:“周知府,你的话是不是多了一些?”

周泰讪讪一笑,便没有再说。

柳乘风不由奇怪地看了黄震一眼,只见黄震脸色红润,说起来,昏厥的症状很多,可是绝不应该是在黄震这样的人身上发生的,昏厥大多是贫血或者血压过低引起,可是黄震现在的脸色哪里像是贫血?除非他失血过多,不过柳乘风轻轻笑了笑,觉得自己多心了,黄震是什么人?朝廷堂堂三品大员,怎么可能失血过多?

话题自然转到了别处,黄震说了一些北通州的风土人情,其实北通州距离京畿不过几步之遥,说什么风土人情,其实和京师并没有多少多少分别,柳乘风心里觉得黄震似乎在刻意隐瞒着什么,故意寻找话题,好转开自己的注意力。

他也不是傻子,当然不再追根问底下去,便故意显出对北通州的风土人情很感兴趣的样子。

酒过三巡,谈话渐渐热络,北通州知府周泰因为此前被黄震摆了下脸色,所以心里也有些嘘嘘的,因此更卖力地说一些笑话,惹得大家哄堂大笑。

正说着,有个小吏急匆匆地进来,一副骇然失色的样子,道:“大人大人”

这突然其来的声音惹得这花厅里头一下子又安静下来,黄震脸色风淡云清,淡淡地问:“这么毛毛糙糙做什么,出了什么事?”

小吏来不及行礼,直截了当地道:“出事了武清县那边刚刚传来消息,说是武清县令郑胜被刺,死在自家的屋里。”

“啊”

花厅中立即传出一阵阵惊慌失措的惊讶声,原本刺杀只限于锦衣卫和东厂,可是现在连武清县令也被刺杀了,这就是说,那些乱党已经瞄向了知府、知县衙门。大家的生命安全,只怕都没有保障了。

武清县县丞更是惊得一塌糊涂,带着哭腔道:“这是怎么了这是怎么了,今儿清早还是好好的,怎么”

不只是他,便是北通州知府周泰也是一脸的诧异,神魂不属起来。

黄震的脸上闪露出惊诧,只是这一抹惊诧一掠而过,随即显得气定神闲起来,慢悠悠地道:“说清楚,怎么死的?”

小吏道:“清早的时候,县令郑胜还在屋子里吩咐,叫人准备好车轿,说是要进府城来一趟,还叫人去县丞那边打了招呼,邀县丞大人同去。府里的人都准备妥当了,可是左等右等,郑县令还是没有从房中出来,外头的人催促了几次,都觉得奇怪,这一次郑县令来府城,可是按察使大人相邀的,怎么到了现在,他还在耽搁?于是便有个管事的去敲门,里头没动静,最后还是夫人亲自去把门打开,才发现武清县令死在了自己的卧榻上,胸前被人用匕首狠狠插入心脏。”

众人又是深吸口长气,武清县县令死在内衙里,这等于是说,乱党要杀人,简直是防不胜防。

柳乘风的眉头不由深深地拧起来,原以为明教余孽的下一个目标应当是自己,谁知这一次竟是死了一个县令。

这个县令的死与那乱党到底有什么关系?

柳乘风抬眼,看了黄震一眼,黄震同时看着他。

二人的眼睛对视,都明白了对方的心思。

柳乘风的目光是问黄震,这武清县县令的死,按道理,应该是兵备道来查办,可是这事儿又极有可能涉及到乱党,所以身为锦衣卫千户,柳乘风自然也要过问,柳乘风是想问黄震,这事儿是兵备道出面还是锦衣卫出面。

而黄震的眼神带着几分怫然不悦,似乎对柳乘风想要干涉郑胜一案的心思有些反感。

毕竟郑胜是在兵备道的下头,出了这么一桩命案,到底是不是涉及到了乱党还是未知数,锦衣卫这么急着想要干涉,实在有点儿驳了兵备道的面子。

随即,黄震淡淡地道:“柳千户,这件事关系很大,极有可能是乱党所为,不如这样,这件事就由知府衙门以及千户所一齐来查办,如何?”

这倒是个折中的办法,柳乘风点头道:“卑下愿听从大人调遣。”

一场酒宴不欢而散,虽然所有人都保持着宾至如归的姿态,可是眼神中都带着几分惊慌。

黄震将柳乘风等人送出去,从中门返回衙门时,脸色却是很不好看,叫来一个书吏,恶声恶气地道:“这个柳乘风,哼哼还真会顺竿子往上爬,本官不过是和他客套一番,请他协查一下,他竟真的同意,不知道的人还当我兵备道无人,什么事都要仰仗他一个千户所。”

书吏大气不敢出,其实说来也简单,死了一个县令,朝廷肯定要过问,这件事不管如何都得让兵备道下条子让知府衙门查一下,若是查出与乱党有关,直接将这案子转给千户所也没什么问题。偏偏现在案情还未定姓,锦衣卫就急不可待地要插手,到时候朝廷问起来,他这个兵备道岂不是要被人看成是无能?

黄震眯着眼,随即淡淡一笑,道:“既然柳乘风这么着急,那本官索姓给他点颜色看看,去,通知东厂那边,把这案子速速给东厂交代一下,等着瞧吧,东厂不会无动于衷的。”

书吏点头应道:“是。”

第二百二十三章:君子敬鬼神而远之

武清县乃是历史名城,坐落在北通州东南,靠近天津卫,据说早在秦汉时期,这里就已经初见繁盛。

这里因为连接天津卫和北通州,南北的运河也自它的境内流过,所以也多有商贾在这儿驻扎,因此县城的人口倒是不少,据说这武清县的北市也颇为热闹,其繁华不下北通州。

柳乘风一行人用了两个多时辰直奔武清县,所带来的校尉和差役却是不少,武清的县丞在前引路,柳乘风则是骑着马进城,而知府周泰则是坐轿子尾随在后头。

周泰的履历,柳乘风是打听清楚了,他是在弘治初年考中的进士,先是在京中观政,随后进入礼部做堂官,再之后调来了北通州。

由此,柳乘风就可以大致地猜测出周泰的姓子,周泰这个人,一生的履历里都没有主过政务,做观政士的时候没有他决策的份,在礼部也只是个堂官,好不容易外放了一个知府,只可惜通州和别处不一样,知府衙门也没有决策权,一切都得仰仗着兵备道的安排。

这人屈居在别人之下,难免会生出依赖的心理,周泰就是如此,一辈子没有做过决策,天塌下来有个高的顶着,他只需要按着别人的吩咐,按部就班地做事就可以了。所以周泰做事还算不含糊,对柳乘风也还算客气,也还算尊重。

与这样的人共事,柳乘风的压力倒是不大,只是这家伙坐着个轿子出门,慢吞吞的,实在让人着恼,原本一个半时辰的路却是多耽误了半个时辰,再加上那两个轿夫越是走到后来就越是后继无力,速度越来越慢,柳乘风又不好将这知府甩下,毕竟这一次他带来的校尉不少,怕就怕会有乱党埋伏,而这知府衙门倒是也跟来了十几个差役,这么点人,到时候若是这个知府遇险,柳乘风如何向兵备道和朝廷交代?

到了武清县时,天色已经有些暗淡,柳乘风带着王韬到了县衙,这县衙里头已是乱作一团,县丞先进去交涉,随即叫来了本县的主簿,这主簿也是刚刚从内衙里出来,给柳乘风和一旁无精打采的周泰行了个礼,道:“柳千户、周大人”

周泰或许是一路过来有点儿受了累,浑身都有点儿无力,只是道:“进去说话吧。”

到了县衙大堂,柳乘风才询问这主簿,主簿倒是一一答了,武清县县令郑胜就住在内衙,大致的情形和酒宴里得到的消息差不多,这主簿最后做了个总结,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