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田园大唐-第6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小!!!!!!6!
  !新!!!!说!!!!!
  !!!最!!!!网!!。!
  !!!快!!!!!!!!!
  !!!!!!!!!!!!!!
  '奉献'


'边种田来边建房 第四百六十章 前脚离去后人还'

  第四百六十章前脚离去后人还
  在连续几场小雪之后,一场大雪终于飘飘然落到了大唐的土地上。
  长安用水泥铺就的路面,翌日一早就恢复成了原本的模样,李隆基没有化血雪剂,可他有盐,从积利州一船船运来的劣质盐并不负责百姓食用方面,大部分给工部送到,用以作为工业原料,拿出一小部分化雪没有丝毫问题。
  早朝依旧在兴庆宫进行,不同于往年时候的寒冷中,百官需要自己配备手炉,今年李隆基或许觉得钱财方面比较充足,专门让工部制作出供暖系统。
  就是按照台阶的距离,制作出一根根传送热水的管子,再于每个官员所要站立的位置上安一个铁盒子,脚暖了,身子便不会太冷。
  百官知道,皇上不会闲的随便拿前来做这种事情,一定是有什么目的想要达成。
  果然,早朝刚一开始,在众臣感受着今年冬天温暖的时候,李隆基开口了。
  “众卿可知脚下乃是何物?”
  群臣一愣,何物?这还用说?暖气呗,能上朝的官员家中哪个没有?全是工部免费给修的,一个叫锅炉的东西一家装一个,睡不惯炕的人依旧可以睡在床上。
  想是如此想,众臣却明白皇上定然有话是关于暖气的方面,一个个非常有默契地露出求教的神色,等待皇上解惑。
  李隆基也不等别人问,痛快地说道:“这东西就是暖气啊,众卿家中都有这个东西,不缺吧?”
  群人有人点头有人摇头,点头的意思是家里有,摇头表示的是不缺。
  李隆基也不管臣子肢体语言不一样,接着道:“然,你们家中有了,还有百姓的家中没有,朕心难慰啊,夜不能眠,常思冬来百姓如何度过。”
  群臣压根就不信皇上的话,如果没有暖气就不活了的话,以前的人怎么过来的?一个个纳闷皇上要达到哪种目的,继续保持沉默。
  “朕闻有一物,可生电,使灯明,又可产热,通暖气,一举两得,让工部尚书张忠负责,众卿以为如何?”
  李隆基顺着自己的话把张忠的名字道了出来。
  群臣一听都懂了,看样子要修的那个东西需不少钱,怕自己等人反对由张忠来管,于是绕了个大圈。
  “陛下,臣有一问,不知那物需用钱几许?”张九龄站出来问道。
  “这个……钱财不是太多,估计有个千八百万的就能够,然,通暖气一事较易,发电却难,需先试验,或几年内不可得。”
  李隆基说出的话显得没有底气。
  众臣一听,暗自惊讶,千八百万,那绝对不是钱,而是贯,拿出来还未必能成功,其过程当中很可能会使张忠权力过大,怪不得皇上绕大圈。
  这下众人盘算开了,究竟是同意张忠来管,还是不同意。
  还是张九龄说话“陛下,臣以为张尚书负责此事还算稳妥,毕竟张尚书家中稍微殷实一点,想来不会对研究费用伸手,只不知陛下是一次拿出这许多钱财,还是一点点拨,又不知那物建在哪处?怎样管理。”
  其他人听到张九龄的话,也觉得把钱给张忠比给别人更放心,所谓的殷实一点,可以算成富可敌国,还不至于贪手头上的钱,家中有钱的官员或许就这点好。
  李隆基看了站在旁边的张忠一眼,接续介绍道:“朕准备先让暖气通了,工部已经做出许多管子,发电方面慢慢来,钱自然是一点点拨给工部,至于选地,朕准备在京城划出一块地,不准任何无关人员接近,或许会用到一部分人家的宅基。”
  明白了,群臣这下算是彻底明白了,最关键的不是钱财问题,而是用地方面,或许用到的地就涉及到了某个官员家族中的那部分,到时候得让出来才行。
  皇上是担心万一张忠选好地,那里的人不想搬家,找某个有关系的朝臣,或者是花钱送礼,百般阻挠,张忠不好做。
  “陛下,臣认同。”韦述这时站跟着站出来,表示支持,他最近想写本关于科技发展的书,经常去工部溜达,他知道就算工部很多研究还没有完成,与张忠多接触接触,也能弄到比工部更先进的技术方面的东西。
  所以他跟张忠的关系比较好,是继皇上第二个知道无线电已经出现的人,他想看看发电厂是怎么发电的,又有多大的作用。
  有一个冒头支持,接着又有几个人也跟着站出来支持,有的是家中在京城没有别处产业的,有的是官职不算大,没多少实权的,能与张忠搞好关系也不错,主要是人家儿子权力大,别看在地方为官,那整个一大片的地方全归人家管。
  除了这几个人之外,别人都不出声,想等其他人表态,对用地一事可谓是应者寥寥。
  这时张忠不得不站出来,宣布“凡被占地者,可在渤海节度使之地方或百倍大小之地,派人前去管理,定有收获,又可直接得钱,与他处买十倍之地。”
  “臣附议。”宇文融蹦了出来,不是白占就好,给钱能够在其他地方买大点地盘,或者跑到河北道北部,要一块百倍的地,都不错,尤其是河北道北部,张忠方才可是说了,定有收获。
  这个信誉还是能够保证的,别看他儿子张小宝总喜欢骗人,可却从来没有主动欺骗哪一个朝臣,说有收获,绝对差不了。
  宇文融说话了,于是更多的朝臣也开始跟大溜,表示支持工部占地的事宜。
  李隆基坐在那里,显得很不高兴,没好处谁都不说话,有好处又想占,看着大部分的官员都答应了,说道:“既然如此,张卿,千万要尽心去做才是。”
  “臣请陛下放心。”张忠应道,他清楚皇上的意思,根本就不是什么发电厂与暖气那方面,而是广播电台,或者说是接受和发送信号的一个地方,要建在最隐秘之处,最少得把京城周围一圈方圆百里罩进去才行。
  李隆基微微点头,他就是这个意思,因为在知道了张小宝和王鹃所谓的被刺杀是假的之后,顺藤摸瓜地弄明白人家用的是无线电,自己还在为扯电线努力,心中就非常不平衡,最后在扬言要治其罪的威胁下,得到了一个很有用的消息。
  在积利州的研究地点,正在制造一种叫‘半导体’的东西,又叫‘戏匣子’,把很多东西按在一个大箱子里面,然后可以接收某种那个信号,再转成声音传出来。
  李隆基知道,这是一种跳跃性的进步,如果做好了,可以用在京城周围的通信方面,到时候把周围还心怀不满的人找到京城,让他们见识下,估计起到的震慑作用绝对不小。
  “如今大雪初降,各地可有送至的灾害文书?”忙完最重要的事情,李隆基开始进行早朝议事。
  “小远,过来,看看我堆的雪人,这个雪人叫小贝,就是我啦,你说旁边这个叫什么?”
  这场雪覆盖的范围还不小,建安这里也同样落了厚厚的一层,比起京城来说更甚,听故事听到一半的小贝,忍不住外面雪景的诱惑,带着儿童团的人冲出来堆雪人。
  在几个人的帮忙下,刚刚堆好两个雪人,跑到小远这边,拉起小远跑到自己堆的雪人面前问道。
  小远多聪明个人啊,想都未想,直接答道:“这还用问么?另一个雪人自然叫小远,也就是我啦。”
  “错,怎么能是你?你自己去堆自己,另一个叫小贝二号,知道没?小贝有很多分身,十分厉害的那种。”小贝摇头否定了小远的猜测。
  “那你把我拉过来干啥?”小远不愿意了。
  “因为你的雪人堆的比我快,你看,帮你堆雪人的人跟你过来,而我的人一直在堆,现在就比你快啦。”
  小贝很真诚地对小远解惑。
  小远仰头看天,显得很无奈,又叹息一声,道:“老孔说的没错,果然是小人儿好难养。”
  “你敢骂我?我告诉姐姐去,除非你让你的人帮我堆雪人。”小贝觉得掌握了小远的把柄,威胁起来。
  小远这回不妥协了,命令自己的人快点去堆雪人,被小贝拉着找到哥哥姐姐这边。
  “哥哥,姐姐,小远骂我。”小贝第一个说话。
  张小宝正在和王鹃商量今年过年的时候不回京城,带小贝等人去旅游的事情,听小贝告状,问道:“怎么骂的?”
  “他说小人和女子难养。”小贝看样子也学了点,知道小远话中的意思。
  张小宝看看王鹃,又看看弟弟跟妹妹,笑着点点头“没错,小远说的对,小人自然就是小孩子,养起来耗费的精力确实不少,看过盼儿和珺儿了吧?是不是要侍侯他们?
  女子当然也难养,娶妻娶妻,吃饭穿衣,咱们家中的买卖,那衣服和首饰,是给男人用的多还是女人用的多?”
  “呀?还能这样解释?”小贝愣了,再看向哥哥的眼神中充满了崇拜,哥哥果然有才华,点头道:“恩,知道的,女人的多,男人需要给女人买各种东西,小远,听到没?一会儿帮我堆雪人。”
  “凭啥?”小远也头一次听到这样的解释,正琢磨呢,见小贝要求,不满地问道。
  “就凭你刚才说的话,哼,你不帮我,以后玩过家家的时候,我不给你当媳妇了,长大也不让你娶我。”
  “我还不稀罕呢。”
  “绊马索。”
  “你少吓唬我,我……我拼了,我这就出去让人帮你……帮你堆雪人,我这叫君子不立危墙,识时务者为俊杰。”小远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
  张小宝与王鹃相视一笑,对小贝二人说道:“今天好好玩一天,晚上早点睡,明天起来带你们去游玩。”
  “去哪?”小贝一听可以出去玩,马上忘记了雪人的事情。
  “乌兰巴托,哦,叫燕然都督府,去看看草原风光。”张小宝向西北的方向一指。
  “那还能堆雪人了么?”小贝又想起雪人的事情。
  “能,草原上的大雪更方便堆雪人,去玩吧。”张小宝揉揉妹妹的脑袋。
  等小贝高兴地离开,王鹃在地图上仔细看看“飞过去阻力不小,西伯利亚的寒流如今正在朝这边吹,飞起来太冷。”
  “冷点怕什么,多准备保暖的物资,那边有不少矿,还有大片大片的草原,我准备在那里养上几千万头牛羊,不用人工化学饲料的那种,不把突厥解决点,我总觉得心里有根刺,阙特勤实在是太烦人了。
  眼看着大唐的国力日渐强盛,赶快归顺不就得了?非得耍小聪明,往北跑,和人家当地的人就不起冲突?哦,当地人很少很少,那也冻死他们,按照我们那时的温度来计算,他们躲避去的地方与以前他们所在冬天差了十度。
  这可不是零上二十度和三十度的关系,他们一定会想办法回来,堵住他们,趁他们士气低的时候一举拿下。”
  张小宝用手在地图上画出一个大概的范围,他估计突厥的人会跑到那个地方熬过冬天。
  王鹃仔细看看“那你准备带多少人?我们来时就两个人。”
  “带四百人去,五十个儿童团的人,还有三百五十个在外围保护小贝他们的人,现在去给积利州发报,让他们把热气球飞过来一部分,带好一应的物资。”
  翌日一早,张小宝带着弟弟妹妹们出发了。
  积利州的热气球还没有送来,如今需要步行,小贝手上也拿了一把枪,威力很小,有效距离只有十米,算是让她熟悉下。
  在张小宝一行人动身的第三天,积利州,准确地说是新罗的外海突然多出了一个船队,船上的人一副风尘仆仆的样子,其中一人手上还拿着个棒子一样的东西,上面长了一粒粒的食物,这人不时咬上一口。
  昨天还有血,我去打针了,没更,明天回自己家,准备更一万。
  '奉献'


'边种田来边建房 第四百六十一章 新鲜事物初临京'

  第四百六十一章新鲜事物初临京
  当旅游团的热气球准备妥当马上升空的时刻,张小宝身上背的‘电台’滴滴滴地响了起来,王鹃用最快速度把内容翻译好,与张小宝互相看着,眼中带着无限的惊喜。
  “回来了,去北美洲的人终于回来了,我们以后可以吃到正经地川味火锅了,也能给小贝他们做西红柿炒鸡蛋了,还有我的烟,烤地瓜,烧土豆,还有……。”
  张小宝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吃。
  王鹃也猛点头,她同样知道队伍回来所带的东西价值几何,那会让大唐百姓的餐桌上多出很多种菜肴,尤其是土豆,可以保存很长时间,跟白菜一样,辣椒不仅仅能够让人吃着觉得味道好,还有一定的药用。
  摸摸在旁边站着的小贝的头,王鹃跟她说道:“小贝,就快吃到爆米花了,还有苞米面做的饼子,就咸鱼吃,出门在外行走的人,干粮品种会丰富很多。”
  “什么是苞米?有大米花好吃吗?”小贝伸出舌头舔舔嘴唇。
  “就是玉米,反正有好多名字,煮出来能作零食,命令,暂停出行,让水云给送来一部分种子。”
  王鹃还真不好给小贝解释,说的再好,也不如看到实物来的直接,立即发布命令。
  刚刚回到积利州的远行之人,美美地睡了一觉,按照命令,把弄到的不少希奇古怪的种子装好,绑到水云的脚上,放飞于长空。
  在等待的时候,张小宝又想到了李白。
  最近李白作了不少诗给张小宝和王鹃看,希望能够得到二人的赏识,从而获得一个满意的位置,可结果并不是太好。
  这次张小宝和王鹃要出行之前,给他安排的是一个积利州的司仓参军,算是六品的官,不小是不小,可比起对京城的向往来说还是有很多遗憾。
  如今知道有新品种要过来,为了能够保存好,张小宝又不打算让李白继续管仓库,他怕李白某一天喝多了之后,把新得到的种子给弄死,那哭都没地方哭去。
  找到同样收拾行李的李白,张小宝非常直接地对其说道:“李公子,如今有两个地方的官职让你重新选择,一个是在建安当县令,给你个任务,带领建安的百姓于大棚之中种植一种新的东西,这个大棚是玻璃大棚,不再是简陋的。”
  李白仔细地听着,听到张小宝说新的东西,稍微有点好奇,却并不希望留下来,只有一百多人口的县还能叫县?即使种出天花来也没用。
  遂问道:“第二种呢?”
  “第二个选择是进京当官,你先去积利州,到那边领取几样种子,回京城时带上,然后直接去司农寺让人种好,你的官职也在司农寺,恩……就当个园监吧,新成立一个园,叫什么呢……哦,叫舶来园吧,你看成不成?”
  张小宝临时想到个新名字和新部门,对李白问道。
  李白略微估算了一下,知道新的官职是从六品的官,有点实权,也是京官,对这个官职还没有考虑好是否如自己的心思,却对张小宝和王鹃的能耐有了一个新认识。
  听张小宝的话便可知,司农寺还没有什么舶来园,张小宝准备给弄出一个,那笃定的样子,好像他说司农寺如何,司农寺就如何一般,六品的官说塞便塞一个过来。
  感受到了张小宝的强势,李白暂时相信张小宝能成功在司农寺分出来一个园给他管,可再想想,发现不管是什么园,自己的官有点小不说,还得种地,不由得面露难色。
  张小宝一见李白的表情就知道对方想什么,心中很不舒服,上来就给个六品的官还不满意?这是看着对方诗仙的名头才给的。
  “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