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大丈夫-第4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连忙道:“奴婢便是挨了千刀,也不敢让楚王和公主殿下有失。”

朱厚照嘻嘻一笑,道:“你们呀,嘴上都说的好听,得了,张永你先下去吧,刘伴伴,你不是说变法吗?来和朕说说变法的事。”

张永听到变法,眼神之中掠过了一丝警惕,他悄悄看了刘瑾一眼,随即退了出去。

刘瑾则是留下,小心翼翼的给朱厚照斟上了茶,弓着身子道:“这变法对皇上是最有好处的,那些文武官员整曰像苍蝇一般的在陛下耳朵里胡说八道,今曰说陛下这个,明曰又说这个,说到底,还是宫里约束不了他们,现在变了法,有了内厂,让内厂来监督他们的言行,他们就不敢再惹是生非了,陛下呢只管找乐子,至于其他的事,有奴婢给陛下挡着。方才焦芳和内阁通了气,说是不但张彩点了头,便是那李东阳也是极力赞成,只是杨廷和有些不乐意,杨廷和这个人坏着呢,奴婢听说了一些流言,说他偏爱男色,家里有七八个和陛下年纪相当的娈童,这算是什么事?真是岂有此理,这还像样子吗?”

朱厚照不耐烦的道:“得了,得了,你这些编排的话朕的耳朵都听出了茧子,你是说,内阁那边已经超过半数同意了是不是?”

“是。”刘瑾讨了个没趣,只得规规矩矩回答。

朱厚照道:“既然如此,那么就去办吧。”

“奴婢领旨。”刘瑾笑嘻嘻的道。

第九百二十二章:死斗

变法之事,已经交由廷议讨论了。

一开始的时候,杨廷和极力反对,可是突然间又沉默下来,内阁四个学士都没了反对意见,内廷之中更是极力支持,百官们虽然看出了变法的猫腻,可是群龙无首,连内阁都没有人站出来极力反对,从前的清议领袖近来也是被刘瑾整的半死不活,因此所有人在稍稍的犹豫之后都选择了沉默。

廷议的结果几乎已经可以预料,变法之事算是定了下来,紧接着便是内帑拨给银两筹建内厂,刘瑾敕命为内厂掌印太监,谷大用则升任东厂掌印太监。

不过许多报纸多多少少还算是给变法捧了场,毕竟变法的好处还是显而易见的,全天下的赋税减半,给了不少人放松了许多负担。不过在内厂节制厂卫、厂卫节制百官的所谓变法上,报纸表现出了出奇的沉默,其实也有不沉默的,比如京师的鸣经报,这是一个不太起眼的报纸,结果对这项变法狠狠的揭露了一下,第二天整个报馆便被人一锅端,所有人都去吃牢饭了。甚至连藏匿、购买该报的主顾也都有了乱党嫌疑,到现在东西厂在内厂的督促之下还在按图索骥,非要杀鸡儆猴不可。

事情到了这个份上,大家才知道正德朝和弘治朝是不一样的,弘治朝只诛心,正德朝却是动刀子,弘治朝虽是诛心,可是宫里诛臣子的心,可是臣子也有时候也诛宫里的心,可是到了正德朝,已经大大不同了。

这些读书人在弘治朝的时候倒是闹的不像话,可是到了正德朝一下子就噤声了,至多也就是一些个酸溜溜的骂人法子,无非是齐声称赞弘治时如何如何,把先帝夸成了千古一帝,其实读书人并非是想称赞弘治朝,在他们眼里,先帝也是浑身的瑕疵。可是他们赞扬弘治朝,称颂先帝,其实就是讽刺这正德朝,讽刺当今。

所谓读书人的风骨,其实也不过如此,无非就是在宽松的时候蹬鼻子上脸,等到人家露出凶相时,一个个吓得连声音都低了,拿着几句有玄关的话来满足自己。

不过中旨的消息还是传出了宫,说是皇上已经请楚王携公主回京,这事儿各大报纸倒是大大的讨论了一番,不少报纸都是对楚王一片称颂。从前的时候读书人说起柳乘风时都是嗤之以鼻,一个个把头翘的老高,不屑于顾的样子。可是现在回过神来,却是发觉这个楚王似乎也不算太坏,当年他在厂卫的时候,比起这八虎实在好了不知多少,锦衣卫虽然也有坏的地方,可是比起内厂、西厂已算是温柔了。

因此不少人对楚王的回归颇为期待,国子监那边也在议论这一次楚王回京能待多久,甚至有人悄悄传言,期望楚王一直驻在京师。

也不知是什么时候,柳乘风在城门口鞭打刘瑾的事流传了出来,这消息自然有许多的夸张成份,说是楚王虎躯一震,刘瑾顿时拜伏于地,楚王手持金鞭,又如何如何。

不过这种消息,确实是满足了读书人的满足心,他们把刘瑾恨得牙痒痒,偏偏屁都不敢放一个,于是便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柳乘风身上。

聚宝楼那边,商贾们也是个个兴奋,所谓的变法虽然没有涉及到商业,可是隐隐也有这个苗头,刘瑾这人素来贪婪,谁知道什么时候会对聚宝楼动手?现在商贾们都是寝食难安,更有不少商贾不得把投资尽量投向廉州那边,怕的就是刘瑾这个变数。

现在楚王回京,正是他们朝思暮想的事,这是极为利好的消息。

旨意已经送去了廉州,只怕廉州那边楚王和公主殿下已经成行,因此刘瑾这边也是紧张无比,其实自从旨意出来之后,刘瑾已经渐渐感觉到,从前对他噤若寒蝉的百官开始对他有些阳奉阴违了,这不是好兆头,显然楚王一到,就是彻底清算的时候。

刘瑾本来只是个死太监,也没多大的抱负,所求的不过是能捞一些银子就捞一些银子,把从前欺负自家的人欺负回去而已。只不过现在不同了,在焦芳和张彩的指点之下,刘瑾已经焕然一新,他现在才知道,那手掌大权的好处,也尝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风光体面,他近些时曰玩的过了火,现在人家楚王即曰就要入京,刘瑾突然有些心惊胆战了。

他只是个很平庸的人,和芸芸众生唯一的区别就是被人割了卵子送进了宫,若不是因为这个,或许他只是个佃户,又或者是在某处做一个伙计,他虽然机灵,可是毕竟见识有限,也正是因为焦芳和张彩的指点,又有皇上的放任,才造就了他。

若是遇到其他的对手,或许他还有胆色,可是换做是楚王,那深藏在内心深处的梦魇突然就要抵达这里,他已经开始打退堂鼓了。

刘瑾现在在宫外置了宅子,这宅子占地极大,堪比王侯,府中的仆役都是焦芳为其精挑细选的,还有一些内厂、西厂的人,刘瑾如今也开始附庸风雅,因此宅子的正堂有许多的墨宝,都是名家的法帖,只是他虽然想刻意去彰显自己的雅致,偏偏张贴的过多,反而让人有暴发户的感觉。

刘瑾此时坐在堂中,整个人失魂落魄,焦芳和张彩二人也已经到了,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朝中的党羽,如今纷纷落定。

刘瑾叹了口气,随即左右张望一眼,他的目光首先落在焦芳身上,其实刘瑾对焦芳并不亲近,他总是觉得这个人有些让人看不透,对于这样的人,其实刘瑾的内心深处还是怀着警惕的,只不过焦芳老谋深算,刘瑾却不得不仰仗,因此这个人刘瑾又不得不去借重。

至于张彩,刘瑾倒是与他关系更近一些。

他喝了口茶,随即道:“西厂传来的急报,说是廉州那边楚王已经动身了,公主殿下已有身孕,所以沿途会耽搁一些时间,不过以杂家的估计,至多也不过一个月功夫,他的人就会抵达京师,杂家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吧,咱们在京师里折腾了这么久,那楚王虽然没有做声,可是只怕早已看不过眼了,这一次到京,有不少官员和商贾心里头都在暗暗为之欢欣鼓舞呢。到时那楚王要对付杂家,杂家该怎么办?”

天下人都知道刘瑾厉害,其实真正厉害的不是刘瑾,刘瑾的权利来自于皇上,他之所以能得到这权利,是因为他把皇帝伺候的好,而刘瑾的手段来自于这些亲信的幕僚,来自于焦芳和张彩,说到底,刘瑾不过是个代理人而已,对上,他是皇上的工具,对下,他又是焦芳和张彩的木偶,此时遇到了难事,刘瑾自然是第一时间向焦芳和张彩问策。

“一个月的时间足够了。”焦芳目光烁烁,淡淡道:“公公勿忧,现在天下的权柄都在公公一人手里,公公何惧之有?那楚王虽然厉害,可毕竟还是外人,只要公公及早做好布置,又怕他什么?”

张彩亦是道:“焦公说的对,船到桥头自然直,那楚王在明,我们在暗,只要提早布置,他奈何不了我们。”

刘瑾苦笑,道:“话是这么说,可是”

焦芳眼睛眯了眯,道:“楚王这个人,做事一向剑走偏锋,若是当真要打擂台,以公公的权势也不必畏他,皇上那边,楚王虽然深受皇上信重,可是公公却也是皇上身边极亲近的人,老夫以为,楚王到京如是真要置公公于死地,会动用的手段只有一样。”

刘瑾忙道:“请焦大人指教。”

焦芳道:“先斩后奏!”

这一句话说出来,刘瑾不由打了个冷战,他最怕的也就是这个,柳乘风最擅长的也就是这个,先把他刘瑾宰了,再去皇上面前认个错,他和皇上是什么关系,皇上最多发一通脾气,最后也就不了了之,退一万步讲,假若皇上真要追究,可不要忘了还有个太后,还有公主,皇上难道会一点情面都不讲?刘瑾对柳乘风的畏惧也就是这一点。

“焦大人,杂家杂家该怎么办?”

焦芳捋须轻笑,道:“公公勿忧,其实要令这楚王投鼠忌器其实也是简单,现在我们时间充足,只要能提早布置,等到楚王到了京师,也奈何不了公公,老夫只问公公一句,那柳乘风最关切的是什么?”

刘瑾顿时呆了,柳乘风关切的是什么?他又不是柳乘风肚子里的蛔虫,又如何能得知?

焦芳却是冷冷一笑,道:“这柳乘风最关切的是大明的江山社稷,他楚国不过是弹丸小国,能镇压南洋,凭的自是他柳乘风的手腕,同时也是有大明朝作为依仗,况且先帝于他有大恩,太后与他又是休戚与共,便是皇上和他也是称兄道弟,这个人自然对大明的社稷有着超乎寻常的关心了。”

第九百二十三章:兵部冤大头

焦芳道出了柳乘风的优势,更是让刘瑾心忧如焚,他急切的道:“说一千道,一万道,杂家的圣眷也是比不过那楚王的,既是如此,到底该如何应对,还要向焦大人请教。”

焦芳之所以列出柳乘风的诸多可怕,其实就是先吓一吓刘瑾,刘瑾越是心怀畏惧,对他焦芳就越是依赖。

此时胃口吊足了,焦芳哂然一笑,随即道:“柳乘风有天大的圣眷,这是他的优势,也是他的劣势,他的劣势就是绝不敢引发天下动荡,不敢鱼死网破,公公想要自保,唯一的法子就是立即引外援。”

引外援?

刘瑾眼睛眯了起来,他已经隐隐感觉到了焦芳的真实意图,忍不住打了个冷战。

连一旁的张彩也不禁骇然失声道:“这么做,未免太过了些。”

焦芳摇头,道:“楚王圣眷不衰,又有太后庇护,刘公公和他争斗必败无疑,败就是死,死无葬身”

说到这里,刘瑾不由打了个冷战,更加忧虑。

焦芳道:“因此立即派亲信镇守各边,与京师互为呼应,形成犄角之势才是最好的办法,这些人,必须是公公最信得过的人,而且还要牢牢掌住兵权,他们在外头,刘公公在京师是他们的靠山,而刘公公在京师依赖他们,也能让那柳乘风投鼠忌器,一旦柳乘风对刘公公动手,外头的这些人必定惊疑,就难保会做出什么事来了。其实你们也不必担心,从前的时候要更替边镇将佐、官员殊为不易,可是这一次变法恰好给了咱们可趁之机,边镇那边没几个人是干净的,让东西厂去查立即就能揪出一大帮子人来,至于官员的任免,让内阁这边来办就是,兵部那边有几个都是刘公公的人,怕个什么?再者说了,刘公公又不是造反,连挟兵自重都不是,只要那楚王不敢轻易妄动,只要刘公公能保全自己的身家姓命也就是了。拉夫以为,眼下最紧要的,还是在这一月的时间里把所有的事办妥,派驻过去的人,都必须是公公的亲信心腹,可是呢这些人也不必有什么担当,知府可以提拔为宣府巡抚,游击可以直接升任总兵,只要提拔这些资历浅薄的人,这些人才会公公感恩戴德,同时他们也知道,他们资历浅薄,靠的完全是刘公公的依仗才有今曰,一旦刘公公完了,他们也得跟着遭殃。只有这些人死心塌地,那柳乘风才不敢轻举妄动。”

焦芳的一席话,刘瑾慢慢的在消化,焦芳所行的策略,说穿了就是捆绑,把他和大明的安危捆绑在一起,他刘瑾出了事,就难免引起天下震荡,柳乘风再厉害,难道还敢冒这么大风险对他一个太监动手?

这是一步好棋,刘瑾顿时拍了拍大腿,道:“此计甚妙,依杂家看倒是可行,只是时间不多了,这么多人的任免,会不会动静太大?”

张彩这时不太吭声了,其实一开始他和焦芳关系还是极好的,可是自从刘瑾掌握了大权,这心里未免就有了些芥蒂,焦芳屡出奇谋,偏偏他却总是无计可施,刘公公离不开焦芳,他张彩反而有些灰头土脸。

不过这时候他也觉得焦芳的计划可谓天衣无缝,于是忙道:“首先就是要立即罗织罪名,宣府巡抚、到总兵,还有辽东都督这些人,都要拿出个名目整下去,不妨咱们就从兵部查起,总之要随时准备动手拿人,另一方面,择定的人选也要及早做好安排,他们定了罪,咱们的人就立即前去赴任,还有一样,各镇监军的人选也要重新轮替一批,其他的事倒是不难,现在百官自身难保,也管不了辽东和宣府的事,只是要升任这么多人,却也难办,这世上的人都是风吹两边倒,人家得了好处,可是一旦刘公公落败了,难道就真的肯对刘公公忠心吗?”

刘瑾顿时愁眉不展,焦芳方才说的倒是容易,让自己的心腹顶上去,可是他哪里有这么做心腹,说的难听一些,就在这屋堂里头,也不定有谁对他忠心耿耿,他们忠心的是能给他们带来好处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忠心的是内厂的厂公,可刘瑾若什么都不是,人家还忠心什么?

张彩趁热打铁,道:“不过这事儿也不难,这些提拔起来的人,都需立下毒誓,誓死效忠,同时还要写下投名状,里头的言辞能大逆不道就大逆不道,总之全部收归刘公公手里,一旦刘公公完了,被人抄了家,他们也是党羽,都是抄家灭族的大罪,只要有这些投名状在手,也不怕他们不尽心。”

在弄这些阴谋诡计方面,张彩终于发挥了自己的作用,刘瑾眼眸一亮,不由道:“妙极,心腹不心腹都无所谓,只要这些人肯孝敬这生死状,还怕他们不俯首帖耳?这事儿就这么办。今个儿就把事儿分派了吧,杂家督促厂卫去罗织罪名。至于焦大人则在内阁和兵部活动,把咱们的人充塞进去。张大人,你负责授意生死状的事,这生死状如何写,你来斟酌,总之只要他们肯动笔,杂家保他们一世富贵,可要是有人迟疑不决”刘瑾的脸色阴冷起来,龇牙道:“杂家也成全他们,教他们永世不得翻身。”

说到这里的时候,连刘瑾都不相信自己会做出这等要命的决定,这事儿只要透露出去一星半点,他刘瑾就完了,暗中串联到这个份上,和谋反也差不多。

只是对那柳乘风的恐惧还是战胜了他最后一丁点对大明律的畏惧,狗急了还跳墙呢。

焦芳和张彩纷纷应了,其实大家一开始就在一条船上,刘瑾完蛋,他们这内阁的位置也是不保,眼下这般做是最好的办法。

刘瑾随即嘿嘿一笑,道:“既然如此,事情就这么定下。不过”他狐疑的看了屋堂里的人,又露出了笑容,道:“不过做任何事都得有个上行下效,所以呢,这生死状就从咱们屋子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